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13.下午
繼續前往東行,來到另一個小城塞哥維亞(Segovia),這城沒有宏偉的城堡,卻有一道很有名的羅馬古水道橋,塞哥維亞是西班牙歷史名城,位於西班牙中部山巒起伏的石灰岩山脈谷地,坐落在埃雷斯馬河(Eresmah)和克拉莫雷斯河(Clamores)交匯處一個陡峭的岬角上,塞哥維亞曾是羅馬帝國在卡斯蒂亞地區的重鎮,西元1世紀,塞哥維亞被羅馬軍隊征服,發展成為軍事基地,如今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高架飲水橋證明了古羅馬帝國當時在卡斯蒂亞的影響。
來到塞哥維亞,給我的第一個景觀就是城邊一座完整的羅馬水道橋跨越在公路上方,進城的車輛就從水道橋(Acueducto)下通過,當時在羅馬帝國的城市裡,水道橋是城市建設必備的建設,印象中在巴塞隆納也見過,但也只是一點點遺跡點綴在那裡,而當今能夠保持得如此完整的在西班牙恐怕只有塞哥維亞了。
當進入這座老城時,眼前所見都是新鮮的,原來不僅是一座優雅的遺世古城,更是一個悠閑生活的縮影,五月的陽光已經非常的強烈來形時候近下午四時,陽光下四處遊走,我說是一個生活悠閑的地方,看到這裡人們的生活,拋開了城市的擁擠和生活壓力,都會不免的放慢腳步,不自覺的慵懶起來,在這裡停留的時間不多,羅馬的水道橋仍是我鍾情的焦點,陽光仍然炙熱,陽光也將水道橋及附近的房子都染成了金黃色,舉起相機在離開前又捕捉了一些鏡頭,也爬到水道橋的最高處,俯視這座高雅漂亮的羅馬的水道橋。
此時的水道橋,燦爛無比。
讓我震撼---因為歷史! 塞哥維亞的古羅馬高架古水道橋建築風格簡約優雅,見證了古羅馬工程師的才華。
飲水橋長728米,最高處高出地面28米,由雙層拱洞構成,建于羅馬皇帝圖拉真時代(1世紀),建築的初衷是為了將發源於豐弗裡亞(Fuenfría)山脈的阿塞維達河(Río Acebeda)引入城內的高處。
仔細看,花崗岩相互的存撐,石塊與石塊之間沒有黏著劑,完全是利用力學原理堆砌而成,再摸摸粗糙的石面,我難以想像在當時是如何堆砌而成的。
它的歷史人文氣息,經過風雨,仍然聳立,一個民生的輸水管道,變成一件藝術作品,鋼柔並濟。
古水道橋建於古羅馬時代,當時是中國的東漢時期,當時的工程技術,如何跨越廿八公里外的弗利奧河,一直是我心中的疑問?也無法想像一個地面的建築能完好的保存到現在。
這麼大的石塊疊砌施工的品質並不粗拙,兩層的拱頂,比列適度,曲線柔和。
隨處走走,看到燈飾、招牌,顯露出當地人熱愛生活的態度。
在西班牙的艷陽之下,陽光灑在每個人身上,我也深深的感受到,在這裡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希望我也有一顆相同的心,去享受生活。
站在這裡,仰視高架水道橋淩空而立,震憾。
走在城區中,出現在眼前的都是新鮮的,不僅有雄偉的水道橋,更有的是優雅的西班牙生活縮影。
我喜歡這裡的地理風貌,曲曲折折,上上下下, 總是在一個拐角處,與水道橋猝不及防地相遇。
這裡的每一處地方我都想走遍,雖有一雙不會疲累的雙腿,可是時間不夠,不管走到那裡都用一隻好奇的眼晴四處觀望。
塞哥維亞的建築非常精緻,尖錐形的牆面,在陽光照射下的陰影非常有特色,廣場上咖啡座上的人們,懶洋洋漫不經心的在享受悠閑。
聖馬丁教堂也是塞哥維亞的另一個標誌,在小鎮的中心,是西班牙最後的一座哥德式教堂,聳立的那裡,顯露出它的古老年代。
聽到幽雅的薩克斯聲飄揚過來,這位老兄很認真的在吹奏,面前的樂器盒中沒有一塊錢,但看得出這位老兄默默的在吹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走在巷中,下一個路路口、轉角,總有一些驚喜等在那,迎著你。
聖馬丁教堂,精美壯觀,走入其中有種寧靜的感覺,我是位天主教徒,並非矯情每當走進教堂時,都會有種釋放心靈,安詳的那種溫馨。
塞哥維亞的舊城區,引領著當地人的生活,每天吸引當地人和遊客來到這裡,來的時候,人潮少,心情也就跟著好。
經過了歲月的滄桑及環境的變遷,沒有遭到破壞,至今還牢固的屹立著。
整個水道橋就歷史的結合、文化的結合、美的結合。
細部觀賞它的結構,古典又精緻。
透過花崗岩的拱門,遠眺新城區,凸顯水道橋的大氣。!
陽光折射下的陰影,更顯寧靜。
Coca城堡的窗很特別,線條優美,建築本身是伊斯蘭幾何式磚造的哥德式城堡,十五世紀時由阿拉伯工匠而興建。
Coca城堡是此行的獨家景點,距離羅馬水道橋約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來到城堡的遊客不多,們們在這裡靜靜的欣賞鮮花綠地中的這座古堡。
城堡是貴族和權力的象徵,但從歷史藝術的角度來看,卻是人類珍貴的遺產。
斜陽透過有點年代的木門,照到室內和諧又溫暖。
這家烤乳豬店是家百年老店,午餐就在這家餐廳享用著名的烤乳豬餐。
塞哥維亞的烤乳豬太出名了,這西班牙獨特的美食,我卻不怎麼感興趣。
塞哥維亞大教堂,曾在戰爭中被燒毀,現在所見是始建於1525年,耗時近二00年,是西班牙晚期哥德式教堂的經典之作。
眼前的巨大石塊城牆,已經完整安靜的在這裡沈寂了近兩千年。
在這裡,思維和空間是可以隨時穿越的,無法想像在羅馬時代的建築能如此完好的保存到現在。
許多遊客站在水道橋下,顯得格外的渺小,好像久久不願意離去。
在西歐旅遊了十多天也多是在城鎮間遊走,看到最多的是建築,當看到水道橋後,心中難免的與我曾經登上多次的萬里長城對比起來,回到飯店也與同行的遊伴討論,這座水道橋在中國的漢代時建成的建築,竟能如此完好的保存到現在,石造的建築在中國保存的也只有一座長城,中華文明古國的歷史意義我有點動搖,也知厚重的歷史建築保存不易,而歐洲擁有的現代化中,並沒有放棄也還保留著他們自己歷史的那份厚重感。
遊伴告訴我中國的建築,主要的是木材,歐州則以石材為主,兩種不同的建材和民族性和文化觀念決定了建築的永恆性,朋友的這番對比,讓我矛塞頓開,也使我對日後的行程參觀一些古典的建築,更充滿著盼望。
2015/06/22 11:52 | ![]() |
Dear 航迷老叟(jyhhongteng):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塞歌維亞的羅馬古水道橋感受鋼柔的美--西班牙風情(九)」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udn部落格專區,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
- 21樓. 條件2015/06/22 14:12感謝分享!這是什麼時代的建築物了啊!能夠保存到現在而且還保存的這麼完好無損啊!真是一個奇跡啊!人類的古代文明確實好神奇啊!值得我們現在人去探索和發現。台南機車借款古水道橋建於古羅馬時代,當時是中國的東漢時期,當時的工程技術,如何跨越廿八公里外的弗利奧河,一直是我心中的疑問?也無法想像一個地面的建築能完好的保存到現在。 航迷老叟 於 2015/06/22 15:54回覆
- 20樓. 麥芽糖2015/05/20 09:18鬼斧神工
真是有特色的地方,老丐也拍攝了幾百張,還是您照的漂亮。
當地人是傳說當年一夜完成,也許沒有那麼快,但是:相信是很快完成。石頭切好堆砌,自然屹立不搖,存留久遠。他山之石:這樣精心挑選材料,果然有助提高使用壽命。也把歷史留下!
它由巨石壘成,石塊之間沒有使用任何粘結劑,就這麼把兩萬多塊巨型花崗岩相互支撐壘砌,一塊一塊的堆上去了。
同時,它又是柔和的,與這麼大的體量相比,柱子並不粗拙,上下兩層拱頂,比例適度,曲線柔美,就像個巨人,卻有舒展般的溫雅。
巨大的石塊上,可以看見當年施工時為了掛鉤而鑿的淺孔,很難想像當初是怎樣全靠人力安放那一塊塊的沉重巨石。
航迷老叟 於 2015/05/20 10:40回覆 - 19樓.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2015/05/11 09:48
令 人 著 迷 的 西 班 牙 風 情 ﹗
祝 福 諸 位 闔 府 母 親 節 愉 快 ﹗
- 18樓. 一畝桑田2015/05/09 12:46水道橋
在歐洲旅行總會看到古水道橋的遺跡,
會升起一股肅然起敬之情,
古人的智慧尤其是土木建築藝術讓人嘆為觀止。
和格友分享這篇格文時,我腦海中經常回憶起在塞哥維亞的旅途情形,
再翻看拍回的照片,古羅馬輸水道就生生的立在眼前,
這種印象絕不僅僅是因為那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而是因為當時的智慧和工藝技術的精良,
幾千年後也就在視覺上就已經征服了所有親臨的人。
航迷老叟 於 2015/05/09 13:22回覆 - 17樓. 朱穎立(人類動物園....長頸村)2015/05/09 09:24羨慕您去西班牙旅遊時,
能前往Coca 城堡參觀....查了一下網路,發掘他是一個很美,卻被人冷落的地方
可惜,在您去西班牙前去該地,不然Coca我也一定會去該定參觀
我覺得歐洲古蹟之所以可以保留,
除了石製外,主要是受惠於無地震、無風災(歐洲除了地中海北岸外幾無地震)
像土耳其的古蹟多是石製,可是因為地震頻繁,多成廢墟,讓人不勝唏噓
Coca 城堡它是一座回教哥德式磚造的城堡,在十五世紀由阿拉伯工匠所興建,很有特色。
很多的古建築都會因歲月的消磨而成廢墟,有些因地震而消失,
看看最近的尼泊爾,許多古蹟就這麼一震就從地球上消失了,真是可惜!
航迷老叟 於 2015/05/09 12:55回覆 - 16樓. ynn6002015/05/09 00:05
果真是每一個轉角都會出現驚喜. 好美的景致.
你拍的水道橋, 週到壯觀, 簡直可以用來做教科書或明信片了. 很贊 !
ynn
- 15樓. 詹于萱(搬家了)2015/05/08 23:30
Coca城堡內部結構很特別
人在文末水道橋下顯的渺小
西班牙的風景風情特別美
謝謝分享~祝福順心
如果沒有在看到古羅馬輸水道,我對塞哥維亞這個城市根本就沒有印象,
在西班牙的旅途中,我無數次看到羅馬人留下的壯觀建築,但真正被震住,
還就是在塞哥維亞,塞哥維亞是個很小城市,
我曾在地圖上尋找它的位置,它是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北邊的一個小點,
看到了水道橋我會覺得,雖然塞哥維亞很小,水道橋卻很高,很大。
航迷老叟 於 2015/05/09 12:01回覆 - 14樓. Bianca2015/05/08 21:15
每每看到羅馬時代所遺留下來的偉大建築古蹟,就不禁要對羅馬人的智慧與遠見豎起大拇指!
石造建築誠然有利於保存,但兩千年前的建築工藝也絕對值得稱許。那堅實的石塊,歷經歲月洗禮益發閃耀著光輝,層層圓拱向遠方綿延,氣勢磅礡的水道橋呈現剛柔並濟的美感。一座民生建設,卻可以建得如此優美,歷經千年之後,它更成為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著實令人讚嘆不已!
而這一座龐然巨構就矗立在塞哥維亞的城市之中,這座城市也因此而熠熠生輝。走在城市的任何角落,抬頭就能遇見這壯觀的古蹟,如此的生活場景在我們看來是多麼奇妙奢侈,是我也會在橋下穿梭徘徊而流連忘返!
塞哥維亞和法國南部亞維農附近的這兩座羅馬水道橋,同樣雄偉壯麗,同樣令人嘆為觀止。但一座建構在城市之中,一座矗立在郊外河谷,不同的背景也讓水道橋呈現不同的美感。
分享法國南部的 Pont du Gard
有時候一個影像勝過千言萬語,您分享在亞維農的水道橋照片,讓我將回憶拉回到了亞維農,車行曾經過但未曾停留,同樣的壯觀亞維農的水道橋有河川流經,有種幽靜水靈的那種感覺。
我們都去過塞哥維亞,這條由城內通往城外的水道橋,也是當地的一條主要人行道,路上遊人如織,這座小城整個空間它的視覺給我的感覺就是這座水道橋,這種視覺的震憾讓我想起了我曾數度登上的萬里長城,遊完了水道橋讓我瞭解到這項工程背後的歷史,撫摸水道橋上的石塊,似乎也讓我摸到了那歷史遠處的餘溫,同樣的在登上萬里長城時,由於空間的距離對我比較近也有這樣的感覺,旅行就是這樣的神奇,同樣的偉大工程,在時空上,沒有凝聚,也無法凝聚,而我卻都經歷也都撫摸過這些有歷史的石塊。
航迷老叟 於 2015/05/09 11:47回覆 - 13樓. swallow(已更換肖像)2015/05/08 12:05
力學原理堆砌而成的水道橋太壯觀了
- 12樓. 吳怡仁2015/05/08 07:16很久已前美國公共電視介紹過"水道橋(Acueducto)",它的雄偉壯觀讓人以為不是人類能力所及,所以傳說是魔鬼(Lucifer)所建,故有"Devil's Bridge"的暱稱.
看過塞哥維亞的水道橋,這趟去西班牙就算是值了。
航迷老叟 於 2015/05/08 12:2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