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九九三年初訪歐洲,二十餘載倏忽而過。其間行經諸多城鎮,有些如過眼雲煙,唯憑舊照方能喚回模糊印象;有些卻似初戀身影,靈韻深植,再難相忘。海德堡便是如此——二十年間,我三次造訪,每一次都如初逢般心動。
它靜臥於內卡河畔,是巴登-符騰堡州一座凝合傳統與現代的古城,更是一頁風霜淬煉的歷史。
「海德堡」意為「家門口的山」,其城堡巍然聳立于河岸上方,是旅人必訪之地。城中景點星羅:舊橋靜臥、老城蜿蜒,大學書香四溢,哲學家小徑幽思綿長,還有聖靈教堂、騎士之家、藥房博物館……這座德國最小的城市,五分之一人口竟是學生,卻年年吸引三百萬遊客,冠絕全國。是何等魅力,令它如此耀眼?正如馬克·吐溫所言:「海德堡是我去過最美的地方。」的確,它精美如詩——從宮殿沿城堡路漫步而下,聖母噴泉、文藝復興教堂、鵝卵石巷、咖啡館與廣場,無一不令人沉醉。
舊橋頭有一詩:「你為何這樣望著我?難道沒見過老獼猴?若你在海德堡轉轉,定會遇見我的同類。」據說獼猴曾頻現橋頭,儼如地主招搖。如今橋頭已立銅猴雕塑,成為一景,幽默中見人文。
我們抵達時煙雨朦朧,卻未減遊興。紅褐色的海德堡城堡,是選帝侯宮殿遺址,始建於1240年,歷經雷擊、戰火,而今僅存廢墟部分修復。它原屬普法爾茨選帝侯,1613年,腓特烈五世聯姻英倫,次年得子擴建城堡。但因他自詡新教領袖,強烈對抗天主教,引發三十年戰爭。戰後新任選帝侯聯姻法國欲求重建,卻反遭路易十四進攻,城堡被炸毀,只留斷壁殘垣至今。
內卡河靜流百年,昔日的輝煌仍可窺見——斑駁巨門、褪色雕棟、滿牆長青藤如帷幕垂落,殘存的塔樓與碉堡,無言訴說權力與榮耀。弗裡德里希宮是保存較完好的建築,外牆刻歷代王者像,內部壁爐畫幅依然,底樓教堂未損,樓上起居室猶存往日氣息。地窖中有世界最大紅酒桶,由百餘棵巨橡製成,容二十萬升酒,曾宴五百賓客。對岸立著守桶矮人佩克歐雕像,他嗜酒如命,永答“為何不飲?”。
立于王座山廢墟俯瞰全城,紅瓦白房錯落青翠之中,內卡河如時光靜靜流淌,一刻仿佛永恆。
哲學家小徑在北岸山丘,與城堡隔河相望。許多詩人哲人曾在此漫步思考,雨霧中的海德堡宛如畫卷。小徑蜿蜒,設有長椅休憩,被譽為「歐洲最美散步徑」。拾級而上,塵慮盡洗,心靈如翱翔藍天——無怪海德堡孕育一流學府,鐘靈毓秀,源出於此。
海德堡大學是德國最古老的高等學府,16世紀已成歐洲科學文化中心。校園無牆,與城交融,居民皆浸染其純淨學風。這裡不僅是德國浪漫主義的象徵,至今仍是歐洲文化與科技交匯之地,學術精神蓬勃,國際氣息濃厚。
海德堡是一座值得細細品味的城。立於城堡俯瞰小城之美,信步穿過舊城區,徘徊卡內河畔,與橋畔銅猴合影,于騎士之家用餐,漫步哲學家小徑……每一處皆是美好回憶,每一次離去,皆盼再次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