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近代中國戰亂死亡人數與背後所反映的人道主義精神
2022/07/17 08:58
瀏覽1,887
迴響4
推薦12
引用0
我最近嘗試檢討中國社會的“人道”精神欠缺的問題。而我還認為,這種人道精神欠缺問題其實影響深遠,問題卻常被忽略。這種欠缺可能使得中國近代的改革努力,容易走向極端與偏頗。有些偏頗甚至可能和民主、法治的發展遲滯有關。
先對這裡的主要用詞稍作解釋。我以為"人本主義"(humanism)應該和"人道主義"(humanitarianism)“做區隔。兩者之間雖然可能也有意義重疊,但是兩者的區隔卻也很重要(註一)。“現代性”精神可能比較與“人本主義”有親和性,而和“人道主義”卻可能有扞格。
另外,“人道精神”與“人道主義精神”似乎可以混用,但語義應該並不完全相同。後者比較含有理論或系統性思想的成分。不過,人道精神大概很少發展成系統性的思想或理論,至少在早前是這樣;它更多時候只是行為背後蘊涵的心理朝向。而我以為,越少思想成分就越不適合稱為人道“主義”。只是這個界限並不分明。
我知道,就像我提出的其他對中國社會的批評意見一樣,這個關於中國社會欠缺人道精神的說法也會遭到反駁、否認。我同樣不認為我有辦法確證我的說法成立。但是,說服的工作還是可以再稍作努力。這種努力未必完全沒有作用。
其實,有些人不需要通過我提出什麼證明,就已經接受這個說法或類似說法。也有些人則是無論如何不接受我的說法,而我也無法提出最嚴實的證據來支持我的說法。不過,應該還有另外一些人,可能可以在我的說服努力之下,傾向接受或相信這個說法。
要證明某個社會欠缺人道精神,這種事情和數人頭不一樣,測量效度的問題隨時可被質疑(數人頭也不是完全沒有效度問題,但問題畢竟還是簡單得多,因為“精神”不是可直接觀察到的現象)。
我之前曾經寫過一文,提到清末曾國藩在平定太平天國亂事中進行了屠殺行動,特別是在攻破南京城之後。僅僅是最後這一役,據說就屠殺了約二、三十萬人。而我以此為據,認為即使是曾經的名儒曾國藩都不吝惜殺戮,可見(當時)中國社會確實欠缺人道主義精神。
但是,這種單一個案未必足以說服人,所以我想再多舉些例子,從系列的殺戮、死亡事例來反映中國社會人道精神不足的問題。以下我嘗試列舉從18世紀以來發生在中國較顯著的戰亂事件及其造成的死亡人數,期藉以反映背後的人道精神狀況。不過,以下的戰亂案例未包括抗日戰爭,因為那裡面的死亡比較不直接反映中國人的人道精神(雖然也未必完全無關。中國人對待所謂“漢奸”的嚴峻懲罰或可見一斑)。
一、滿清平定準噶爾部之役
1755年,由於準噶爾部阿睦爾撒納叛清,乾隆帝決定征服準噶爾部。征服行為在臣服於清朝的回部屬臣的協助下,由清軍滿族將領實施,男性與老女人處死,年輕女子則被拐走。據學者估計,在1755-1757年清軍征服期間,50萬到80萬人,約80%的準噶爾人死亡(其中一部分死於天花,佔比約40%左右)。
二、川楚教亂
川楚教亂指中國清朝嘉慶年間爆發於四川、陝西、河南和湖北邊境地區的白蓮教徒武裝反抗政府的事件。1796年,宜都、枝江一帶的教眾首先起事。亂事延續到1804年。據統計,戰亂死亡人數約一千六百萬人。清朝前後投入超過兩億兩白銀,相當國庫五年財政收入,使國庫為之一空,八旗、綠營等清朝正規軍之腐朽在戰亂中暴露無遺,清政府被迫依靠地方團練鎮壓起義。
三、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之亂是19世紀中葉中國的一場大規模反清運動。從1850年末起,直到1964年截止,歷時14年,直接死亡人數約2千萬人。但是,大亂造成的全部直接、間接死亡人數,估計達到1.6億人。
四、陝甘回亂
同治陝甘回亂(簡稱同治回亂),是於19世紀清朝同治年間發生在中國西北地方的一場大規模動亂和戰爭。這次戰爭的起因主要是回漢矛盾,戰爭主要表現為失去理智的相互殺戮。同治回亂自1862年起直至1873年結束,持續10餘年後才被清廷鎮壓。這場暴亂除了在陝西及甘肅外,還波及寧夏及青海以及新疆各省,對中國西北地方經濟和文化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史料顯示,陝甘兩省共損失人口總數保守估計約2,000餘萬,不少戰前回民聚居的州縣戰後回民蹤跡全無。
值得注意的是,被視為民族英雄的左宗棠可能也要為其中回民的死亡負相當大的責任。胡林翼給林則徐推薦左宗棠,說他「湘陰左君有異才,品學為湘中士類第一」。這樣的人物,不但是在戰爭中造成大量屠殺,而且在回族領袖馬化龍戰敗投降後,下令將馬化龍及親屬、親信一千八百多人全部處死,其餘34,000人被遷往苦寒之地安置。左宗棠還下令將被俘的回族青壯男子盡行閹割。手段非常殘忍。事實上,在戰爭之初,左宗棠還上奏稱:“陝回之禍由於漢回構怨已久,起釁之故實由漢民。”
五、國共內戰
依據中共方面的記錄:“解放戰爭中累計共消滅國民黨軍807萬人,其中斃傷171萬人(36萬人戰死);解放軍方面傷亡136萬人,其中犧牲28萬人,失蹤和被俘約19萬人。因此在解放戰爭期間,國共兩軍共有約307萬人傷亡,其中死亡數字為64萬人。平民直接死於戰爭的人數大約在50-100萬之間,無法做精準統計。(此處數字並不包含在抗戰前發生的國共戰爭死亡人數)
六、鎮壓反革命運動
鎮壓反革命運動(簡稱“鎮反“)從「雙十」指示(1950-10-10)下發起,實際執行時間是從1951年1月開始,殺人最多的是2至5月期間。當時全國都在忙著殺人,而且是急急忙忙地殺人。所以鎮反運動開始短短幾個月時間裏就殺了50多萬人,被認為超過國、共內戰中三大戰役(遼瀋、平津和淮海戰役)戰死的人數總和。
七、大躍進
學者們廣泛將1958年到1962年間中國農村發生的大饑荒視為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多數中外研究學者都估計,「大躍進」泡沫破裂後因飢餓和患病而死亡的人在2000萬到3000萬之間,或許更多。前炎黃春秋雜誌副社長楊繼繩估計,有3600萬人因為「大躍進」造成的暴行和食物短缺而死亡。他並稱,否認半個多世紀以前的大饑荒是當今政治焦慮中一個令人不安的徵兆。
八、文革
據報導:文革過程中,約420餘萬人被關押審查; 172萬8000餘人死亡; 13萬5000人被以反革命罪處決; 武鬥死亡23萬7000人; 703萬人傷殘; 7萬1200餘家庭整個被毀。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合編的《建國以來歷史政治運動事實》。另外,中共元老葉劍英則稱:(文革)全國整了1億人,死了2000萬人,浪費了8000億人民幣。
九、八九民運
八九民運死亡人數難明。當時中國紅十字會曾對外公佈過死亡人數在2,600至3,000之間。時任英國駐華大使阿蘭·唐納德發給倫敦的電報稱,「六四」事件中,中國軍方殺害了至少一萬人。在2014年解密的一份美國政府機密檔顯示,中國內部統計的死亡人數達10,454人。
以上所列的戰亂事件,當然只是舉犖犖大者。近代的中國,戰亂頻仍,死難無數,難以細究。而僅僅看這幾樁較大事件,死亡人數就已經非常驚人。其中,特別是太平天國之亂,直接、間接死亡人數,竟可能達到1億6千萬之多。即使這個數字高估,另外一些報告裡也估計死亡達到上億人,仍然是非常恐怖的記錄(人類歷史上迄今最大規模的戰爭,二次大戰的死亡人數,直接死亡人數約3600萬,總死亡人數估計最多是近7千萬。少於太平天國之亂的總死亡數)。
死亡人數雖然只記錄了死亡數字,但是,我們可以想像它可能還連結著各種其他苦難,譬如家破人亡、流離失所、飢餓、疾病、掙扎…。近代中國人經歷了什麼樣的苦難?也許許多死亡者是被認定為是亂臣賊子、非我族類,但是,廣義來說,他們其實都是中華子民。至少是彼亦人子也。
為什麼動輒會有這麼龐大的死亡數?
其實有個人口學上的理由。按照人口學鼻祖馬爾薩斯的說法,當人口過剩時,通常就會以戰爭、疾病來恢復平衡。所以,戰爭的發生與死亡規模,很可能受到人口過剩因素的影響。人口過剩情況越嚴重,戰爭越可能發生,而且造成的死亡規模也特別龐大。而清朝初年,中國人口快速增長,大約從17世紀中的一億增加到19世紀初的四億。這種人口規模與增速,中國從未經歷過,當時也很可能沒有任何政治、經濟機制能夠承受。於是,就發生了死亡規模龐大的戰爭與動亂。
但是,話說回來,大量的殺戮與對生活困難者的照顧不足所導致的死亡,仍然反映了整個社會人道精神的薄弱。如果人道精神濃厚,人們的殺戮與照顧他人與否(包括對非親非故之人的照顧)的表現還是會不同。尤其在非戰爭狀態下的殺戮與照顧不足,更與人道精神不足有關。
鎮反與文革基本上都不是處於戰爭狀態下,但是,死亡人數還是很驚人。大躍進造成了大量的飢餓死亡。但是,據說當時中國大陸還在將部分糧食送到國外去。再者,飢餓已經發生了,卻沒有及時改變相關政策,反而把彭德懷這些提議重新思考相關政策的人施予重罰,這其實也反映人道精神的缺乏。看到有飢餓現象卻仍然不管不顧,繼續走原來政策路線,這就是沒把人民受到的飢餓痛苦當一回事。
國共兩黨推動“革命”,採取了過激手段來進行改革,無形中對人道精神也造成壓抑或戕害。而共產黨更是明確走向集體主義的改革路線。其對“組織”維護與對“階級鬥爭”意識形態的強調,更是對人道精神的維護、發展極為不利。共產黨對一些較溫情的人際互動方式常常嗤之以鼻,稱之為“小資產階級意識”,明確表示那是一種不當的行為模式。而那裡面其實就常常蘊涵著人道精神元素。
人道精神,也許在某些人看來是無謂的,甚至是對革命、建設事業有阻礙的,是空談理想的人才會講究的事情。但事實上,這種看似現實主義(?)的心態其實讓中國長期走在偏頗的、甚至會自我反噬的悲劇道路上。
關於人道精神與民主、法治的關係,我有些比較大膽的猜想:要想民主制有實質進展,其實需要人道精神做基礎。人必須有”彼亦人子也“的心態,也就是願意承認別人也應該擁有與我相同的基本權利,如此才會由衷接納民主與法治。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民主、法治和”人道精神”無關。人道精神不是特別要去同情弱勢、底層民眾的痛苦嗎?限缩統治者的權力、強調普遍平等權利的思想與人道何干?但是,事實情況可能是:只有在願意設身處地為弱勢者著想的心態下,人們才實際上願意承認“別人”也應該擁有與我相同的基本權利。這可以說是一種“矯枉必須過正”的邏輯。否則,人的自然傾向可能是勉強願意考慮和社會經濟地位與自己相當的人分享權利,而有意無意會把底層民眾(還有異議者)自然排除在分享圈之外。當然,這可能還是在必須分享的時候才如此考慮,而如果有可能,也許會有很多人傾向要獨攬各種權利。
只有在我們的同情目光轉向弱勢者的時候,我們才願意與最多數人平等分享權利。所以,人道精神可能是民主進展的基礎。
“法治”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法治的精神在於: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一體遵循法律規則。法律高於統治者(而不是任由統治者來操弄法律);而法律也同等地保障底層民眾的權利。這種“一視同仁”的精神,也需要人道精神下對底層民眾的同情心理來支撐。
所以,我認為中國社會難以走向民主、法治,可能部分是因為欠缺人道精神所致。
不過,這裡又需要再對措詞問題稍作說明。人道精神如果主要是源於人性自然的傾向,但是,這種自然傾向卻可能因為惡劣情境而被壓抑,甚至幾乎消失。所以,它需要時時被喚醒,需要有一套思想來持續支撐、維繫。就此而言,人道“主義”精神就變得有特別意義了。而恰恰在這裡,中國文化裡似乎少了這麼一塊。從孟子講了“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以後,人道主義思想好像就停止在孟子的理論水準上,甚至連這個水準實際上都很難維持。專制王朝有意無意總是要壓縮這種人道主義精神。近代中國想要掙脫舊包袱,卻仍然是歷史悲劇此起彼伏,連綿不絕,恐怕就與未能看見問題的此一重要癥結有關。
今天的中共似乎也仍然走在這種偏頗的路上,甚至還走得更遠。悲哉!
註一:
概念上,“人本主義”的核心是強調人的尊嚴與主體性;而“人道主義”則在強調關注、獻身於人類的福祉,特別是受苦者的福祉。兩者意義可能相當部分有重疊,但是並不完全等同;而且,重要的是,我也不認為人道主義一定完全包含於人本主義的範疇內,因為“神本主義”(theism)思想中也可能蘊含人道主義精神。基督教中耶穌的教訓,富含人道主義精神,也對西方文化起到深遠影響。而它的背後主要是神本主義思想。如果其中也有些人本主義色彩,比較是隱而不顯的部分(神的慈悲,也可能是人對他人的憐憫心理的投射)。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4) :
- 4樓. 狐禪2022/07/19 13:53版主忽略了民國19年的中原大戰,其影響層面不下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原因只是軍閥要搶地盤。此外曾國藩剋太平天國時的南京大屠殺,正史也有意淡化。戰爭發生時是無人道可論的,因為已經落入生存之爭(至少交戰雙方這麼認為)。至於為何要以戰爭手段解決,這兒常見到的理由是「對抗異類」,這也迴避了人道問題。至於旁邊吃瓜群眾怎麼看,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 3樓. 還好,中國領導階層多為精英人類,2022/07/17 22:25因為他們不被自己的ego囚禁框限,才能譲全中國在過去30、40年,快速脫胎換骨,
ego,像行車所用的 GPS 導航系統!茁壯的ego最愛把人導入死路、或引入錯路、或停在原地空轉!
您不孤单,您代表台灣千萬人口所呈現出的面貌,
基本上台灣教育,徹底失敗.養成千千萬萬受ego控制的成年人.沒有救了! - 2樓. Taiga2022/07/17 16:36一樓的說:「對了,沒有神,沒有上帝,您就是神就是上帝.」
我認為上帝的位子版主是當仁不讓的,譬如:版主對全體華人說,我說你們有病,你們就通通有病。這不是上帝還能是什麼!
版主舉了九個事例證明華人沒有仁道主義精神。版主如果把標題改為:〈廿世紀戰亂死亡人數與背後所反映的人道主義精神〉去研究,會發現,不得了,廿世紀兩次最大的戰禍,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白人基督徒發動的,他們自相殘殺之餘,行有餘力,還把非基督徒的猶太人,一大批幾萬人幾萬人的送進煤氣室,面不改色的殺,燒。即便如此,版主眼中,他們的「人道主義精神」還是比華人高尚。
版主也可以將標題改為〈北美洲印第安人死亡盡淨背後所反映的人道主義精神〉。大家知道要見到印第安人你得到中南美洲去,在北美洲要看到印第安人比看到鬼還難。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哪去去,曰:全殺了!誰殺的?「西歐白人新教徒」殺的。即便事實如此明顯,西歐白人新教徒還是版主心目中最具人道主義精神的人種。
沒辦法!上帝說你有病你就有病,上帝說你沒有人道主義精神你就沒有人道主義精神! - 1樓. 哈哈哈2022/07/17 11:13哈哈哈哈,您老人家一篇又篇精彩的ego自白,
本人開心的不得了,
來上3秒鐘的抽象課,您趕緊劃重奌:【ego】,和【validate】,
【ego】
ego,從您出生就開始趁機落地生根、發芽茁壯,
ego主要養份是您的恐懼情緖,藉以堅定生長,
ego最愛悲、哀、痛、苦、失落、失敗、愤怒、抱怨,
ego最愛讓 mind 回憶過去的悽慘、
ego最愛所有負面的情緒和思想
ego盡全力阻止人往前進、做出改變,
ego千方百計妨礙人活在當下、活的快樂、活得正向、活得光明,活得積極充滿希望.
【validate】
ego每天强制人重覆一遍又一遍以上的情緒活動,用來validated,讓人確定那個被ego綁架支配的「你」,正是「你」.
當我們看到路邊睡了一個遊民,有心人,能力有限,也會去買份食物和水,而不是趕快回家坐在電腦前拚命寫一堆廢文,想說服他人,要別人慈悲闗懷去救濟!
您篇篇文章大談人道、慈悲,不是因為您比其他人更人道更慈悲,而是您希望別人對您更人道更慈悲,有錢的人不會天天大談自己有錢,窮鬼才會如此.
人的行為舉止分conscious,和 unconscious,2者之分別在於,前者用實际行動,後者躲在家裡叫別人去行動.
抽象的觀念,沒有智慧很難去理解,反而容易被曲解.
您継續您這一生的使命:用文字打倒消滅共産黨.
對了,沒有神,沒有上帝,您就是神就是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