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 Walks in Beauty
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
喬治.高登.拜倫 作
她走進美
刁卿蕙 譯
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 她走進美,似夜
Of cloudl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 無雲處滿佈星斗;
And all that's best of dark and bright 最佳之暗與亮皆
Meet in her aspect and her eyes: 匯於其姿與眼眸:
Thus mellow'd to that tender light 如此柔光之圓諧
Which heaven to gaudy day denies. 天堂對艷日拒收。
One shade the more, one ray the less, 增黯一階,減光一線,
Had half impair'd the nameless grace 折損那莫名之雅嫻
Which waves in every raven tress, 波動在每綹黑髮間,
Or softly lightens o'er her face; 或輕輕提亮她的臉;
Where thoughts serenely sweet express 那兒思緒澄澈甜美呈現
How pure, how dear their dwelling place. 何純,何珍其寓苑。
And on that cheek, and o'er that brow, 頰上,眉梢,
So soft, so calm, yet eloquent, 多柔,多靜,卻暢言,
The smiles that win, the tints that glow, 微笑牽引,淡紅輝耀,
But tell of days in goodness spent, 惟歲月識善念奉獻,
A mind at peace with all below, 知性平和處世道,
A heart whose love is innocent! 一顆心其愛純焉!
(我的賞析)
譯拜倫的這首詩,第一句,也是題目,就讓我反覆斟酌。She walks in beauty, 是要譯成「她走在美中」還是「她走進美」?看似差異細微,其實卻關乎整體詩的氣氛與主調。
「她走在美中」,似帶了自覺與個人意志,她一路走來,從開始即自我選擇地走在美的氛圍裡,多少會予人此女有種顧我自盼的得意與堅持。看她走得如此沒有意外的始終如一,久了難免會令觀者產生美感疲乏,逐漸失去新鮮。
「她走進美」,則有種循序漸入之感,因此姝之天性與美契合,這才被吸引,往裡頭走,她渾然不覺地走進了一個境界,不知自己已成為他人愛戀讚美的焦點。這種驚艷是動態的,不可預期的,難以言喻的,因這種「美」帶有深度層次之感。而「她走在美中」的那個美,似呈平面塊狀,有失精細微妙的靈動。
第一詩節的末行句尾用了denies,有拒絕,禁止入內之意,這呼應了句首她走進的動作,只有進入之前才可能被挑剔審核。相較於俗麗的白日之艷,詩人認為圓融的柔光才屬於天堂,不會被「拒收」。如果作者一開始即安排她走在美中,原本就有天堂通行證之美,就毋需對照被拒門外的俗艷了。
她走進美,走進了佈滿星辰的夜幕,她不是也不宜成為奪燦的月,而是整個佈景的整體呈現,她是夜的暗,亦是星的亮。她的美沒有月的恒光,卻似多角度的星鑽鑲嵌在黑絨布上,明暗閃爍,時時變化,流光波動在她黑髮,眼眸,頰上,眉梢…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皆朦籠閃耀輕柔的光。她走進美,輝映光,那一刻,觀者的眼波畫出的肖像是印象派的光影錯綜,沒有硬線的勾勒,與明確的填彩,美人的輪廓溶於暗中,卻藉星星點點的提亮而脫穎。
不論拜倫意指何人,此詩中的美人,已然理想化,伊人只可遠觀,如星辰之高。走進美裡的她,不只是渾身浴光,她是真正走進美的深邃了,以至她的思想,她的知性,她的心,無不同樣晶澈甜美。這是深化到靈魂之美,煥發真與善,這種美非只走在美中的表象之美所能企及。
此美天真純潔近於「道」,既是黑白分明,陰陽有別,又是白中計黑,黑中點白。這種美有捲入性,令觀者投入,雙眼隨之奕奕,心也跟著激濁揚清,單純了起來。也只有純真的一顆心,才能識別善念,體會那祥和的美感吧?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4樓. 寶馬2012/06/07 07:09老天也不能容
Which heaven to gaudy day denies 則是另一個難處。此處的 gaudy day 應該是指如嘉年華一樣的歡慶之日。翻成白話,可以說"就算是在奢華的歡宴之日,老天也不能容忍她美到這個程度。" - 3樓. 寶馬2012/06/07 06:52真佩服你
由於語言與文化背景的差異,這首詩實在是太難翻了。
就像你說的,光是這個題目就讓人煞費苦心:究竟是“走進美”還是“走在美中”?我倒覺得兩者都不是很貼切,因為不論是“走進美”還是“走在美中”都把走和美分成了兩樣不同的個體,
而Byron 是在讚美那個女人走得美 ,就像 She speaks in soft tone 不能翻作"她在柔聲中講話"或"她講入柔聲中,"而該譯作“她說話輕柔”。所以用白話來說,就是“她走路的姿態動作無一不美”,但是要把它翻成美美的中文詩,就得靠你的功力了。
- 2樓. 張金龍/終生陸戰隊2012/03/10 14:50美極了!!!
假若是形容一位美麗的女人,
似乎用[她美美的走著]更可突出其韻味....
但[She Walks In Beauty -- 她走進美],
已經夠情調了!!!
Alan j.L Chang C M C @ Hawaii - 1樓.2011/10/12 10:00記得..
印象中沒錯的話...,這首詩雖然表面上是說女子的優雅美貌,但是實際上卻是在諷刺當時18世紀的女性除了美貌以外一無是處,軟弱無力缺乏智慧。
很難同意。拜倫雖不喜歡"人"(從他給愛犬立的碑文就可知),但他不至於會諷刺他所欣賞的女人。
刁卿蕙 於 2011/10/13 09:4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