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獨自參加了一個中美洲四國的旅遊團。整天的行程結束回房休息,睡前匆匆寫下當天見聞給家裏報平安。偶爾看到重讀,保持原貌,留下當時的見聞。補充的事後回想就以括號加入段落後面。
------
我們參觀了安地瓜的聖法蘭西斯科教堂。這座教堂在 1770 年的大地震中受損,經修復後,又在 1773 年的大地震中遭受重創。當時,安地瓜仍是西班牙中美洲的首都,但這場災難導致大批居民遷離,最終首都也遷至瓜地馬拉市,並延續至今。1776 年,當地人齊心協力將損壞的聖法蘭西斯科教堂部分修復,但留下一些殘壁。教堂內珍藏超過兩千幅畫作,生動描繪瑪雅人的日常生活、內戰動盪及和平後的新希望。整座教堂雖然已有數百年歷史,但氣勢恢宏,裝飾精緻,絲毫不遜於歐洲的歷史教堂。(在瓜地馬拉的鄉村,高聳華麗的建築幾乎都是教堂或政府大樓。這些教堂大多興建於數百年前的西班牙殖民時期,外觀宏偉壯麗,內部神壇雕像與石刻工藝精湛,堪比歐洲名勝。然而,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當地百姓的住屋簡陋,生活困苦,貧富差距懸殊,使人深感社會的不平等)
由於政府對窮人的幫助不多,教會負起了社會救濟的任務。安地瓜的醫療水準較高,附近鄉村居民若有重病只能到城裡看診。如需過夜,對外地來的病人和家屬是沉重的負擔。當地一座天主教會不但為病人支付醫療手術費用,還為來自外地的病人和親屬提供兩天的免費三餐和住宿 。教會除了自有經費外,並接受民衆捐款支持這項造福貧窮病人的措施。( 我們的導遊帶著我們,在街上隨機訪問了一組來自鄉村的病人家屬。這個家庭有個成員到城裏開刀,當地教會支付醫療費用,並提供家屬免費食宿。他們非常感激,若沒有教會的支援,這位病人就沒有機會接受治療)
接著我們參觀了曾住有 250 名修士的聖多明各修道院遺址。1773 年大地震中摧毀了修道院,只剩下斷垣殘壁。一個有錢人買下這座半毀的修道院,改建為聖多明各酒店。酒店周圍和庭院中仍保留了不少殘破的石墻,身在這間有特殊風味的豪華酒店中,還可以感受到兩百多年前修道士的生活。酒店附設博物館,展示瑪雅和殖民時期藝術品。酒店庭院中有瑪雅婦女販賣瑪雅人彩色鮮豔花飾繁複的布料。(也許受到數百年西方殖民的壓制,和獨立後的種族歧視,感覺瑪雅人生活貧困,多半面容木然。但他們婦女的服飾卻是非常鮮艷,使用的布料織工精細,可能是一根根絲綫手工織成。即使老婦人的穿著也非常繁複精緻光艷耀目,可以想見十六世紀殖民統治前的瑪雅人,應該是生活在一個富裕快樂的社會中)
下午自由活動,我參觀了一處露天市場,有很多地攤,販賣的幾乎都是來自亞洲的衣服、鞋子和手機。市場裡有不少外國遊客跟我一樣,閒逛看熱鬧。在瓜地馬拉鄉村的旅途中,遇到的當地人都很平和老實(幾乎都是原住民和原住民混血),即使獨自一人閒逛,也不會感覺不安全。( 最近網路上流傳很多在歐洲旅遊,旅客遭到詐騙或扒竊的短片,頻繁而囂張。在歐洲城市旅游時,導遊也不忘提醒大家注意扒手,有時地陪甚至暗地指出某個不遠處的男女就是扒手。地陪是當地人,不敢公開指認扒手,以免遭到報復。老實説,到歐洲旅行防範扒手滋擾讓人心情緊張,不想去。比較起來,中美洲這方面對遊客友善多了)
今天晚餐很特別,我們要帶一些作料到一個瑪雅家庭,看他們燒菜,然後跟他們一家一起用餐。導遊帶我們到一個市場,每人領些錢,去買指定的食材。我被指派去買玫瑰茄(hibiscus),導遊教我們西班牙語如何說,到處問,小販後友善,三兩下就找到,順利完成任務。我們帶了買到的食材,來到接待我們的家庭。她們為我們準備了烤南瓜子,洋蔥醬汁,玉米片,豆子湯、煮蔬菜、米飯,和雞肉。飲料是玫瑰茄菠蘿汁。我們團友和他們一家七八口混坐在院落中花架下幾張長方形的木桌,共享了她們準備的餐點。我們語言不通,只能跟她們微笑致意,食物美味,氣氛溫馨。( 這個家庭像是城市邊緣的農家,住房簡陋,院落很大,有些作物,屋前搭了簡單的棚架,種植了些藤蔓花草,棚架下有桌椅,可閒坐用餐。廚房爐子就在前院的雨棚下。幾個孩子在門口迎接我們,之後就在庭院中嬉鬧。幾個烹飪的婦女和一個男主人穿著一般西方服裝,都很和善,看來現代化了。很想多了解一些,可惜語言不通)
飯後,我們參觀了一位用枯樹樁製作各種水果模型的手工作坊,作品精美但不特別。導游讓我們自行走回酒店,沿途參觀店鋪。那個區域幾乎都是美洲原住民,看不到白人,也很少外來遊人。
今早出門時,有 5 名持長槍的士兵在酒店門口守衛,表情嚴肅,讓人側目。下午逛街回來,門口的衛兵不見了,猜想昨晚有高階軍官住在這裡,已經離去。
------
早上參觀一個用傳統方法製作可可的家庭作坊。工作空間很大,只有兩面有墻,十分通風。可可豆採回來後,首先在一個有 200 多年歷史的石板上小火烘烤,烤乾後剝殼,我們也幫忙剝殼。剝殼後的可可豆經再次烘烤,用石磨研磨成粉。可可粉可以和麵做可可玉米餅,做可可飲料等。我買了一包烤乾的可可外殼,以熱水冲泡為茶,有可可的香氣。可惜僅此一次,再也買不到了。
------
我們途經一個瑪雅小鎮聖瑪麗亞·赫蘇斯(St. Maria Jesus),導遊讓巴士在一個公共洗衣池邊商店停靠。他要買一些飲料給洗衣婦女和她們的孩子分享,我們也跟著他各自買了些大瓶可樂和汽水來到洗衣池,將飲料倒在紙杯裏分給洗衣婦人和一旁跑來跑去的孩子,媽媽和孩子都喝得十分開心。(我們的導遊很有同情心,總是帶著我們這些有餘力的遊客分享一些給當地人。從他的外貌看,是瑪雅和西班牙混血。我們旅遊大部分地區都是比較純的瑪雅人,感覺屬於比較邊緣化的族群,過著半原始的生活,融入主流社會向上爬升的機會不多)
接著我們參觀了當地每週只開兩天的市集,熱鬧滾滾。原來以爲瑪雅文化已經消失,這趟旅程走下來知道瑪雅人,瑪雅聚落,和瑪雅文化不但還在,而且充滿活力。
導遊放我們下車,自己走到小鎮中心的餐廳午餐。團友中的夫妻檔各自走了,我和四位單身女士作伴,一起逛街走到餐廳。(十五個團友中有五對夫妻,五個單身。一位約 80歲的老太太來自肯塔基州,一位約 70歲的老太太來自華盛頓州,兩位來自加州的海軍眷屬結伴參加。我們單身的在酒店吃早餐時,很自然的凑對坐在一起,幾天下來就感覺熟悉了。感覺她們沒有因爲我是亞洲人外國人,而把我當成外人)
今天我們要飛往北部,鄰接墨西哥的城市弗洛雷斯(Flores),司機送我們到機場後,就此分手。他陪伴了我們 10 天,非常友善,無論在公路或山間蜿蜒的泥巴路,都表現出色,儘管團費已經包含小費,我還是額外給了他一些,握手道別。
我們的飛機誤點兩小時,抵達導遊的家鄉弗洛雷斯(Flores)已經晚上十點。儘管這麽晚了,導遊卡洛斯仍然邀請我們到他家,他的妻子,兩個孩子、媽媽、岳母、姐姐、姐夫和鄰居們十多人都在前院迎接。導遊的媽媽親切地跟我們逐一擁抱,她和大部分當地人一樣,看來像瑪雅人。只有卡洛斯的岳母看來像歐洲混血。卡洛斯很驕傲地帶領我們參觀他九年前買下的這座沼澤中的兩臥室的房子。他花錢買了 20 卡車的泥土填補四周的沼澤地,造出很大的院子,建了涼亭,種上橙子、酪梨、木瓜等果樹,現在已經長成兩三層樓高的大樹,若不是在沼澤中,真是一個好房產。卡洛斯的妻子是個美髮師,在他們的客廳裡經營美容院,還向村民銷售化妝品。他們兩夫妻努力上進,力爭上游,讓人敬佩。
卡洛斯的家人和鄰居為我們準備了玉米餅和可可飲料,我們一起坐下來吃點心,由於話不通,他的家人和鄰居們只是微笑地地陪著我們,看我們吃。吃完已經十一點過了,導遊的家人和鄰居還等在門口跟我們一一擁抱握手告別。他們的熱情令人感動。
------
早起進餐廳時,沒有看見其他單身團友,於是加入一對來自西雅圖的夫婦一起早餐。這位太太很隨和,當我們去蚊子昆蟲多的地方,導遊提醒大家噴驅蚊劑,這位太太時常幫我噴劑。但這位男士有些倨傲,不太理人,所以我雖然已經跟每個團友都曾一起用餐交流,唯獨還未曾跟這對夫婦一起閑聊。那位太太介紹,她是威爾斯利學院( 宋美齡的學妹)畢業的歷史老師,她先生是哈佛法學院畢業的執業律師。兩人都出身常春藤名校,想必有不錯的家世背景,難怪眼睛朝天。我自我介紹來歷,這位先生也許很少跟亞洲人打交道,很好奇,問題很多。當他知道我們家人都在大公司任職後,顯得非常驚訝,也許打破了他的刻板印象,和善了很多,也説了些好話。我笑著回應“任何人都比不上律師”!以我對團友的瞭解,這對夫妻應該是來自比較上層社會,比較富有的了。但知道他主打離婚官司,幫有錢人分財產後,對他的敬意大減。( 這位律師有個怪習慣,如果行程結束得早,他會在房間裡作畫,每張畫大約兩張信紙大小。有時將兩三張胡亂的畫作展示在他們房間窗子上。老實說,就是鬼畫符)
------
今天,我們去提卡爾遺跡,此地六萬平方英里範圍內,散布著約 4000 座瑪雅建築,出土的只有百分之二十。卡洛斯領我們走過狹窄的小徑,指點路旁一些埋藏的遺址,帶我們參觀出土的神廟和宮殿,規模和墨西哥的古瑪雅遺址一樣壯觀,令人驚嘆。這個地區曾是高階瑪雅人居住的地方,約在公元 900 年左右,因過度擴張、糧食短缺和乾旱而被廢棄。瑪雅文明曾經輝煌,可惜少為人知,瑪雅古蹟比起羅馬劇場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實亞洲也有不少古跡,名聲雖然不及西方的古跡,但比起希臘神廟、羅馬鬥獸場,毫不遜色。如柬埔寨的吳哥窟,巴厘島的印度神廟,中國的龍岡、雲門、和莫高窟,我以爲都應該列入此生必游景點)
園區很大,遊客很少,大部分時間都只有我們這一小組人,穿梭在原始森林中的小徑,造訪茂密樹叢後出土的雄偉石砌建築,或是神廟,或是宮殿。沿途路徑蜿蜒崎嶇,若有青苔十分濕滑,三位團友摔跤了,兩人受傷。那位 80 歲的單身女士摔倒時被石塊割傷了手臂,流血不止。導遊幫她裹傷後,她堅持爬上神廟的頂端,什麼都無法阻止她,令人敬佩。( 晚年可在家中兒孫環繞,外勞隨侍在側,安享清福,是一種選擇。另外一個選擇是就如這幾個老太太,單人一口衣箱,雲遊四海,至死方休。 哪樣更有福氣? 你説呢?)
自從我來到這裡以來,少見亞洲人。在提卡爾用餐時居然遇到了一個台灣來的旅遊團,大約二三十人。從台灣來此,需要先飛往洛杉磯,再轉機飛過來,路途遙遠很不容易,但絕對值得。今天行程很長,又是晚上 11 點才入住酒店。
------
瓜地馬拉有豐富的原住民和殖民歷史,親身參訪才能感受它的多元文化和風土人情。這個旅行社的安排非常好,卡洛斯也是個有經驗有同情心的好導游,這是一次很好的旅游經驗。
瓜地馬拉的行程結束,今天將我們飛往貝里茲,是中美洲唯一曾是英國殖民地,説英語,使用美金的國家。訪問貝里茲之後,我們整個旅程結束,距離回家又近一步了。(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