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普倫神寺】建於12世紀末,百年老樹與巨石盤結而成,樹根向四面八方蓬勃發展,盤根錯節如巨蟒般纏繞著佛塔及廟牆,蔚為奇觀!拍過了古建築、石雕、微笑體驗古高棉的智慧塔普倫神寺讓我讚嘆大自然神奇的力量!
2016.10.9.今天預計的行程是前往位於大吳哥附近的塔普倫寺(Ta Prohm)整座寺廟的範圍很大,塔普倫寺位於吳哥窟東面,興建於1186年,是闍耶跋摩七世為紀念其母親而建,建造完畢之後,一直不停地進行著擴建,所以周圍牆壁所包圍的寺院內部,通道錯綜複雜,令人容易迷路,導遊特別在進入前指著位置圖說明今日的遊走路線,以免大伙迷路,我用手機拍下了位置圖,準備利用時間邊走邊拍。
導遊說在這處古跡中,用大塊的岩石被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使用,在建造時為了顯示自然力量的強大,過程中對樹木不進行加工,即不砍伐也不栽培,使其保持原有的姿態,正因如此,當十九世紀法國人發現後,也放棄了整修而保持了最初的樣貌,因為整個寺廟已經被熱帶樹木盤根錯節,建築與叢林形成廟中有樹,老樹糾纏著廟的奇景,也就是這奇異的自然現象,雖然樹木破壞了建築結構,但也一定程度的地支撐了寺廟在長時歲月中波有傾倒,一直到現在也無法將它們分,塔普倫寺也因為這樣的奇特景觀而截然攝影愛好者的天堂,只是當天人潮太多無法好好的取景,也沒能拍到自己理想的照片。
來之前也知道電影「古墓奇兵」曾來此取景,這部電影的情節我已經沒有印象了,但看到這片叢林中全是參天古木,有的粗大高壯有的盤根錯節,吳哥的文明也就在這幽暗的森林中被保存了下來,寺內斷垣殘壁上亦可見婀娜多姿的仙女雕像,樹根一直蔓延到牆頭,如巨蟒一般的樹根展現出樹木的生命力,這些都讓我留下極深印象。
錯縱虯結的樹根自廟頂隨意垂下,
肆意侵襲蔓生,漸漸地纏入岩磚縫隙,
緊密攀附在岩壁上,形成了交纏出的頹廢奇景。
闍耶跋摩七世改信佛教,而滲入了佛教的特色,
所以宗教建築,如聖潔的城一般的寺廟建築,莊嚴宏偉的建築。
在吳哥經常會遇到巨大靜穆的閉目沉思著的雕像,
也讓我體味著歷史與現代的接駁的神奇。
雄壯挺拔,婀娜多姿,顯示出它頑強的生命力。
漫步其間濃蔭蔽天,樹根岩石盤結交錯,
加上濃綠青苔,氣氛幽暗而詭秘,也確是拍電影的好場景。
蒂娃妲女神雕像的浮雕,雕工細精美繁複,
有腰身有曲線很女性化,
衣服質感就像絲綢一般柔軟,
首飾也很豪華,歷史與現代審美觀似乎也有交集。
據導遊說,當時寺內僅有12640位僧人,
塔普倫寺因位於欉林深處,所有點神秘世界的氣氛。
塔布倫寺有豐富的內涵,
在建築形制、佈局、造型、
工藝上都有建築特點和藝術特色。
叢林中沒有陽光的餘輝,孤獨寺塔,
在大樹影襯下讓人感慨一個古國的消亡文明博大精深。
蒼勁挺拔,像擎天巨柱,
盤結枝虯,宛如蛟龍。
巨樹的生命,從不會吝嗇它的表現力,
樹身攀爬上古牆,樹根延伸到腳下,
隨處可見的,是對生命的敬畏。
完全在原始森林的遮蓋之下,
樹木與牆壁、樹根、籐獲、相互交集、纏繞.....
吳哥這座古城有著令人望之興歎的精美建築,
然而卻在15世紀初突然人去城空,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
植物接連這座古老的寺院,一座曾經輝煌的石雕在熱帶雨林中若隱若現。
雨林吞噬著城垣斷壁,青苔在石雕上漫延,
人們雕刻時光的決心被自然無情地征服,
直到1861年法國生物學家在尋找熱帶生物時無意間揭開了他神秘的面紗,
宏偉驚人的古廟遺跡得以現世。
廟宇之宏偉,遠勝古希臘羅馬遺跡見到吳哥的刹那,
忘記了炙熱的陽光,驚喜和仰慕之情油然而生,
荒蠻中的燦爛的文明,我想,這是我對吳哥古跡的讚歎。
叢林深處,來到沒有人的廟宇裡,
來到這些刻滿戰爭與和平的石階上,
驚異,拍照,這就是塔普倫寺。
雨林吞噬城垣斷壁,
青苔長滿石雕上自然無情的破壞,
一切都在神秘的雨林中。
每一株老樹都繫上一條歷史的絲帶,
老樹與人文歷史產生了寫實的古意。
遊客窺看那塵封的古老文明,構成一道獨特的景觀。
最喜歡的是這些精湛的雕刻和在光影之間穿梭的窗櫺、廊道,
用手撫摸粗糙的石面,歲月滄桑感在肌膚的表面流淌,
仿佛時光停止了,那感覺,妙不可言。
行走在柬埔寨吳哥窟的各處景點時,最常見的除了寫滿歲月斑駁的殘垣斷壁,
還有許許多多以吳哥景點畫面為主題的藝術繪畫作品,但如果不是親眼所見,
簡直不相信這些風格成熟、手法細膩的的藝術畫作是一批少年藝術家畫成的。
吳哥王國遺下的塔寺、城廊,沉睡在叢林裡,
經過了千年的歲月建築已被樹木和青苔佔據,
曾經輝煌等高棉文化,如今已成一片廢墟。
雕像都會隨著光照的強弱及觀看角度的不同,
現出自己的多面形體與多種情狀,顯得變幻莫測。
塔普倫寺曾經輝煌過,曾經繁華過,
此刻,輝煌不再,繁華逝去,成為了廢墟。
當年承載了多少輝煌,滄海桑田,
如今也只有對著這斷壁殘垣憐惜感慨了。
老樹用皺褶、殘損、變異的軀體,
圖解著生命生生不竭的剛堅,守著歲月的滄桑。
每一個人都有著不同的人生經歷,
每一處廢墟都有著自己的故事。
往日繁華已經不在,雕樑也漸破損,
只有這眼鏡蛇的雕刻仍堅守著千年古老文明。
老樹雖然身軀蒼老,逢春依然煥發容顏,
笑看世間百年、千年,興衰多少輪回變遷 。
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宗教建築群,
這裡雖然處處皆是人的力量留下的遺跡,
但人在這裡卻愈發顯得渺小。
樹木開枝散葉,斑駁的石獅守護著土地神靈。
寺廟塔和回廊都已經坍塌了,
依稀可以從一片廢墟中辨認出它們以前的宏偉模樣,
它悲涼的見證了這歷史的遺響,
一種殘缺的美,達到了極致,我想就是這裡了。
【巴肯山】
預計前往觀賞日落,順著上山的道路爬上山頂,只有67公尺高,陡斜度很高,巴肯山是吳高的制高點,只是當天天候有點陰暗,沒看到日落,只看到眼下的一片欉林。
初見巴肯山,只感覺像一座石山,
但是登頂後感受到的力量是震撼的!
來到柬埔寨一路看到的由於飽受戰爭侵襲,百姓們生活貧苦,
登高望遠,而眼前的景色卻是透露出了寬容、含蓄與忍讓。
最美的風景不止觀賞,更需融入,
沒有言語,卻拈花以心印心;無需廝守,
卻風景這邊獨好,放下追逐,清風自然徐來;鬆開眉頭,世界才能放鬆。
塔普倫寺,沈寂了數百年的神廟早已被巨樹的虯髯蒼根盤踞,一種淒美傾頹的建築,長青的籐蔓纏繞在精雕的牆上,拔地而起的樹木像是擎天柱般的矗立,那些根莖有些了上了屋簷,有些爬上了城垣,還在長長的迴廊無聲的漫延著,這就是塔普倫寺。
攝影日期:2016.12.8.
Dear 航迷老叟(jyhhongteng):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古老的千年樹木與塔普倫寺交纏出的頹廢奇景---穿越千年時光,探索吳哥之美六」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旅遊頻道│下拉選單│編輯精選,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
- 9樓. 梅琪仁2017/06/09 21:43千百年來,老樹糾纏著廟,植物與建築共榮共生,堪成奇景。
懷著一顆敬畏的心,我踏上了這片土地,來到吳哥,來到沒有人的廟宇裡,
來到這些刻滿戰爭與和平、神抵與生靈的石階上,
有人在讚歎,有人在詫異,有人在拍照,而當地人依舊在過自己的生活……這就是吳哥。
航迷老叟 於 2017/06/10 10:27回覆 - 8樓. Pamela巧手潘2017/06/09 19:43re
年輕時來過這裡
現在此處變化很多
有些地方為了維護古蹟 已不開放遊客進入
上週我從北疆回來 在整理照片時 無意中發現你的格子有整理北疆的文 感到興奮莫名
所以把你的相關連結分享給我的北疆群組朋友
希望你不介意
所有去柬埔寨的人,都只有一個目的地,吳哥窟,
沒有人可以抵禦吳哥散發出的獨特魅力、神秘、震撼,
很高興妳能引用我的北疆行格文,寫部落格主要的也就是分享,不會介意的啦~ 航迷老叟 於 2017/06/10 10:42回覆 - 7樓. 環保阿嬤金鳳姨2017/06/09 17:43晚安
古老樹根與古蹟糾結成一幅幅奇特風景
- 6樓. 多硯坊 (休)2017/06/09 17:28
老樹與古寺
千年歲月的沉澱
內斂的風華中透著出塵的絕美
- 5樓. Bianca2017/06/09 16:27
當初建造塔普倫寺的用心──維持樹木與自然環境的原貌,在經過數百年的發展之後,盤根錯節如巨蟒般纏繞古廟佛塔的現貌,的確讓人嘆為觀止,更佩服近千年老樹的強韌生命力,或許在數百年的演化中,老神木已是塔普倫寺的強力支撐了!而這等神秘詭譎的場景,確實是電影的好題材!
巨大的神木、龐然的建築、斑駁的石牆、華麗的雕刻...,叢林深處的蠻荒,隱然藏匿著人類最輝煌燦爛的文明,有幸邂逅人類歷史光輝的一頁,怎能不生仰慕崇敬之情!
「一種殘缺的美,達到極致。」~深深感同!
在吳哥見到每一株老樹都好似繫上一條歷史的絲帶,因而讓老樹與人文歷史產生了寫然的古意,
當看到這些老樹時,樹的美麗、樹的殷重、樹的包容、樹的慈悲,俱在其中,
那些茁壯的根至今仍在生長,仍與石塊、與佛像相依相偎,轉眼便是數百年的光陰,
當時想也無需理會那背後的滄桑,只需在樹根間、在廢墟裡,
在迷宮一樣的寺院裡穿來穿去,尋找時光的印記,但回來畫寫格文時,卻又感嘆那頹廢的滄桑。
航迷老叟 於 2017/06/09 17:02回覆 - 4樓. 竹子2017/06/09 15:46
年代久遠的塔普倫寺和這些盤根錯節的老樹糾纏了幾百年
應該就是造訪吳哥窟的重點
讓人不得不讚嘆大自然力量之神奇!
- 3樓. swallow(已更換肖像)2017/06/09 12:38
上次也有看到旅遊節目播放巴肯山的風景
這古老樹根與古蹟糾結成一幅幅奇特風景
- 2樓. 重陽2017/06/09 00:56
你們運氣很好登上了巴肯山巴肯寺, 旅遊旺季時登山遊人眾多,
還得排隊才能登上巴肯寺, 眺望絕美的夕陽景致.
- 1樓. 旭日初昇 暫 離2017/06/08 14:18盤根錯節的老樹與古蹟纏繞著,訴說古文明的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