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景外拍,有機緣幸運能及時抓住蒼鷺、大白鷺食魚的鏡頭,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精彩畫面吧。
另外,前不久還有機緣及時抓到大白鷺捕食到魚,蒼鷺追逐想分一杯羮搶食,雙方在空中飛翔爭逐的畫面,也算是十分可貴的賞鳥經驗。
蒼鷺抓到一隻魚,為了安心吃魚,展翅飛向湖中的樹叢停棲食魚。
日前下午前往大安森林公園,習慣性的走近生態池,剎那間,正逢湖中的蒼鷺抓到一隻魚,為了安心吃魚,展翅飛向湖中的樹叢停棲食魚。很幸運的,能及時抓住蒼鷺食魚那一瞬間精彩過程的連續畫面。
蒼鷺樹叢停棲食魚,一旁夜鷺乾瞪眼。
知道我也拍到了畫面,一位同時在旁拍攝的同好主動打招呼自嘆「拍動物真不能預測,也真不容易掌握喔」。原來他已守候了約二個小時,好不容易才等到蒼鷺食魚的機會。可不是嗎?抓住精彩畫面還真要機緣巧合呢,這一次,「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又是一次不虛此行的驚喜啊!
大白鷺捕食魚的鏡頭,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精彩畫面吧。
台北入冬來訪的候鳥,兩種體型較大的鷺鳥是大白鷺和蒼鷺,身長相伯仲,均約90公分左右,兩者均在淺水中捕食魚類為食。因此,賞景外拍,有機緣幸運能及時抓住蒼鷺、大白鷺食魚的鏡頭,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精彩畫面。
大白鷺食魚,蒼鷺想分一杯羮(中正紀念堂);追逐搶食,雙方在空中飛翔爭逐(華江雁鴨公園)。
另外,前不久還有機緣及時抓到大白鷺捕食到魚,蒼鷺追逐想分一杯羮搶食,雙方在空中飛翔爭逐的畫面,也算是十分可貴的賞鳥經驗。且讓畫面來說話。
附錄—蒼鷺、大白鷺基本資料
蒼鷺俗名:灰鷺、老等、青莊、深水徑。
蒼鷺(學名:Ardea cinerea)
鸛形目(ciconiiformes)鷺科(ardeidae)鷺屬(ardea)
俗名:灰鷺、老等、青莊、深水徑
蒼鷺頭、頸、胸及背白色,飛羽、翼角及兩道胸斑黑色,頸有黑色縱紋,餘部灰色。
外形:體長約92公分,飛羽、翼角及兩道胸斑黑色,頭、頸、胸及背白色,頸具黑色縱紋,餘部灰色。成鳥:過眼紋及冠羽黑色,幼鳥的頭及頸灰色較重,但無黑色。虹膜-黃色;嘴-黃綠色;腳-偏黑。
叫聲:深沉的喉音呱呱聲kroak及似鵝的叫聲honk。
分佈範圍:分佈於中國大陸全境。非洲、歐亞大陸、朝鮮並日本至菲律賓及巽他群島。冬季北方鳥南下至華南、華中及台灣。
習性:性孤僻,在淺水中捕食。冬季有時成群。飛行時翼顯沉重。停棲於樹上。
大白鷺嘴尖黃色,嘴裂超過眼後。高大的體型,頸部彎曲呈S狀。
大白鷺(學名:Ardea alba,英名:Great White Egret)
鸛形目(ciconiiformes)鷺科(ardeidae)鷺屬(ardea)
別名:白鷺鷥、鷺鷥、風漂公子、白漂鳥、冬莊
外形:全長約90公分,全身白色,頸、腳甚長,腿灰黑色,腳、趾黑色。
嘴尖黃色,嘴裂超過眼後。高大的體型,頸部彎曲呈S狀。有著細長的頸部與雙腳,普遍常見的冬候鳥。濱海各縣的湖池、河口和泥灘地都有其蹤跡,但部分地區在夏季仍留下少數個體活動。
冬羽:嘴、眼先黃色,背及前頸無飾羽。
叫聲:發出略帶鼻音似「嘎-嘎-」之聲。
繁殖羽背及前頸下部有長飾羽。嘴全部或部份會變成黑色,眼先藍綠色。
夏羽(繁殖羽):嘴細長黃喙,繁殖期間全部或部份會變成黑色;腿上部份帶綠或紅。眼先藍綠色,背及前頸下部有長飾羽。
分佈範圍:非洲、歐洲、亞洲及大洋洲。大白鷺的圖像描畫在巴西5雷亞爾鈔票背面上, 紐西蘭$2硬幣上亦有大白鷺的圖像。在台灣是冬候鳥。
習性:棲時,常緊縮頸部;飛行時,緊縮頸部,振翅緩慢、優雅。常與小白鷺和夜鷺等鷺鳥混群棲息或覓食。
(資料綜合取材自網路)
延伸閱讀
<都會賞鳥>台北秋冬來訪的鷸鳥-濱鷸(小)、田鷸、磯鷸、鷹斑鷸、青足鷸、赤足鷸、大杓鷸及彩鷸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81881051
<都會賞鳥>台北秋冬來訪的鴴鳥-小環頸鴴、東方環頸鴴、反嘴鴴、高蹺鴴、跳鴴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81845947
<心靈觀想>漂泊的候鳥一顆不安定的靈魂(附詩作-鳥蹤)
http://blog.udn.com/jong2020/171242520
<心情風景>南國深秋候鳥來 落霞群鳥相伴飛(向李清照致敬)
http://blog.udn.com/jong2020/170189013
<都會賞鳥>紅尾伯勞歲末過境 留鳥棕背伯勞互別苗頭(附詩)
http://blog.udn.com/jong2020/170522624
<都會賞鳥>黃尾鴝 冬或春秋過境 遠來候鳥嬌客之一
http://blog.udn.com/jong2020/156485219
<都會賞鳥>水鳥映波光—大、小白鷺、蒼鷺及高蹺鴴(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系統要停擺......)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