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費的茶壺風暴……..
2025/03/07 21:08
瀏覽2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晚上八點半,
剛剛上了一天班,拖著又餓又冷、力氣耗盡的身軀回家,
心想終於可以放鬆地泡澡,配上前一天預備好的小小火鍋,進入這一天最舒服的享受。
這樣的悠閒心情,在進大門看到信箱的管理費通知時,瞬間嘎然而止。
信箱裡躺著一張下個月的管理費通知,
上面除了每月固定繳交的管理費外,另有一欄「上期欠繳」,
上面用手寫字跡寫了上個月的數字,然後加總,這個月要繳雙倍的數字。
這提醒本是善意,但,這個月的繳交期限還有三天啊!
我本來就預備明天一早繳的,對於被冤枉成欠繳,很是過意不去。
這個被誤會的情緒,不知怎麼的,在剛剛全神貫注、緊繃一天,現在又餓又累的當下,怎麼也揮之不去。
儘管我知道管理員應該只是提前幾天便宜行事,並非故意要誤會我。
泡澡、禱告、深呼吸、追劇……做了許多事,
這被冤枉的情緒還是不合比例地佔據我心。
各種與管理員對話、抗議、爭取的版本不斷在腦中沙盤推演。
不過,當時管理員已經下班,要等到第二天了。
最後還是承認自己就是很生氣,然後禱告上帝救我,才算是情緒平和地放鬆睡去。
第二天一早,管理員上班,我下樓與他對話。
下樓前還有一番禱告,希望自己不要動怒。
這位大哥真的不是故意的,我只是要繳交這一期的管理費,並表達我對被誤會欠繳和提前追款的不舒服。
一下樓,打招呼,然後確認單據上的手寫數字是他寫的,
溫和地表達被誤會的不舒服,因為繳交時間還沒有到。
到這裡都還算是溫溫和和、優雅有氣質。
但是,當管理員大哥開始解釋說:「我就是提醒你上期還沒繳嘛,那通知單上只有一欄是寫『上期欠繳』,我當然就寫在那裡啦。」
(是怎樣?我被誤會時,還要體諒你的便宜行事?)
這下有點被戳到,
於是又繼續說:「我多年來從不欠繳管理費,你不能把『還沒繳』跟『欠繳』當成是一樣的,因為我沒有欠!我不喜歡被誤會!」
接下來的對話發展就更經典了——
大哥說:「幹嘛這麼計較?這只是通知單,又沒什麼。」
我說:「通知單是正式單據,這樣我手中同時有兩張時限內的有效通知,一張是這個月的兩千,另一張是下個月的四千,若兩張都繳,這不就多收了嗎?」
管理員回答:「不會啊,我會看本子,不會多收。
昨天也有一位住戶,同樣的情形,他就當場繳交,我就把他通知單上的欠款劃掉了。」
所以好了,你現在是說,別人都可以接受,為何我不行就對了?這樣要我的情緒怎麼壓抑……
接下來,就在有點小張力又不願破壞長期關係的對話中,結束了這一段。
這不是抱怨文,所以容我稍微省略過程。
但我事後回想,自己為什麼這麼生氣?
超乎比例的生氣?
我明明知道管理員大哥不是故意冤枉我,
但還是這麼生氣,氣到要動用我所有管理情緒的工具和上帝。
是不能接受他的不嚴謹嗎?有一點,但不至於這麼生氣。
是不能接受自己被誤會嗎?是的,但這是可以解釋和處理的啊。
是因為臨時改變規則,讓自己變成未達標準嗎?這可能也有一點。
是被冤枉的受傷情緒不被接受嗎?對,這就是主因。
一開始我就期待自己不要生氣,這沒什麼,對方也不是故意的。
於是昨晚自己壓抑了這一份被冤枉的情緒(可能我很不喜歡「欠」這個字吧),
但是壓不下又竄出來,上上下下的情緒才被攪得更激動。
第二天早上,我雖知道管理員大哥只是為自己辯護和解釋,
但對我來說,他就是不接受我「被誤會感到受傷」的情緒。
於是,加倍翻騰,情緒才會又被勾動了一點點。
原來,我對於「因為體諒別人而需壓抑自己情緒」這件事這麼在意。
是對自己的人設要求標準太高嗎?
還是自小被教育成這樣,卻委屈了自我?
但是當自己這麼做時,卻往往在壓力鍋下迸發出更激烈的情緒,
在別人眼中,跟「體貼」完全扯不上邊。
這個功課我還需要繼續探索。
但這個經歷也讓我體會到了,許多人為何在某個情境下會不符比例地生氣;
以及另一方覺得我只是解釋而已,不懂你為何這麼生氣。
每個人生氣的原因可能不同,
但若是當你覺察到自己有一個不符比例的情緒時,先別急著壓抑它,
試著去問問它、了解它,知道背後的原因,才有機會真正改善。
剛剛上了一天班,拖著又餓又冷、力氣耗盡的身軀回家,
心想終於可以放鬆地泡澡,配上前一天預備好的小小火鍋,進入這一天最舒服的享受。
這樣的悠閒心情,在進大門看到信箱的管理費通知時,瞬間嘎然而止。
信箱裡躺著一張下個月的管理費通知,
上面除了每月固定繳交的管理費外,另有一欄「上期欠繳」,
上面用手寫字跡寫了上個月的數字,然後加總,這個月要繳雙倍的數字。
這提醒本是善意,但,這個月的繳交期限還有三天啊!
我本來就預備明天一早繳的,對於被冤枉成欠繳,很是過意不去。
這個被誤會的情緒,不知怎麼的,在剛剛全神貫注、緊繃一天,現在又餓又累的當下,怎麼也揮之不去。
儘管我知道管理員應該只是提前幾天便宜行事,並非故意要誤會我。
泡澡、禱告、深呼吸、追劇……做了許多事,
這被冤枉的情緒還是不合比例地佔據我心。
各種與管理員對話、抗議、爭取的版本不斷在腦中沙盤推演。
不過,當時管理員已經下班,要等到第二天了。
最後還是承認自己就是很生氣,然後禱告上帝救我,才算是情緒平和地放鬆睡去。
第二天一早,管理員上班,我下樓與他對話。
下樓前還有一番禱告,希望自己不要動怒。
這位大哥真的不是故意的,我只是要繳交這一期的管理費,並表達我對被誤會欠繳和提前追款的不舒服。
一下樓,打招呼,然後確認單據上的手寫數字是他寫的,
溫和地表達被誤會的不舒服,因為繳交時間還沒有到。
到這裡都還算是溫溫和和、優雅有氣質。
但是,當管理員大哥開始解釋說:「我就是提醒你上期還沒繳嘛,那通知單上只有一欄是寫『上期欠繳』,我當然就寫在那裡啦。」
(是怎樣?我被誤會時,還要體諒你的便宜行事?)
這下有點被戳到,
於是又繼續說:「我多年來從不欠繳管理費,你不能把『還沒繳』跟『欠繳』當成是一樣的,因為我沒有欠!我不喜歡被誤會!」
接下來的對話發展就更經典了——
大哥說:「幹嘛這麼計較?這只是通知單,又沒什麼。」
我說:「通知單是正式單據,這樣我手中同時有兩張時限內的有效通知,一張是這個月的兩千,另一張是下個月的四千,若兩張都繳,這不就多收了嗎?」
管理員回答:「不會啊,我會看本子,不會多收。
昨天也有一位住戶,同樣的情形,他就當場繳交,我就把他通知單上的欠款劃掉了。」
所以好了,你現在是說,別人都可以接受,為何我不行就對了?這樣要我的情緒怎麼壓抑……
接下來,就在有點小張力又不願破壞長期關係的對話中,結束了這一段。
這不是抱怨文,所以容我稍微省略過程。
但我事後回想,自己為什麼這麼生氣?
超乎比例的生氣?
我明明知道管理員大哥不是故意冤枉我,
但還是這麼生氣,氣到要動用我所有管理情緒的工具和上帝。
是不能接受他的不嚴謹嗎?有一點,但不至於這麼生氣。
是不能接受自己被誤會嗎?是的,但這是可以解釋和處理的啊。
是因為臨時改變規則,讓自己變成未達標準嗎?這可能也有一點。
是被冤枉的受傷情緒不被接受嗎?對,這就是主因。
一開始我就期待自己不要生氣,這沒什麼,對方也不是故意的。
於是昨晚自己壓抑了這一份被冤枉的情緒(可能我很不喜歡「欠」這個字吧),
但是壓不下又竄出來,上上下下的情緒才被攪得更激動。
第二天早上,我雖知道管理員大哥只是為自己辯護和解釋,
但對我來說,他就是不接受我「被誤會感到受傷」的情緒。
於是,加倍翻騰,情緒才會又被勾動了一點點。
原來,我對於「因為體諒別人而需壓抑自己情緒」這件事這麼在意。
是對自己的人設要求標準太高嗎?
還是自小被教育成這樣,卻委屈了自我?
但是當自己這麼做時,卻往往在壓力鍋下迸發出更激烈的情緒,
在別人眼中,跟「體貼」完全扯不上邊。
這個功課我還需要繼續探索。
但這個經歷也讓我體會到了,許多人為何在某個情境下會不符比例地生氣;
以及另一方覺得我只是解釋而已,不懂你為何這麼生氣。
每個人生氣的原因可能不同,
但若是當你覺察到自己有一個不符比例的情緒時,先別急著壓抑它,
試著去問問它、了解它,知道背後的原因,才有機會真正改善。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