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16.今天的日程依然排得很緊登上華山後,在西安的行程就算結束了,一早在住宿的華山國際大酒店簡單吃過早餐,匆匆上路前往華山車站,搭乘九點多的動車前往河南洛陽,下了火車與導遊會合直奔龍門石窟。洛陽市容進步林立的高樓,寬闊的街道,處處生機盎然,充滿活力,半個小時後到了龍門石窟遊客中心,在轉搭景區的接駁車景區幾分鐘就過了一座橋後就來到了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位於洛陽南郊伊水兩岸的龍門山和香山崖壁上,開鑿於北魏中期至北宋的四百餘年間,龍門石窟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3600餘品,石窟藝術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
我對龍門石窟並不十分瞭解,只是把自己所見和零散的感觸記下來,做為以後回憶的線索,這篇寫得有點辛苦,整理照片和書寫花了幾天的時間,遊過吳哥窟和絲路上敦煌的莫高窟,參觀吳哥窟和莫高窟時這些石窟藝術也是因為宗教的信仰有過輝煌的過去,在參觀龍門石窟時心中也有諸多不知與疑惑,但看到這些洞窟中的雕刻還是讓我震撼了,龍門石窟我只是從導遊口有些初淺的瞭解,雖然我並非是一個佛教徒,但也試著從宗教的角度來瞭解龍門石窟的背景和故事,用一顆敬仰的心,來感受龍門石窟的藝術之美。
在華山車站回望,華山的壯闊,
無論在哪一個角度拍照,都非常美。
大陸的高鐵非常的方便,華山車站景得很大氣,
大廳也很整潔,經過了安檢,高鐵非常準時的到站。
怎麼拍都很美!水波粼粼景觀壯闊,
拍出照片的效果,遠不及眼睛看到的十分之一......
經過這座拱形的龍門,眼前開闊就是今天參觀的重點,龍門石窟。
在導遊前往購票的時候,大伙心情興奮先在門口拍照,當然我也上網打了卡。
龍門石窟,大陸著名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坐落在河南洛陽南部的伊河兩岸,
走龍門石窟,目睹精美絕倫的雕刻,神態各異。氣魄雄偉,
看著這些精美的雕刻,就像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龍門石窟巍峨壯觀,遠處龍門橋古樸厚重,
東岸香山寺古色古香,再加上碧波蕩漾的伊水,
看到了龍門古橋的美,想不按下快門都難。
雄偉秀麗龍門橋橫跨東西兩山,與伊水交相輝映,
水光橋影更是增添了龍門山色的鐘靈毓秀,
波光瀲灩中閃爍這無限的意境之美。
西安、洛陽,一路行來,一路觀看,一路尋思,一路詢問,
其實,一個人的知識、意志,乃至自己的身體,
何嘗不正是在這種不斷的行走和學習之中得到豐富、陶冶和歷練的呢?
這正是古代文人們提倡行萬裡路,讀萬卷書的道理所在。
走近洞窟,您可以走進洞窟近距離欣賞精美的佛雕造像,
領略龍門雕刻藝術的皇家風範和精湛技藝術。
石壁上浮雕著沉思的菩薩像,
千姿百態,各有千秋。
座座雕像神聖莊嚴,磅礴得令人肅然敬仰不已!
此時的龍門,有宗教般的意境和佛學的氣氛。
遠眺香山寺,寺院氣勢恢宏,
建築古樸渾厚,掩映于蒼松翠柏之中。
香山寺位於東山,是武周時代的一座佛教寺院,這裡香火鼎盛,
詩人白居易縱情于龍門山水,慕戀香山寺清幽,
居住洛陽達十八年之久,自號「香山居士」。
岩壁上順依山勢,開山鑿石,建成大大小小、疏密適中的長長一排洞窟,
形如蜂房鴿舍,層次井然鮮明、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
遠遠看去,蔚為壯觀。
佛家有言,功德無量者,莫過於修窟奉佛, 每個洞窟,塑佛於其中,
如此屹立千年,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北西南三面石壁上,有許多小一些的立佛石雕像,象眾星捧月一樣,
龍門石窟開鑿規模、形象設計和雕刻技藝,
在千年前,就達到如此水準,難已想像,
真可稱之為是世界石雕藝術的絕世佳品。
佛像,體態豐滿,造型生動,可惜的是佛像殘損不全,
不知是天災還是人禍,使其不能光彩照人,
卻依然難掩石佛像的細緻精美的雕鑿技藝。
精美的石窟藝術,使這條蒼茫仍伊河至今仍流光溢彩。
龍門石窟有著難以言說青山綠水,還有不一樣的風景。
窟洞內的佛像因為長期的自然腐蝕有些已面目全非,
這一窟顯然是遭到人為的破壞用鐵柵欄隔離起來。
龍門石窟述說著佛教的歷史、佛教的深邃。
崖壁上,一座巨大的露天石窟,這就是「奉先寺」,
奉先寺石窟開鑿于唐高宗初(西元675年),歷時21年完工,劈山造像,
在山體上挖掘出巨大的佛龕,工程浩大,超出了龍門石窟所有的石窟洞穴。
九尊大佛雕像,依山鑿石而成,抬頭仰視,依山靠壁,
一字排開的一位坐姿大佛、兩位立姿弟子和兩位立姿菩薩,
五尊大佛,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
位居中央的「報身佛」盧舍那大佛坐像,
高達十七米之巨,線條簡潔,眉清目秀,敦厚睿智。
在南北兩面石壁上,還分別立著身高近10米的四尊威猛的天王雕像,
北邊的兩尊是西方廣目天王和手托寶塔的北方多聞天王,
而南邊的兩尊已是肢體殘破,面目全非,應該是東方持國天王和南方增長天王。
在盧舍那大佛兩側侍立的迦葉和阿難兩位弟子,高約十米,
一位肅穆持重,一位溫順虔誠,體形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
與主佛盧舍那一起構成了一組極富情態質感的美術群象。
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
因為它隸屬於當時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稱「奉先寺」。
雕像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形的發紋,雙眉彎如新月,附著一雙秀目,微微凝視著下方,
高直的鼻樑,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圓融和諧,安詳自在,
身著通肩式袈裟,衣紋簡樸無華,一圈圈同心圓式的衣紋,把頭像烘托的異常鮮明而聖潔,
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
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
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
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
走入龍門石窟,你便覺得,這就是一個佛的世界,神的淨土。
看著這些精工雕塑、流傳百世的佛像,我們怎能不肅然起敬呢!
很多方形的小龕,這是大約在宋、金時代,為了保護大像龕,
依龕修建了木結構屋簷式建築,
建築影響了佛像的通風,加速了佛像的風化,因而後來被拆除。
在塑造這尊佛像時,注入了豐富的感情,
開闊的胸懷和典雅的外貌,
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因此,這些雕像有藝術魅力。
龍門石窟臨伊河水畔,相對幽靜,環境很優美,
花木更茂盛,一年四季的氣息也濃郁。
奉先寺是由唐高宗及武則天親自參與主持經營的皇家造像工程,
規模宏大、氣勢磅礴、雕刻精湛,碧波蕩漾的伊水,
欣賞伊河畫舫在水中游的美妙意境……
龍門石窟吸引人的原因除悠久的歷史,
厚重的文化、十萬餘尊佛彙聚的藝術之美外,
秀麗的龍門山色也是遊覽拍照的重點。
龍門石窟山水美景,蜂巢般的石窟全景,
拍攝西山全景的最佳位置,站在此處遠眺對面奉先寺的壯觀偉岸,
景觀過於恢弘壯闊,我卻拍不出臨場感。
依山就勢雕刻在露天的崖壁上,依崖排開九尊大佛,
氣勢瑰麗而磅礴,龍門石窟顏值最高,
永遠都是攝影愛好者鏡頭下最美的風景.....
石刻造像是龍門石窟中最精華、最令人稱奇的所在,
經歷了千百年的滄桑,但從斑駁的石雕之中,
還明顯地流露著歲月難以淘盡的驚世之美。
在龍門石窟這些刻滿歷史痕跡的佛像的表情中,
我們看到了凝固千年的美,經歷了時代的更迭,
依然面帶著微笑,詮釋著慈悲為懷的真諦。
- 6樓. 李安納 巴黎中國年2019/04/16 23:35龍門石窟
在您的文圖詮釋下,龍門石窟的雕刻已精美非凡
如親臨現場,必得藝術震撼症
感謝分享
- 5樓. 竹子2019/04/16 11:29
龍門石窟歷經千百年的歷史滄桑
依然保守著佛教藝術的完美
我每每看著格友分享的照片
都很訝異千百年前的人這樣一鑿一斧是怎麼艱辛完成的?
歷經了時代的更迭 佛陀慈祥的笑容依然留存著~
龍門石窟,對於深愛旅行的我而言,猶如一份心儀的禮物,難忘且珍貴,與奢華絕緣,與樸實相襯!
石刻造像是龍門石窟中最精華、最令人稱奇的所在,雖然經歷了千百年的滄桑,但從斑駁的石雕之中,還明顯地流露著歲月難以淘盡的驚世之美。
在龍門石窟這些刻滿歷史痕跡的佛像的表情中,我看到了凝固千年的美,經歷了時代的更迭,依然面帶著微笑,詮釋著慈悲為懷的真諦。
航迷老叟 於 2019/04/22 10:39回覆 - 4樓. 愛唱 吐魯番 火燄山2019/04/16 09:10精彩詳細的文字及圖照 誠是深度旅遊
第一次認識龍門石窟還是在歷史教科書上,而現在馬上就可以親歷石窟的時候,心情還是十分的激動,
各種各樣的窟窿在視線的移動下漸漸靠近。每一個窟窿裡都雕刻著各式各樣的佛像,
每一尊都不一樣,有慈祥善良的、有兇猛嚴曆的、有詼諧幽默的、有嚴肅認真的,
有飽經風霜的……,這些佛像神態各異,形形色色,包羅萬象,
其性格刻劃細緻入微,每一樽都栩栩如生。
航迷老叟 於 2019/04/16 10:42回覆 - 3樓. charleyho2019/04/16 00:58
西安有位導遊,洛陽是另一位導遊,在洛陽車站會合,這樣就不必管導遊的食宿了,對嗎?
登華山五峰時,有導遊跟著爬山嗎?
這趟因跨二個省份請了二位導遊,行程中的交通、食宿、 車票卻含在內,我們隨時可改變行程和追加餐食,至於導遊的食宿則由其自行解決,在登華山時導遊只陪我們乘座纜車上山,華山有五座峰,爬完約需六個小時,所以導遊和我們約定在山下碰面,如果你們要求陪同登山事前約定應該也會陪同的。
登華山一定帶輕便雨衣、登山仗、 足夠的水和乾糧,山上隨時會下雨,我們這趟十人一起登山,每人都超過六十五歲,慢慢走又隨興五.六個小時登完 五座山峰雖有累但值得的。
航迷老叟 於 2019/04/16 10:38回覆 - 2樓. *花ㄦ2019/04/15 11:46
滿喜歡這石佛之旅
龍門石窟,大陸著名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坐落在河南洛陽南部的伊河兩岸,
走龍門石窟,目睹精美絕倫的雕刻,神態各異。氣魄雄偉,
看著這些精美的雕刻,就像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航迷老叟 於 2019/04/16 10:21回覆 - 1樓. 卡娃思2019/04/15 11:04欣賞世界級石雕、石窟,照片已讓我感覺到氣勢宏偉的霸氣與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