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德國的統一
2018/03/15 16:38
瀏覽75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19世紀,德意志仍處於分裂狀態,1806年拿破崙率軍終止了神聖羅馬帝國,並將日耳曼大部分地區占為己有,此舉激發了日耳曼人的民族主義,日耳曼境內各學者如黑格爾、費希特等皆提倡民族主義,鼓吹日耳曼統一。日耳曼聯邦的普魯士王國逐漸成為日耳曼地區領導者,1818年「關稅同盟」的成立,奠定了統一的經濟基礎,也帶動各邦工商業發達,使國力大增。1848年受法二月革命影響,設在法蘭克福的國民大會推舉普魯士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為皇帝,及1850年威廉四世和各邦商討日耳曼統一大計,兩次都因遭到奧國反對,統一運動成為空談。1861年威廉四世逝世後,其胞弟登基,即威廉一世。威廉一世想以軍事改革實現統一大業,並向國會提出擴軍計畫,但遭議員反對,為了對付國會,1862年威廉一世任用「鐵血宰相」俾斯麥。俾斯麥以強硬風格,不僱憲法與國會,從事軍事政策,此外,俾斯麥認為德意志統一除了武力之外別無他法,而訴諸武力的第一步,就是解決各種妨礙統一的干擾。首先要面對的是奧地利。俾斯麥利用丹麥國王將好斯敦與什列斯威兩小公國併入丹麥為由,乘機拉奧國作為盟友,最後取得俄、法中立,保證及義大利王國首相加富爾同盟條約,反過來以兩公國的歸屬問題,挑起對奧國戰爭。1866年「普奧戰爭」開戰,奧軍大敗,好斯敦及什列斯歸屬普魯士所有,由普魯士領導的北日耳曼聯邦成立,一個連奧地利都不能參加的組織,對德國統一具有關鍵性。普奧戰爭後,法國體驗到自身將無法得到利益,而俾斯麥也了解,在完成日耳曼地區統一,對法之戰難以避免。1868年,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正好挑起普法兩國作戰,即1870年著名的「普法戰爭」。戰爭爆發,法軍準備不足,後勤也跟不上,這場戰爭法國注定失敗。果不其所然,色當一役,法軍大敗,拿破崙三世被俘。戰後,普魯士取得亞爾薩斯和洛林兩省,建立德意志帝國,完成統一。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隨堂筆記
自訂分類:歷史學整理
上一則: 義大利的統一
下一則: 民族國家興起原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