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婆媳關係中誰都不用當好人!拉掉不切實際濾鏡 諮商師教你養成健康親情
2023/08/26 20:00
瀏覽18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本文轉載自Yahoo奇摩新聞 https://ppt.cc/fHyZrx

儘管新世代父母不再以權威身分自居,期許當個開明、無距離感的長輩;而媳婦雖不必再隨侍在側、畢恭畢敬,也努力在保有自我中小心翼翼維繫感情。明明彼此都釋出善意了,有時依舊免不了磨擦,難道婆媳關係只能是道解不開的千古難題嗎?

諮商心理師馬度芸點出關鍵,「放下不必要的期待,你我本來就不是一家人。」幻想著憑藉一張結婚證書,就能快速拉近彼此感情,甚至迅速填補幾十年光陰,一夕就能成為「自家人」,這並不可能。她認為,盡早認清事實,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當然也可能有天使婆媳的存在,但通常是萬中選一,馬度芸笑說。

若堅持帶著不切實際的美好濾鏡過生活,認為「你在我們家就像在自己家一樣,想幹嘛就幹嘛。」、「你為什麼就不能像對待你爸媽一樣對我爸媽?」、「大家都是自己人,你有話直說就好啦!」這些話不僅對拉近關係無濟於事,更會讓人產生反感,引爆對方的小宇宙。

即便你真的能在對方家中做到上述舉動,也不代表就能用同樣標準要求別人,尊重每個人對人際關係的界定與拿捏,只要保持愛屋及烏的友善,在情感上維持「社交距離」未嘗不是一種好事?

同不同住並非關鍵 掌握三招一樣能製造美感
現在不少小家庭主張「距離就是美感」,避免同住就能減少磨擦。馬度芸雖然表示贊同,但也提醒這不是萬靈丹,她也曾遇過不住在一起、只有逢年過節碰面,關係依舊非常差的婆媳。態度才是決定一切的關鍵。

倘若基於某些因素,必須住在同個屋簷下,馬度芸建議,無論公婆兒媳任何一方,都需要進行動態調整,各自有妥協與不妥協之處,切勿抱持「住進來我們家,就是要配合既有的生活模式」的心態。雙方既來自於不同家庭背景,生活習慣、價值觀難免有落差,看不順眼很正常,若遇上矛盾,試試馬度芸的這三招:

1.找出最核心的需求
2.嘴巴甜一點
3.步調慢一點
她舉例,公公需要尊重,見了面主動問聲好,別正面質疑、換種說法,讓他感受到被敬重;若婆婆追求安全感,可能因家中出現第二個女人而備感威脅,在小地方多詢問她的意見,例如「媽,今天水果你覺得吃什麼好呢?」把主導權交給她。馬度芸說,長輩其實不是不願調整,只是需要多花點技巧與時間。

當然,自己也不能忽視自我需求,「抓大放小」釐清最在乎的原則,像是許多媳婦最介意隱私被侵犯,或沒有小倆口的獨處空間,直接開口說清楚、畫好界線。馬度芸提醒,有些人一開始會選擇先忍讓,忍不了才開口,但等到熟悉就太慢了,對方反而會覺得「明明以前都可以,為何現在又不行?」

甩開「夾心餅乾」困境 兩原則記住就對了
當小家庭與原生家庭出現衝突,不少人會交由另一半扮演溝通橋樑,處理不慎可能被冠上「媽寶、妻奴、豬隊友」等罵名,戰火向外延燒,兩面不是人。馬度芸建議「夾心餅乾們」,先別急著想要找到解決方式,從同理心下手就對了。

「千萬不要對著A去同理B喔!」她笑說,有些人一開口就在為另一方說話:「我爸媽/老公老婆不是這個意思啦...(後略)」站錯陣線,下一秒恐遭流彈波及。記住是同理你面前的人,「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在改變,你年紀這麼大了/一個人嫁過來,還願意做這麼多調整...,謝謝爸媽/老公老婆!」讓訴苦者知道有人理解他的辛苦,很多時候他們也明白事情難以改變,只是想要抒發情緒罷了。等怨氣、怒氣消散,再一起理性討論,讓對方感受到你真的有在努力想辦法,這點也很重要。

身為抱怨的那方也要認清,有些人善於解決人際議題,但更多人其實缺乏協商經驗、甚至是溝通苦手,更遑論有時他也習慣了原生家庭的模式,對你的難以忍受無法感同身受。不要將解決問題的期待,全放在伴侶身上,既然他做不到,乾脆自己來!

掌握上述的教戰守則:抓住核心、嘴甜、慢慢來。不要害怕被討厭,「在捍衛權益的過程中,你當不了好人的!想當好人不是壓抑自己,就是回來找先生吵架。」馬度芸認為,長輩當下的不開心,可能只是不習慣改變,但是沒關係,情感可以慢慢建立,也有很多種方式,不一定非得靠犧牲才能達到。只要持之以恆,日久見人心,對方會感受到你的善意與誠意。

#感謝Yahoo奇摩新聞採訪編輯報導 https://ppt.cc/fHyZrx

#延伸閱讀》老夫老妻感情變淡很正常?「那只是不夠努力的藉口」婚姻諮商師教五招掃雷拆彈 化解危機 https://ppt.cc/fjSDBx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