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13.
最近生活非常有規律,每天何時該做甚麼事情都有一個模式,看似是可以如此繼續一段很長的時間,這種氛圍讓人心情很平靜。但是是不是一直都可以如此下去,看起來也很難。
其實這也是很好的,生活一層不變就容易讓自己退化,所以最近發現自己總是丟三落四的,當然也沒影響自己的生活步調,但是總覺得老友一些地方不完美需要再回頭去補足。也許這是老化的現象,所以為了讓自己老化的速度放緩些就必須在生活中添加一些新的元素。
我們的作法其實也沒太多的創意,第一就是重拾自己的專業,當然已經從職場退下來了,專業的精進看起來沒那樣有急迫性,但是畢竟這是自己的本行又是自己興趣所在,所以接受新知識的障礙就低些,再在社群網路上向同好傳遞相關訊息,有個互動的對象就更增加自己的動力。
本來社群網路就是與遠方的親朋好友有個互動的管道,也許彼此的心態不一,也許是彼此的生活都乏善可陳,所以傳來傳去都是一些早安問候語,除了知道讓對方知道還有生命跡象外其他一無是處,所以偶爾會設法找些話題,也許是彼此過往有過的一段交集,也許是自己身邊最近發生的趣事都設法與朋友分享,這樣起碼開個話匣子,讓對方也有意願繼續這個話題。
此外在自己能接受的範圍內做一些生活小改變,也許平日習慣去某個市場買菜,今天設法轉換一下,習慣買的菜類也稍稍變化一下,因為人習慣一件事情後就不太願意對這件事去深入了解,就像我們習慣去某個菜攤上買菜,很自然地就會走向那一攤,而不願去看看另外一攤的菜色,或與不熟悉的菜販多交談一下。
另外也設法與年輕人多互動些,因為這個社會的變化我們很難去了解也沒太多的管道去接觸新的東西,透過年輕人就比較不會與這個社會脫節,還好自己以前是當老師,也與學生經常互動,所以可以從他們那裏得到得到許多新鮮的事物,尤其是3C科技產品的功能更要借助年輕人,可以讓自己快速上手。
簡單說就是生活要懂得改變,再不濟也要經常出去走走,讓外界的事物刺激自己一下,才不會自己快速地老化。許多朋友幾年不見,有人樣貌依舊有人則是完全認不出,再細細了解一下有人就是過得太寬心了,所以身形都不似以往,而相對的認真過日子的人也許過程中有些風風雨雨,但是仍可見到昔日的丰采。
- 4樓. 環保阿嬤金鳳姨2025/07/29 14:47午安
祝福您闔家 平安喜樂 健康順心 事事如意
環保阿嬤金鳳姨 - 3樓. 城市小農2025/07/21 12:56跟年輕人在一起一起
可以感染他們的好奇、熱情、行動力,這些是阻抗衰老的良方。
- 2樓. 東村James2025/07/19 10:27"這個社會的變化我們很難去了解", 同感, 我不想了解了, 照顧好自己比較重要
- 1樓. 媺媺2025/07/14 14:34
以前年輕人用火星文做溝通互動,因為不懂,所以想會去了解火星文的文化。
而現在Z世代有Z世代的用語,這些年輕人的網路用語一個個冒出來,
我們這代人,真想深入了解,還得上網路查,才能搞清楚網路用語的意思。
啊,這是不是也能讓我們延緩老化的速度?
這是另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