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洛陽觀音27番:平等寺(因幡堂)─京都魔界
2017/01/27 22:55
瀏覽861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旅遊日期:2016/1/252017/1/14

京都就像魔界一樣,在這其中特別會迷路。

一來是京都本身就是個結界之都,從佈城到發展都隱隱含著四神相應的影子,再加上方格式的規劃型路面,理論上很不適合城鎮發展的情況下,卻發展出如此繁華的城市,讓然不禁感覺京都藉由風水地理的關係,把四周的氣脈都匯集到了京都。

二來則是因幡堂的位置。

因幡堂的位置其實非常奇妙,位在四条與五条通之間,其實公車站下車後應該會馬上到。只是一抬頭,馬路上的高樓大廈讓尋幽訪古的遊客懷疑這裡真的會出現古剎名寺嗎?

西裝服與套裝魚貫出入於這之間,讓來到這裡的旅客顯得有些怪異,像是本來期許看到和服與僧人的地方,卻有種來到東京、看見西裝戰士的錯覺。而傳說中日本三大如來的因幡堂藥師,為什麼會在這如此現代化的地區呢?

最後,只能像解謎遊戲一樣,藉由石碑與地圖,找到因幡堂的所在地。

指向因幡堂的石碑在松原通與烏丸通的交界處,像是碰到敲門磚一樣,轉過一個彎向左轉,盡頭是柳暗花明,和煦的陽光輕輕灑落在溫暖的木屋,常夜燈屹立一旁,像是在現代化的繁忙地區中,找到平靜且安穩的地區。

像是世外桃源一般,日本三如來就這麼隱藏在繁華的高樓大廈中,用精準的結界隔絕世俗與神聖的交界,讓這裡如蓮花而不染。

京都宛如魔界,轉過一個彎,永遠不知道這裡有什麼。


因幡堂的正式名稱是平等寺,本尊是供奉在這裡的藥師如來,之所以又稱為因幡堂,傳說是因幡國司橘行平在返回京都時重病,在因幡國中發現漂浮著一尊藥師如來,醒來去找也果真在海邊看到散出光芒的藥師如來,便因此治癒。後來橘行平返回京都,便把佛像帶回京都,並且設立因幡堂,以供養藥師如來。

而後來供養觀音菩薩,也是室町、明治的事情了。

觀音堂位在本堂的右前方,其實一開始的時候,還真的忽略觀音堂,一直以為觀音菩薩坐鎮在本堂之中,直到後來在紀錄的時候,才發現並沒有觀音的照片,經查才發現觀音並不在本堂之中,因此在隔年的一月又重新尋訪,才終於看到觀音堂前的觀音。

預先寫了觀音菩薩的朱印,卻在一年後才驀然回首,與菩薩相遇,燈火闌珊中等待的,到底是我這遊客、還是靜靜等著我歸來的觀音呢?


走近觀音堂,發現觀音堂內有兩尊觀音,而這兩尊都是本尊。像是法華分坐,始終搞不清楚哪位是釋迦如來、哪位是多寶如來一樣,兩尊觀音分坐同堂,始終分不清楚哪尊是真正本尊。

或許都是本尊吧,畢竟觀音本就不二,只是因為因緣際會而聚在一起。最早供奉在北野天滿宮的觀音,在神佛分離令時經由東寺觀智院轉進平等寺,卻也巧合地聚在一處,而成為洛陽27番的觀音。

想起最初在東向觀音寺所納得的觀音朱印,菅原道真或許和十一面觀音菩薩關係匪淺吧。因為菅原道真的關係,北野天滿宮境內至今仍保留東向觀音寺,而輾轉之間原來供奉在北野天滿宮的十一面觀音,也轉進因幡堂成為本尊。

轉出因幡堂,世俗與現代化迎面而來,像是因幡堂的結界保留了自桓武天皇開始的風情,隔絕現代化的繁華,給予參拜者一點悠閒空間,在這裡充分休息後,才有精神前往下一個方向,像是來到桃花源境,享受避秦人的世界後,而返回世間面對現實一樣。

這或許就是魔界京都,誰能料準轉過一個彎、等待個幾分鐘,會遇到怎樣的風景?

至於在因幡堂遇雪,那就是下一篇故事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