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訪時間:July 2018
我們多年前到華府時,曾參觀白宮和國會山莊,當時拜登(Joe Biden)還是參議員,正在國會殿堂中侃侃而談。拜登後來做了兩任副總統,如今又以77高齡出馬競選總統。此次日本行既來到首都東京,自然不能錯國會議事堂。國會議事堂位於千代田區,距我們住的東京新大谷飯店步行即達。議事堂完工於1936年,電影和漫畫常用它來象徵日本。我們安步當車,先行經側門。不巧開放參觀的時間我們另有安排,便只能瀏覽外觀。繞到正面,覺得似曾相識,原來它和墨爾本的戰爭紀念館有些類似。議事堂掛了國旗,但不太顯眼。和英、美等國一樣,日本的國會亦採上下兩院制,正門圍牆的兩側也分別寫著參議院和眾議院。我們回程時行經自民黨總部,好奇駐足了兩秒鐘,門口的警衛非常盡忠職守,馬上前來驅趕,一點都不親民。
▲國會議事堂側面。
▲建築有點像墨爾本戰爭紀念館。
▲國會議事堂的一側是眾議院。
▲警衛賣力替訪客拍照。
午後我們來到明治神宫,顧名思義,此地和明治天皇有關。明治就任天皇後銳意改革,破舊立新,使日本從封閉的島國搖身變為亞洲的先進國家,史稱明治維新。明治神宫便是供奉明治天皇及其皇后的神社,於1920年啟用,迄今剛好一個世紀。明治神宫也是日本參拜人數最多的神社,舉辦特殊慶典時經常有上百萬人湧入。神宫佔地70公頃,是東京市內數一數二的綠地。共有三條參拜道通往神宫,我們走的是南邊的那條。下了地鐵看見神宮橋,轉個彎即到。網上不少資料特別提到,明治神宫的「宫」兩個口中間沒有一撇相連,是「宮」的古字,意指建築物沒有走廊,後來的建築物有了走廊就多了一撇。有趣的是神宮橋明明是通往明治神宫的橋,用的卻是現代的「宮」。橋上有街頭藝人表演,吸引一些人圍觀。
神宫的範圍從第一個大鳥居開始,鳥居上方刻有象徵皇室的菊花紋章。寬闊的南參道兩旁種滿了綠樹,當年修建神宫時,日本政府從全國和殖民地運來十幾萬株樹栽種其中,所以神宫如今綠蔭處處。很快來到酒桶牆,日本各地的清酒釀造商每年供奉清酒,以感謝明治天皇的貢獻,同時也祈求天皇保佑清酒業昌盛。酒桶的花色繽紛,令人目不暇給。清酒的另一邊是洋酒,明治時期開始接受西方文化,著洋服、品洋食、飲洋酒。為了取悅天皇,除了清酒還特別加了洋酒來祭祀。這批葡萄美酒是由法國的酒廠提供,以示日法情誼。
繼續前行是第二個鳥居。1920年的原始鳥居用的是阿里山千年神木,後因雷擊而損壞。如今這個鳥居的原木同樣來自台灣,是丹大山1500年的扁柏。據說這是日本最大的木製鳥居,高12公尺。不過日本很多鳥居都自稱是全國最大,川越冰川神社的還高15公尺呢,不曉得所謂最大是依據什麼標準。鳥居附近有告示牌列出五條御誓文,當年明治天皇親率百官宣誓,誓文包括聆聽民意、百姓得遂心志、破除陋習、吸納世界新知以振國力等。明治在150年前能夠有這樣的體認,無怪乎成為一代明君。
▲神宮橋的「宮」寫法不同於明治神宫。
▲神宮橋上賣藝人的配備齊全。
▲第一個鳥居。
▲日本各地的清酒築起酒桶牆。
▲來自法國的西洋美酒。
▲第二個鳥居。
▲鳥居的原木來自台灣。
▲明治維新五條御誓文。
再往前就到了第三個鳥居,通常神社只有一個大鳥居,在這裡卻要穿過三個才能到達拜殿,可見其規模。拜殿前的廣場很大,果然符合皇室身分。殿前有兩棵樹種在一起,中間以繩子相繫。它們於神宫竣工那年栽種,被稱為夫婦楠,象徵明治和他的皇后,據說不少人來此祈求愛情順利、婚姻美滿。走了一圈,發現日本人供奉的物品真是什麼都有。有奉水的,數量之多連相機的角度都不夠寬。還有各行業供奉自己的產品,像是乾麵協會的乾麵,和農林業的蔬菜水果,另外還有海產,林林總總,應有盡有。
▲第三個鳥居不再是原木的色澤。
▲一身白衣的神職人員。
▲拜殿左側是夫婦楠。
▲數不清的瓶裝水。
▲乾麵和海產。
▲也有新鮮水果。
▲來自各國遊客的繪馬。
▲繪馬解說有韓文卻無中文。
▲拜殿前人潮漸散。
- 8樓. 天涯孤鴻···花窗2020/04/20 22:47。
想不到還有奉水的,我還以為渴了自己拿一瓶,普度眾生呢! - 7樓.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2020/04/19 21:40這國會廳四、五十年來的功用只一,乃「裝模作樣」,為所謂的民主「程序」背書蓋章,少問蒼生福祉的「內容」,議員七成世襲。至於神宮,現在想想也是空有表象。
哦,不好意思,今天厥辭多了,下回改善。😝直言不妨,我對日本政治了解有限,正好有機會多認識。那天經過自民黨總部,只不過好奇駐足了兩秒鐘,馬上被門口的警衛板著臉驅趕,一點都不親民,和美國、台灣的政黨大不相同。
以前就有印象某些日本首相的父輩或祖輩也是政壇中人,但七成世襲,這數字高得驚人!
Flying Eagle 於 2020/04/21 12:09回覆 - 6樓. 慎卿2020/04/09 22:32.
您的遊記很專業,內容亦很希引人
我20年前去過一次明治神宮
印像必較深刻的竟是神宮外----澀谷109辣妹
旅遊是個學習的過程,出發前的蒐集資料,到訪時的觀察體會,返家後的整理。有時旅途中有些不明所以,後來查資料才恍然大悟。遊記便是將學習的成果記錄下來。
澀谷109辣妹,我還真沒聽過,上網孤狗方知為何。明治神宫讓我印象最深的,除了台灣原木的大鳥居,就是令人眼花繚亂的酒桶了。
Flying Eagle 於 2020/04/09 23:49回覆 - 5樓. 花鼠妹2020/04/08 22:02可能我是木眼吧,覺得這座國會議事堂既不壯觀也缺乏美感.
- 4樓. 筆記阿本2020/04/07 22:11.
那些鳥居巨木,代表台灣一頁滄桑史,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但願多數的台灣人和你我一樣的看法。近年聽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論調,說什麼在日據時期幫日本人打中國人沒問題,因為那時日本統治,日本是祖國。照這種邏輯,西班牙和荷蘭也是台灣人的祖國。
Flying Eagle 於 2020/04/09 00:28回覆 - 3樓. 雪霏兒_Sapphire2020/04/01 22:12
Flying Eagle,
最近日本已經封國了,世界有三分之一的國家都列入封鎖之林。現在看著這些照片,只能緬懷了。
老實說,自從疫情漫延以來,平時不想出去的,一禁就更想出去了,這是什麼心理呀!自己都快不了解自己了。我主管本來打算四月份去韓國旅遊,現在賠了幾千塊的訂金,取消了行程。
公司本來有旅行社駐廠服務,現在都禁止旅行社駐廠。可憐一場疫病,全世界都翻了過去,大家都得繃緊神經過日子。唉!一聲浩嘆。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雪霏兒近來大家遊興大減,寫遊記似乎不是時候,不過讓人神遊一下解悶也好。
妳的心理很正常,愈不准人做的事,人就愈想做。多年前看過一個訪談,一位美國女星去外國宣傳新片。行前被提醒在某國摸自己的鼻子是大不敬,但愈是不能摸,她反而覺得鼻子特別癢,難以克制。
哇,妳公司還有旅行社駐點,想必員工人數眾多!愈是如此,更加要提高警覺。洗手洗得太多,要補點乳液,否則一場疫症打完,皮膚也出問題了!咱們大家彼此保重!
Flying Eagle 於 2020/04/02 01:10回覆 - 2樓. *Susan*2020/04/01 21:27
台灣在日據時期 被日本鬼子搬走了無數的巨木 稻米
在日本看到台灣的巨木不難 不過願意標明來自台灣 還算有點良心
很高興看到妳用的詞是日據,而非日治。近年回台,不少地方都改用日治,把侵略佔據的史實淡化,看了很感慨!日本從台灣取得的何止巨木等物資,可惜許多台灣人似乎淡忘了。
Flying Eagle 於 2020/04/02 00:52回覆 - 1樓. 星海辰歌 ✿ 泉2020/04/01 11:57
忽然疑問,日本的寺廟是不是幾乎都有
能讓民眾可以掛許願牌的地方?
我只去過日本的寺廟一次,當時也有看到...
整片看過去,感覺還挺壯觀的。
我對日本不敢說很了解,但的確去了很多神社都有掛祈願繪馬的地方,有的神社香火鼎盛,繪馬的數量很驚人。
Flying Eagle 於 2020/04/01 16:5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