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01龜毛先生論
2017/01/21 23:47
瀏覽53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龜毛先生論一首

有龜毛先生,天資辯捷,面容魁梧。九經三史,括囊心藏;三憤八索,諳憶意府。三寸纔發,枯樹榮華。一言僅陳,曝骸反宍;蘇秦晏平,對此卷舌;張儀郭象,遙瞻飲聲。
有位叫作龜毛先生的人,他天生的資質善辯論而才思敏捷,面容強大高壯。九部儒經與三部史書都囊括在他的心中暗藏,記載伏羲、神農、黃帝之《三墳》、描述八卦現象的《八索》,都暗自記憶在意念中。三寸不爛之舌才剛說,就讓枯萎的樹枝重新開花;一句話才剛說,就讓野外的骨骸反肉還生。蘇秦晏平等雄辯家,與他辯論也卷舌難言;張儀郭象等政治家,與他談論政事也只能遠遠觀看、吞飲聲音而不言。

偶就休暇之日,投兔角公之館,爰則肆筵設席,薦饌飛盞,三獻已訖,促膝談話。
偶而因為休息閒暇的日子,投入兎角公所駐的客館。於是就設置筵席與席座,呈獻饌食與飲酒如飛盞。如此三次獻酒結束,跪坐促膝以聊天談話。

於是兔角公之外甥,有蛭牙公子者,其為人也,狼心很戾,不纏教誘;虎性暴惡,匪覊禮義;博戲為業,鷹犬為事;遊俠無賴,奢慢有餘;不信因果,不諾罪福;醉飲飽飡,嗜色沈寢;親戚有病,曾無愁心;疎人相對,莫敬接志;狎侮父兄,侈淩耆宿。
於是兎角公的外甥,叫作蛭牙公子的,他的為人,有如同狼心一般的狠毒暴戾,不被教導勸誘所纏束;好像老虎個性一樣兇暴邪惡,不被禮義所羈缚;把賭博遊戲當作一生志葉,狩獵放任鷹犬當作一日之事;遊任俠義等去做些無賴之事,奢侈傲慢比常人高不知多少倍;不相信因果業報,也不願允諾有罪福必償;飲酒致醉不停餐食致飽不歇,喜歡美色和沈昏睡寢;親戚如果生病,從來就不曾有憂愁的心生起;就算陌生人與他相對,也不敬重的迎接陌生人;輕慢侮辱父親兄長,放肆輕慢年長者。

于時,兔角公語龜毛先生曰:「蓋聞王豹好謠,已變高唐;縱之翫書,亦化巴蜀;橘柚徙陽,自然為枳;曲蓬糅麻,不扶自直。庶幾先生披陳秘鍵,覺示頑心,扣攎隱鈴,教悟惷意。」
這個時候,兔角公跟龜毛先生說:「聽說春秋的王豹能夠喜好歌謠,因此能夠改變高唐地方(齊國)的人;文翁縱之喜歡學術書典,而能教化巴蜀地方的人;橘柚遷徙到山陽地區,自然會變化為枳;彎曲的蓬草混在麻樹,不用攙扶也能自然直立。或許可以請先生披展陳示秘密關鍵要義,能夠我的外甥覺悟開示頑強的心意;振動隱藏的鈴聲,教導我的外甥覺悟他愚蠢意念。」
先生曰:「吾聞上智不教,下智不移;古聖猶痛,今愚何易?」
龜毛先生說:「我聽聞聰慧的智者不用教導也也知道,愚笨的人就算說再多也不會改變。即使古往聖人也會對於這情況感到煩悶痛心,今日愚笨如我怎容易做到?」

兔角公曰:「夫體物緣情,先賢所論;乘時擒藻,振古所貴。故韋昭譏博之篇,元淑疾邪之賦,並載緗素,經葉鑒誡。又有鈍刀切骨,必由砥助;重輅輕走,抑亦油緣;無智鐵木,猶既如是;有情人類,何不仰止?今先生蕩滌霧意,指披迷康;鍼灸瞳矇,歸此直莊;豈不盛哉?豈不快乎?」
兔角公說:「描寫事物抒發感情,是以前聖賢所談論的;根據那時所作的辭藻文章,能夠提振當時並且成為貴重之物。所以東吳的韋昭譏博篇章,北魏元淑的寂邪賦,同樣列載在書卷之中,經過許多世代(葉)仍能當作借鑒。又有鈍壞的刀要來切骨頭,必須要有砥礪幫助;笨重的車輛要輕巧的行進,也是要藉由油來塗抹邊緣。沒有智慧的鐵石木塊,都仍然這樣了,有情識的人類,又為何不仰望依止呢?今日希望先生能更橫蕩洗滌如霧般的蠢意,指南展披迷路的出口;用鍼灸來醫治愚昧無知的外甥,讓他回歸到這個康莊大道。對於此難道不是盛事?也不會感到愉快嗎?

爰龜毛先生心累神煩,忙然長息。仰圓覆以含慨,俯方載以深思。喟焉良久,囅然咍曰:「三勸慇懃,叵拒來命。今當傾竭微管標愚流之行迹,盡涸拙蠡陳攝心之梗概。但懸河妙辯,舌端短乏;北海湛智,心府匱窶;筆謝除痾,詞非殺將;欲披彼趣,悱悱口裡;莫而欲罷,憤憤胸中。不得抑忍,聊事搉揚;宣示一隅,孰知三端。
於是龜毛先生心思勞累神情煩躁,茫然而長長歎息,仰望天圓所覆以悲嘆,低頭地方所載以深深思考。歎息很久,才開懷大笑的慨嘆說:「(三次)數次以上的殷勤懇勸我說義理,實在不能拒絕您的要求。今日就應該傾倒至枯竭在下(微)如量筒標準我宗我流的行迹,盡量乾涸在下(拙)殊度般陳舊的平攝心識的要梗概要。但是口若懸河般的妙辯,仍然會覺得舌尖實在短小缺乏長舌;沒有北海鄭玄湛然一般的智慧,心中仍還缺少一窶;筆勢衰弱無法讓陳琳朗讀之後除去陳痾,言詞也無法如魯連的箭書殺死敵方將軍。想要說明披示義理的趣味,卻不能恰當說出而止於口內;不說而想要放棄,憤懣的心情卻在胸中不散。不能抑制忍住,聊起這些義理之事來商討發揚儒學也好,所以宣說披示一個角落,就能知道其他三個地方。
竊惟清濁剖判,最靈權輿;並禀二儀,同具五體。於是賢智如優華,惷癡若鄧幹。是故仰善之類猶稀麟角,耽惡之流既鬱龍鱗。操行如星,意趣疑面;玉石殊途,遙分九等;狂哲別區,遠隔卅里;各趣所好,如石投水;並赴所惡,似脂沃水。寔由鮑廛嗅氣,猶未改變;麻畝直性,亦未萠兆。遂與頭蝨以陶性,將晋齒而染心。表若虎皮之文,內童錦袋之糞。視肉之譏,具招一涯;戴盆之誚,永傳萬業。豈不辱乎?豈不哀哉?
我認為從清濁分別開始之後,就由萬物最靈的人類承繼出生,受到陰陽二氣交融,而同時俱足頭手足五體。於是呼賢者就如同優曇花一樣難得開花,蠢癡的人就如同鄧夸父所成的樹幹一樣。所以仰望朝向善良那類的人好像稀有的麟角,耽溺在邪惡的人就好像聚集龍鱗般多的鱗片一樣。人的操行就好像箕星喜好風大畢星喜歡雨水般千差萬別,意念和趣向都無法靠面容辨別。如同玉和石差別是完全不同,人也可以區分成九等;狂夫和智哲的差別,就猶如楊脩和曹操般間隔三十里之遙。各自朝向所喜歡的事情,好像石頭投入水就沉沒般意氣相合;一同朝向兩方都厭惡的事情,就好像拿油脂澆灌水一樣不能溶合。所以鮑魚店鋪的臭味,仍舊沒有改變;種麻的田畝帶著直立的體性,也並未萌芽出徵兆來。因此和如頭蝨會變成黑色一樣陶冶出性格,如同盡晋人用棗讓牙齒變黃一樣來染污心智。蛭牙公子表面如同虎皮的紋路一樣美好,但錦袋卻倒入糞便一樣。『看蛭牙公子吃肉和禽獸吃肉沒有不同」的這個譏笑,一生內都一直聽到;『蛭牙公子因為頭頂頂著盆子所以看不到天空』這個嘲笑,也會永遠傳到萬代之後。這些恥笑難道不感覺到羞辱?難道不感覺到悲哀嗎?


余思楚璞致光,必須錯礪;蜀錦擒彩,尤資濯江;戴淵變志,登將軍位;周處改心,得忠孝名。然則玉緣琢磨,成照車器;人待切磋,致穿犀才。從教如圓,則庸夫子可登三公;逆諫似方,則帝皇裔反為匹庸。木從繩直已聞昔聽,人容諫聖豈今彼空。上達天子,下及凡童,未有不學而能覺,乖教以自通。夏殷傾滅周漢興隆,並是前覆之龜鏡,後誡之美風。可不戒哉?可不慎哉?宜汝蛭牙公子,借耳伶倫,貸目離朱,恭聞吾誨,覽汝迷衢。
我想要讓楚山的玉石帶著反光光澤,必須要磨錯砥礪;成都巴蜀的織錦若有奪人眼目的光彩,尤其需要在江水洗滌。東晉的戴淵改變志趣,受到陸機欣賞而登上將軍位;東吳周處改變心志,得到忠孝的名稱。然而玉石仍要遇到有人前去琢磨的緣分,才能成為照量車輿的寶器;人則要等待有人與他切磋,才能成為一箭穿破犀甲的人才。跟隨儒家教義就要如圓,則庸俗的夫子可以登上三公位;違逆君王喜好勸諫要如同方,則帝皇的後裔反而成為你的傭人。木頭跟隨墨繩而能垂直,往昔已經聽聞過了,聖人能容我並把我勸諫的事情,絕對不是空無的謠言。上至天子,下至凡夫兒童,從來沒有不學習就能夠覺悟,不遵循教導就能夠自行通達。夏朝商殷傾滅,周朝漢朝的興隆,同是前者所說覆滅
的鏡子來作殷誡,後者則是勸誡去遵行的美風。這些難道可不去戒首?可不去謹慎嗎?最好你蛭牙公子,將你的耳朵借給我如借給皇帝的樂官伶倫,借我眼睛如同借給皇帝能查秋毫在百步外的離朱,恭敬的聽聞我的教誨,披覽你迷途的道路予以修正。

夫汝之為性,上侮二親無告而孝,下淩萬民莫隱恤慈;或弋獵為宗跋涉山坰,或釣罟為業檝櫂溟海。終日謔浪已過州吁,達夜博奕亦踰嗣宗,話言遠離寢食盡忘,水鏡氷霜之行盡滅,溪壑貪婪之情競熾,咀嚼毛類既如師虎,喫噉鱗族亦過鯨鯢。
你的為人個性,上侮辱父母二親,就連出門回家告訴聲的孝順也沒有;下凌辱百姓萬民,連惻隱體恤人的慈悲心都沒有,或者以弋射打獵為一生宗旨,跋涉山郊之中;或者以捕釣網捕當作志業,划動船槳在溟海之上。每天戲謔放浪,已經比衛桓公的弟弟州吁還要超過;通宵達夜賭博對弈遊戲,已經超越竹林七賢阮嗣宗(阮籍)的程度。遠離有好處的對話言語,玩樂到忘記飲食睡覺。如同水鏡反射自身、如履冰霜謹慎的良好作事與行為全都遺忘,像大溪峽谷般深的貪婪的情識競逐熾烈,咀嚼雞豬牛等有毛動物好像仿效老虎,吃食魚類等有鱗片動物更是超過鯨魚等生物。

曾無愛子之想,豈有己宍之顧。嗜酒酩酊,渴猩懷耻;趁逐望食,飢蛭非儔。若蜩若螗,不顧艸葉之誡;靡明靡晦,誰致麻子之責。
既沒有梵網經所說視盤中肉為自身兒女愛之而不忍吃他的想法,更何況有視六道有情眾生如同自身的肉的想法。喜歡喝酒並喝到酩酊大醉,即使是乾渴的猩猩猴子一類,也會對這個行為感到羞愧。追隨著食物並且望著食物,連水蛭也不能與你相比。飲酒行為好像蟬喝露水一樣,從沒有顧慮到華嚴經所說禁止飲酒,即使是一草一葉上露珠般小的酒量也禁止這個戒律(草葉之戒);吃飯不顧天明和天暗,從來沒有想過日中之後不吃一粒芝麻般大小食物的這個責求(麻子之責)。

恒見蓬頭婢妾,已過登徒子之好色;況於冶容好婦,寧莫術婆伽之燒胸。春馬夏犬之迷,已煽胸臆;老猿毒蛇之觀,何起心意。向倡樓而暄樂,恰似獼猴之戲杪;臨學堂而欠伸,還若毚兔之睡蔭。
時常觀看蓬頭垢面的婢女與他人妾室,到已經超越宋玉描寫的登徒子的好色程度;更何況有好好打理容貌的美好婦人,難道不是效仿貪圖公主美貌的漁夫術婆伽,最後淫慾難消反被慾火燒灼胸口而死的最佳例證嗎?如春天野馬夏天狂犬般被性慾迷惑,已經煽動胸口;佛陀在雜寶藏經中比喻難陀的妻子如老猿、在法苑珠林中譬喻女子如毒蛇的觀想,在蛭牙公子的何處升起這般心意呢?朝向倡伎之樓而喧騰音樂,好像獼猴在玩樹梢;來到學堂卻打哈欠伸懶腰,還真像狡猾兔子偷懶睡在樹蔭下。

懸首刺股之勤全闕心裏,提觴捕蟹之行專蘊胸中。數十熠燿不聚囊中,一百青鳧常懸杖頭。若儻入寺見佛,不懺罪咎,還作邪心。未知一稱之因,遂為菩提;四銖之果,終登聖位。
懸梁刺股般的勤快憤學全都不再心裡,東晉的畢卓在《世說新語·任誕篇》記載:「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的言行特別蘊藏在胸中。數十熠熠火光的螢火蟲不學東晉車胤存聚囊中,而學習阮宣的兒子常常拿著在上頭懸一百錢(青鳧)的拐杖去買酒喝。假使進入寺廟禮拜佛陀,不但不懺悔所犯的罪孽咎責,反而還做邪惡的心念。不知道法華經中說一聲『南無佛』,就能成究菩提;在阿闍世王受記經中不過四銖前的貧者油燈,卻可以登上聖者位。

過庭蒙誨,不誅己惡,翻恨提撕。豈思諄諄之意切於猶子,懃懃之思重於比兒。好談人短莫顧十韻之銘,屢事多言不鑒三緘之誡。明知譖言之鑠骨金,不慎樞機之發榮辱。
經過父親面前蒙受教誨勸戒,不但不消滅自己的惡念,還翻臉仇恨,提起之時如同撕去心中某塊肉。何曾思考耐心教誨的心意之切可以跟兒子比擬,勤勉教導的心思之重可以跟兒子相比。喜歡談論他人的短處,從沒有想過東漢崔子玉所訓誡的時韻座右銘;時常做事就多說話,沒去反思三緘其口的戒律來當作借鏡。明明知道誣陷他人的言論可以融化骨頭和金塊,仍然不謹慎言行而產生榮辱。

此品類寔繁有徒,禹筆何書?隸算豈計?如復飽食滋味,徒勞百年,既同禽獸,燠衣錦繡,空過四運,亦如犬豚。
這些下品之類實在繁雜且多眾,禹堯的司空夔與共之筆如何能夠寫盡?發明算數的黃帝史官隸首又該如何計算?如果再度整天吃飽飯也嘗盡滋味,白白浪費百年光陰,就好像禽獸一般。穿著暖燠衣和錦繡,白白度過春夏秋冬四季,也就跟狗和豬一樣了。

記云:『父母有疾,冠者不櫛,行起不翔,琴瑟不御,酒不至變,笑不至矧。』此乃思親切骨,不敢容裝。又云隣有喪,春不相;里有殯,街不歌。是復與人共憂,不別親疎。其於疎遠如是,於眤近如彼。故親族不豫,莫迎醫嘗藥之誠,則賢士哲夫側目流汗;閭巷有憂,無相愁問慰之情,則傍親有識寒心入地。形殊禽獸,何同木石?體如人類,何似鸚猩?
禮記說:『父母親有疾病,弱冠之人不束髮,走路不大張雙臂,琴瑟不去撥動,喝酒不到能改變表情,笑容不見到齒根。」這是思念雙親如同切骨,所以不敢整容裝扮的原因。又說鄰居有喪事,即始春天也不能吹動樂曲;街里有喪殯,在街上也不能唱各。是再度與人共同憂愁,不去分別親疏遠近。這在疏遠的人應該這樣作,在眤近的人應該好像彼此一樣。所以親戚朋友等族不快樂,如果沒有迎接一聲和先嚐苦藥的誠心,則所有賢能之士和哲人大丈夫都側目流汗;街巷鄰居有憂愁,如果沒有親自關心愁悶問慰的情分,則意旁的親戚和有情識的人都覺得心寒如同在地底。既然外表是跟禽獸不同的,為何情感跟木頭石塊一樣?既然體形好像人類,為何行為確只有鸚鵡學舌或猩猩學人的程度?

嚮使蛭牙公子,若能移翫惡之心。專行孝德,則流血出瓫、抽笋躍魚之感,輁孟丁之輩馳蒸蒸美;移忠義,則折檻壞疎、出肝割心之操,踰比弘之類流諤諤譽。
如果引導讓蛭牙公子能夠移除玩物等可厭的心思,專注的去作孝順等德性,則流血(魯國子皋(高柴)因為母喪泣血三年)出瓫(漢朝郭巨擔心母親因孫而溺斃傷心,打算獨自埋葬兒子反而挖出金盆且兒子復活)、長出竹筍(三國孫吳的孟宗在竹林悲泣而使竹筍冒出)鯉魚跳出(東漢王祥臥在冰上求鯉魚致使鯉魚跳出來)等感觸踴躍心頭,與丁蘭孟宗等孝子並車輁同馳而蒸蒸日上的美德。改變為忠義之心,則折斷殿外門檻(漢朱雲勸諫漢成帝,為借尚方劍殺死佞臣,漢成帝大怒要處死朱雲,朱雲竟死抓住御殿欄檻不放,把殿外的欄檻都折斷)、破壞冠冕上垂懸的珠玉(戰國魏國樂官師經拿琴撞魏文侯,衛文侯大怒欲烹師經,師經以一言勸諫)、讓出肝臟位置給國軍安葬(春秋衛懿公愛鶴成癡,竟讓狄人進逼朝歌城,因而被亂刀砍死。衛國大夫弘演聞訊趕來,衛懿公只存肝臟還完全,弘演於是讓出自身身軀作為棺木,讓國君得以安葬)、割心(殷商比干抱救國救民之心,接連三日犯顏直諫。帝紂大怒,將其處死,剖比干之心)的操煩忠心耿耿,超越比干弘演流傳出正直的美譽。

講論經典,東海西河結舌辭謝;涉獵史籍,南楚西蜀閉口揖讓。好書則鵾翔虎臥之字,鍾張王歐擲毫懷耻;翫射則落鳥哭猿之術,羿養更蒲絕弦含歎。
講演討論經典,漢朝東海的包咸、春秋西河的子夏都舌頭打結辭謝告退;涉獵歷史典籍,春秋南方楚國的屈原、寒朝西方巴蜀的司馬相如則閉上嘴巴揖讓。喜歡書法,則會寫出如同鵾(鶴)鳥飛翔老虎臥野的字跡,讓三國曹魏鍾繇、東漢張芝、東晉王羲之、隋唐歐陽詢丟擲毛筆感到恥辱;學玩射術,則張弦讓鳥驚弓而落、讓山猿啼哭的技術,即使后羿、春秋楚國養由基、戰國魏國更羸、古代蒲且子等弄斷弓弦而歎不能及。

就於戰陣,張良孫子慨三略之莫術;赴於稼穡,陶朱猗頓愁九穀之無貯。莅政則跨四知而馳譽,斷獄則超三黜而飛美,清慎則孟母孝威之流,廉潔則伯夷許由之侶。
就說在戰場陣地之中,漢初張良和春秋孫武都感慨即使黃石公三略也都無有匹敵的陣術。投入到農閒莊稼之中,陶朱公范蠡和戰國猗頓憂愁九種穀類居然沒有儲存如此充盈。來到政殿之上則超越東漢楊震的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廉潔而聲譽馳遠。審理判決案件則超越被罷免三次仍然堅守正直的柳下惠而讓美聲飛揚。清貧謹慎則如同孟子的母親謹慎廉正、南朝劉孝威的清貧等人同流。清廉潔白則如同商末伯夷叔齊的清廉、堯時許由的方正不仕等人為伴侶。

若乃赴神醫道、馳心工巧。換心洗胃之術,則越扁華已馳奇,斲蠅飛鳶之妙,淩匠輸而翔異。若如是則汪汪萬頃同彼叔度,森森千仞彼此庾嵩。觀者深淺不測,仰者高下不度。
如果是朝向如神的醫術之道,奔馳心思在天工巧物之中。更換心臟傾洗腸胃的技術,則超越扁鵲華佗以讓人傳譽起死回生的神奇技術。雕蠅蟲飛紙鳶的奇妙技術,超越工匠公孫班而讓這些異聞四散飛翔。如果是這樣,則汪汪萬頃大海般的學知,就如同東漢的黃叔度一樣;森森千仞大山的知識,就跟西晉飽學之士庾子嵩一樣。觀看你的人無法測量你的深淺,瞻仰你的人很難分清你的高下。

猶須擇鄉為家,簡土為屋;握道為床,挈德為褥;席仁而坐,枕義而臥;被禮以寢,衣信以行。日慎一日,時競一時;孜孜鑽仰,切切斟酌;縹囊黃卷,吐握不弃;青簡素鉛,顛沛不離。
仍然須要選擇鄉里以為家園,簡擇土地以為房屋。握持道理作為地板(床),領著德性作為被褥:舖上仁德之席而坐在上面,枕著義德而躺臥;蓋上禮德當作睡著的地方,穿著信德作為行為的綱領。一天謹慎一天,一小時追競一小時。孜孜不倦的鑽研仰望學問,切切急迫的斟酌學識。淡青色的書袋和黄蘗汁液染的書卷,即使如周公吐哺握髮那般忙碌也不鬆手;殺青過後的書簡和書寫用的素鉛,即使困頓挫折也不離開。

如是則會宴講義,摧五鹿角;諸生論難,重五十筵。淼淼辯泉與蒼海以沸涌,彬彬筆峰共碧樹以縱榮;玲玲玉振淩孫馬以連瑤,曄曄金響踰楊斑而貴蘂。奏離騷不過時,賦鸚鵡不加點。翱翔詩賦之苑,休息藻製之野。然則翹翹車乘門外接軫,戔戔玉帛囿中連廛。衛矦之輅,軾於蓬門,何更扣角?周王之輦,畋於草廬,何暇彈鋏?
如果這樣則聚集在辯論宴上講解義理,如漢朝朱雲一樣摧破五鹿充宗的雄辯而被稱讚「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與太學生的辯論怪難,則就如同東漢戴憑在筵會上重複奪得五十席位(東漢光武帝曾在元旦朝賀宴上,令群臣中能說經者,在殿前辯論駁難,理屈詞窮的將席位讓给辯勝者。结果,戴憑連連獲勝,奪座席五十餘,被譽為“解經不窮戴侍中”。)。如水面遼闊般的辯辭之泉與廣大蒼海一同不斷沸騰涌動沒有盡頭,如草木翠集的筆勢山峰與碧綠樹木一同縱直繁榮。玲玲的佩玉振動聲以美好的玉石(瑤)超越西晉孫綽和東漢的司馬相如,曄曄的金石響動聲以尊貴的花蕊贏過西漢揚雄和東漢班固。即使演奏屈原離騷般的楚辭也不會覺得過時陳舊,賦唱如東漢禰衡的鸚鵡賦也不用嘉認合的點綴。翱翔在詩詞歌賦的花苑中,休息在辭藻製造的草野。然後就會有特別突出的馬車牛乘在門口之外來迎接你,送來細緻的玉石和絲織品的人在花園中纏連一個鄉里。魏文侯的車馬停在破落的門外,何必像寧戚一樣扣著牛角哀哭?周王的車輦就打獵(停在)草蘆外頭,有何空閒像馮諼一樣彈著劍把歎息沒人知道我的才能呢?

不儌倖以登台鼎,不自衒以齒槐棘。拾青紫於地芥,瞬目可致;總印綬於股錐,旋踵可期。爰則移孝竭主、流涕接僚。佩干將以鏘鏘,搢圭笏而濟濟。進退紫宸,俯仰丹墀;入議萬機,譽溢四海;出撫百姓,毀斷眾舌;名策簡牘,榮流後裔;高爵所綏,美諡所贈;豈非不朽之盛事哉?何亦更加?
不依靠貪求祿位而能夠登上持有臺鼎的(三公)位置(古稱三公为臺鼎,如星之有三臺,鼎之有三足),不用自身炫耀就可以與三公九卿同列(周代朝廷種三槐、九棘, 公卿大夫分坐其下, 以定三公九卿之位。 後因以“槐棘”喻指三公九卿之位)。拾撿青紫(高官顯爵)的位置好像從地面撿拾一芥子,瞬間就可以達到。聚集印記綬帶好像拿錐刺大腿一樣勤奮,且轉身就可以期待。於是就轉移孝道的司念對君主竭心竭力,以流涕的誠心接受同僚的職位。佩戴鏘鏘作響的干將利劍,跟著許多同僚戴著圭板笏板來莊嚴自身。進退朝廷之中,俯仰在宮殿的紅色臺階上。進入朝內討論種種事物,讓名譽洋溢在四海之內。在外頭安撫不安的百姓,並且駁斥對政治抱持不滿的人使他斷絕反政府的言論。名字會在史簡書牘終記錄下來,讓榮譽流傳到後代子孫。高貴的爵位被封賞,美好的諡號被贈予。這些難道不是不朽的盛大美好的事嗎?難道有比這些更好的嗎?

若復遊俗之前,有日行樂;返真之後,莫人相娛;天上牽牛,猶歎獨往;水中鴛鳥,必歡彼宿。所以詩有七梅之歎,書貽二女之嬪。然則人非展季,誰莫伉儷?世異子登,何可隻枕?必須行雨之蛾眉,筮彼姬氏;飄雪之蟬鬢,占此羌族。轟轟訝輅,隱隱溢衢;驫驫送騎,霈艾側墎;從者躡踵,袂幕蔭天;徒御駕間,汗霂灑地。紫蓋飛空而雲翔,繡服拂地而風步。盡訝迎禮,極媵送義;同牢同尊,合巹合體。褰珠簾而對鳳儀,拂金床而比龍體。淩琴瑟而調韻,超膠漆而同契;笑偕老於東鰈,悝同穴於南鶼。消一期愁,快百年樂。
如果再說,在節令遊俗玩樂之前,日復一日玩俗快樂逍遙;但在死亡反真之後,卻連一同娛樂的對象都沒有。天上的牽牛星,仍然感歎獨自往返鵲橋;水面上的鴛鴦鳥,一定很高興筆此成雙互宿。所以詩經召南篇有《縹有梅》的七梅歎,尚書堯典中有留下娥皇女英兩位女子成為堯的妻妾的記錄。然則人既然不是坐懷不亂的柳展季(下惠),誰不會想要伉儷雙雙共度一生?世間常情又不同於晉代隱士孫登,怎麼可能滿足於單獨睡在一個枕頭上?所以必須要有如將要下雨般濃黑眉毛的女子,來占筮姬氏之男(男方)是否喜歡對方;必須要有如飄雪般潔白又似蟬的雙鬢,來占測羌族之女(女方)是否喜歡對方。迎接新娘的車輅轟轟作響,如雷般悶滾的車聲滿溢衢道,奔騰活躍來送新娘的坐騎,充霈且有秩序的延著城墎側邊前進。跟從的人(僕從)墊起腳尖,袖子張開成幕都可以遮蔽天空。在徒從御馬駕輦之間,流的汗水滴落都可以拿來灑掃地面。紫色的車蓋好像可以飛上天際與雲共翔一樣,錦繡服裝拂動地面好像風再走路一樣。盡其所能完善迎接新娘的結婚禮節,極盡所能款待送親之人(陪嫁)的道義。共食一牲(同牢)共用一酒杯(同尊),共喝交杯酒(合巹)並同體一心(合體)。揭起珠簾而面對新娘如鳳一般的儀態,拂動金床而比心如龍一般的體態。超越琴瑟般和諧而一同調整音韻,超越膠與漆不分離而同用一契,笑東方的比目魚只能偕老,嘲悝南方的比翼鳥只能同穴。消除一生之期的愁悶,快樂度過百年的時光。

又時聚九族,數速三友。則陳八珍之嘉肴,酌九醞之旨酒;蜚羽觴以無數,擧滿白而如環。客調八音,詠言歸之詩;主投二轄,稱途露之滋。重日忘歸,疊夜舞踏。綜寰中之逸樂,盡世上之賞般。寧不樂哉?
又時常聚集從高祖到自己兒子等九族,數次邀請俱備三種德性(友直、友諒、友多聞)的朋友。然後陳列淳熬(肉醬油澆飯)、淳母(肉醬油澆黃米飯)、炮豚(煨烤炸燉乳豬)、炮羊(煨烤炸燉羔羊)、搗珍(燒牛、羊、鹿裡脊)、漬珍(酒糖牛羊肉)、熬珍(類似五香牛肉乾)和肝遼(網油烤狗肝)等八種珍貴的美食,飲用純美的九醞美酒。飛動無數的如羽毛般輕盈的酒杯,高舉滿滿好像玉環的酒尊。客人調玩八種音樂,詠唱《詩經·周南·葛覃》的言歸之師,主人如同孟遵一樣把客人的車車鍵(插在軸端孔内的車鍵,使車輪不脫落)投入井中,說路途有露水會沾濕鞋襪。如此重複幾日忘記歸家,一夜連著一夜的跳舞踏地。縱橫京畿終的所有安逸玩樂的事情,享盡世間上所有能賞玩的物品,難道不快樂嗎?

宜蛭牙公子早改愚執,專習余誨。苟如此則事親之孝窮矣,事君之忠備矣;接友之美普也,榮後之慶滿也。立身之本,揚名之要,蓋如斯歟。孔子曰:『耕也,餒在其中;學也,祿在其中。』誠哉斯言,當鏤書紳骨耳。」
最好蛭牙公子早早改變愚笨的執著之事,專門學習我的教誨,如果這樣,然後事奉雙親的孝德窮盡,事奉君王的忠德齊備,接待朋友的美德普傳,榮耀後代的慶賀聲也滿溢。為人立身處世的根本,顯揚名聲的要義,就是這樣做阿!孔子說:「耕作,有時飢餓在其中;但事學習,恆常官錄在其中。」聖人誠實所說得這畫,應該要雕鏤在書上以顯揚自身骨氣。」

粵蛭牙公子跪而稱曰:「唯唯敬承命也,自今以後專心奉習。」
蛭牙公子跪在地上而稱說:「是的、是的!恭敬承受此教命,自今天以後專心學習此道。」

於是兔角公下席再拜曰:「猗歟善哉!昔聞雀變為蛤,猶懷疑怪。今見蛭牙公子,鳩心忽化作鷹。葛公白飯忽為黃蜂,左慈改形倏作羊類,豈如先生之勝辯變狂為聖乎?所謂乞漿得酒,打兔獲麞,斯之謂歟!聞詩聞禮之客,何過今日之勝誘勝誨?非只蛭牙之為誡,余亦充終身之口實矣。」
於是兔角公走下席子再拜龜毛公說:「阿呀善哪!我以前聽聞麻雀變為蛤蠣,仍然懷疑怪是是否會發生,今天見到蛭牙公子,如鳩般小的心思突然化作老鷹,漢末葛玄白犯突然化為黃蜂,三國左慈改變形體突然變成羊類生物,難道能跟先生勝辯讓狂者心變化為聖者相比嗎?所謂乞求水漿卻得酒水,打兔子卻獲得鹿麞,就是如此阿!聽聞詩經與聽聞禮記的客人,哪裡會超過今天的殊聖誘導與勸誨呢?並非只有蛭牙公子引以為戒,我也在這其中充滿盡其一生的言談!」

三教指歸卷上 終
一心頂禮 南無大師遍照金剛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自訂分類:三教指歸
上一則: 02虗亡隱士論
下一則: 00并序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