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網路發言挺或反某人,是網友而非網軍。網軍是指一人扮多人,去網路投票捏造民意,或在網路新聞後刷出不同身分之留言,以帶動輿論風向者。這不容易,因Youtube或臉書帳號要手機認證。
軍隊要食糧養兵,網軍也要有人出錢養門號。在台灣,中華電信門號低消是每月199元,養千個門號每月要20萬元,所以有些人在電話基本費較低的國家養網軍,以省開銷。成立境外網軍,也在迴避東窗事發後被查,畢竟跨國查身分較難。
門號像武器,有人操作才有攻擊力,所以網軍要租辦公室,比如雇50人,每個網兵操作200個帳號,便有萬個帳號的攻擊火炮。
一人如何操作200帳號?針對網路投票,網兵一點某人就灌一票,灌進萬票毫不費力;網路留言靠打字太耗時,網軍會提供罐頭資訊,讓網兵以快速鍵留訊息,譬如全力支持*、我唯一支持*、有改革膽識 *等。
網軍灌票與留言會影響實體投票嗎?一對一選戰影響有限,三腳督選舉若牽涉棄保,網友集體挺某人,會動搖支持者信心。比如在2024總統選舉,侯友宜新聞下方,常有一長排留言在罵他,會形成無人支持的假象。
假象要弄假成真,最好搭配假民調。2024選前的求真民調等,存在目的在求假。道理很簡單,一個有效民調要花約30萬,誰會花錢做民調讓大家任意引用?這些民調可能連電話都沒打,只在辦公室捏造數據,才會與選舉結果差那麼多。
假民調有名嘴加持,效果無限放大。2023年若無蔡正元、郭正亮、鄭麗文等名嘴,在媒體日夜洗腦假民調是真的、鼓吹棄侯,侯友宜不會只輸賴清德6%。這些名嘴如果閉嘴,國民黨早就贏得2024總統選舉。
到了2025年,同樣的媒體造神、民調造鬼以及名嘴裝神弄鬼的戲碼,又在黨主席選舉上演,尤其網軍更不計成本傾巢而出,蔚為奇觀。
而2023年春要黨中央不辦初選、直接提名侯友宜,夏季開第一槍換侯,秋季吶喊要國民黨認輸改挺柯的名嘴,本應負荊請罪,如今卻穿國旗裝在競選、當這齣戲的第一主角,這對得起為國旗犧牲生命的先烈嗎?
走筆至此,誰在養網軍呢?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養網軍很燒錢,不會只用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