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我的繡球風經驗
2021/03/03 16:44
瀏覽8,390
迴響1
推薦37
引用0

我的繡球風經驗

看到陸游大哥的親身經歷也勾起我的治療皮膚病回憶

我入伍訓練期間傳染到俗稱繡球風的會陰部皮膚病

此皮膚病屬於皮膚癬菌的黴菌感染奇癢無比

忍不住癢時常會自己抓破訓練結束回到學校趕快去找皮膚科的學長看病皮膚科的總醫師看一眼我的有紅疹有破皮流著淋巴液的陰囊皮膚說: 你這是髒病吧 ? 意思是說: 大概是逛花街柳巷傳到的吧 ?

老實說我自視甚高潔身自好不可能去花街柳巷皮膚科的學長也是半信半疑就開了軍醫院治黴菌的333溶液333溶液是軍醫院自己研發的治黴菌藥,含有柳酸成分,塗在敏感的陰囊皮膚上

頓時像火辣的燙傷,第二天皮膚都焦黑了,過了5 天脫一層皮,又回復濕濕爛爛的原狀,也不敢再去看皮膚科,當時我雖然還不是正牌醫生,只想說怎樣使皮膚乾燥,就用了當時流行的UU藥粉(原用在香港腳),沒想到當晚就不癢了,過了3 紅疹也消失,一周後就完全好了,如今已過去45年,沒有再發過

「繡球風」常識

作者:收穫范范

「繡球風」是陰囊濕疹(或稱睪丸濕疹)的俗稱,症狀是嚴重陰囊瘙癢,且容易反復發作,皮膚久而久之會變厚變硬成苔蘚化。在成年男性相當普遍,或輕微或嚴重,由於陰囊是私密部位,大多數人會自行購藥或尋求偏方治療,壓制一下。

以下舉兩例說明。

 老王是山東流亡學生,當初國軍撤守台灣時,一群學生軍來到澎湖,下船後便住進了廢棄砲台。砲台裡低窪潮濕,男生個個開始得了一種怪病,陰囊皮膚紅腫潰爛,甚至流血流膿,海風一吹,疼痛不堪。找部隊醫官治療,剛塗藥時依然疼痛,半月後才逐漸痊癒。

 

 小李,30歲,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到夜晚入睡前一蓋上棉被就感覺陰囊奇癢,忍不住搔抓,越抓越癢,經常抓到破皮,症狀於是由癢變成為燒灼疼痛。半夜偶而因為劇癢而醒,他會學別人至浴室沖洗後以吹風機吹乾,如此可以稍稍緩解症狀。小李自行到藥房購買「癬藥」塗抹,由於所購癬藥含有刺激成分水楊酸,竟造成皮膚焦黑,更加疼痛劇癢,不得不尋求皮膚科醫師的治療。

 陰囊濕疹可以分成急性期及慢性期。急性期可見陰囊皮膚表面呈暗紅色,糜爛滲水,有時結痂。慢性期患部皮膚粗糙、增厚,呈褐色、有鱗屑,皮膚皺摺加深變大似繡球狀,民間稱為繡球風。且色素明顯增加,表面有灰色的小片皮屑,像苔癬一樣。但也有症狀輕微的,只是會癢,皮膚無明顯變化。

 陰囊濕疹的發病可能與過敏體質有關,或接觸環境化學物質成分引起過敏,也有一部分人可能跟脂漏性皮膚炎體質有關。有些男性喜歡穿化纖緊身內褲者最容易發病。陰囊皮膚僅次於眼皮皮膚,是人體身上皮膚厚度第二薄的部位,它的穿透性是身體所有部位皮膚中最好的,因此,不管是藥物或化學物都極容易由此進入體內。陰囊皮膚也具有散熱、調節陰囊體溫的作用,遇熱鬆弛,遇冷收縮。由於縐褶多,也造成皮膚清洗不易。這部位的皮膚薄且長期處於密封悶濕狀態,所以陰囊皮膚容易摩擦受損引發皮膚炎,「皮膚炎狀態」繼而使得皮膚上經表皮水分流失增加,造成陰囊皮膚更加濕黏,與大腿皮膚容易對摩擦傷。「皮膚炎狀態」也使得如沐浴乳或洗髮精中的刺激物容易侵入刺激皮膚。

陰囊濕疹必須跟下列疾病區分:

乳房外濕疹樣癌 

 又稱乳外帕哲氏病,外觀類似濕疹,但仔細觀察,皮膚可以找到紅色斑片,表面有滲出液、結痂等,單側且固定一側,會逐漸擴大,甚至出現潰瘍。須要作病理檢查才能診斷明確。

股溝黴菌感染(股癬)或念珠菌感染

 股癬通常源發股溝大腿皮膚,嚴重時才會擴及陰囊。而陰囊濕疹只侷限於陰囊皮膚,這是主要不同點。此外股癬的邊界明顯,常呈圓形狀。

陰部搔癢症

 感染陰蝨、疥瘡也往往造成陰部搔癢,不仔細檢查會被誤以為是陰囊濕疹。陰蝨可在會陰部毛髮上找到棕黑點狀蟲體,且內褲上會出現點狀血跡。疥瘡往往在大腿或肚臍周圍皮膚可以找到紅點,在陰囊上往往以癢性結節來呈現。

尿布疹

 常發生於需要包覆尿片的兒童或臥床老人,除了陰囊皮膚紅腫具有滲出液,往往臀部也會產生紅斑。

治療及預防原則如下:

注意個人衛生,穿純棉內褲,保持胯部皮膚的乾爽透氣。尤其是運動後,要即時沖澡。

去除過敏刺激因素。

勿用力搔抓局部皮膚;

發病時少進食蝦蟹、辛辣、酒類等刺激性食物;

避免熱水燙洗,也不用刺激性藥物塗擦;

選擇適當的肥皂清洗,避免有刺激性的洗潔劑如沐浴乳或洗髮精。

有皮膚糜爛滲液者可局部冷敷;

服用抗過敏藥物止癢,減少搔抓造成的皮膚傷害。

局部塗皮質醇類藥膏以消除發炎反應、修復受損皮膚。陰囊皮膚薄,藥物吸收容易,所以只需要中弱效類固醇藥膏即可以發揮療效。

您也可以藉由下列問題可以自我檢測一下過敏刺激因子:

是否穿了某一種材質布料的褲子(包括內褲或外褲)之後比較容易發作而癢?

是否用了某一種洗潔劑(包括肥皂或沐浴乳)之後比較容易發作?

有沒有在某一些時段或情境下比較容易發作?

症狀發作或惡化和季節、天候、食物有沒有關係?

 再次提醒您,陰囊濕疹若不治療,會轉成慢性使病程拉長。只有治療,卻忽略過敏刺激因子,則容易復發。陰囊濕疹不是癬(黴菌感染),故不應該用癬藥水、癬藥膏、塗大蒜等治療方式。也切勿自行購買強效類固醇藥膏塗抹,以免造成陰囊皮膚更形變薄而脆弱。只要有適當的治療加上預防,相信您也可以遠離「繡球風」的糾纏。

參考資料: https://www.mch.org.tw/left_01/news_look.asp?old=1...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歷史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2021/03/04 21:32

哈哈哈,我們的運氣還算好,脫離了「痼疾」式的折磨。

好立善德國草本凝膠救了我的皮膚(馮紀游) http://blog.udn.com/jfeng13x/124953922

是典型的隱患! 亓官先生2021/03/04 22:2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