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曬信
2025/03/12 13:41
瀏覽553
迴響4
推薦27
引用0

妳那些信找時間看看,不要的就燒了吧,老放在那裏…

農曆年回家,媽媽連著幾天叨念著我這件事,我被唸得受不了,終於在大年初二,趁著暖陽露臉的午後,把一批頗有年歲的信攤在陽光下一一檢視,順便~曬起信。

用廣達香紙盒裝著的這些信,少說有兩、三百封,打開紙盒外蓋,一種屬於紙特有的歲月〝黴香〞撲鼻而來。燒了這些信?哪些該燒?哪些又該留下?非得一封封拿出來看一下才能決定吧!

我拿起三疊信中最右排的第一封信,收信地址寫著:「TO:世新女舍409室」,這是一位筆友寫給我的信,我想起了學生時代「電腦擇友」的趣事,那是一個交友方式與現在大異其趣的年代,我曾專文分享在《筆友。洪亮》這篇文章中,好奇的朋友可看看。

又拿起一封,這是壁銘學長在某年暑假從宜蘭寄來的信:不知妳吉他學得怎樣了?…我知道女孩子學吉他大部分都會中途放棄,因為怕手痛,並且怕手結疤痕不好看,我想妳大概也放棄了吧?老實招出來喔!…啊?我學過吉他?要不是重看這封信,我幾乎已經忘記自己曾經學彈吉他的往事,那時還想過要進學校的吉他社呢,但看我此刻幾乎將這事忘得一乾二淨的狀態,我的吉他學得如何?大概也可想而知了!

妳穿耳洞、戴隱形眼鏡的好消息怎不通知一聲?我在家一定會好好慶祝一番,沒有高梁酒也有米酒,阿朱說很想看看妳的模樣,有空就去讓她看看,再有空,順便讓我也看看,看看這個女大十八變的俏姑娘!…哈哈,淑華,我世新409室的室友,喔,原來這個暑假我去穿了耳洞?還記得那一次〝被騙〞的經驗,媽媽說女孩子一定要穿耳洞,在鄉下甚至有「只有母豬不穿耳洞」的說法!

那年暑假,媽媽帶我到一家美容院,老闆娘說穿耳洞前會上一點麻藥,不痛,只見她用拇指與食指在我耳垂搓揉半餉,「啵、啵」兩聲,我大叫一聲,一陣刺麻,一個一端帶尖的小珍珠耳環已經在我左耳垂上,我不可置信的看看媽媽:「不是說不痛嗎?騙我,痛死我了!」一種上當的感覺,但「頭洗了一半,能不沖嗎?」我忍著痛,讓另一隻〝針〞從我右耳垂上穿過,又是一進一出的「啵、啵」兩聲,那感覺太深刻了!穿耳洞簡直是一種自虐行為,讓一隻針硬生生的穿透自己的耳垂?!

開學後不久,另一位室友〝婆婆〞也去穿了耳洞,不過她用的是較先進的耳洞槍,聽說像釘書機一樣,夾住耳垂一〝釘〞,耳環就穿上了。有好一陣子常看到〝婆婆〞被耳垂的發炎所苦,因為剛穿耳洞最忌碰水,如果加上皮膚較敏感,那這段傷口恢復期就會拖得既苦且長!

穿耳洞、戴隱形眼鏡,原來都在那一年暑假發生,那的確是自己外表蛻變的開始,有時翻看學生時代的舊照片,那戴著大大鏡片的土樣子真讓自己啞然失笑呢!唉,質樸的青春!

從記憶的時光隧道回到當下,才看幾封信已經花去我不少時間,我隨機的又抽了幾封信打開,高中死黨則雯、小時候鄰居夢萍姐、國中同學惠如,還有世新的死黨…,每一封信都乘載著一段往事…

這些信,少說都經歷了二、三十年的光陰,但攤在手上的信紙與字跡,沒有顯露任何歲月的痕跡,不去看信紙末端的日期,會有今天剛收到信的錯覺…,那是多麼清純的年代,簡簡單單,容易保留。

我想到有一年那些被我收藏在電腦資料夾,因為電腦中毒便再也回不來的許多電子郵件,寫得簡單,寄收容易,但,也可消失於瞬間!

攤在陽光下的信,已經曬了兩個小時,但看過的信還不到十分之一,有哪一封可以讓我瀟灑將之化為灰燼的嗎?我把信一一放回盒子裡,心想:十年後,再來想這個問題吧!

 

相關閱讀:

《筆友。洪亮》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散文
自訂分類:閱讀隨想曲
下一則: 十九歲少年的日記
迴響(4) :
4樓. Angelpin
2025/03/28 12:22
謝謝你也謝謝媽媽回覆,真的好受用,祝福你和媽媽都身體健康平安喜樂😊
希望有幫到您,也感恩您的祝福~ jasmin2025/03/28 14:24回覆
3樓. Angelpin
2025/03/21 08:35
真不好意思文章發完了,我有發現,然後也發現你媽媽吃素,可能是因為看到你媽媽在曬香蕉葉還有又是古坑人,所以我就把它連結起來了,很謝謝你的回應,那能幫我請教媽媽一個問題嗎?香蕉葉的處理我覺得有點難度,因為我發現我曬的香蕉葉雖然乾了,但是要包的時候很容易破掉,看看你的文章有寫說回來的香蕉葉要清洗跟燙過,那這個是指已經曬乾完還是是摘回來的葉子就要先這樣做然後再曬乾呢?然後要找葉子是不是要找比較老一點的葉子比較厚的?因為我有摘了比較嫩一些的葉子,我發現好容易破掉乾掉也一樣。

有關您的問題,有特別請教過媽媽,我想或許有人也需要這方面的資訊,所以把補充資料放入文章中,請您直接進入<媽媽的包仔粿>有關香蕉葉處理段落中查看。

之後如有問題也請直接留在該文章底下,因為您現在留的是<曬信>這篇文章,有些文不對題的感覺喔~三太子笑

請從此進入該篇文章~

https://blog.udn.com/channy0523/171716305

jasmin2025/03/24 14:26回覆
2樓. Angelpin
2025/03/19 10:16
哈囉,我最近一直參考你的包仔粿文章,因為也非常想念阿嬤的包仔粿味道,自己嘗試著做做看,很謝謝你及媽媽分享的做法及細節,我做的是花豆版本,但嫌花豆版本總覺得味道就是少了一點什麼?我百思不解,偏偏會製作包仔粿的媽媽阿姨也都離開了,所以也沒有人可以問。

自己試了試,看到你媽媽已經八十幾歲了,知道做這個真的太勞累了,我這幾天正在製作,覺得如果不嫌棄我可以寄一些些給你們嚐嚐看,可以請媽媽指導我內餡口味的不足嗎?(kisy7175@gmail.com)

不好意思,我媽媽從未做過花豆版的包仔粿,所以如果是針對花豆餡料,恐怕很難給您合適的建議,所以就不麻煩您寄包仔粿了~

我已經把詳細做法分享在<媽媽的包仔粿>,您看的是這一篇吧?

https://blog.udn.com/channy0523/171716305

jasmin2025/03/19 12:43回覆
1樓. 陳正華 牧師
2025/03/15 19:37

不得了的珍藏!

我和您一樣,也有好大一箱。

信箋、卡片、甚至隨便一張小紙條;

只要信件內容或當初收信情景有特別意義,

我就會把那些字句收留起來,隨著我飄洋過海...

這麼多年了,展讀架上的舊書,偶爾會滑落下一片珍貴的短箋。

信箋、卡片、甚至隨便一張小紙條;

只要信件內容或當初收信情景有特別意義,

我就會把那些字句收留起來」

 

您這段敘述與我的習慣如出一轍,我是連電影票都會收的

有時想,太過念舊未必是好事,

我更希望自己能成為懂得斷捨離的人,

但,好難

jasmin2025/03/17 13:28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