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NBA 介紹 04:比賽時間
2010/07/02 11:24
瀏覽23,635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NBA 目前一場比賽分為四節 (quarter),每一節的時間是 12 分鐘,每兩節是一個半場(half),所以半場是 24 分鐘,整場比賽需時48分鐘。上、下半場間的中場休息時間大約15分鐘。第一、二節間,以及第三、四節間都各休息約兩分鐘。雖然比賽時間總共才48分鐘,加上休息、死球、暫停、罰球等等時間,一場比賽打下來,大概需要兩至兩個半小時,如果要打延長賽,那就更久了。
 
籃球以前只分上、下兩個半場,為甚麼現在變成四節呢?我想理由之一是商業考量。NBA 是職業運動,必須靠收取電視轉播權利金賺錢。電視則需要依賴廣告維生,電視轉播通常每十來分鐘就有一段廣告。從早期的上下兩個半場演變成四節,就可方便用節和節之間的兩分鐘休息時間播放廣告。
 
NBA 除了兩隊各擁有長短不同的多次暫停時間外,還允許由裁判主動叫出暫停(註一)。為甚麼?就是怕球員或教練一時「忘了」叫暫停,球賽連續不中斷太久,電視廣告播不出去。

  
此外,兩節之間的休息時間,
還可以讓現場及電視前的觀眾趁機上廁所,不上廁所的現場觀眾可以欣賞啦啦隊表演(電視機前的觀眾多半只能看廣告,看不到表演)。球員也可以喘口氣,教練可以趁機面授機宜,等於多了兩次長長的暫停。
  
分成四節還有一個附帶的「好處」,就是多
兩次製造「壓哨球」(註二)的機會。因為每一節的最後一秒都有可能出現壓哨球,雖然只有最後一節的壓哨才攸關勝負。
  
再說明一下,同樣是籃球,其實 NBA 和 FIBA 國際籃球(就是奧運、亞運那種)的比賽規則在很多方面都有差別。就說比賽時間好了,NBA 是上述的 4 * 12 分鐘共 48 分鐘,而 FIBA 則為 4 * 10 分鐘,一場比賽只有 40 分鐘。
 

  
-------------------------------

註一:NBA 的暫停規定非常瀪複,紅駝一時之間無法完全消化,只能從簡介紹。基本上暫停分長暫停和短暫停。長暫停又分 60 秒和 100 秒兩種,短暫停則為 20 秒。每一場比賽48分鐘內,每一隊最多可有12 次長暫停(主客隊各6次)、4 次短暫停(主客隊各2次)、加上2次官方暫停。
 
註二:在一節比賽時間終了前一刻出手,不管球有沒有進,都可以稱為「壓哨球」。如果本來落後或平手,最後關頭出手,球進網比賽時間同時結束的致勝
壓哨球,英文叫做 buzzer beater,buzzer sound 就是哨聲的意思。

 
NBA 現役球員中,最常執行 buzzer beater 的,是 Lakers (湖人) 的當家球星小飛俠 Kobe Bryant。紅駝生平第一場看 NBA 現場轉播,是 1998 年的總冠軍戰最後一役。那場比賽就是由籃球大帝 Michael Jordan
喬丹執行最後的 buzzer beater 而替 Bulls 和他自己贏得第六個 NBA 總冠軍。這戰之後,喬丹就二度退休了。

有誰推薦more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