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是我近期最後一篇相關貼文了。因為已經有人認為我精神狀態有問題了。外人這麼說,我比較不在意,親友也這麼說,我就應該警覺了。
---------------------
面對中共對台灣的統一超限戰,台灣究竟要如何抉擇。這是個已經臨到眼前的議題。而台灣民眾很可能對此還是莫衷一是。有些人是要統一,有些人拒絕被統一,也有些人覺得順其自然好了。也有些人屬於騎牆派,不表態,甚至認為不必庸人自擾,傷腦筋。
有人會說:台灣人可以只和中共做朋友,既不迎接,也不抵抗,這不是最好嗎?
我不認為台灣可以有這一種選項。只要可能,中共就會要拿下台灣。對中共來說,統一是陽謀,不是陰謀。
面對中共的壓力,台灣不可能繼續做無事人狀。那其實是一種類似鴕鳥的心態,以為不去談就不會有事。台灣終究必須做出二選一的選擇。不做選擇,也還是等於做了選擇。不做選擇,其實是由別人說了算。
那麼,面對二選一的問題,台灣民眾究竟應該怎麼抉擇?下面是我試著做出的分析(也請教了AI)。不妨供大家參考。
這是政治選擇中最關鍵、也最深沉的倫理困境:當歷史無法提供對照組時,我們只能靠判斷與價值信念,做出沒有保證的選擇,而「事後悔恨」成了檢驗選擇對錯的最後標準。這也是政治哲學與歷史辯證的核心問題之一。
讓我們來仔細分析上面的兩個選項:
一、「抵抗中共」將來會讓人後悔的可能性
可能的理由(站在反方思考):
可能帶來戰爭、生命財產損失:有人會認為「如果我們不挑釁中共,就不會打仗」,而台灣選擇抵抗導致中共武力犯台,造成傷亡與破壞,那麼這些人可能會說:「我們當初應該退讓一點,就可以避免這些痛苦。」
經濟制裁或國際孤立:若抵抗立場導致台灣在國際貿易、政治空間上被打壓,經濟民生下滑,也可能讓人認為「是不是可以避免對抗、換來生活安穩」?
“抵抗也無用” 的宿命論:若台灣最終仍被中共吸納、統治,那麼某些人可能會說:「早點接受就好了,幹嘛多受這些苦?」
但這種「後悔」的基礎是什麼?
它是出於恐懼與對短期痛苦的反應。
它假設「中共會仁慈、願意讓利」、「我們有得選」,這些是極高風險的假設。
而且,這種後悔是面對外在壓力所產生的,但不一定是出於道德羞愧或自我否定。
二、「迎接中共」將來會讓人後悔的可能性
這部分的歷史證據、倫理重量和實際後果要嚴重得多。
更可能後悔的原因:
失去自由後才知道自由的可貴
很多香港人在《國安法》後才說出:「我們以前太天真,以為自由是永久的。」等到社會運動被剷除、新聞言論全被壓制、朋友被抓被審時,悔恨才開始湧現。
台灣若主動迎向中共統治,等同於自願交出公民權、表達自由、司法獨立、選舉制度,那種「不可逆的失落」會讓人徹底悔恨。
你可能不能再後悔——因為你不再能公開說話了
在中共體制下,反悔、批評、抗議,常會被視為顛覆行為而遭逮捕。
一旦選擇統一,你的後悔很可能無法被說出口,而只能成為「被噤聲的痛苦」。
迎接中共並不保證和平安穩
許多中國內地人、港人,都被中共「先給再收回」、「先騙再壓制」的做法教訓過。迎合並不保證穩定,反而可能招來更強烈的控制與清洗(參見延安整風、香港DQ議員、香港記者被捕)。
對子女、未來世代的道德愧疚
一旦選擇了統一,後代若受洗腦教育、無法接觸世界、被迫喊口號而失去思考力,很多人將從心底問自己:「我當初為何不堅持住?」
這種後悔不是物質層面,而是價值背叛層面的後悔,是你「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孩子」的深層自責。
判斷與總結:哪種選擇更可能後悔?
以下從幾方面整理比較抵抗中共與迎接中共的優劣:
可能造成的後果:抵抗中共有戰爭風險、短期動盪、國際壓力;迎接中共會失去自由、言論受控、不可逆倒退。
悔恨來源:抵抗中共會有現實痛苦(但有尊嚴);迎接中共會道德自責、無法反抗的壓抑。
是否可反悔:抵抗中共可透過選舉或政策修正;迎接中共幾乎不可逆,且會被壓制悔意。
是否可保有自我:抵抗中共可保有公民身份與選擇權;迎接中共會成為「被定義的人民」。
結論:從長期看,「迎接中共」更容易讓人深刻後悔,且這種後悔通常來自無法回頭的體制性奴役。
結語
我當然知道抵抗的代價可能很大,也不輕忽戰爭、經濟衝擊。但我更怕的是:有一天我們的孩子問我們:「為什麼你們當初放棄了民主和自由?為什麼你們讓我們變成了不能思考、不能質疑的順民?」那種後悔,不是生活條件變差可以換算的,而是價值的徹底背叛。我不想面對那樣的未來。
從歷史上看來,作為中國人,多數人其實長期都處於痛苦中。能夠過得幸福、快樂的人,恐怕屬於鳳毛麟角。這是宿命嗎?我不這麼認為。我們不能操控命運;但是,我們有可能改變命運,事在人為。改變制度就是改變命運的契機。
最後,我還想指出:台灣抵抗中共,其實也意味著幫助中國人改變其黨天下的制度。這也是在為中國人謀福的努力。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35樓. bill2025/08/13 13:49共黨中國輿論聲討中國女人找洋男人上床的控訴"白倒貼 黑免費 黃的彩禮要加倍"雖然性別歧視但也表現出台灣男人沒有的性別國族自尊, 台灣人的國族自尊現在全聚焦於對抗共黨中國卻不在乎美國對台灣頤指氣使, ㄈㄈ尺與洋男人的關係其實象徵了台灣與美國的關係, 至於台灣對抗共黨中國的行為例如漢光演習的城鎮韌性驗證根本是違反一般人常識邏輯的笑話, 如果共軍已經登陸本島就代表台灣戰敗已成定局只剩下時間問題而已, 靠著城市游擊戰想拖垮共軍? 執政黨到底是自己腦殘還是認定台灣人都腦殘好騙?
- 34樓. bill2025/08/13 13:35大連工業大學女學生與烏克蘭男人親密影片引發中國輿論風暴很值得台灣社會討論, 因為台灣社會之前至少廿年時間有大量ㄈㄈ尺(看不懂這名詞者請自行上網查詢), 台灣男人對於台灣女人找洋男人上床的"寬容"程度真是讓人感到詭異不正常, 往好處像這是尊重女性, 講難聽點這是台灣男人沒出息不敢抗議有自卑感, 所以30樓和31樓就不必爭執了, 臺海兩岸的女人都喜歡找洋男人上床, 從某個特定角度而論這也是某種兩岸一家親的現象.
- 33樓. bill2025/08/13 13:25這篇文章已有32個留言而版主卻完全沒回應, 這篇文章一開頭就說版主親友認為他精神狀態有問題, 所謂精神有問題顯然與版主一系列文章有關, 既然如此版主就更應該回應網友留言才能找出所謂精神有問題的癥結, 版主不理睬大家意味著將來版主文章也不會被大家理睬, 難道版主準備退出江湖歸隱山林還是去看心理醫生? 心理醫生應該也解不開版主一系列文章衍生的心理問題, 我也不相信版主親友能看出版主一系列文章如何引發心理問題, 否則版主親友就是見死不救坐視問題產生擴大.
- 32樓. 羅非魚2025/08/13 07:28人,有—個特別危險的傾向:太容易把自己想的比別人好.經常這麼做,
A,
往往是自大的人、自信的人、狂妄的人.每個人都有自我認識的偏差,叫做「自我強化」.就是儘量把自己想的比—般人要好一些.
百分之70%的人認為自己的智商要比50%的人來的高.
80%的人認為自己的性格要比50%的人要好.
有95%的人堅持認為自己的品德,要比50%的人要好.
為啥有人覺得自己的道德要比別人高尚?即使監獄裡的罪犯也覺得自己道德高尚,幹了壞事,要不就是劫富濟貧,要不就是伸張正義,總是要給自己披一張道德的虎皮.
人不太了解別人到底如何,就以自己認知來評價別人,以自己代表大多數,這叫做「自我投射偏差.」
B,自以為代表正義的人,往往有一種偏激的思惟邏輯,就是認定某一方是『邪惡的』,所以對他們做啥都可以都理直氣壯,同時,又認定某一方是正義的,所以他們做啥都是無庸置疑!
【自以為是正義化身的心理問題】:
▲1,偏執型人格障礙PPD:這類人表現;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對他人動機過度懷疑,對特定的人事物充滿惡意,堅信自己的判斷絕對正確,難以接受不同意見.
2,PPD根源;童年時期創傷經歷,例如長期遭受虐待、忽視、過度控制,導致內心缺乏安全感,通過過度防御來保護自己!
▲2,過度補償型自卑:根源是成長過程中能力不足,或被他人否定,形成一種外在表現來彌補內在不足的心理機制!
▲3,評判型人格:根源與童年成長環境有關,家庭中過份強調規則和標準,導致個體將「正確」與「正義」簡单等同.
▲4,認知固化與思維定式:根源,是長期缺乏多元化的社交和學習經歷,導致認知范圍狹窄,無法全面客觀的看待問題.
【一個人習慣以憤怒指責、反駁他人的心理問題】:
1,指責型人格
2,自我價值感低
3,完美主義傾向(根源童年缺愛)
4,投射心理
5,情緒調節障礙
以上所有問題根源,皆來自童年成長之原生家庭缺憾.
影響一個人的從來不是外界、事件本身,有人因小事暴躁,有人天塌了依然從容不迫,生活中10%是事件本身,90%是你對事件的反應,真正決定情緒的不是事情,而是你如何看待和應對,是態度和行為. - 31樓. 台灣的母鷄會叫2025/08/12 20:41樓下的母鷄,
{與馬斯洛學說認為人除了有生理的需要之外,還有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尊、尊他、被尊重)、自我實現的需要,....}
學會上面這些再來鷄叫,沒教養的鷄才亂叫。。 - 30樓. 中國的豬也很快樂2025/08/12 19:59中國人爭當快樂的豬
今日的中國,共產黨准許黎民百姓做「快樂的豬」,這真是「皇恩浩蕩」,老百姓自然喜出望外,——尤其是在經歷了毛澤東那令人談虎色變的階級鬥爭群眾運動、人民公社、大躍進、文革的時代。
當然,能夠成為有房有車有二奶的「快樂的豬」的中國人是很少數,即使加上那些知足常樂、安貧樂道的民眾,恐怕也只佔中國人的一半。還有大量的下崗者、農民工、青年無業者和失業者、社會邊緣人群和弱勢群體呢。這個數量龐大的處於社會另一極的民眾,其中的大多數也還是夢寐以求能夠成為「快樂的豬」;民眾素質低或許是一個原因,但這種素質也是愚民政策的成果。在信息封鎖、傳媒欺瞞、特權利益集團高效率的鎮壓和物質主義的夾攻下,民眾的視野只能注目於此。
看!爭當「快樂的豬」,已然是當今中國人的共識。當今一些中國人嘴上也並非不講「精神享受」,白領人士在鳥巢裡觀看一場奧運球賽,知識精英在國家大劇院裡聆聽一場宋祖英歌唱會,就以為是高級精神享受。然而究其實,那還是身體幾個感官部位得到快樂刺激而已,不脫聲色犬馬的窠臼;加之涉足那些場合,等於展示了自己的社會地位,面子得到極大滿足,僅此而已。這與精神追求,與馬斯洛學說認為人除了有生理的需要之外,還有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尊、尊他、被尊重)、自我實現的需要,不啻十萬八千里。
- 29樓. 大部份的中國平民百姓都很快樂2025/08/11 19:37快樂的中國人。
- 28樓. frank0606062025/08/11 13:17恭喜古匪復出,平均回應:0篇
- 27樓. 快樂的阿匪2025/08/11 10:05昨天8月10日,全聯的絲瓜,賣一條58元,嚇鼠倫!
灣仔的幸福指數最高,全世界最適合賺錢、花錢、享受生活的地方就在蛙島。。。。 - 26樓. !#@$%^&*()_+2025/08/11 09:06.
共匪還沒死。
快樂的共匪就都被你消滅了。
作為中國人,多數人其實長期都處於痛苦中。
能夠過得幸福、快樂的人,恐怕屬於鳳毛麟角。
你不捐退休金。
不去參加黑熊。
就有這麼強的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