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當集體情緒被煽動:中共國、台灣與可能重演的悲劇
2025/11/28 21:31
瀏覽60
迴響2
推薦0
引用0

我們常說,歷史是一面鏡子。但鏡子並不會主動照亮什麼。能不能看到鏡中那個真正可怕的影子,要看一個社會有沒有勇氣直視自己的集體情緒。

面對中共武力謀台的積極姿態,我的確感到憂慮──主要不是因為兩岸國力差距,也不是因為戰機飛彈,而更多是因為人心。

人心一旦被煽動、扭曲,不需要太多時間,就能在某個瞬間轉變成巨大的破壞力量。下面再略作申說。

一、中共最擅長的武器,不是飛彈,而是「集體仇恨」

中共建政後的每一場運動,鎮反、土改、三反五反、大躍進、文革……,多少都是靠「集體情緒」在推動:找敵人、標示敵人、仇恨敵人、懲罰敵人、消滅敵人。

這是一套系統化的「情緒治理術」。目的不是解決矛盾,而是把情緒導向某個出口,讓民眾不會把矛頭指向政權本身。

這套技術使用到今天仍然有效。

中國遇到經濟衰退,就強化反美、反日、反西方宣傳。外資大規模撤離,就鼓吹民族主義,稱西方害怕中國崛起。人民失業、收入倒退,就責怪美國圍堵、台灣挑釁、外國勢力介入。

於是,民怨被成功轉化為對外的敵意。

但這樣讓情緒朝外,真的就能解決問題嗎?當然不能。相反,它摧毀的是社會的理性,是外國的信任,是經濟的長期穩定,是與世界合作的可能性。

外資不會在充滿仇恨宣傳的國家安心投資;企業不會在民族主義浪潮裡放心落腳;民眾也不會在鎖國般的心態中迎來美好未來。

集體仇恨永遠不能繁榮一個社會,它能做到的只有一件事:讓真實問題變得不可言說。

二、台灣當然也有集體情緒的陰影

我必須誠實說:綠營與藍營彼此之間,也存在一種「集體嫌惡」。

一些綠營支持者反感藍營,也對"中國"持批判立場。後者有時過度情緒化、全面化,未注意分辨“中共”、“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更廣義而意義較模糊的“中國”,以致可能殃及無辜。反之,一些藍營支持者對綠營的反感,也可能上升到「仇視」;而這種情緒也可能進而影響到台灣面對中共滲透與武統時的抵抗能力。

這些情緒像兩條暗流,在台灣社會裡互相激盪──你越反藍、仇中,我就越仇綠;你越討厭中國,我就越不信任你;你越指責藍營,我就越堅定反對你。當然,反之亦然。

情緒與情緒相互碰撞,就像把兩塊石頭不斷撞擊,火花不是一點點,是一路綿延。

但我的憂慮的不只是藍綠互罵。我更擔心的是還有另外一種力量──

中共透過資訊、輿論與情緒操作,把台灣內部的情緒裂縫變成更深、更不可彌合的裂谷。

台灣面對中共國這個強大敵對勢力,如果內部又存在嚴重分裂、對立,還怎麼對抗外敵?

今天,中共國國內已經形成巨大而固化的「仇獨情緒」。甚至這情緒不只在中共國內部蔓延,部分台灣人也被它影響。

在這種情緒的凝結下:「台灣獨立」不再是一種可能政治選項,而是一個可以被合法憎恨、甚至嚴厲懲罰的“罪行”。

而在這樣的前提下,要談「兩岸和平」其實已經非常困難。

因為和平的前提,是雙方願意承認對方的人性與主體性。但仇恨的前提,是對方不需要人性,也不配擁有主體性。

三、第二次二二八?

有人說:如果中共統治台灣,極可能出現第二次二二八。這可能不只是少數人的危言聳聽,而是集體情緒的自然走向。

我認為這不是恐怖幻想,而是政治心理的基本推論。

歷史告訴我們:當一個政權長期宣傳「某群人是最大敵人」;當社會被灌輸「他們阻礙民族復興」;當某群人被貼上「罪名」;當報復情緒累積太久;當衝突終於來臨,那一刻,暴力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集體仇恨會像洪水一樣傾瀉,沒有人能在洪水面前保證自己站得住。

中共政府與中國社會的反獨情緒,已經被累積超過二十年(如果把之前仇恨國民政府的情緒連結,這種反感情緒已經累積更久)。

如果某一天武力真的上門,這些被壓抑的情緒是否會爆發?會不會有人將其視為「清算」?會不會有軍隊或民眾相信那是在「懲罰叛亂」?

這些都不是危言聳聽。

一旦集體情緒被激發,人不再是個體,而是洪流的一部分。

有人會以為自己與暴力無關,但當暴力來臨時,沒有誰能真的置身事外。

四、若不是中共,而是其他中國政權呢?

即使未來某一天中國不是中共統治,也未必就代表台灣不會遭遇同樣危機。

因為問題不只在於特定統治「政權」,而在於:民族主義的深層結構、長期積累的群體情緒、對台灣主體性的否定。即便中國換了領導人,集體情緒不會立刻消失,心中的標籤也不會自動消退。

當一個巨大群體相信「台灣是叛徒」,這種集體情緒積累太久、太深,就算換政權,也未必能夠快速化解。

所以,悲劇不需要中共統治才發生;集體情緒積累夠了,任何人都可能成為施暴的手。

五、最可怕的不是衝突本身,而是人心被操弄到不再能看見人

我常常想,如果哪一天不幸發生衝突,那些憎恨台灣的人會把我們視為什麼?會對我們做出什麼事?

他們會看到一個有文化、有歷史、有情感的群體嗎?還是只看到宣傳中的標籤?

集體情緒越強烈,表現出的人性就越少。

而當「他們不是人」這種信念成形,暴力就不再需要理由。

這才是所有悲劇的核心。

六、避免悲劇,需要智慧

要避免悲劇,不是比誰更憤怒、誰更口號激昂。最需要的是:能看見自己的情緒、能抵抗操弄情緒的力量、能在敵意之間保持人性、能不因恐懼而成為恐懼的複製品、能不因仇恨而成為仇恨的鏡像。

這樣的智慧很難,但如果我們不努力去培養,那麼兩岸社會都將陷入「情緒 vs 情緒」的惡性循環。

而情緒,一旦取代理性,歷史很少會走向光明。

七、結語

大智慧,是一種能看清自己與他人的能力。

我想說的是:我們不只是面對軍事威脅,更面對的是一個巨大而危險的複合式「集體心理危機」。

緩和中國大陸民眾的集體仇恨情緒,其實是我最關切的議題。因為這首先影響到最廣大的中國人群體,中國人的仇恨情緒,首先是反噬中國社會本身。當然,台灣也非常可能成為這種情緒的受害者。

只是,對中國大陸民眾的集體情緒,我們實在很難去影響、去改變。

話說回來,台灣內部不同群體之間的對立情緒,也是我們應該關切的問題環節。藍營對綠營的不滿,已經充分展現在藍營掣肘綠營政府的國防相關施政方面。這對台灣安全絕對不利。藍營當然可以批評台灣的執政政府,包括國防作為。但是,藍營現在的表現,背後顯然有集體負面情緒,缺少必要的同情理解,是見縫插針、極力詆毀。而且,這種情緒的背後,或許不排除有外在勢力的作用。

至少在台灣內部,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仇恨對抗仇恨,也不是更多激情對抗激情。

真正要做的是──看穿情緒,管理情緒,不讓情緒成為推動悲劇的力量。彼此盡可能多一些同情理解。藍綠皆然。

當社會有能力做到這一點時,才算是真正邁向成熟。而我們現在,恐怕還離這一步很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2) :
2樓. frank060606
2025/11/29 06:47
版主不要太自卑,你比那位某某齋強很多
1樓. 貓靈子
2025/11/29 05:43

  版主所言就相當於:指責他人打赤膊,卻忘了自己正在大街上裸奔!既無恥又荒謬!

  勞資向來很不喜歡馬英九總統,但他在兩岸內交問題的處理上是非常正確的,至少在表面上維持共情(講中國人的民族情感-雖然在骨子裡要傳播的仍是美式民主那一套歪論-但他懂得包裝),閣下呢?連表面上的包裝都沒有,渾然不知即使要妖言惑眾,也要講策略,至少不能把雙標的部分被一下子就逮住.

  當一個國家資源不足時,主政者利用挑起外部矛盾,來解決人民內部矛盾,是司空慣見的事,重點在於控制得好,不讓情勢完全失衡.你這老蠢蛋只看見大陸民間的厭台-反日-反美,卻根本沒有了解其背後的因果關係,就是在胡說八道!

  用經濟鏈的模式來分析,目前全球化既定經濟運作模式會崩解的主因,就在美國,說更明白就是美國的美元霸權體系受到雙赤字的影響,外加美國國內資本家過於貪婪,國內貧富不均已到離譜的境地,國內有嚴重的人民內部矛盾,川普提出的解決方案就是MAGA運動,這是部分富人藉由煽動窮人來奪取政權的套路,手法一樣是訴諸窮人的情緒,怎不見你大教授加以批判?

  而經濟鏈的運作有傳導的性質,美國經濟(美元體系要求美國要向全球輸出資本-同時維持自己永遠天下第一,這原本就不可行-至少必須長期綁定某種基準錨定物)出問題後,二號經濟體(中國)與其他主要經濟體(日本+歐盟),乃至於這個系統中的二流扈從者(韓+台+印度),也會跟著鬧社會矛盾,這是系統性的問題,震央就在美國,而美國連續三任總統都是又蠢又壞的低能兒,根本拿不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反而把問題鬧得越來越大尾,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你更愚昧的地方是:當大家都是情緒上頭時,以理性的名義,暗地裡將兩岸的情緒對立弄得更加嚴重,只准自己胡亂批評中共,也不管可能的後果.想用自己低能的意蒂牢節來綁架所有人,簡直混帳透頂!在勞資看來,連俺一向十分蔑視的火星鸚鵡,都比你有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