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潭三橋(吊橋、二高碧潭橋、碧潭大橋) (資料摘自網路)
新店溪把大坪林和安坑分隔成東西兩岸,現在開車走在新拓寬的碧潭橋,並沒有太特殊的感受,但對十七世紀的原住民到十九世紀初的新店人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最初原住民用游泳渡河,乾隆年間,公圳架設竹蛇籠後,竹蛇籠就充當了兩岸便橋,渡船開始於1881年,溝通著新店溪兩岸的交通和人民生活。
1937年,『碧潭吊橋』橫跨新店溪,新店溪終於有了第一座橋,但吊橋上的鐵索抵不住歲月的侵蝕腐蝕了。二十年後,在碧潭吊橋下游蓋起了「碧潭橋」,碧潭水泥橋也在新店溪洪水的威力下坍塌了好幾次,1997年8月北二高全線通車了,新店溪又多了一座拱橋,使新店溪同時擁有了三座不同年代的「橋」,碧潭風景區到現在還保存有新店渡、碧潭吊橋、水泥橋、北二高大拱橋,成為本地最具特色的景觀。
新店區的歷史
位於台北盆地東南邊緣,北與台北市、中和區為鄰;西鄰土城區;東接石碇區;南界三峽;烏來區,為新北市南區交通中心。早期為泰雅族、秀朗平埔社,生活的空間。十八世紀初,漢人入墾。
相傳「新店」地名的由來,逐泰雅族人退入灣潭,在碧潭東岸,即今新東、新西二里興建店鋪成街,為別於大坪林的「店仔街」而稱名「新店」。另一說是道光年間,泉州人林章存於現今碧潭左岸墾荒,因山洪大水沖毀街屋,林章存重新整建後,為區分新舊店街,故稱「新店」。另更有一說,光緒年間,官府在新店溪上游屈尺設置撫懇支局,做為與泰雅族原住民交易場所,即稱「新店」。
1909年日治時期設立「新店支廳」,1920年又改設「新店庄」,臺灣光復後名稱名「新店鎮」,1980年改制為「新店市」,2010年改制為「新店區」。
新店溪是台北盆地墾民主要的灌溉水源地,早在二、三百年前先人在此區域開發時,便被運用進行水力灌溉工程,帶動了整個大臺北地區的繁盛。其中最著名的灌溉工程非屬瑠公圳不可。公圳於1740年興建,以碧潭為圳頭跨越新店溪流域流向臺北盆地,當時興建者瑠公〈郭錫瑠〉。
*****
走那麼多台階的和美山步道,天氣又那麼熱,真是差點走死我了,回家膝蓋好痛。
走完碧潭和「和美山」步道,中午我們請老師及他的家人吃謝師宴。老師的太太(師母)帶著兩個兒子騎腳踏車從北投騎到碧潭這兒,不畏炎熱。讓我很感動。師母健康美麗大方(身高比老師高),大家相聚甚歡。
我非常感恩我們這位台灣文史走走的老師,常常逾時工作,逾時下課,每週認真探路及找資料,學生卻常常辜負他的用心,有時很少人出席上課。所以我們有這次謝師宴,下學期再跟老師繼續探索。
吃完飯後,我沒有參加到同學家的泡湯及卡拉OK,我覺得說不出的不舒服,回家量體重少了1公斤,好像中暑脫水了,休息了兩天才恢復。
*****
0.
1.
2.
3.
4.
5.
6.
我們搭人力渡船,渡到對面去和美山步道,船資是每人20元台幣。
7.
碧潭的水果然是碧綠色的,而且很淺!
8.
9.
10.
山上許多原住民的舊房子
11.
12.
13.
14.
15.
碧潭共有三條橋,有兩條橋很接近,照不出來
16.
17.
18.
蛇皮。我們沒有走到和美山的最高點,因為半路上有一條青竹絲躺著曬太陽。青竹絲很毒,我們只好改路。一路上還看到許多蝴蝶和不同種類的毛毛蟲。
19.
20.
21.
22.
這個兩歲多的小朋友,跟著我們一起走了3小時,沒有要人抱抱,好棒棒!
23.
24.
25.
26.
27.
28.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1樓. 陳正華 牧師2017/07/31 13:56
謝謝寧靜姐的美好分享!
我讀高中時,非常喜歡和同學騎車去碧潭划船。
記得當時碧潭的一切都很簡單,如今有很大的改進了...
哈哈哈,我跟我老公(未認識前),先後在碧潭划船翻船過,我們都不會游泳。我翻船的地方水淺,濕漉漉的走上岸。我老公翻船的地方水深,老公就放鬆身體讓身體浮上水面,然後抓住一個石頭。我老公有夠鎮靜吧! 寧靜姐 於 2017/07/31 18:44回覆 - 10樓. 雨裳2017/07/30 18:43去年夏天
我跟幾個朋友也去過這裡, 爬走那麼一圈途中也坐在那些椅子上休息, 那時我真感覺體力不如以前了 ....
下來後只吃了剉冰,看到寧靜姊拍的這些菜很可口的樣子, 有機會再去的話吃頓飯也不錯!
可以山上及水邊走走。我朋友當新店市公所的觀光導覽,負責灣潭步道,已經十年了。我沒有走過彎潭,也沒有自信能走去又走回來,我不善走。
寧靜姐 於 2017/07/31 18:41回覆 - 9樓. 航迷老叟2017/07/29 10:59
格文中那面「和美山一探花景」的招牌,將山景描寫的更真實,
走一趟山林,感謝老師的指導,同時也享受沿途美景,
也後要體會製作招牌者的用心。
是啊,我這都市土包子逛台北近郊好像劉姥姥逛大觀園,會迷路的,有老師有同學同行真好。
寧靜姐 於 2017/07/29 11:23回覆 - 8樓. 東村James2017/07/28 08:43美
還是覺得碧潭吊橋較美
回台時,可以到碧潭走走,有體力就過橋走步道,這步道修建的真的很好,許多人晨運都來這裡。
寧靜姐 於 2017/07/28 20:54回覆 - 7樓. 亞城過客2017/07/28 02:01
這步道有沒有野狗?
回台灣曾從新店捷運騎Ubike到中正橋, 一路三不五時都有野狗群, 好嚇人!
- 6樓. 看雲2017/07/25 14:08
- 5樓. 異鄉芝麻事-洛城的居家生活2017/07/25 03:06
靜姐,應該是中視。這兒有個聯結
我都是在 Youtube 上看,Subscribe 它,每週都有新節目上傳,這樣都不會錯過。這個台灣行腳節目,有時拍攝高山,有時介紹地方。這是新店其中的兩集:
我在youtube已訂閱此頻到了,謝謝! 寧靜姐 於 2017/07/26 23:41回覆 - 4樓. 幸福☆Anita2017/07/24 22:06
我是在新店長大的,嫁為人妻之後,已經離開新店30多年了,
小學六年學校的遠足都是去碧潭,我去了六年也不會膩
現在的我對於新店的景點,並不是很清楚
看您拍的照片,碧潭儼然已不同於以往
我應該找個時間走訪新店,看看久違的碧潭..........
是啊,趁暑假可以故地重遊。我老了不耐熱,可能等天涼一點再去和美山。和美刪修建的非常棒。 寧靜姐 於 2017/07/24 22:25回覆 - 3樓. 小肉球2017/07/24 16:26
好吃啊! 寧靜姐又吃到好東西了.
小肉球愧為新店人, 在這裡住了十幾二十年, 都沒有去寧靜姐去的地方, 從沒遊山玩水過.
唉,等你身體好一點就可以去和美山步道,可沿水邊走,也可往山頂走,階梯蓋的非常好,而且綠蔭蓋頂。
我在台北住了四十多年,很少往外走,所以對於台北不熟悉,對於大安區也不熟。近年去過新店,發現新店好大呀!住在新店的人許多都是軍公教,所我許多朋友都住新店,我稱呼她們是新店幫。因為新店區和大安區比較遠,我最近比較少跟她們來往,我會暈車。
寧靜姐 於 2017/07/24 19:11回覆 - 2樓. 異鄉芝麻事-洛城的居家生活2017/07/24 14:06台灣有個 MIT 台灣誌節目,前陣子在新店地區,做了有 5, 6 集節目,可見很多地方值得探訪。唉,我很少看電視節目,老公一拿到遙控器就是西洋影片或是網球。我下次注意一下這些介紹台灣史地的節目。不知道是東森或哪個電視台? 寧靜姐 於 2017/07/24 19:1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