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咦?這句話好耳熟唷…好像在哪兒聽過…)所以這篇文章是來“還債”的,還欠JANE的債…不過可能連JANE本人都忘了我欠她什麼了…這得從“搞剛的冬至湯圓”說起了…
迷你兔說不喜歡過年(詳情請看迷你兔:過年的夢魘),因為過年很麻煩,身為傳統家庭的媳婦,過年真的是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們家除了準備滿桌的年菜之外,我媽年年都自己磨米做“粿”。
Q到不行又有濃濃菜頭香的粿是自己做的唷!
首先要先將糯米浸泡過(那天天氣冷,這四斤的米泡了半天)
磨米的機器來囉!不過因為放機器的空間不夠大,我沒辦法退到可以拍到全圖,只好分段拍…而且因為是晚上光線不足之下用手機拍的,所以照片不是很清晰,請大家將就著看囉!
機器的最上層是放水,中間放米,磨米的時候要把水龍頭打開讓水慢慢邊流,邊把米磨成汁。
↑我老媽的手正在調整機器的出米量
看到沒?糯米被磨成汁了,機器圓圓的那位置就是米被磨碎的地方,我計算一下四斤的米磨成汁的時間約15分鐘而已,滿快的。
菜頭粿不可或缺的主角--菜頭--來囉!除了米要磨成汁,菜頭也是要磨成泥,這時就看老媽拿著菜頭和鐵板,賣力的磨了起來…
看到老媽那麼費力的磨著菜頭,白目的路人怡又問了老媽白目的問題了--為什麼要那麼費力的自己磨,用果汁機不是比較快嗎?
這時候當然會先遭老媽一個白眼…妳以為妳媽那麼笨,沒想過用果汁機嗎?因為菜頭的纖維粗,用果汁機打不碎,到時候做成的菜頭粿裡面會吃到纖維、粿會不夠細緻,這樣就不好吃了。
啊…原來如此啊…不好意思啊,女兒駑鈍了…
我本來一直以為菜頭粿是直接把生的菜頭泥加到米汁裡,再放到大灶去蒸就好,沒想到菜頭泥也要先煮過才能放進米汁裡,另外有個很重要的東西--油蔥酥也要記得加,這樣菜頭粿才會香唷!。
●蒸好的菜頭粿來囉!表面那些黑黑的就是油蔥酥。
●要吃之前把粿放到平底鍋煎一下就可以吃了,如果想吃酥一點就煎久一點,想吃嫩一點就不要煎太久。
唉…吃遍外面賣的菜頭粿,還是我家的菜頭粿好吃啦!
再來就是另一種粿的做法:包仔粿。
包仔粿的前至作業和湯圓很像,要先把米汁的水份瀝乾。
●被綁在板凳上的糯米汁↑↓後面是我家的大灶
●瀝乾的糯米糰--未加工前
↑瀝乾的糯米糰--用手賣力的揉過之後,揉得越賣力,粿的皮就越Q唷。(此圖片是從“搞剛的湯圓”拿過來用,做包仔粿基本上是不用染色的,不過要另外加入另一種曬乾的草的粉末才會香,至於是什麼草…唉呀…沒拍到欸…)
接下來沒圖片了,因為老媽在做我在旁邊幫著弄,再拿手機出來拍,老媽可能會翻臉,而且後來要包的時候,手也弄得油膩膩的,沒法拍。
揉好糯米糰之後,再來是炒餡料,老媽每年都很大手筆的買一堆乾的香菇來加,我們家的包仔粿的料大約都是豬肉炒香菇和油蔥酥,雖然是很簡單的料,但炒的功夫好的話,簡單的料也是很好吃的!
那樣基本的糯米糰,如果包花生或紅豆,再放入木製的龜紋板模中壓平,就變成好吃的“紅龜粿”(改天回阿嬤家找找還有沒有紅龜粿的板模可以拍),如果放入炒過的香菇、豬肉,再包入曬乾的香蕉葉中,就變成包仔粿了(當然也是要再蒸過)。
這個大灶,可做出不少美食啊…菜頭粿、包仔粿就是在這大灶蒸的,餡也是在這個大灶上炒的。
大灶燒柴,所以火的控制也很重要唷~
路人怡家過年的團圓拜拜,整個三合院的親戚們就在這個“公廳”一起拜祖先(菜還沒放齊我就先拍了)。
每年拜完後,總會有叔叔伯伯站在門口開玩笑的說:喜歡吃什麼菜自己端回家呀!
可是端錯別人家的菜的事情卻是不曾發生,我想,應該大家都覺得還是自己家的菜吃了合胃口吧!
●照片中間下面那一盤深咖啡色的東西,就是做好的“包仔粿”
人家說,欠債不能欠過年,不過這磨米機的照片還真的得等過完年才還咧!(因為做完冬至湯圓之後要等過年才有再磨米了),希望JANE不要收我利息才好…
至於欠迷你兔的“告白”,就另外挑個黃道吉日、選個花前月下…(羞~)
ps.祝大家情人節快樂唷~~~
- 26樓. 玉米蘋果2020/03/13 00:20
這篇圖文, 真是 "懷舊極了" ~
不過也正是因為 事事都得用心和動手
雖然辛苦, 但事後的享用, 卻肯定是超級滿足的喔!
真讚, 不囉說, 咱用力按十個讚!
- 25樓. Pharos2014/12/13 10:41
- 24樓. ono2012/02/24 10:10真厲害
妳應該把阿母的工夫學起來
加油囉
- 23樓. LeYeah (就(再)糗一下吧!)2011/02/26 11:11懷念的過年
那搞剛的過年正是我所懷念的過年,原來年味還留在你家,以前媽媽都會作菜頭粿,甜粿,過年前跟著媽媽跟前跟後團團轉窮忙一翻,雖辛苦卻很快樂。呵呵~還好我阿母沒有堅持自己做“甜粿”(我家人比較沒那麼愛吃),不然過年就更“搞剛”了…路人怡 於 2011/02/26 23:35回覆
- 22樓. connie F2011/02/26 06:37看到
這些公廳 各式各樣菜 灶 裸的作法 對我都很新奇 如能身歷其境 就更覺真實了哈哈!該不會這些畫面對你來說只能存在於鄉土連續劇中吧?路人怡 於 2011/02/26 23:34回覆
- 21樓. 金大俠2011/02/24 22:53老媽的手正在調整機器的出米量...
Your mother's hands are handy and beautiful... - 20樓. Mickey.2011/02/24 15:39粿~我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
粿~我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
今年過年回家~還有吃到呢
只不過~我不知製造的過程這麼煩瑣
媽媽應該是買的吧
不然~我們家沒那些機器
謝謝妳很棒的介紹
Mickey.感謝mickey來訪,我在回留言的時候居然眼花跳過你的留言,真是不好意思啊!這“菜桃貴”製作過程真的很煩瑣啊,所以每次我都很佩服我媽堅持親手做給我們吃的心情,也很感嗯呢!路人怡 於 2011/02/26 23:31回覆 - 19樓. 鼻塞國度2011/02/22 14:41自己轉換
丸子姑就是玩子辜
不要再問
- 18樓. Worksuperhard2011/02/21 17:33揖拜
真的都照老阿嬷的古早味作法、太敬佩了!
但這“搞剛”的作法,大概只能傳承到我老媽手上了…路人怡 於 2011/02/22 09:03回覆
- 17樓. 黑皮皮2011/02/20 18:22果然真"搞剛"
菜頭粿還真是原汁原味呢
還一步一步自己動手做滴
果然真"搞剛"
那口大灶已不多見了
曾幾何時 多被瓦斯爐取代了
偶還看到長板凳呢
想必妳們家過年時一定熱鬧非凡囉
小時候過年比較熱鬧,全部的人一起圍爐,大人圍圓桌,小孩菜夾一夾坐旁邊板凳,熱鬧極了…
長大分家之後,年味也少了…
我舊家除了這大灶,我阿公阿嬤的洗澡水還是用木柴燒的,那個燒熱水的工具(不用插電,不能稱為“機器”)也很古老了唷~
路人怡 於 2011/02/21 09:3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