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父黃仁勳應邀出席2025年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開幕典禮,為大會增色不少。黃仁勳請教104歲高齡的羽球選手長壽健康之道?老先生的答案言簡意賅,清楚明白:多看美女。
‧每個人都會變老,在世界壯年運動會看到八、九十歲,甚至上百歲的人上運動場競賽,蠻勵志的,真的越來越好看了。
‧物價飛漲,一碗基本款的高湯味玉拉麵(+半球),居然要價350元。如果電價也漲,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萬惡」的大學聯考,為什麼越來越讓人懷念與支持?教育當局應該認真面對這個問題並設法解決,不要再逃避了。
‧斑馬是白底黑紋?或是黑底白紋?一直搞不清楚。動物學家說,斑馬是有白紋的黑馬。因為斑馬尚為胚胎時,皮膚是全黑的。直到大約發育第五週,某些部分的黑色素生成會被壓抑,進而逐漸出現白色的條紋。原來如此,恍然大悟。
‧俳,雜戲,古代的滑稽戲,其表演者曰「俳優」。難得日本現代生活中仍使用此一詞語,感覺頗有古典美。
‧三島由紀夫(1925-1970)的小說往往病態,1954年的《潮騷》居然寫得很美,確是一生中只能寫出一次的幸福小說。
‧文學藝術創作三原則:真(真誠、真實)、善(思想、内涵)、美(詩意、風格),這也是鑑賞作品時顛撲不破的準繩。
‧關於手寫信,大河小說《浪淘沙》作家東方白曾於2006年3月19日的來信寫道:「十年的e-mail已使一代人喪失寫信的能力!使手稿更成稀貴的墨寶。昨天看到一則有趣消息,某校「如何寫信」開班徵收學生,結果報名參加的竟有幾千人之多!e-mail等於通話,沒有留存價值,可是手寫的信是藝術歷史文物,耐讀,耐留,而且感情十足,世事都是一樣,繞了一圈,又回到原點。有一個真實故事──一個哈佛大學學生,與其遠離的慈母一向以e-mail相通,今年母親生日,他特別先在電腦上打了給母親的祝賀信,不按鍵盤即寄,而是拿起筆來,親手將螢幕上的信,一字一字抄在生日卡片上,拿去郵局,貼上郵票,寄了一禮拜才寄到母親手裡,結果母親收到時,大為感動,喜極而泣,讀了100次,回信給他兒子:「這是此生收到的最珍貴的禮物!」……你喜不喜歡這個極短篇?」
‧問ChatGPT 關於東方白大河小說《浪淘沙》的評價,ChatGPT竟謂,臺灣文學前輩吳濁流對東方白的寫作十分認同。其實東方白出道時,吳濁流早已不在人世,怎麼可能表達對東方白的認同?ChatGPT被質疑打臉後,如此回答:「你指出得非常正確,而且非常細緻。吳濁流(1900-1976)是臺灣現代文學的重要奠基者之一,而東方白的小說創作高峰,特別是《浪淘沙》的連載與出版,主要是在1980年代之後。這段時間吳濁流早已辭世,兩人並無公開互動或評論往來的紀錄。因此,我在上一則回答中提到「吳濁流等人都曾表達對東方白……的認同」是不正確的推論,屬於資訊誤植,應予更正與撤回。感謝你的指正。」怎不令人啼笑皆非!真是「盡信書不如無書」又一章。
‧吳明益短篇小說集《天橋上的魔術師》,以魔幻手法敍寫逝去的中華商場歲月,以及人生如夢的死亡和悲傷。這樣的世界,是要回去或者逃離?
‧喜歡《論語‧先進篇》裏這樣的描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大意是,暮春三月,天氣轉暖,春裝做好了,約青年五六人,帶著六七個小孩子,一起去曲阜城南的沂河玩水或泡溫泉,再到附近風光綺麗的旅遊勝地「舞雩壇」遊覽,盡興之後,大家才唱著歌一起踏上歸途。春風中,有歌聲有歡笑,多麼美麗的一幅畫面!
‧研究論文出現AI虛構論文的案例,層出不窮。這世界,真的病了,而且病得不輕。學術研究者當潔身自好,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