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歡泰式料理的朋友對<打拋肉>肯定不陌生,不過,做<打拋肉>是不是非「泰式」不可?喜歡自創新菜的我嚐試做過一道<台式打拋肉>感覺挺不錯,來分享給各位~~
多年前,有天我在住家附近的美食街閒逛,看到一個賣泰式口味的小攤,牌子上寫著:「打拋肉60元」,心想不貴便上前探問,忘了是怎麼聊的,只記得老闆跟我說了句:「打拋就是九層塔」,我忽然茅塞頓開~是啊,我何不用九層塔來試試<打拋肉>的做法?
不過在分享我的做法之前,先來聊聊何為「打拋」?
以前吃打拋肉時總好奇~這道菜的肉亨調前是不是要先做〝摔打〞處理啊?不然為何叫「打拋肉」呢?上網搜尋,才了解~原來「打拋」是泰語Kaphrao的音譯,不過這個譯法有些失準,更接近一點的發音應為「嘎拋」,而「Kaphrao」是一種稱為「聖羅勒」(Holy basil)的羅勒屬植物,在泰國普遍被種植,早期台灣少見,但隨著泰式料理受歡迎,台灣目前也有栽種,但因為味道與同為羅勒屬的九層塔相近,有些台灣<泰式打拋肉>中的「嘎拋葉」會由九層塔取代。另外, Phat是泰文拌炒的意思,Phat Kaphrao就是:用羅勒葉拌炒,因此,不限豬肉,只要烹飪方式是用羅勒葉拌炒都可以加上「打拋」二字,例如,打拋雞、打拋魚、打拋豬肝…,就像我們的三杯料理一樣,可無限延伸。

台灣的九層塔葉
幾年前,泰國網紅「Alizabeth娘娘」曾以「打拋豬放番茄是死罪」等影片爆紅,當然他指的是正宗的泰式打拋,但,我這台式做法應該不在「死罪」之列吧?
因為我就愛加番茄酸酸甜甜的滋味啊~
來看看我是怎麼做的~~
材料:

豬絞肉約150公克
(可改為牛或雞絞肉)
番茄1顆
洋蔥半顆
九層塔適量
辣椒(視個人口味添加)
調味料:
鹽、雞粉、味霖、魚露、柴魚醬油各少許
做法:
- 1. 將番茄剖開,籽先挖出留用,再將去籽番茄切丁。

3. 炒鍋加熱後轉小火,放入絞肉拌炒至出油,視情況再加少許油(或不加)。
4. 依序放入洋蔥、九層塔與番茄拌炒。

5. 將留用的番茄籽搗碎放入同炒(可增加風味)並加一點水煨煮一下。

6. 放入所有調味料拌勻後即可盛盤。(若沒有味霖,可改以些許糖和米酒代替,也可以用一般醬油代替柴魚醬油,只是量要減少。)

可以這樣吃:

打拋肉的做法可乾可濕,我喜歡加些水煨,為的是要拿來拌飯或拌麵吃,這樣的一道菜當然也很適合包餅吃,不管是燒餅、蔥油餅或蛋餅皮都適合捲包著吃,正因為它的吃法討喜,顏色也討喜,所以當您吃膩了大魚大肉,想要換換口味時,這時候便是這道討喜小菜上場的時候囉~~
※小提醒:
愛吃辣的朋友可將辣椒切碎一起拌炒,不想太辣,那麼辣椒就切大點,炒好後可挑掉,加魚露有特殊風味,但不加也可以喔,總之,視食材與個人口味彈性烹調吧!
相關閱讀:
參考資訊:
1.打拋葉就是九層塔?五個關於「打拋」常見的誤解澄清
2.聖羅勒 (維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