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報導張穎華故事續集,我十年前寫從「雷家佳事件」看台灣最美的風景討論媒體扮演角色,當時所有台灣媒體強力報導張穎華家庭是九二一受災戶,形同壓迫雷家佳禮讓,卻不報導張家已有二人從軍,根本不是甚麼窮苦人家,而雷家佳本身有原住民血統,父親在她五歲時就過世且母親改嫁,靠爺爺奶奶扶養的她之後陸續發生爺爺被追撞成植物人、奶奶騎機車摔死的憾事,我當時強烈譴責媒體煽情且莫名其妙的報導。
圖片說明:聯合新聞網報導「記得張穎華嗎?三姊妹從軍翻轉人生 還拚上司法官」
現在聯合報好意思提「三姊妹從軍翻轉人生」,但這其中一個「翻轉」的黑手就是台灣媒體,在雷家佳的爺爺奶奶陸續發生意外後,聯合報一篇真情平淡 穎華:讓我們自己說吧無情的揭穿媒體炮製「好姊妹」的情誼,因為報導中的「好姊妹」其實沒有聯繫也不知對方死活。總而言之,正如2003年高雄女中校長余碧芬的看法「若沒有媒體一直報導張穎華的故事,雷家佳會很快樂地就讀軍校」,因為當時所有台灣媒體等於都在逼雷家佳表態:「會不會讓出機會給張穎華」。
後來於2019年初,高雄女中發起「終結放榜新聞:拒絕『成功』模板,停止製造神話」連署活動,我當時寫下雄女「終結放榜新聞」運動晚了16年!從受害者雄女畢業生雷家佳及大學聯招榜首張穎華談起一文,因為張穎華正是2003年的聯考榜首,媒體那種對待雷家佳「聯考榜首考在妳後面,妳要不要讓位給她讀」還拿九二一受災戶的「苦情敘事」壓迫她,那種醜惡嘴臉我至今記憶猶新。
媒體是淺碟的,聯合報大概也忘了當初他們也是共犯之一,2022/5/5又報導「記得張穎華嗎?三姊妹從軍翻轉人生還拚上司法官」新聞,這些媒體其實本意是要談洪仲丘案後軍法官的出路,但卻忘了自身媒體角色在相關事件的墮落。
從2003年到2022年已經經過近二十年,新記者肯定不知道相關事件來龍去脈,所以好意思又大談「三姊妹從軍」的「佳話」,我的文章後來有引起一些注意及迴響,所以我看到這則新聞還記憶猶新,並且相當反感。
無論如何,她們的人生已翻過那一頁,我認為該談的還是媒體。
首先,媒體搞煽情,操作悲情,甚至逼新聞當事人作出人生選擇,「雷家佳事件」與張穎華「三姊妹從軍」故事就是一個最醜陋的例子,我再提一次,余碧芬校長「若沒有媒體一直報導張穎華的故事,雷家佳會很快樂地就讀軍校」,證明了媒體如何可以霸凌一個人的選擇。
無恥的台灣媒體或許可以耍賴說「那是雷家佳個人選擇」,但這其中充滿資訊不對稱,當媒體無止盡炒作張穎華家徒四壁是九二一受災戶時,形成了聯合報所報導的現象:
“之後媒體連續報導,重覆的敲著雷家佳的心坎,「我真的很不忍心」,社會組的榜首,卻無法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看到張家家徒四壁的情形,她感同身受,「心裡像有萬千重擔壓著」,開始有了「成全張穎華」的想法。”
這種壓力,誰能承受?
當時,並沒有任何一個變態的台灣媒體,或者該說所有的台灣媒體變態的隱匿相關資訊,沒有報導張家已有二人從軍,而且雷家佳是原住民,父親在她五歲時就過世且母親改嫁,靠爺爺奶奶扶養的隔代教養情況。
在當年還未成年的雷家佳就要承受全台灣瘋狂的狗仔媒體跟拍與壓迫,媒體反省過嗎?從來沒有。
其次,在承平時代,從軍是重要的階級翻轉工具,我之前提過施正鋒的看法「對於窮人子弟來說,不管是就業、還是技能的取得,投筆從戎可能是尋求社會上升 (upward mobility) 的唯一管道,尤其是在非戰爭時期。」
在該文中,我引述了監察院的調查報告,軍隊中原住民的比例是人口比例的三倍以上,而國軍部隊中,原住民軍人比率逾半有23個單位,其中有9個單位超過6成!
圖片說明:國軍具原住民血統之人數及比率,翻攝監察院報告。
相對來說,原住民在台灣漢人社會要取得階級翻轉,其實有許多困境,例如對自身族群定位的探索與認同,如何在族群傳統與一般台灣社會中取得平衡,乃至種種社會資源的不平等分配,都是導致原住民在台灣社會要面臨的許多挑戰。
從這點來看,當時媒體處理「雷家佳事件」與張穎華敘事,顯然就是一種壓迫,「社會組的榜首,卻無法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為何該由未成年雷家佳去「承擔」?
「噁心的大人」組成的台灣媒體為了追求利益壓迫一個未成年小女孩很爽嗎?
我相信這件事很快又會沉澱,在媒體競逐利益的過程中,過去這件事的背後不重要,現在當然台灣媒體也不會關心與反省。
但我會補上一句:往事並不如煙。
Blackjack 2022/5/5
記得張穎華嗎?三姊妹從軍翻轉人生 還拚上司法官
2022-05-04 23:54 聯合報 / 記者
張議晨、王慧瑛/高雄即時報導
2003年,考上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公費生的雷家佳,禮讓機會給備取的九二一地震受災戶張穎華,她選擇讀政大法律系,傳為佳話。張家三姊妹從軍報效國家,歷經洪仲丘案,軍法官聲望跌落谷底,不變的是,三姊妹對家庭、國軍的堅定向心力。大姊張貝君去年考上司法官,本可卸下戎裝,她認為「任務未完成」,堅持做好做滿20年才退伍,不負國家栽培。
張家三姊妹老家在台中豐原,父親是鐵工,母親是家管,家境不富裕,她們從沒補習,高中讀台中女中,靠讀書翻身。老大張貝君、老二張惠如當年成績足以上台大法律系,考量家境,毅然放棄文組第一志願,攻讀公費的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在學期間存下零用錢,為父親買輛二手車,也修繕老家房子。完成學業後,三姊妹陸續高中軍法官,服務軍法體系。
張貝君現職是中區後備指揮部法制科長,張惠如婚後退役,成專職家庭主婦,張穎華仍在軍中,官拜中校,服務於國防部政治作戰局。
張貝君11年前即考取律師,始終保持上進心,連過三關,去年放榜成為司法官一員,從軍16年多,面臨人生十字路口,考量從大學到職場,一路受國家栽培,義無反顧續留到114年退伍,向司法官學院辦保留資格,她說「國家栽培我這麼多,沒想過要提早離開」。
2013年洪仲丘案,重創軍事審判體系,立法院推動修法,將獨立的軍事檢察、審判體系,非戰時移交給一般司法機關追訴,結束軍事案件均由軍事檢察署、軍事法院偵查審理狀態。
張貝君不諱言,洪案對制度打擊大,從事軍法工作多年,第一次感受到職業不被社會認同,「確實灰心」,從軍使命感仍在,即使受到挫敗,不能一走了之,至少還在體制內,會努力到最後一天,期盼軍法官一職再獲社會信賴。
部隊文化給人封閉保守刻板印象,軍法官帶給人神秘色彩,洪案發生後,還多了負面想像,張貝君說,只有當過兵,才知道軍法官在部隊角色定位,軍檢、軍院審判程序與一般司法機關無異,非機敏案件,外人可蒞庭旁聽。
軍審法修正後,軍法官轉型成法制官,如同民間企業法律顧問,張貝君與其他百餘名軍法官,像是官兵的法律顧問,常利用走訪部隊機會,介紹軍中救濟制度等,張貝君觀察,軍中封閉文化、風氣早有扭轉。
張貝君、張穎華曾被現任最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長張翕帶過,張形容大姊「穩重」,小妹「靈活」,姊妹個性互補,辦案認真,自我要求高。張翕舉例,張貝君辦過一起逃兵案,役男辯詞是沒錢回部隊,向憲兵隊借錢未果,張貝君到憲兵隊逐一詢問,證實被告確實有借錢,追真相精神可佳,也照顧被告利益。
張穎華說,她一直很享受在軍中生活,感謝國家提供資源,讓姊妹三人都能完成碩士學位,也改善家計。提起張貝君,張穎華說,大姊堪稱「考試大魔王」,連坐月子期間都在K書準備司法官考試,產假還沒休完就上試場。
張穎華原本在國防部法律司服務,本月初轉到政戰局軍眷服務處,她之前在部隊做法治宣導,會結合漫畫、影片等,大玩創意,張穎華說,她個性喜歡「搞怪」,長官對她包容心很高,可見得軍中風氣不再那麼死板。
軍法官薪資比照部隊官階,司法加給不到萬元,收入遠遜於檢察官、法官、律師。張貝君說,從不後悔當年決定,從軍薪俸讓一家走過九二一震災重建之路,「既然選擇了,就把本分做好」。張翕說,軍法官力行「清慎忠勤」核心價值,這四字也體現在張貝君身上。
高雄地區一名台大法律畢業的檢察官回顧,當年有台大法律系教授、律師校友想捐助獎學金,鼓勵張家姊妹攻讀台大,卻沒動搖她們決心,如今看到她們走出一片天,也保持競爭力,奮鬥精神可貴。這名檢察官也說,司法官、律師待遇比軍法官優渥許多,張貝君考取這兩項資格,卻不急著離開軍中,感念國家培育的情懷很動人。
一門3姝全是軍法官…邊坐月子邊K書 大姊考上司法官
2022-05-05 03:30 聯合報 / 記者
張議晨、王慧瑛/高雄報導
二○○三年,考上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公費生的雷家佳,禮讓機會給備取的九二一地震受災戶張穎華,張家三姊妹都從軍報效國家,大姊張貝君去年考上司法官,本可卸下戎裝,她認為「任務未完成」,已先向司法官學院辦保留資格,將待滿廿年退伍。
張家三姊妹老家在台中,家境不富裕,她們從沒補習,高中讀台中女中,靠讀書翻身。大姊張貝君、二姊張惠如當年成績足以上台大法律系,考量家境,三姊妹後來都選擇有公費的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完成學業後,陸續考上軍法官,服務軍法體系。
張貝君現職是中區後備指揮部任法制科長,張惠如婚後退役,專職家庭主婦,張穎華仍在軍中,官拜中校。
張貝君十一年前考取律師,去年又考上司法官,張穎華形容大姊是「考試大魔王」,連坐月子期間都在K書準備司法官考試,產假還沒休完就上試場。
從軍逾十六年的張貝君考量一路受國家栽培,決定留在軍中到一一四年退伍,她說「國家栽培我這麼多,沒想過要提早離開」。
二○一三年洪仲丘案,重創軍事審判體系。張貝君不諱言,洪案對制度打擊大,她第一次感受到軍法官職業不被社會認同,「確實灰心」,但使命感仍在,即使挫敗,不能一走了之,會努力到最後一天,期盼軍法官能再獲社會信賴。
張貝君說,過去軍事法院審判程序其實與一般司法機關無異,非機敏案件,外人也可旁聽。軍審法修正後,軍法官轉型成法制官,如同民間企業法律顧問,張貝君與其他一百多名軍法官,像官兵的法律顧問,常走訪部隊介紹軍中救濟制度等,張貝君觀察,軍中封閉文化、風氣早有扭轉。
小妹張穎華原在國防部法律司服務,本月初轉任政戰局軍眷服務處,之前在部隊做法治宣導,會結合漫畫、影片等,大玩創意。
現任最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長張翕形容大姊張貝君穩重,小妹張穎華靈活,辦案都認真。張翕舉例,張貝君辦過一起逃兵案,役男辯詞是沒錢回部隊,向憲兵隊借錢未果,張貝君到憲兵隊逐一詢問,證實被告確實有借錢,追真相精神可佳。
從「雷家佳事件」看台灣最美的風景 2012/07/19
有網友宋沅綺到我sina的blog留言談到雷家佳,講了一些我不知道的事,這事過了已經9年,我雖然很忙,但還是不得不寫,看看彼岸所稱「台灣最美的風景」有多「美」。
我寫到雷家佳有好幾篇,都是約略提到,除了回應談到外,一篇是2009/9/30「高級本省人的歧視5>打破吳念真的「神話」」,另一篇是2010/8/14「從民視「新兵日記」的「黃埔軍魂」談起」,今天有人談起她,我就再簡單談一下這個「美談」,以下是我根據各報導還原的事實。
2003年台灣軍校考試,雷家佳考上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正取,大學聯招榜首張穎華沒考到,而且備取不知第幾名,能上台大法律的聯招榜首考不進軍校法律是天大新聞,由於她家是921地震受災戶,媒體開始緊迫盯人,問榜單上有沒有人要放棄,終於找到雷家佳。
張穎華備取的新聞很離奇,台灣各大媒體好像套招似的「拍到她從放榜處一路哭回家,而且造假張是備取第一名」,後來考在張穎華之前的其他正取沒有人要放棄,只有雷家佳被台灣各大媒體「感動」!聯合報說:之後媒體連續報導,重覆的敲著雷家佳的心坎,「我真的很不忍心」,社會組的榜首,卻無法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看到張家家徒四壁的情形,她感同身受,「心裡像有萬千重擔壓著」,開始有了「成全張穎華」的想法。
雷家佳沒報到,備取在張穎華之前的人也沒敢去,張穎華成功了,這是台灣人的大勝利!
雷家佳願讓張穎華,是雷家佳有錢然後張穎華窮嗎?
錯了,雷家佳乃排灣族的原住民,擔任軍職父親在她五歲時過世,之後母親改嫁,她與爺爺、奶奶和弟弟相依為命,家計全靠士官長退伍的爺爺所領退休俸維持。張穎華的兩個姐姐在之前都已經考入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每個月都可提供張家爸媽2萬多的零用錢享用。
至少在4年前,張家三姐妹都當上軍法官,張家年收入可達200萬以上還免稅了好幾年,若順利當滿20年可領終身俸到死為止。而雷家佳爺爺2006年四月騎車被追撞成植物人,奶奶2007年六月騎機車摔死,雷家佳到底有沒有順利畢業沒人知道。
張家很窮嗎?根據2007/07/05「如魚得水 穎華圓夢重建家園」的報導說「張媽媽說,地震毀損的房子已拆除改建為二樓,花了一百多萬元,三姊妹將軍中發下的零用錢存起來,湊了廿、卅萬元,拿給我蓋房子」。」,100萬減去30萬至少還有70萬,低收入戶台灣省的標準存款加投資每人每年以5萬5千元為限,張家的存款金額是低收入戶標準的兩倍以上,拿得出70萬存款蓋房子的家庭算「貧戶」喔?至少4年前也不是「貧戶」吧?何況張家兩姐妹還可以吃軍隊住軍隊呢,張家的生活會難過?是這些媒體沒新聞炒才會「難過」吧!?
雷家佳爺爺奶奶的變故與張家無關,不可歸責,但媒體造假逼雷家佳作人生抉擇也太過份了,可笑到極點的是,這對媒體湊合的「姐妹情深」未免太假了,至今沒看到任何一個媒體反省!聯合報在2007/07/05「真情平淡 穎華:讓我們自己說吧」報導可謂集台灣媒體荒謬之大成,張穎華軍法官講的話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我們來看看:
「我們快兩年沒連絡了!」張穎華得知雷家佳遭遇,難掩關切,急著要打電話給對方,不過她強調「關心要低調,平淡見真情」。
張穎華避著媒體,手機全不接。張媽媽接到記者電話時,直說「嘜擱報啊」。
張穎華的媽媽不願透露女兒行蹤,直到記者一句「知道雷家佳近況嗎?」「有沒有捎個訊問候?」電話那端沈默了一會兒,答說「我們會去了解」,電話即掛斷。
但不到三分鐘,換記者的手機響了。張媽媽帶些遲疑說:「我們穎華想問,家佳怎麼了?」
疑問:
1.好姐妹為什麼快兩年沒連絡?
2. 張媽媽帶些遲疑說:「我們穎華想問,家佳怎麼了?」,難道連聯絡的方式都沒有??這是什麼狗屁好姐妹?打不通電話是吧???
3.媒體永遠不嫌噁心
也笑死我了,這就是「張穎華式」的「關心」、「低調」、「平淡」、「真情」!
然而,張穎華要不要因為「媒體採訪」而關心雷家佳不關任何人屁事,張穎華要不要管雷家佳死活沒有人可以置喙,就算張穎華她家其實沒那麼窮而媒體無恥的造假也是另一回事,我想說的是:首先要恭喜張家一門三傑考上軍法官合法賺大錢脫貧,套句對岸語法,張家現在一定活的很「滋潤」;這一切也是雷家佳的選擇與命運,但是...
台灣媒體你有什麼權力扭曲事實?
為什麼這所謂的「美談」背後竟如此齷齪醜陋??
台灣媒體台灣記者你寫這些播這些會心安嗎??
written by blackjack 2012/7/19
宋沅綺 在 新浪部落 於 2012/07/17 04:34 PM 回應
詳全文 高級本省人的歧視5>打破吳念真的「神話」-blackjack-新浪部落 http://blog.sina.com.tw/blackjack/article.php?pbgid=19586&entryid=594492&comopen=1#comment_1146150
我不想談吳念真這個人和他的作品,已經那麼多年 了我並沒忘記雷佳佳和張穎華,今天心血來潮上網流覽一下,卻發現許多錯誤的訊息。我很清楚的記得張穎華之所以沒考上國防大學卻弄得人盡皆知,只能說張家的 操作手法太厲害了,厲害到媒體可以拍到她從放榜處一路哭回家。一個考不上軍校的正取生,連備取都遠遠的落在後面〈腦殘媒體不斷的釋放張是備取第一名〉,最 後卻如願以償,奇績的是排名在張前面的幾人都放棄了,這個張家確實不簡單。我佩服佳佳但不恥張家人,三姐妹都是第一名又怎樣?考上軍法官又如何?一個有媒 體佩合強搶別人前程的惡徒,竟然能受到贊揚,台灣的肖郎越來越多了。不好意思打了那麼多,實在是很替佳佳報不平
***********************
過去引文節錄:
近年來其實台灣也有幾個人是放著台大不唸,有人考上了台大法律卻寧可唸軍校,但不是為「愛國」而是為「省錢」,我在高級本省人的歧視5>打破吳念真的「神話」提到:
…吳念真對原住民根本沒有同理心,我冤枉他了嗎?他根本是以「知識份子的傲慢」在寫作 。雷家佳把國防管理學院的公費機會讓給九二一受災戶的台中女中畢業生張穎華,幾年後張穎華以第一名的成績從國防大學畢業,雷家佳家裡發生變故,張穎華全然不知,這就是媒體當初湊合的「好姐妹」。後來我才知道,張穎華的姊姊也是國防管理學院的學生,當國防管理學院的學生每月有 1 萬多好拿,畢業後以少尉任用,起薪直逼 4 萬 2 … ,台灣媒體當初怎麼報導 張穎華我還記得,那堆報導間接觸發了雷家佳的放棄,台灣媒體真是濫情。
林毅夫的哥哥林旺松說“為了減輕家中負擔,他考上臺灣大學一年後,才轉讀不用交學費並有津貼的陸軍軍官學校。”張穎華林毅夫都是為家省錢,以前林毅夫就是「愛國」??沒有黨國施壓後,台灣的媒體就盡情灑狗血逼雷家佳放棄?時代真是變了。
從民視「新兵日記」的「黃埔軍魂」談起 - blackjack的blog - udn部落格 https://blog.udn.com/blackjack/4323327#ixzz212Pq1P8m
全文網址: 新聞回顧》掙扎三天 曾經流淚 雷家佳決定讓了 - 雷家佳.張穎華 - 名人對談 - udn台灣人物 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ART_ID=75469#ixzz212A0aFix
Power By udn.com
真情平淡 穎華:讓我們自己說吧
2007/07/05
【聯合報╱記者陳秋雲/台中縣報導】
「我們快兩年沒連絡了!」張穎華得知雷家佳遭遇,難掩關切,急著要打電話給對方,不過她強調「關心要低調,平淡見真情」。
張穎華避著媒體,手機全不接。張媽媽接到記者電話時,直說「嘜擱報啊」。
張穎華的媽媽不願透露女兒行蹤,直到記者一句「知道雷家佳近況嗎?」「有沒有捎個訊問候?」電話那端沈默了一會兒,答說「我們會去了解」,電話即掛斷。
但不到三分鐘,換記者的手機響了。張媽媽帶些遲疑說:「我們穎華想問,家佳怎麼了?」
記者告訴她,雷家佳的祖父住院、祖母在探視中途車禍辭世,電話那頭靜默許久,張穎華終於答腔了:「怎會這樣呢?」「她都沒告訴我」。
兩名女孩最後一次碰面是在兩年前的聯誼會上,都是外界的關注焦點,動靜都不自在,「久了,連絡也少了」,聯誼會後連電話也沒打過。
四年前剛入軍校學的張穎華,俏麗的短髮帶著男孩子的帥氣,就連她的阿嬤張金枝都說「穎華小時候就像個男孩子,獨立、做事不拖泥帶水,我都說,這個如果是個真男孩就好了」。
大學畢業在即,穎華如今亭亭玉立,頭髮也長了,像個軍中甜姐兒。
張媽媽透露說,穎華二年前,在校際社團活動中曾巧遇雷家佳,兩人見面很熱絡,穎華還對張媽媽說:「家佳髮型變了,變得好漂亮,但是我怎麼都沒變,看起來還是傻里傻氣的!」
「我會打電話給家佳」,張穎華說,「但不會告訴外人我們說了什麼」,她和雷家佳一樣,只想淡化、低調,不想再引起騷動。張穎華說,「拜託,讓我們自己說吧」。
【2007/07/05 聯合報】
全文網址: 真情平淡 穎華:讓我們自己說吧 - 雷家佳.張穎華 - 名人對談 - udn台灣人物 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ART_ID=75436#ixzz212TJokk1
Power By udn.com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5樓. frank0606062022/05/06 23:01我認為,事件重點在於:二選一
1,張讀台大法律,雷讀軍校法律
2,張讀軍校法律,雷讀政大法律
已知張讀軍校,了了心願,
現在就是雷喜歡軍校還是政大?
如果學費是重要考量,那就難說了讀軍校一個月有一萬多好拿,女生讀也不必如同男生那樣操體能及被學長學弟制壓迫,我認為讀軍校不會比政大辛苦到哪裡去,這我個人看法啦
我個人當年受三個月士官訓,也是輕鬆如意,不過,那不是真正軍校,大家都是同梯,沒有下部隊後的公差,很爽
當年的女軍官女士官下部隊,有的在營部連有的在連上當排長,比較辛苦但也不必站02-04的哨,最多站22-24的哨,男性軍士官都心懷不滿,現在不曉得怎麼樣了
在高司單位的軍官,除了加班外,正常上下班加周休二日,收入穩定搞二十年還有退休俸,之前就有一個軍官不想退伍去跪蔡英文了啊
總之,在軍中,錢途是不錯的,而我認為能考到榜首去考律師司法官雙榜應該不是問題,再怎麼窮難道不會借錢學貸,為何非要別人禮讓?張家有窮到非這個女兒去軍中每個月領一萬多嗎?不是已經有兩個女兒在軍隊了嗎?
***
空軍證實跪府陳情少校自行申報退伍八月中生效 - 聯合報https://udn.com › 要聞
2021年8月10日 — 因申請延役不成,空軍保指部料配件總庫花蓮專業庫長李敦鵬少校,本月2日清晨穿著空軍軍服跑到總統府位於重慶南路與寶慶路口下跪陳情。 事發後,空軍經人評 ...
空軍少校不想退伍穿軍服府前下跪陳情空軍帶回輔導 - 聯合報https://udn.com › 要聞
2021年8月2日 — 一名空軍少校疑申請延役不成,著軍裝跑到總統府下跪,空軍司令部今天表示,延役要依規定辦理,另會持恆要求所屬加強宣導正確申訴...
blackjack 於 2022/05/06 23:27回覆 - 4樓. nuitgrass2022/05/06 23:00改錯字應作「一貫」、非「一慣」。
- 3樓. nuitgrass2022/05/06 22:49對周玉蔻或黃光芹兩位女士,個人反而沒有太多感想與震驚,細看:她們有她們的一慣,並沒有改來改去。
震驚往往不會出自她們身上。如您所說,國民黨在2020證明了他們的本質,韓國瑜也是其中一員。個人雖不喜民進黨繼續,但相較侯友宜等,也就無所謂了。我看過一套日本漫畫影武者德川家康,故事就是關原之戰時,忍者把德川家康暗殺了,影武者世良田二郎三郎頂替指揮戰鬥,因為原本約定要叛變的小早川秀秋猶豫不決,世良田二郎三郎下令砲擊小早川秀秋,小早川秀秋向德川發起進攻
在德川一旁的大將本多忠勝一開始就不認同影武者,更不認同他還砲擊小早川秀秋,但在此時,本多忠勝喝止在旁邊想要逃走的將士,並拔刀插在自己的腳上,說這條命就送給世良田二郎三郎了,因為這個時候絕不能後退
後來,小早川秀秋「更正」命令,往石田三成方進攻,德川贏了,展開了264年的德川幕府
講這個故事的意義就是:就算國民黨推出的韓國瑜再怎麼爛,也是經過民主機制黨內初選,但選輸的輸不起,其他黨員又不服,所謂的天王侯友宜盧秀燕作壁上觀
連本多忠勝萬分之一的氣魄都沒有
話說回來,國民黨從以前到現在,從政者與領軍者本來就幾乎都是機會主義者,會「戰死殉國」的都是邊緣人,傅作義投降,劉峙逃亡,剿匪總司令部官職越大的殉國陣亡的有誰?
國民黨的本質就是立志做大官的猢猻一族,我誰也不會支持而且我也很久不關心他們的狗屁倒灶,民進黨就算當選2024,太陽照樣從東邊升起,都沒關係吧
blackjack 於 2022/05/06 23:16回覆 - 2樓. frank0606062022/05/06 20:20黑兄,
我很好奇,如果完全沒受媒體的報導應響,
雷到底會選擇政大,還是軍校?
(家逢巨變因素姑且不論)
我當年聯考分數可到台北工專(3專)以及成大,我選擇讀台北工專,是對是錯,沒有定論
那麼,我 想知道,雷現在如何了?這才是重點正常來說,雷家佳會選軍校,因為當年台灣經濟就走下坡一段時間了,又沒有打仗,當的又是文科軍人,連站哨上前線都免了,這麼爽誰不會想去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他兒子是政戰,但也要去金門澎湖外島,軍法官可以進高司單位,不必練體能,頂多文書工作繁雜而已
台灣的變態媒體喜歡悲情,把榜首崇拜的不得了,其實frank兄你想一想,如果聯招榜首都要選金飯碗國防部,台大法律都不要了,政大法律會比較好嗎?
當然,如果張穎華進台大法律,會認識未來法律界的人中人鳳及建立許多人脈,好好讀書考上律師司法官,其發展當然更不同了,我搞不懂媒體逼雷家佳放棄是出於啥變態心理,一口氣壞了兩個人的好事
雷家佳的新聞不多,我只知道她去當約聘公務員,現在不曉得還在嗎?
【獨家】國家人權委員會約聘缺大愛女孩雷家佳錄取 - 鏡週刊https://www.mirrormedia.mg › 時事
2020年8月28日 — 排灣族的雷家佳在高雄長大,2003年高雄女中畢業時因家境不好,考上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公費生資格,最後卻決定禮讓備取的921地震受災戶張穎華,自己就讀 ...
當年禮讓公費生資格!最新近況曝光雷家佳錄取國家人權委員會https://www.ettoday.net › 生活
2020年8月28日 — 大愛女孩雷家佳錄取國家人權委員會約聘專員。 ... 榜首、921受災戶張穎華,毅然放棄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公費生錄取資格而成為佳話的雷家佳,引人注目。
blackjack 於 2022/05/06 21:30回覆 - 1樓. nuitgrass2022/05/06 19:48台灣媒體之不要臉,已經屬於常態,不再令人吃驚,此與台灣人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問題,彼此互為表裡。
政治上的媒體操作,綠媒針對的多為藍對手,算合理。對自己人,只有賴功德被做掉一案,也快速終結。但2019年藍營媒體的果凍之亂,讓我震撼到都懷疑這幾位外省大咖,十幾二十年前,個人真的認識這位先生或這位女士嗎?從前是個人眼瞎還是智商欠缺?
才確定台灣媒體人不要臉的十有八九,要臉的為極少數,藍綠皆然。不要臉的若以省籍人數比例算,外省人居冠,當然也要加上在綠媒中的外省人。1.郭台銘贊助國民黨許多支出應該歷史悠久,其實也不只他,工商界給政治獻金是台灣的政治常態
當年陳水扁拿政治獻金,甚麼水果箱裝一大堆現鈔,藍的也不少吧
郭台銘曾拿價約7000萬的股票質押給馬英九捐款,我也談過多次,國民黨的清廉先生如此,看了也很想笑
2.我也提過,當年周玉蔻回國民黨,在UDN開部落格講了一堆秘辛,很多藍營支持者看了很爽,後來周變了,大家又罵她
至於黃光芹,我始終記得她們幾個跟黃義交的事,其實我從未欣賞過這些名嘴,就像吳子嘉現在罵民進黨,又一堆藍的愛他了,可以假造私生子的傢伙,還有啥可參考的?
3.至於外省不外省,原來啥顏色,違背甚麼立場,也不重要了,很多本土的原本很綠現在很紅,反正人各有志,有人漏夜趕科場,有人辭官歸故里,不要殺人放火就好了
4.去年親綠寫手林瑋豐偽裝成韓粉作亂被抓包,其實黃光芹抱怨被騷擾時我就建議韓國瑜主動叫高雄市警局去偵查那堆騷擾黃光芹的網友,我早就認為是假韓粉搞的,還有謝祖武被韓粉騷擾,只因為他跟謝震武名字很像...
拜託,如果韓粉年紀比較大,怎會不認識謝祖武?
可惜韓國瑜連跟假韓粉割席都不願意,有很多人以韓粉作亂為由痛罵韓國瑜,老韓也不以為意,大概他活在自己世界裡吧,想要征服宇宙的人以為大家都是無條件支持他的
無論如何,民主就是自作自受,國民黨的本質在2020大選已經證明了,就算我不支持民進黨,我也沒興趣投國民黨一票,往後大家就好好享受民主進步價值吧
blackjack 於 2022/05/06 21:2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