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詠梔子花-調寄蝶戀花
2025/09/28 00:01
瀏覽158
迴響1
推薦22
引用0

淡淡暗香窗外苑,翠葉扶疏,花蕊晨光綻。

不與群芳爭絢爛,丰姿自在枝頭現。

縷縷清芬飄渺遠,沁入冰心,日暮銀河淺。

也欲馨香傳過燕,親朋故舊人嬋娟。 

竹科的宿舍區種有不少梔子花,有很長一段時間住在那裡,每年初夏開始,早晚外出運動時,一路上不時可以聞到梔子花的暗香,雪白的花朵,靜靜的綻放,內斂含蓄,低調婉約,像一段欲言又止的耳語,在微風中斷斷續續的飄浮飛揚,尤其黃昏,香氣特濃,農曆望日前後,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情境,整個人心情都會頓時愉悅起來。

 

對梔子花,心裡是有一份感情,小時候住鄉下,野地裡零散的長著數棵梔子花,台語稱「黃枝仔花」,一般是六單瓣,暑假時檢拾梔子花樹下的乾燥果實,是小孩子可以賺零用錢,性價比最高的工作之一,梔果可入中藥,有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等功效,另外可製作黃色天然染料,用做粉粿、糖果、湯圓、黃蘿蔔等食物的染劑;梔子花初夏四、五月開白色花朵,花期後段顏色會轉淡黃,長出橙黃槳果,七、八月成熟後轉咖啡色,最後有些會掉到地上。

 

現在的梔子花算不上珍貴花木,但因可製作黃色染料,古時候梔子花可是名貴的經濟作物,尤其黃色是帝王專用中國保存得最完整的一本古代農牧情況的巨著,由北魏官員賈思勰所著,成書於東魏武定二年(544)的「齊民要術」,收錄六世紀時中國黃河流域下游地區的農藝、造林、蠶桑、畜牧、獸醫等農牧業的情況,其第七卷為闡述演繹西漢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史記是中國24史第一巨作,所謂「貨殖」為「滋生資貨財利」等商業經濟活動。「史記·貨殖列傳」中有句:「若千畝卮茜,千畦薑韭,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齊民要術」則進一步說明:「素木鐵器,若梔茜千石,亦比千乘之家。」,其中茜為紅色染料植物,意思是:「有人靠販售木材、鐵器,或者靠種植梔子、茜草等染料植物,每年的收入價值可達千石(音同旦,容積單位),足以像擁有千輛馬車的貴族那樣富貴。」,不難想像梔子花當時珍貴的程度。附帶一提,「齊民要術」長期受中國歷朝歷代政府的重視,傳遍海外後亦被常成為研究物種變化的經典,近代科學史上著名的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自述,他的「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一書,也曾參考「齊民要術」。

 

除了萃取染劑,梔子從古至今都被中醫廣泛應用,最早的記錄是成書距今兩千餘年的秦漢時代,相傳作者為神農氏的「神農本草經」,是現存最早的「中藥學」,書中將藥物分上、中、下三等,梔果屬中等;明代李時珍萬曆23(1596)出版的「本草綱目」,其中「木三卷·梔」條下詳列梔子的療效,包括清熱瀉火、涼血止血、利濕退黃、消腫止痛等項。 

另外「本草綱目」「木三卷·梔」最前面也說明:「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俗作梔。」;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卮是古代盛酒的器具,因梔果中間圓兩端小的形狀,很像卮,故以俗字稱梔子。從梔果萃取染料的技術,唐代傳到日本,日本部分圍棋和將棋桌的底腳,會做成梔果形狀,因日文「梔子(くちなし)」和「無口(口無し)」讀音都是Kuchinashi,意指棋賽進行時不能交談,即「觀棋無語真君子」之意。


有一種說法「香的花不漂亮,漂亮的花不香。」,但這應是花類植物香譜的兩極,其實中間也有不少例外,梔子花應該就是又有香氣又漂亮的花之一;不像玉蘭花、含笑花鷹爪花等較不上相,但香氣濃郁的花卉,梔子花香氣不是那麼濃,清淡幽香,跟桂花有些像,但丰姿並不下於玫瑰,尤其純觀賞用,花形是複瓣的。但也不無遺憾,俗稱「玉堂春」的複瓣梔子花,是很漂亮,但不會結果,就無萃取染劑、入藥等價值,繁殖只能用扦插或壓條。有副對聯說:「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但求半稱心。」,對花似也通用。

▲▼複瓣梔子花。

▲梔子花初期是白色,晚期會變成淺鵝黃色,香氣也變濃

▲▼單瓣的梔子花,一般稱山梔子,只有單瓣梔子花會結果。

▲▼單瓣梔子花結的果實,初期綠色,後轉橙黃(上),成熟乾後就呈咖啡色(下)。(摘自Wikipedia)

▲▼日本將棋(上)及圍棋(下)棋桌的桌腳,會做成梔果的形狀,取「觀棋無語真君子」之意。(摘自網路)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雜記
自訂分類:台灣采風(三)
下一則: 練土幻化-林映汝的木葉瓷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刁卿蕙
2025/09/28 11:26

長知識了,謝謝!

尤其是棋桌的桌腳,從沒注意到是梔果的形狀,又富典故,既雅且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