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年11 月27 日 星期五 天氣雨
待小人以敬心
敬心足以平邪心
剛才在背唸單字時又無緣由地分了心,想到了我與朋友們歡聚時的情景。讀書不能專心,早已是我的宿疾,我無法控制它,更何況是在落雨的夜晚。不過因分心讓我得著這麼的美景,我不感絲毫的憾慚,且多多愈(益)善無妨!
背景是在華岡上,有一片可賞的風光襯托著,我那幾位可愛的朋友自不同地方應邀而來,我欣喜極地忙著相互介紹,每人的語言有趣而適宜,態度和順。陽光輕灑地上,笑聲和著風一陣陣飛揚起來….。
知心益友的相識原是不易的,但是他們的結合,豈非人間之幸事?人生中的大樂事?建安七子、竹林七賢,白居易與元徽之等他們的相知交遊豈不令吾人心生感佩之情!
去年中秋返家,興起找來二哥的日記翻閱,這篇寫於26年前的日記,道出二哥對朋友重情重義的本質。
愛文學的二哥,19歲的年紀心中滿溢著詩情。我讀著他當年寫的日記,想像著他在落雨的夜晚所構想的與好友在陽光輕灑、和風徐拂的華岡上,快意暢談的畫面…
一部以徐志摩愛情故事為本的電視劇《人間四月天》,有著讓我百聽不厭的主配樂旋律,2000年我在上海以10元人民幣購得原聲卡帶,我常聽,因為它讓我想起對文學充滿熱情的二哥。
他一直想好好談場戀愛,可惜終其一生未能如願!
離去的那年,他才23歲。
撰文的此刻是細雨紛飛的清明節,
以一首《人間四月天》中的<我等候你>念二哥。
人間四月天~我等候你
後記:
今年中秋返家,一日早晨,媽媽從外面領回一個與我年齡相仿的人,是同村與媽媽熟稔的阿敏姨的女兒,她說是我國中的隔壁班同學,只是就學時並不認識,但她知道我,也知道我兩位哥哥。
她特別提起二哥:「妳哥那時候是學校的風雲人物,長得帥又有才華,很多女生都會偷偷欣賞談論…」,熱愛文學的二哥的確是女生會喜歡的類型,只是,沒想到他當時在學校這麼有名?讓一個國中女生在相隔幾十年後仍津津樂道的談論著!
找出寫於多年前清明節的《十九歲少年的日記》,我又掉入了想念二哥的情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