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猛人中的猛人”盧象升》
作者:史真相
盧象升是進士出身,屬於文官,但是他一邊讀書一邊沒忘了鍛煉身體,就算被同輩嘲笑也不在意。當崇禎下旨號召四方勤王。盧象升手下也沒有兵馬,結果他一聽京師危急,就“募鄉勇萬人入衛”開始了盧象升武將生涯。後來盧象升建立了著名的“天雄軍”。從此開始了南征北戰,精忠報國的一生。
明末農民起義爆發,盧象升被崇禎看中,領兵奉命鎮壓。盧象升第一次上戰場,他沒有過上戰場的經驗。但是他有的只是自己的勇武。第一次上戰場的盧象升身先士卒,戰況極其慘烈。他與敵人格鬥之時,他“刃及鞍勿顧”,失去了戰馬就步戰。有一次面對數萬敵軍,他親自率領了馬步兵一千六百人衝進敵陣,大敗起義軍。此戰過後起義軍稱他為“盧閻王”。他的部隊曾經有一回斷了三天糧餉,盧象升便三日不吃不喝(他當時在追擊起義軍),與 將士們同甘共苦讓他得到了擁戴。可見盧象升的勇猛善戰。
本來盧象升還在撲滅起義軍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是清軍入侵,關隘接連失守,將領服毒自盡。崇禎意識到了邊境的重要性,他馬上將剿匪有功的盧象升調到宣大總督的位置上。清軍入侵,盧象升領兵出戰。可惜盧象升此舉卻得罪了主和派。
盧象升在奮起抗擊清軍時候,楊嗣昌和監軍太監高起潛卻在想著怎麼暗算他。他們給了盧象升1萬士卒,他的精銳天雄軍大部以及原本應由他指揮的關甯鐵騎,皆被高起潛扣著。而盧象升帶著這1萬人守巨鹿,屢敗清兵。楊嗣昌一看,又從盧象升麾下劃出5000人歸高起潛,並斷其糧草。盧象升帶著他的五千殘兵,饑寒交迫,只能靠飲水充饑。
決戰那天早上,他自知此戰必死,遂對將士說:“吾與爾輩並受國恩,患不得死,勿患不得生。”眾將士無不失聲號泣。最終盧象升“身中四矢三刀”而亡,年僅三十九歲。盧象升的侍從楊陸凱擔憂清兵會殘害他的屍體,便伏在屍體上面,背上中了二十四箭而死。盧象升死後,去搬救兵未成功的楊廷麟回到戰場,在屍山血海中找到了盧象升的遺體,他的鎧甲下,還穿著服父喪的麻衣白網。由於楊嗣昌等人的阻撓,盧象升死後八十天才得以下葬。此後昏庸的朝庭也對盧象升不恤不追,直到楊嗣昌死後,朝廷才想起追贈。
經常有人把盧象升和岳飛相比,一代猛人盧象升死在於難以言及的黑幕之下,成為中國歷史中一個不亞於風波亭的歷史之痛,成為了繼岳飛之後又一個被敵我雙方聯合絞殺的悲劇英雄。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中年羊大叔2018/06/25 19:13
這兩個奸臣在今日的台灣政壇非常多
台灣政壇也有一個崇禎嗎? 亓官先生 於 2018/06/25 23:1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