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之後
2025/11/17 01:07
瀏覽112
迴響1
推薦19
引用0

想契入的生命狀態 光輝十月
是內捲式的;無妨「內涵我」「格局我」,可惜我不比星星美麗
不能連大腦都外包,例如「戀殖」; 拒絕此類病態
派森斯(Talcott Parsons,1902-1979)說過:
「文明只是一種推遲青年人擁有性愛和權力自主的設計」
卻是妳的舊憂鬱和新感觸,就像「眼睛見到的很清楚,只是
不知道看的是什麼。」奈波爾長篇小說《抵達之謎》的句子
描寫新到一個地方所見。妳是還或是借?相對村上春樹
第19次陪榜諾貝爾文學獎,他沒學會「奉旨要飯」?
幸好真正讓人著迷的是,光通過鏡頭留下的痕跡,而非
光本身。光在那裡,不炫,不催促;妳藉以原諒昨天
喜歡用安靜的語言說重話,妳的靜行式:許是學陸游
「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也不是,明明眼底盡是旖旎
妳輕掂腳步,無意驚擾藏得很深的秋葉,一如避免剝離自己
妳在台灣京劇新美學勾抉幽微向內凝視的講座後,像惠特曼說的「成為受傷的人」,只因為
《時代》雜誌刊出〈美國人必須慎防台灣魯莽的領導人〉為題的專文,指台灣成為「最危險的
爆點」……
帝爾,在一瓶18天生啤之後,我要去睡了…..別信這降智的語言!
ps.生疏了操作不良待訂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