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中正公園彌勒佛﹞
佛家說,人生無常。一般人往往從消極的角度去看,認為人生苦短,生老病死又無從把握,所以嘆息人生無常,甚而放棄努力,以求內心的寧靜。其實,凡事因為不同角度的選擇,就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
如果換成積極的角度來看,我們生活在不斷變遷的現實之中,面對無可避免的「無常」與「不確定性」,我們接納它,視無常為生命的導師,認清人生的本質,予以包容,欣賞由於無常而帶來的變化之美與豐收,並且用智慧去回應,解決問題,做一個清醒覺察的「覺者」,若進而參悟真常永生的妙諦,那就是佛陀如來了。同樣是生活,悲觀消極總不如樂觀積極,這絕非不切實際或自欺欺人。
接觸佛經時,我們不妨用積極的角度去了解,往往獲得妙新的體會。以《禪‧生命的微笑》享譽文壇、教育界的
如《雜阿含經》有謂「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與「涅槃寂淨」。所謂「諸行無常」,亦即生活和遭遇都是無常、不確定、不斷變化的,我們既無從逃避,就必須坦然面對與承擔,運用智慧,保持彈性,懂得調適、轉彎,發揮創意,去解決無常所帶來的種種問題。
其次「諸法無我」,是指人唯有摒棄以自我為中心的刻板想法,不偏執,不意氣用事,才能夠真正理解人事,認清自己。最後的「涅槃寂淨」,是說心靈的無塵無染,我們要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學聖默然」,專注、清醒和覺悟一切無常的現實,遠離塵垢,把事理看得清清楚楚。
佛經真理言賅而旨遠,然而透過全新的角度來審視、詮釋,當有助於開啟慧根,促使我們清醒、覺察,在渾濁的人世中從事修持。
面對人生的無常,我們若從佛經裡去尋求積極、正面的智慧與態度,做到「慧解脫」,成為一個看清無常的覺者,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在不斷變動的生活或工作中,超越困境與煩惱,找到真正的平衡點,取得快活的生存之道,讓有限的生命不斷地提升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