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 介紹 05:統計數字
2010/07/04 00:55
瀏覽3,129
迴響2
推薦0
引用0
老美的職業運動非常注重統計數字,NBA 當然不例外,只要上 NBA 的官網,就可以查到非常詳盡的各種數字,有屬於球隊的,也有球員個人的。
紅駝當初上 NBA 官網看統計時,常被那些術語搞得莫名其妙。不過後來慢慢就有點眉目,雖然離完全了解還遠,最少勉強看懂一點。
以下就紅駝所知,略加介紹一些常見的統計數字術語,縮寫以 Celtics 或 NBA 官網為準:
. Points(PTS): 分數
. Made: 投籃命中(注意是過去分詞 Made 而不是 Make)
. Missed: 投籃不進(注意是過去分詞 Missed 而不是 Miss)
. Field Goals(FG): 非罰球的得分,就是投籃、上籃或者灌籃等的得分。
. FGM(Field Goals Made): 投籃命中次數(指進球的「次」數,非分數,下同。含兩分及三分球,不包括罰球)
. FGA(Field Goals Attempted): 出手次數
. FG%(Field Goal percentage): 投籃命出率
. 3-Point FG: 三分球
. 3PM(3-Point FGs Made): 三分球命中次數
. 3PA(3-Point FGs Attempted): 三分球出手次數
. 3P%(3-Point FG Percentage): 三分球命中率
. Free Throw(FT): 罰球
. FTM(Free Throws Made): 罰球命中次數
. FTA(Free Throws Attempted): 獲得罰球次數
. FT%(Free Throws percentage): 罰球命中率
. Assist(AST): 助攻。某A球員傳球給B球員,這個傳球如果直接幫助B球員得分,那麼A球員就記一次 assist。
. Rebound(REB): 籃板球。就是球隊或個人搶到多少個籃板球。注意 rebound 的發音,老美習慣將重音放在第一個音節,唸成 /'RE-bound/,而非中國人慣講的 /re-'BOUND/。Rebound 又分 off 和 def 兩種。off reb (offensive rebound) 是進攻籃板,意即進攻方投籃不中,本隊球員搶到的籃板球。def reb (defensive rebound) 則為防守籃板,為對方投籃不中時在己方籃板搶到球。
. Steal(STL): 抄截,就是從當對方傳球或持球、運球時將球抄走。2009-2010球季全聯盟的抄截王是紅駝最喜愛球員 Celtics 的 Rajon Rondo。
. Block(BLK): 阻攻,就是台灣講的「蓋火煱」,大陸講的「蓋帽」。
. Turnover(TO): 失誤,是指進攻的一方不小心傳錯球,或遭對方抄截而將球落入對方手上的意思。
. Personal Fault(PF): 犯規
. Double-double: 台灣稱為「雙十」。是某球員在一場比賽中任兩項數據(當然不包括 turnover 這個負向數據)同時在 10 以上。例如得 17 分,拿了 10 個籃板(進攻 + 防守籃板),或得 20 分,同時助攻 12 次等。
. Triple-double: 台灣稱「大三元」。是某球員在一場比賽中任三項正向數據在 10 以上。例如得了 13 分,搶了11 個籃板,外加 10 次助攻。Double-double 並不稀奇,一天到晚都有,但 triple-double 就困難得多。一整個球季打下來,所有球員中大概只有十來次「大三元」出現。
PPG(Points Per Game): 平均每場得分
APG(Assists Per Game): 平均每場助攻次數
AS/TO: 助攻和失誤的比率,數字越大越好,表示助攻遠多於失誤(助攻助得不好時,很容易變成失誤)。
RPG(Rebounds Per Game): 平均每場籃板個數
BLKPG(BLocKs Per Game): 平均每場蓋火鍋數
STPG(STeals Per Game): 平均每場抄截次數
TOPG(TrunOvers Per Game): 平均每場失誤次數 (越少越好)
紅駝當初上 NBA 官網看統計時,常被那些術語搞得莫名其妙。不過後來慢慢就有點眉目,雖然離完全了解還遠,最少勉強看懂一點。
以下就紅駝所知,略加介紹一些常見的統計數字術語,縮寫以 Celtics 或 NBA 官網為準:
. Points(PTS): 分數
. Made: 投籃命中(注意是過去分詞 Made 而不是 Make)
. Missed: 投籃不進(注意是過去分詞 Missed 而不是 Miss)
. Field Goals(FG): 非罰球的得分,就是投籃、上籃或者灌籃等的得分。
. FGM(Field Goals Made): 投籃命中次數(指進球的「次」數,非分數,下同。含兩分及三分球,不包括罰球)
. FGA(Field Goals Attempted): 出手次數
. FG%(Field Goal percentage): 投籃命出率
. 3-Point FG: 三分球
. 3PM(3-Point FGs Made): 三分球命中次數
. 3PA(3-Point FGs Attempted): 三分球出手次數
. 3P%(3-Point FG Percentage): 三分球命中率
. Free Throw(FT): 罰球
. FTM(Free Throws Made): 罰球命中次數
. FTA(Free Throws Attempted): 獲得罰球次數
. FT%(Free Throws percentage): 罰球命中率
. Assist(AST): 助攻。某A球員傳球給B球員,這個傳球如果直接幫助B球員得分,那麼A球員就記一次 assist。
. Rebound(REB): 籃板球。就是球隊或個人搶到多少個籃板球。注意 rebound 的發音,老美習慣將重音放在第一個音節,唸成 /'RE-bound/,而非中國人慣講的 /re-'BOUND/。Rebound 又分 off 和 def 兩種。off reb (offensive rebound) 是進攻籃板,意即進攻方投籃不中,本隊球員搶到的籃板球。def reb (defensive rebound) 則為防守籃板,為對方投籃不中時在己方籃板搶到球。
. Steal(STL): 抄截,就是從當對方傳球或持球、運球時將球抄走。2009-2010球季全聯盟的抄截王是紅駝最喜愛球員 Celtics 的 Rajon Rondo。
. Block(BLK): 阻攻,就是台灣講的「蓋火煱」,大陸講的「蓋帽」。
. Turnover(TO): 失誤,是指進攻的一方不小心傳錯球,或遭對方抄截而將球落入對方手上的意思。
. Personal Fault(PF): 犯規
. Double-double: 台灣稱為「雙十」。是某球員在一場比賽中任兩項數據(當然不包括 turnover 這個負向數據)同時在 10 以上。例如得 17 分,拿了 10 個籃板(進攻 + 防守籃板),或得 20 分,同時助攻 12 次等。
. Triple-double: 台灣稱「大三元」。是某球員在一場比賽中任三項正向數據在 10 以上。例如得了 13 分,搶了11 個籃板,外加 10 次助攻。Double-double 並不稀奇,一天到晚都有,但 triple-double 就困難得多。一整個球季打下來,所有球員中大概只有十來次「大三元」出現。
PPG(Points Per Game): 平均每場得分
APG(Assists Per Game): 平均每場助攻次數
AS/TO: 助攻和失誤的比率,數字越大越好,表示助攻遠多於失誤(助攻助得不好時,很容易變成失誤)。
RPG(Rebounds Per Game): 平均每場籃板個數
BLKPG(BLocKs Per Game): 平均每場蓋火鍋數
STPG(STeals Per Game): 平均每場抄截次數
TOPG(TrunOvers Per Game): 平均每場失誤次數 (越少越好)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