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社會出現災難、困境或需要扶持的時候,社工總是第一線站在前面,陪伴弱勢家庭、協助孩童、照顧長者、支持遭遇創傷的人們。
但是很少人知道,我們的社工在訪視陪伴完那些有需要的人們之後,還要回到辦公室花費大量時間在系統上撰寫訪視紀錄、整理需求評估與擬定處遇計畫等等。這些繁重的行政作業,常常佔據了他們原本可以陪伴案主的時間與心力,也讓他們失去應有的生活品質,消磨助人服務的熱情。
台灣社會對有急難需要的人很溫暖,但是卻很少支持那些第一線在幫助這些人的社工。他們雖有專業助人者的知識與訓練,但卻常常被社會賦予更高(卻不實際也不公平)的要求,更吝惜給予應有的支持。
為了減輕第一線社工的負擔、提升服務效率與品質,我們清華大學AIFR的團隊最近與第一線的社工合作(註),共同開發了一套【社工紀錄輔助系統】,讓AI來協助社工處理訪視紀錄與處遇計畫,希望能有效減少這類文書工作的時間,並且提升其服務品質。若您有認識的社工朋友,歡迎分享此資訊給他們,可以免費直接使用,並且希望能告訴我們可以改善的地方。
🔗 系統網頁: https://hssai-socialworker.phys.nthu.edu.tw/
📽️ 介紹影片: https://youtu.be/EBwtreEXCFk (本文最後可直接播放)
📝 回饋問卷: https://forms.gle/iAuaeUBrz5sx1UBz6
📚 模擬逐字稿(AI生成的模擬資料,可供測試):
· 👦 特殊學生訪視逐字稿:https://shorturl.at/fw1Zo
· 🧓 獨居老人訪視逐字稿:https://shorturl.at/Y16lF
本系統可以做什麼?
這套AI系統運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可以有以下的功能協助社工完成訪視紀錄與處遇計畫的初稿。社工可以直接擷取或修改他們所要的內容,在各自的服務系統上繳交最終版本:
✔️ 支援語音文字輸入:可上傳訪視當下的錄音、逐字稿或直接輸入社工的心得語音或修補文字,AI皆可自動轉檔與辨識。
✔️ 自動整理訪視紀錄:根據上傳或AI轉譯的逐字稿,系統可協助整理出主述議題、個案概況、風險評估等內容,並依不同議題分類(目前包括法律服務、經濟財務、心理情緒、教育教養、幼兒早療、醫療生理、支持系統、多元文化等八大類型),從逐字稿中直接摘取相關重點來生成訪視紀錄與個案評估。
✔️ 生成處遇計畫建議:系統會依照訪視紀錄與評估內容,以及社工提供的專業引導,針對特定面向(如司法與矯治、經濟扶助、新(原)住民、保護服務、兒童與少年、學校與教育、婦女與家庭、醫務相關、心理與精神、身心障礙、老人與長照等主題)提供短、中、長期的目標、策略與行動步驟,供社工作最後的修改或刪補。
✔️ 資料隱私保護設計:本系統並沒有使用任何社工的資料來訓練AI模型,而是採用Claude API為背景模型,是唯一有採用HIPAA認證醫療級隱私保護標準的主流AI模型,具備嚴格資料使用限制及端到端加密等安全機制。本系統的後端除了流量紀錄以外,亦不會蒐集或保存任何使用內容,使用者只能將其資料暫存於瀏覽器中,所以使用者使用後需自行下載以免遺失。詳情可參考本系統對Claude API的安全性說明:「隱私安全保護」。
https://hssai-socialworker.phys.nthu.edu.tw/securityGuide
如果目前的測試版推動順利,未來不但還可進一步優化AI生成的結果與使用情境,也將推出AI自動生成可視化的家庭關係圖或家系圖,協助社工掌握案主支持系統(聽說畫家系圖往往也很耗損社工的時間)。如果您願意分享這個連結,或許也能一起協助我們的社工,為這些專業助人工作者給予更多的支持
(以下是8-20-2025 更新資訊)
1. 系統改名為「社工紀錄輔助系統」:我們移除原來的「AI」而強調「輔助」,是為了強調此系統單純的文書功能。畢竟現在已經有許多的文書系統(如Office365、Gmail或Notion等等)都加入AI輔助功能。而本系統也只是輔助社工作類似的工作,而最終仍是需要社工專業的判斷與取捨才能完成正式的紀錄。因此,我們修改名稱以減少不必要的誤解,也更能融入AI將更為自然普及的工作環境。
2. 主頁有加上提醒文字:這是強調本系統不會備份使用者的輸入資料,亦不會用來訓練AI(我們也沒那財力)。而本系統AI所生成的紀錄初稿僅作一個參考,使用者需以其社工專業再做評估修改。
3. 新增「系統規範」的分頁:我們這個分頁(https://hssai-socialworker.phys.nthu.edu.tw/sysStandard)是在公開說明我們團隊內部對於此系統面的隱私保護、免責聲明、維護規範與發展定位等內容,讓使用者知道我們絕對不碰任何流通的資料(除了記錄流量以外),並且會在「AI公共化」的理念與有限的能力範圍內,儘量以免費公開的方式來提供服務。但是我們也對長久維護的合作方式保持審慎開放的態度。
4. 對所有AI生成的結果都有警語:主要是希望使用者能知道,本系統AI生成的紀錄只是初稿,需要仔細檢驗,必要時刪補。此系統只是希望幫助社工能節省紀錄撰稿的時間,但是還需要實際訪視的社工以其專業訓練並真實的情況判斷使用,並為其正式紀錄負責。
5. 補充新的使用方式:我們也在逐字稿生成後,有增加「其他補充說明」,有三種功能:(1) 社工除了也可以自行補充其第一人稱的觀察,那些訪視錄音中所沒有但是卻重要的資訊;(2)若社工訪視時不方便錄音,也可於訪視結束後自行錄下訪視內容,也可以成為記錄;(3)若訪視的對象是案主的親人而非案主本人,例如臥床老人或年幼孩童,可以在此命令AI轉化身分,讓紀錄的結果能正確辨識案主身分。
6. 錄音傳逐字稿的提醒:最後,我們也增加一個提醒,由於錄音轉逐字稿需要較久的時間,容易因為網路頻寬而失敗。如果本系統無法轉錄(可能因為同時有較多人使用),建議也可以先用其他軟體轉檔(例如:雅婷逐字稿),再上傳逐字稿即可快速完成。
附註:
◎感謝清大物理系羅暐哲同學與人社AI中心阮羿寧研究員協助開發此系統。也感謝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施睿誼教授、現代婦女基金會駐士林地方法院家事服務中心黃竑瑄督導與桃園第三區早期療育發展中心的劉尹筑督導協助,提供專業與實務領域的指導。本研究感謝清華大學研發處的校內經費支持。但是AI生成的結果或此系統如果有任何倫理問題,當然應由我個人負責,僅此說明。
◎補充AIFR團隊另一個與司法社工有關的系統:「AI輔助親權裁判預測系統」,與其中的「Le姐家事商談好夥伴」,也歡迎使用。網址:https://hssai-custodiai.phys.nth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