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污泥而不染,明機巧而不用
勢力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
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而不用者為尤高。
【心得筆記】
世間權勢尊貴,如深潭映月,遙觀可不染其身,近臨而無所汙,方為真潔淨。人心機巧謀算,不知者可謂淳厚,知之而能不用,才是真智慧。
社會猶如大染缸,物欲橫流,誘惑四伏。人在其中,稍不留神便為權錢所染,精神日漸荒蕪,道義漸次消隱。此時再談理想與原則,竟已成奢侈。
榮華富貴,誰人不慕?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若為私利不擇手段,縱得萬金高位,夜深人靜時,良心可曾坦然?人若如蟻附膻,見利則趨,終將自陷泥淖。俗語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雖道出幾分現實,然樹倒之日,猢猻終散,果報亦會來臨。
近日聞某黨營網軍之事,頗覺心驚。以金錢驅人帶風、打擊異己,如豢小鬼行東廠之實。網軍為利棄義,移花接木、斷章取義、扭曲事實,結合媒體渲染,層層攻擊,直至對手摧垮。不知情者人云亦云,甚至公僕失守中立,淪為打手——此等歪風,不僅扭曲社群,更戕害民主,動搖國本。
世態變遷,人心思利。富在深山有遠親,貧處鬧市無人問,早已不足為奇。于此洪流中潔身自愛,實屬不易。故曰“出淤泥而不染”,是定力;“明機巧而不用”,是智慧。世間確有剛正不阿之士,不媚權貴、不隨俗流,守一顆淡泊之心,值得敬佩。雖易被誤解為傲,以致途多坎坷,但其風骨猶然如玉,澄明可貴。
明機巧是一種洞見,須經事煉心而得。私欲雖為人性之常,卻可以智慧規範。惟有真誠付出、正當取得,所得名利地位方能為人景仰。成敗之界,常在咫尺之間,非關背景學歷,而系於是否慎獨、是否有智、是否勇毅前行。
身處紛擾世間,我們無法避世獨立,而須入世前行。真正的超越,是融於濁世而不染;真正的成功,是以真才實學立身,遠離權謀誘惑。環境可塑人,人亦可改變環境。故凡有益眾生之事,即便捨身亦應為;凡損人利己之謀,縱可得利亦當棄。
名利終是身外物,回望一生,不過雲煙過眼。何不瀟灑走一回?若能悟得“出淤泥而不染,明機巧而不用”之境,便可謂擁有高尚之價值觀與世界眼光,才能真正為家國天下謀福祉。
- 1樓.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2019/12/06 22:04現代和古典的處世原則,碰到這幫子的人無效!我必出重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