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弘前櫻花祭勝景美名揚
2025/06/29 23:15
瀏覽989
迴響0
推薦24
引用0

弘前公園,坐落於弘前市區,面積約50萬平方公尺,公園內以現存江戶時代天守的弘前城為中心,四周遍植染井吉野櫻、枝垂櫻、八重櫻等共 52 種、約 2,600 棵的櫻花樹,有著「日本第一櫻花」美稱,據說是源自西元1715 由當時津輕籓士從京都帶回來的霞櫻等25棵櫻花樹在城內栽種而開始,之後由市民捐贈等增加數量,進入大正時代之後,才逐漸變成像現在充滿櫻花樹的壯觀規模。每當櫻花盛開時節,在此渲染出春天最絢爛的美景,被選為日本櫻花百選名所、日本百選名景等,是日本超人氣的賞櫻景點之一,每年4月下旬至5月初所舉行的「弘前さくらまつり(弘前櫻花祭)」,滿園漫天櫻花蔚成撼動人心的絕美景況,吸引到海內外約上百萬遊客絡繹不絕前來。

自JR新青森駅搭乘「奥羽本線」列車前往弘前,車程約36分鐘。

弘前駅內彰顯地方特色裝置。

弘前駅前広場上的《りんごの風》銅像,為弘前市出身的雕刻家古川武治之作。

弘前駅通往上土手町之歩道「えきどてプロムナード(車站步道)」,植有仙台的伊達屬八重垂枝櫻正盛開,步道上還有多件藝術作品,整體規劃極為完善,夏季每週日還會舉辦朝市。

途經「蓬莱広場」,左方特殊造型的建築為在東北地區經營之老百貨公司「中三(なかさん)弘前店」,已因破產於2024年8月底歇業。

廣場得名於這座橫跨於土淵川(岩木川支流)之上的「蓬莱橋」,現在所見的橋梁建於昭和26年 (1951年) 。

再度見到這棟美麗的文藝復興風格西式建築「青森銀行記念館(旧五十九銀行本店本館)」,步行至此弘前公園就在對面。

弘前公園外濠染井吉野櫻盛開,依指標往追手門方向前進。

從外濠看向追手門。

外濠的櫻花樹滿開,粉櫻垂映綠水。

櫻花瓣落於水面形成「花筏」,尚未鋪滿整個水面,加上陰霾天色影響,完全沒有浪漫之感。烏雲飄過

粉櫻下,鴨兒戲水綠波間。

行往追手門方向。

追手門,為「三之丸」的櫓門之一,在白牆上可見防禦用的三角形槍孔(銃眼);這座門也是弘前城公園的主要入口。

穿過追手門,左方為「市民廣場」,滿滿的染井吉野櫻盛開漫天。

穿過染井吉野櫻,又見八重垂枝櫻環場。

還可見到由市民團體種植不同品種的櫻花。

染井吉野櫻環繞橫跨中濠的紅色「杉の大橋」。上午持續陰雨天氣,至午後進到弘前公園終於放晴,可喜可賀!崇拜

行過杉之の橋,穿過「南大門」,就進到二之丸區域。

二之丸城跡廣場,遍植櫻花樹,為弘前公園賞櫻重點區之一。

看到非常多人聚集在二之丸城跡廣場某棵櫻花樹下拍照,定要前往湊熱鬧。

這裡櫻花林當中有兩棵櫻花樹,因枝椏交錯而在空中構成心型圖樣,是弘前公園人氣最夯的拍照景點。


由二 之丸眺望被櫻花掩映的「下乘橋」。

下乘橋通往本丸天守,江戶時期官員至此必須下馬之處。

天守閣原來所在的石垣仍持續進行維修工程,內濠已被填平,本丸天守被移動離原本所在70公尺處,目前由下乘橋眺望只能看到天守閣上半部。

目前殘存的三層天守閣,是由弘前藩第九代藩主津軽寧親於文化7年(1810年)建造,高14.4公尺獨立式3重3層塔型構造,是日本現存12天守閣中,在東北地區唯一倖存的天守閣,雖然規模不大,但卻被認為是日本江戶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天守閣之一,弘前城的江戶時代建築群於1950年被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行過下乘橋進入本丸區域,需在售票處購票才可前往天守閣所在處,入料及參觀訊息參見官網:https://reurl.cc.HiakPr

弘前城天守閣於2015年因內濠石垣修繕工程,被移到本丸內的目前所在之臨時天守閣基座,預計將在2026年竣工後遷回原處。

為了方便遊客觀看弘前城石垣修復工程和移動後的天守閣,所設置的臨時展望台。

臨時展望台入口側邊,展示著藝術家棟方志功歷年來所設計「弘前さくらまつり(弘前櫻花祭)」的海報。

登上臨時展望台,可居高臨下欣賞天守閣的東面和南面,在一層和二層設有附有大懸山頂的隆起部分,在隆起部分則裝有細長的窗戶,使得天守規模雖小卻呈現華美且目視規模較大的視覺效果。

在石垣修復工程期間的櫻花祭,才有機會見到被稱為「津輕富士」的岩木山、櫻花和天守閣同框的期間限定美景。

雨後放晴,但天際仍雲層厚堆,覆蓋在岩木山積雪的山頂,加上午後大逆光,山峰稜線看得不是很清楚。

日落黃昏時刻再度登上臨時展望台眺望岩木山,雖然山頂的雲層還是很厚,但山形看得比較清楚了。

天守閣入口設於建築的西面。弘前城西面和北面則完全不帶有博風板,只設有單純的窗戶。

弘前城在修建之初以倉庫作為使用目的,內部空間不大,只使用了普通的櫓同等的木材,構造也較為簡單,現在內部作為弘前城史料館對公眾開放,展示津輕藩政時代的歷史資料與文物。 

天守內部展示弘前城本丸復原模型,四周牆上懸掛「日本100名城」的圖片。

從天守閣遠眺被雲層遮掩僅剩少許山體的岩木山。

居高臨下俯瞰櫻花環場的園景。

隔著蓮池眺望雲層覆蓋山頂的岩木山。

弘前城天守閣北側的垂枝櫻步道。

俯瞰橫跨內濠上的鷹丘橋,左側櫻花掩映的黑瓦白牆建築為武德殿休憩所。

御瀧櫻與天守閣。

御瀧櫻,植於1914年,盛開時整個枝條會垂入內濠內而得名,被列為「弘前市古木名木」。

向晚時分,二之丸櫻花樹點燈之景況。

向晚時分的櫻花愛心。

二の丸大シダレ(櫻名:シダレザクラ),植於1914,為弘前公園內最大的百年櫻花。這棵大枝垂櫻在2011年被大雪連根壓垮,之後園方在四周以木架支撐,經過長期的復育計畫,至今又繁花盛開如瀑。

蓮池旁的步道眺望弘前櫻花祭最富盛名的西濠「櫻花隧道」。

眺望西濠及櫻花隧道。

眺望西濠及櫻花隧道。

波祢橋右側往賀田橋方向,櫻花樹下成排的的露天攤販熱火朝天、人潮洶湧。

春陽橋,橫跨西濠之上,建於1932年,為了方便市民通行而架設,也是弘前城內最長的橋。西濠沿岸的櫻花隧道是著名的賞櫻勝地,春陽橋為最熱門的拍攝據點,可以看到橋上滿滿都是人。

自春陽橋向南眺望西濠兩岸的櫻花盛景。

自春陽橋向北眺望西濠兩岸的櫻花盛景。

行走於西濠外環櫻花步道,遊人如織。

下列皆為西濠櫻花隧道夜景(分別使用手機和類單眼相機拍攝,所以白平衡有所差異,CJ後製技術不佳,故無能調成一致尷尬):

被譽為一生必看一次的「弘前櫻花祭」櫻花絕景──終於達陣!崇拜

西濠櫻花隧道入口,人山人海!尖叫

CJ攝於弘前城天守前 @弘前公園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