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也爵克-英國
2025/08/02 08:36
瀏覽2,222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也爵克
(
英國)

 

歌名:El Choclo
作詞:演奏曲無歌詞
作曲:Ángel Villoldo
舞名:Fascination Tango
編舞:Fred Holmes,英國早期序列舞
中文舞名:也爵克
土風舞音樂:惠美唱片F.D.C.0022
      
弦歌唱片C.C.S.1023
      
女王唱片Q.N.L.0929
預備舞姿:雙人舞,閉式舞姿,單圈,男生面向方向線

這首舞很早就被介紹進台灣,大約在民國5556年左右.女王唱片(土風舞全集)在民國565月出版,將本舞取名為迷人探戈”;惠美唱片(土風舞世界全集)則依配曲取名為也爵克.到了弦歌唱片(土風舞世界全集_續篇)則取名為幻想曲.

土風舞全集:


土風舞全集_目錄:


土風舞世界全集:


土風舞世界全集_目錄:


土風舞世界全集_續篇:


土風舞世界全集_續篇_目錄:


本舞原舞為英國早期序列舞(old time dance/sequence dance),原舞名稱為Fascination Tango.講到英國Old Time DanceSequence Dance,青蛙老師好幾年前在介紹羅拉探戈,午夜探戈,探戈華爾滋,依蓮娜華爾滋等等相關舞蹈時有講過,各位舞友們可以回頭找出來重新閱讀我看算了,我猜10位裡面,9位不會回頭找,另外一位找不到.我看我還是在這裡再說一遍好了,省得大家麻煩.



英國早期社交舞,英文:Old Tyme Dance.國家教育研究院學術名詞舞蹈名詞為英國舊式社交舞”,張慶三老師譯為英國早期社交舞”.這兩個名詞差兩個字,一個是”early”早期,一個是”old time”老舊時代,在英國這兩種寫法都有人在用,指的是同一個舞型.說到這裡,各位舞友們可能還搞不太清楚,什麼是早期社交舞,什麼是Sequence Dance和古典舞(Classical).青蛙老師曾經特別去函到英國古典舞協會(Old Time Dance Society)幫各位舞友們去問了這個問題,該協會回函說明如下:

Old time is a type of sequence dance where we dance 16 or 32 bar sequences.All dances which use ballet foot positions such as Veleta are old time.Blues swings Saunters are old time now known as classical by idta etc.Old time must not use modern ballroom figures.

Most dances before 1950 are old time.The Tango Waltz of ,1919 is Old Time or Old Time Sequence Dance instead of Modern Sequence Dance


青蛙老師翻譯如下:

早期社交舞是序列舞的一種,我們跳的是16小節或32小節依照順序編排固定舞序的舞.所有用到芭蕾腳的位置的舞蹈,例如Veleta 就是一種早期舞.(青蛙老師註:Veleta這是一個借用西班牙文的英文,意思是一種類似華爾滋三拍子的舞).勃魯斯(Blues),Swings(台灣稱為搖擺舞”,但是青蛙老師認為翻譯成旋轉舞更為恰當),桑特(Saunter)都算是早期社交舞,現在由英國國際舞蹈教師協會(IDTA)統一稱為古典舞(classical).早期社交舞不能用摩登序列舞的風格來跳.

大部份西元1950年以前的舞都屬於早期社交舞.探戈華爾滋是西元1919,屬於早期社交舞或早期序列舞,不屬於摩登序列舞.”


圖片來源:https://www.wikidancesport.com/

請問各位舞友們以上看懂了嗎?可能各位看懂了,英國早期社交舞跟古典舞由英國國際舞蹈教師協會定義為同一種舞蹈類別.接下來就要搞清楚什麼是Sequence Dance,還有Sequence DanceOld Time Dance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先說Sequence Dance,這個舞蹈名詞在國家教育研究院學術名詞中並沒有收錄,以往的土風舞前輩老師們好像也沒有固定的翻譯,而國際標準舞裡面則翻譯成系統舞又很矬,詞不達意,因此青蛙老師翻譯為序列舞”,取其為固定舞的舞,sequence原來的順序”,”系列意思完全match.希望以後舞友們在土風舞圈裡能共同採用青蛙老師翻譯的名詞嘿!

前面英國古典舞協會回函說了,Sequence Dance是一種事先安排好一個固定序列的舞法,也就是有固定舞序的,甚至用的也是安排好固定的音樂,大家都按照編好的舞序跳,這就是Sequence Dance 序列舞嘍.相對有固定舞序的Sequence Dance那就是freestyle dance,沒有舞序隨便跳嘍?!,可以這麼說.那麼我們跳的土風舞大部分都是Sequence Dance?!有一點接近,因為我們大部分的舞都是按照編好的舞序配合固定的音樂來跳.差別在於,土風舞的長度長多了,不只有16小節.再來就是除了新編舞之外,傳統土風舞絕大部分都有它傳統的來源和意義在,而序列舞只有社交功能.



在西19世紀,大部分的社交舞,要嘛就是像華爾滋,撲克,莎蒂希等等的雙人舞,要不然就是一組人跳的舞,例如Quadrille(四對跳的方形舞,不是美國方舞哦)或者是Contra dance(像聖約翰河或維州之音這樣長長兩排舞伴的舞),這些舞的舞序通常都是即興不固定的,所以在換動作的時候常常會令人手忙腳亂來不及.

到了西元19世紀末,這個現象有了改變,就是有一些舞蹈學院的老師在教學生舞蹈的時候,把一些華爾滋的舞步按順序編排起來,讓學生記起來,之後就照這樣子的舞序來跳.例如說西元1896年英格蘭的Willian Lamb老師編的St.George’s Waltz(聖喬治華士),它開啟了世紀交替時的倫敦序列舞的先河,像西元1900,Arthur MorrisVeleta(前面青蛙老師有說明過什麼是Veleta),就有成百上千的舞者背過這個華爾滋舞序.除了華爾滋之外就沒有了嗎?~!像西元1904,S.W.PainterEva Three-Step.到最後連One-Step,Two-Step,Tango,Saunter都紛紛加入了序列舞的行列.

西元1896Willian Lamb老師編的聖喬治華士:


西元1900Arthur Morris老師編的Veleta:


後來的演變就有一點出人意表.不同掛的舞友們自然有不同的偏好,到了西元1910年就很明顯的分成兩掛人馬,這兩掛人馬一種是生活在蛋黃區倫敦的上流社會,另外一種是住在蛋白區郊外的工作階級.其中一掛是跳規規矩矩編好固定舞序的sequence dance,另一掛則是跳自由不拘的freestyle dancing.不知道各位舞友們是不是跟我一樣都猜錯了,我以為在倫敦的上流社會應該是西裝筆挺在富麗堂皇的大廳中跳著高貴優雅的Sequence Dance;而郊區工作階級的一般人應該比較喜歡跳freestyle,隨便跳才對.沒想到剛好恰恰相反,喜歡跳freestyle dance的是住在倫敦的上流社會,反而是一般平民喜歡跳氣質典雅的Sequence Dance.這讓我蠻意外的.也因為如此,終究一般平民百姓人數多,每個星期都會辦舞會,動輒數百人以上的舞會聲勢浩大,自然能吸引更多的人想要進來學,因此Sequence Dance就在一般普羅大眾之間迅速增長.



接下來青蛙老師把眾多的資訊整理說明一下,讓各位舞友們更清楚的了解近代社交舞的演進與演變.

1.簡史

在中世紀的歐洲,由於王侯貴族的權力強大,因此貴族的生活豪華奢侈而多彩多姿,他們的舞蹈,也越來越顯得莊重典雅,成為所謂的宮廷舞蹈”(Court Dance)而盛行一時.之後從宮廷舞蹈中,又分出二種不同形態的舞蹈,一種是專門欣賞表演的舞蹈-芭蕾,一種是大家聚在一起時一起跳的舞蹈.這兩種舞蹈各自發展延續直到今天.後來宮廷舞蹈就演變成一般的社交舞,今天的社交舞能夠發展到任何人都會跳其原因及基礎應該是基於舞蹈的大眾化及化繁為簡的演變.

18世紀法國的宮廷舞:


2.名稱由來與演變

2_1.
早期社交舞、古典舞(Old Time Dancing,Classical Dance):
這是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的社交舞,當時的探戈,慢華爾滋,狐步,快步舞正在孕育中,尚未定型,此時重要的舞型有Waltz(華爾滋),Saunter(桑特), Gavotte(加瓦特), One Setp(一步舞),Two Step(疊步舞),Tango(探戈),Swing(旋轉舞),西元1920年以後逐漸轉型,到了西元1940年之後,新式社交舞確立,即今日我們所稱的摩登舞(Modern).目前古典舞在英國仍極為盛行,但其它國家就較少人有興趣.

古典舞Gavotte(加瓦特):


2_2.
序列舞(Sequence Dancing):在早期社交舞、古典舞中,音樂的演奏是規則化的,16小節一段,舞法也按照16小節編排因此稱為序列舞,原刖上所有的古典舞都是序列舞,後來因為新式社交舞興起的影響,十種新式標準舞也按照16小節的音樂編排,故稱為新式序列舞(Modern Sequence Dancin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FR/frankflin01/PSN_PHOTO/755/f_28962755_1.jpg

2_3.
社交舞(Social Dancing):
社交舞這個名稱盛行於廿世紀50年代,在台灣也稱為交際舞,舞蹈內容以華爾滋(waltz),探戈(Tango),維也納華爾滋(Vienne Waltz,也有人簡稱為快華爾滋),勃魯斯(Blues),恰恰恰(Cha Cha Cha),倫巴(Rumba),吉特巴(Jitterbug)為主,不同國家還有各自偏好的舞蹈類型,如美國人喜歡曼波(Mambo),森巴(Samba),英國人喜歡狐步(Foxtrot),快步舞(Quickstep),由於是以社交為目的,故不太重視舞技及花樣,只用少數幾個步法而已.



2_4.
標準舞(Standard Dancing):
所謂標準舞就是標準式的社交舞.因為世界各地所跳的社交舞,步法各不相同,英國皇家舞蹈協會為了統一跳法,而將原有的社交舞步法加以整理,訂定名稱,凡是按照這個標準規則跳的舞,就稱做標準舞.



2_5.
競技舞(Competitive Dancing):
原本競技舞的意思是可以拿來比賽的舞蹈都算競技舞,所以像芭蕾舞,現代舞,踢踏舞,街舞,啦啦隊舞都可以叫做競技舞,只要你是在比賽狀態.這個名詞在台灣有舞禁的年代被巧妙地故意誤用,以保社交舞在台灣的發展.這段歷史是這樣的:

話說青蛙老師年輕的時代,那個時候不只只有戒嚴而已,還有髮禁,歌禁,書禁,以及舞禁等等等,當時的交誼舞,社交舞等等的舞類全部都被禁止,所以學生和年輕人要跳party,只能到非法營業的地下舞廳去跳啦,因為是地下的關係,所以常常會碰到警察來臨檢,甚至被抄.所謂的舞禁不是所有的舞蹈都禁止,而是有關糜糜之音,會讓影響人心的熱舞,男女生會親密接觸的社交舞之類的.就連土風舞裡面跟外國流行音樂沾得上一點邊的也都遊走在舞禁的邊緣,例如說當青蛙老師高中時,我們隔壁以女生為主的新竹高商最喜歡跳的白鴿,就被我的社長師父警告我禁學禁跳,他說那首是禁舞,而我們隔壁的商校則說我們跳的拉丁美洲之夜是禁舞,不准我們在她們社團裡面跳.更有甚者,連在救國團學舞時,閉式舞姿都要改成牽雙手,各位年輕一點的舞友們可能沒有用牽雙手跳過華士轉吧?這真是很奇妙的經驗.呵呵~~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讓我們跳社交舞,那我們就用起源於西元1909年的運動舞蹈(Dancesport)來當幌子,李代桃僵.民國61年成立的台北市舞蹈協會因應當年的戒嚴和舞禁,用社交舞名稱根本就沒有辦法獲准登記,後來會長許興旺老師參考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協會組織為藍本,以芭蕾舞,土風舞,現代舞,競技舞四組申請立案,避開了許多敏感的舞蹈字眼才獲准成立,因此後來台灣辦的社交舞比賽都稱為競技舞”.




2_6.
運動舞蹈(Dancesport):
基本上競技舞就是我們現在稱的運動舞蹈(Dancesport),起源於西元1909年首屆的非正式的世界冠軍賽.Dancesport比賽內容含兩大類:International Standard(國際標準舞)International Latin(國際拉丁舞).在英國習慣上把 International Standard稱為Modern摩登舞,為了跟現代舞(Modern Dance)做區隔,Modern的後面不加”Dance”,直接叫”Modern”,以避免混淆.

這兩種競技舞的內容項目如下表:

摩登舞Modern

拉丁舞 Latin

1.華爾滋(Waltz) 3/4 每分鐘30小節

1.恰恰恰(Cha Cha Cha) 4/4 每分鐘30-32小節

2.狐步(Foxtrot) 4/4每分鐘30小節

2.倫巴(Rumba) 4/4 每分鐘27-29小節

3.快步舞(Quick step) 4/4每分鐘50小節

3.森巴(Samba) 2/4 每分鐘52-54小節

4.探戈(Tango) 2/4每分鐘30-34小節

4.捷舞(Jive) 4/4 每分鐘42-44小節

5.快華爾滋(Viennse waltz) 3/4每分鐘56小節

5.鬥牛舞(Paso Doble) 2/4 每分鐘60-62小節




2_7.
流行舞:流行舞原來是各地自然孕育流行在該區域地域性的舞,現在因為資訊流通迅速,全世界已經變成地球村了,流行舞也可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在全世界流行.除了前面所述的各種舞蹈之外,年輕人喜歡跳的迪斯可(Free Style Disco),New Wave,Punk,Breaking,Street dance…,這些算是流行舞.台灣也有這一類的舞,例如台灣式探式,台中恰恰,各式翅仔舞,三步吉魯巴等,這些與社交舞,標準舞混在一起跳,音樂一樣只是跳法不同的自創舞,這些可以歸類在流行舞裏.

接下來透過下面這個介紹Sequence Dance的影片,希望讓舞友們在短時間內有個大概的印象:(沒想到大陸同胞也將Sequence Dance翻譯為序列舞,跟我一樣,英雄所見略同,呵呵~)




前面花了那麼大的篇幅把本舞的舞型介紹完了,接下來要來介紹本舞啦.本舞是由英國Fred & Ada Holmes於西元1946年所編.西元1952年美國加州土風舞基金會聘請Lucile K. Czarnowski老師到美國教授本舞,後來美國Victor Silvester,Bill Botham,Richard Powers等多位序列舞老師都有做小幅度修改.音樂的部份,則是任何32barstango舞曲都能適用.

老闆招待本舞原文舞序:



資料來源:美國加州土風舞基金會

老闆招待中文舞序3,分別來自於女王唱片,惠美唱片和弦歌唱片:

土風舞全集_中文舞序:


土風舞世界全集_中文舞序:


土風舞世界全集_續篇_中文舞序:


有細讀上面中/英文共4種舞序的舞友應該會發現,好像我們現在跳的舞法跟以前有些差異,尤其是方向的部份,怎麼有好多個45°的方向跟我們跳的還多一些?我想這可能是經過許多不同階段的美國老師修改後所產生的問題吧.下面老闆招待英國序列舞協會的參考教學影帶跟參考示範影帶,請舞友們仔細觀察本舞的原始舞序.

英國序列舞協會:慢動作解析_ShannahPhil老師:


英國序列舞協會:配音樂示範_ShannahPhil老師:


美國世界舞蹈營於西元2016Richard Powers老師的教學示範影帶:


接下來講音樂的部份.英國早期序列舞並沒有固定使用哪個音樂,只要符合32 bar的音樂都能適用.我們用的音樂跟前面影片差異很大,我們使用的音樂不是英國的,甚至不是歐洲的.我們用的音樂曲名是El Choclo,一看就知道不是英文,是西班牙文.El Cholo是西班牙作曲家Ángel Villoldo作於西元1903(也有一說是西元1898),據稱這一首音樂是獻給他的一個夜店老闆朋友,這位老闆的外號就叫做Choclo,意思是玉米棒的意思.所謂的玉米棒就是玉米的果穗去掉外層的苞葉後剩下的果實就是Choclo.

玉米棒子:


El Choclo,西元1903年:



El Choclo一曲是在西元1952年傳到美國,然後配上歌詞傳唱.資深的舞友們應該聽過一首英文老歌”Kiss of Fire”,火之吻,就是改編自本曲.在這裡,青蛙老師在眾多美國歌曲中挑選由女歌星Georgia Gibbs演唱的版本請舞友們欣賞:



最後老闆招待網路上可以找到El Choclo最早的版本,西元19061,Banda Española樂隊所演奏的版本,請舞友們欣賞:









參考資料:
1.
土風舞世界全集:張慶三老師編著
2.
土風舞世界全集續篇:張慶三老師編著
3.
土風舞全集:陳驥老師編著
4.
英文版維基百科全書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歐洲土風舞
上一則: 歡迎擊鞋舞-(匈牙利)
下一則: 大地兒女-土耳其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