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140402教育論壇:教師法不能重蹈黑箱修法覆轍
2014/04/02 08:18
瀏覽955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318學運」持續延燒,反對服貿協議的聲勢,在330凱道大遊行之後達到高點,我們注意到,部分支持教師評鑑入法的團體試圖把教師法修法與反服貿的抗爭連結,在人民普遍不滿國會立法品質的此刻,這樣的操作頗有混淆視聽的效果,有必要加以釐清。

    合理推測,將教師法修法與反服貿抗爭掛勾,不無藉此擴大教師法修法統一戰線的意圖,然而,除了抗議對象都是立法院,兩起事件的運動本質與具體訴求根本南轅北轍,實不宜混為一談。

    首先,就兩案審查程序而言。

    須知,兩岸服貿協議之所以被冠上黑箱之名,之所以引起民意反彈,甚至到了連支持者都表達疑慮的地步,不正是國會審議過程不為公眾信任?以此而論,要讓輿論支持教師法修法,前提不就是回歸教育專業進行審議?不就是讓教育關係人、社會輿論清楚知道修正案可能帶來的影響?

    檢視「行政院版教師法修正草案」,疑慮之處俯拾皆是,其中,「空白授權」教育部訂定中小學教師評鑑辦法(增訂條文17條之1: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應接受教師評鑑;其評鑑項目、內容、指標、方式、程序、評鑑結果之運用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教育部定之。)可以說就是一種迴避公眾監督的黑箱條文,在不清楚教育部評鑑辦法前,立法委員如貿然通過修正案,豈不坐實黑箱修法的批評?萬一未來教育部提出的教師評鑑辦法有害教育,教育部、朝野委員、支持修法的團體,誰要負責?誰能負責?

    試想,如果有人一方面堅決反對黑箱服貿,一方面在教師法修法上卻又採取完全相反的立場,豈不等於承認:只要法案對我單方有利,黑箱修法又有何妨?這樣選擇性的反黑箱修法,又有什麼正當性?倒是對已經失去議場的朝野立委來說,有了兩岸服貿協議的慘痛教訓,面對爭議不休的教師法修法,立委諸公還敢掉以輕心?

    其次,就兩案的運動本質而言。

    反對兩岸服貿協議其實有兩個層次,要言之,不僅形式上反對黑箱審議,更要在實質上反對自由貿易背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思維,職是,因「318學運」而起的反自由貿易抗爭,運動目標就不能只要求國會透明審議,尤須迫使國家檢討、扭轉一面倒向財團利益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

    按照這個脈絡,反對黑箱服貿的抗爭,必然得同時挑戰自由貿易的發展論述,並且連帶反對新自由主義下的教育施政,才有其一致的運動性。假若一方面宣稱反對兩岸服貿協議,一方面卻又積極擁抱新自由主義教育政策,如要求教師評鑑入法,究竟是什麼運動立場?再清楚不過,煞有其事地跟著社會脈動搖擺,不會使自己變得進步,反而是不辯左右、忽焉進步、忽焉反動的矛盾主張,足令其被人看破手腳。

    必須再次指出,無視國內外教師評鑑帶來的嚴重副作用,執意推動中小學教師評鑑,就是將評鑑無限上綱化,就是將評鑑做為教條主義膜拜,這正是新自由主義教育政策的極致,也正是所有反對新自由主義思維、要求維護教育品質、要求確保教育公共化的朋友,必須同聲加以譴責的。

    準此,如果憂心兩岸服貿協議缺乏監督機制,進而衝擊國內勞動市場,那麼,針對教師法修法可能帶來的教育倒退,社會又怎能不寄予高度關注?怎能不團結起來力挽狂瀾?

    最後,教育團體如何看待社會運動?

    318學運」引起截然不同的評價並不意外,比較讓人好奇的是,向來反對教師工會、反對罷教、反對會務假、反對團體協商機制、要求教育秩序、擁護官方教育政策的相關教育團體,究竟如何看待社會運動?

    無可諱言,教育界有其保守性,中小學校長的養成更難脫管理者的思維,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樂見各教育團體正面看待社會運動,惟必須再次指出,反服貿鬥爭的背後其實直指階級矛盾,說到底,這是經濟成長與社會分配如何調整,以及國家如何發展的嚴肅課題,敵視工會的教育團體不能只停留在反黑箱服貿的層次,必須徹底改變對工運與社運的看法,才是真正的反省與進步。

    教師運動也是總體社會運動的組成,支持受雇者組織工會、尊重教師集體勞動權、透過團體協商化解爭議,更已成為難以阻擋的潮流,校長協會等必須停止對教師工會的抹黑與敵意,攜手與教師組織共同提升教育品質。

    誠如所見,318學運已然掀起社會對自由貿易的關注與討論,在反對新自由主義的大旗下,反黑箱服貿與反教師法惡修,在本質上就是同一件事,任何想要搭上反黑箱服貿順風車,以達成加速教師法惡修的意圖,充其量只是把運動當作修法工具,不可能獲得輿論支持。再次呼籲:朝野立委必須嚴肅面對教師法修法問題,切勿重蹈草率通過的覆轍。(20140402台灣立報教育論壇)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