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文武廟》攬山水之勝
2011/01/07 00:20
瀏覽3,086
迴響0
推薦176
引用0

日月潭除了美麗的湖光山色,也蘊含了豐富的宗教文化,沿潭分布許多廟宇寺祠,如文武廟、玄光寺、黃帝廟、月老廟、慈恩塔等,其中又以文武廟最是香火鼎盛。

文武廟位於日月潭北邊山腰處,廟宇與山水的結合,「含山川之靈氣,擁名潭以增輝」。

文武廟主祀關聖帝君,並供奉孔子、文昌帝君,是一座文武雙全的廟,每至考季或開學日,總吸引莘莘學子前來請益禮拜。

文武廟採用北朝宮殿式建築風格,以金黃為主色,在藍天襯托下,顯得宏偉壯麗! 

廟埕廣場兩側,分峙一對石雕的巨獅,雙獅作戲珠擺尾狀,象徵拱衛及歡迎之意。

石獅通體朱紅,碩大雄渾,高度達六公尺。不但為全台所僅有,更是文武廟的一大特色。

這對石獅是新光人壽的董事吳火獅長所捐贈,當地人習慣戲稱為「吳火獅」。

文武廟在921地震前,大殿門庭放置一座刀架,但刀架上卻空無一物,因為「不敢在關公面前耍大刀」。

921地震後,重建的文武廟在刀架上放了一把大刀,是由中國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關帝祖廟致贈的「青龍偃月刀」,材質青銅,重達一百七十五公斤。

三國演義書中描述,青龍偃月刀是關羽所使用的兵器,重八十二斤(約等於現代的49.2公斤),關羽用其斬殺了不少武將,所以後世也稱青龍偃月刀為關刀。

不過,大陸的歷史學家經過考證,漢代「戟制最盛,矛次之」,在三國時代還沒有出現像青龍偃月刀一樣的長柄大刀,推測應該為小說家所構造,為了要塑造關公的威武形象,才會搭配出這一把英雄寶刀。

我想,不論是否有所謂的「關刀」,中國人對關公的崇敬絲毫不受影響。

一串串的金色祈福風鈴,滿滿地垂掛在廟柱石欄上,願望滿到要承接不住了。

祈福風鈴一直延伸到年梯步道上。

全長約150公尺的坡道上,闢建366級石階,象徵一年366 (潤年),又名「年梯」。

階梯由上往下,從1231日開始倒數排序,每一階代表一個日子,每個階梯上面刻有這天出生的世界名人。

遊客參拜文武廟,必登年梯祈福,同時找尋屬於自己生日的那一階梯,和自己生日同日的名人有哪些,增加不少樂趣。

若是11日出生的朋友們,可就要辛苦一點了。

循石階走完全程,須走過「一年」,有人戲稱,走一年才能抵達文武廟,瞧,天色不知不覺變化,可不是韶光荏苒,嘆桑榆暮景

文武廟「山門」氣勢雄拔,其後是宏大的廟埕廣場。

由廟埕拾階而上,即是文武廟的主體建築。

殿堂依山而建,愈後愈高,沿階而升。

前後共有三殿,依序為拜殿、武聖殿、大成殿。

在夕照黃昏下,殿堂顯金碧輝煌、莊嚴肅穆,有一種「日落紫禁城」的韻味。

據廟誌記載,文武廟由來與日月潭興建史有關:民國二十一(1932)年,日月潭建壩儲水後,當時潭畔水社村水社巷有龍鳳宮,北吉巷有益化堂兩廟,有鑑於潭水過高將漫淹二廟,於是決議遷廟,在地方人土的奔走下,於民國二十三(1934)年覓得現址,將兩廟合一,民國二十七(1938)年六月完工。

文武廟背山面湖,攬山水之勝,擁日月精華,地理位置甚佳。

不論是專程來祈福,或是來觀光朝聖的,總能感受靈氣四動的氛圍,心境自然而然的平靜無礙。

 

資訊來源:文武廟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四季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