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亞洲最佳百大旅遊城市北京第五台北第十六的檢討
一、 亞洲最佳旅遊城市聚集在東亞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加拿大咨詢公司Resonance和全球營銷公司IPSOS聯合發佈的《2025年亞太最佳城市報告》顯示,中國29個城市進入前100名,其中進入前20名的包括:香港(第四名)、北京(第五名)、上海(第八名)、廣州(第十七名)及深圳(第十八名)共五座城市佔四分之一。台北市位列第十六名,但報告中將台北人口數既為960萬人十分離譜。東亞國家包括中日韓均屬中華文化影響區域,歷史悠久、文物古蹟較多,適宜旅遊城市佔前20名的一半,佔前10名的一半,排名前五的分別是新加坡、東京、首爾、香港及北京。當然,最佳城市的評估依據評估者的意識形態及主觀偏見並不十分公平,尤其是此次評估單位為西方國家,西方媒體通常反華意識濃厚,因此中國的北京排在新加坡、東京、首爾之後也不足奇怪。俄羅斯旅遊運營商協會指出,該評級可能成為計劃在2025年出行的遊客的“提示”,該研究關注的是亞太地區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並根據“宜居性”(著名地標和紀念碑的數量、空氣質量等)、吸引力(夜生活、購物、評論、城市在谷歌趨勢中的受歡迎程度)和繁榮程度(財富500強企業的存在、人均GDP等)等標準對其進行排名。
名列第一的新加坡以英語為官方語言,與西方文化較接軌,因此西方國家及媒體對其較有好感。評估報告洋洋灑灑列出新加坡的許多優點,認為遊客喜歡購物和美食。新加坡的零售業以消費者為導向,從烏節路璀璨的購物中心,到處都是高級時裝和國際品牌,到標誌性的 24 小時營業的慕達發中心,出售從電子產品到香料的各種商品。新加坡的餐飲業充滿活力,美食種類繁多,從以米其林星級街頭美食而聞名的簡陋小販中心,到供應辣白胡椒蟹等菜餚的高檔餐廳都有。首先在濱海灣金沙的屋頂無邊泳池拍攝照片,這是典型的新加坡體驗,並且隨著這個全球首屈一指的目的地計劃增加一座擁有 1,000 間客房的酒店塔樓和現場娛樂表演場,這種體驗將進一步發展。在對岸,魚尾獅公園擁有自己的標誌性景觀,金屬衝浪板狀的魚尾獅頭凝視著水面。新加坡40%的土地專門用於綠地,對綠色植物的承諾是新加坡智慧國家計劃的一部分,將尖端技術與可持續城市規劃無縫結合。新加坡的GDP到2023年已飆升至 5010 億美元,這種迅速的增長得益於其商業友好政策,包括上限為 24% 的稅收和無資本利得稅,使其成為吸引投資者和企業家的磁鐵。新加坡是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亞洲 100 強公司中有 64 家,擁有 200 多家管理著2萬億美元資產的國際銀行。該市的多元文化結構平衡了現代性與遺產。新加坡是東南亞的重要技術中心,吸引了全球大量投資。Google 在新加坡擴展其雲基礎設施和數據中心,這是一項 50 億美元的投資,為 Google 搜索和 Google 地圖等各種服務提供服務,突顯了新加坡在亞洲數字經濟中日益增長的作用。雄心勃勃的大士巨型港口計劃於 2040 年完工,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全自動碼頭,鞏固新加坡作為全球貿易和物流中心的地位。
二、台灣的旅遊在東亞淪為第二梯隊亟需改進
日本及韓國的觀光事業名揚國際在亞洲屬於第一梯隊,台灣只能屬於第二梯隊。作為日本的經濟引擎,東京的人均GDP佔日本GDP的20%,東京致力於可持續的、以人為本的城市景觀,也是一座手工藝和熱情好客藝術的城市。在過去幾年中,日本增加了數千間酒店客房,配合到2030年吸引6000萬遊客併產生1360億美元旅遊收入的國家目標相。東京有作為全球購物中心的地位,東京銀座融合了高端時尚、卓越美食和當代藝術,反映出對高端旅客日益增長的吸引力。東京長期以來一直是世界上擁有米其林星級餐廳最多的城市。這座城市擁有 200 多家米其林排名餐廳,是風味、技術和傳統的馬賽克。2024 年新星的加入突顯了東京對卓越美食的堅定承諾。東京的咖啡館和糕點店同樣富有創意,隨著新宿草間彌生博物館的擴建以及墨田北齋博物館新館於 2024 年開放,該博物館在博物館子類別中的排名只會進一步提高,該館將慶祝日本的藝術遺產,提供互動展覽和研討會。同時,東京的文化遺產保護計劃為江戶時期的建築和神道教神社的修復提供資金,一如既往地強大,確保歷史仍然是城市敘事的重要組成部分。東京狄斯奈樂園及東京鐵塔也是著名的景點。
乘著韓流浪潮,首爾已經牢固地確立了自己作為全球流行文化強國的地位。韓國大都市是 K-pop 和 K-drama 到創新的 K-beauty 等一切“K”的繁榮中心,是 BTS 等全球文化偶像的所在地,也是 Netflix 美食家和米其林星級廚師經常光顧的廣藏市場等著名拍攝地的所在地。首爾擁有176家米其林星級餐廳,可能是地球上最隱蔽的美食目的地。隨著首爾數位化轉型為擁有尖端 5G 甚至 6G 網路的高科技大都市。首爾是2022 年 Airbnb 搜索量第四大的目的地,通過重大基礎設施投資,首爾正努力保持全球商業的領先地位。鑒於國際貿易,首爾正興建數十座新酒店大樓,隨著蓬皮杜藝術中心與法國蓬皮杜中心合作,蓬皮杜藝術中心 x 韓華博物館首爾專案計劃在未來一兩年內在我們的博物館子類別中的排名將得到加強。同樣令人期待的是位於該市北端的國立韓國文學博物館,該博物館將於 2026 年底開放,屆時將設有探索韓國文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展廳。首爾正在引入新的綠色空間和多功能區域,以提高其公民的生活品質。引人注目的是以智慧首爾 2030 倡議為指導,該倡議設想了一個充滿智慧基礎設施的未來就緒城市。這包括智慧交通系統、智慧電網和環保城市發展專案。新住宅區、商業區和綠化帶的開發旨在平衡城市的快速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目標。首爾將其標誌性的河岸改造成繁華的社區中心,旨在提高人們的幸福感並促進社交互動。對於城市冒險家來說,天空森林走廊將於 2026 年開放,通過一條高架人行道連接南山塔地區和清溪川,兩旁是綠地和公共藝術裝置。
三、台灣觀光產業缺少活水成觀光慘業
根據觀光署統計,今年春節假期國內旅宿訂房率不到三成六,去年觀光逆差超過七千億元,旅宿業陸續傳出歇業消息,台灣的觀光產業已成「觀光慘業」。其實根據油管自媒體報導,中日韓都是觀光熱門地點,台灣排斥中國大陸觀光客已讓台灣觀光邊緣化。中國大陸有14億人,只要十分之一來台,觀光業即可蓬勃發展。台灣人愛到日本旅遊,蔚為風潮。反觀日人來台觀光疲弱,政府未全力拚觀光經濟,台灣自然景觀不多又未充分美化,又不重視傳統文化歷史,觀光景點無文化元素,髒亂亦未有效改善,加上缺乏文創賣點,縱使有美食亦無法吸引大量觀光客,這是台灣要深切反省的。台北市的人口只有二百多萬,只能算是中型城市,要如何與上海、北京及東京比較呢?台北市的優點少缺點多,整體來說有三大方向要改善,第一,商業不夠繁榮,旅館及商店生意不夠好,第二,科技不發達,城市缺少科技驚喜和創新,第三,缺少文化元素與典雅氣質。
台北市其實是一個邊緣化的舊城市,與中國大陸城市相比只能算是三線城市。現在自媒體發達,不管是在youtube或西瓜視頻上都可看到各國網紅或博客發表各城市之見聞,其宣傳效果比官方文宣大很多,台北市缺乏特色因此不吸引自媒體關注自然也失去世界的能見度。故宮博物院及101大樓是台北市最重要的觀光資源及地標,可惜台北市缺創新規劃,晚上的101大樓不夠熱鬧無法聚集龐大人潮,附近也無附帶突破性商機的開發,實在可惜。以往,視野狹小的官員以為放放煙火就可提升台灣觀光產業,跨年最受關注的是台北101的新年煙火秀,其實台灣不能用煙火點亮而應用文創來點亮,文化部有許多地方可以搞出文創特色吸引觀光客,101大樓可以舉辦歷代漢服選美比賽,國畫、書法及傳統工藝與商業也可以結合,將台灣本土特色、傳統文化及科技進步顯現在101大舞台上。台北市拚經濟最重要的是引回大陸觀光客及發揮大巨蛋的經濟效益。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