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改變自己,但為什麼問題一直來?心靈覺察指南
你有沒有發現,當我們很努力想要改變什麼時,
事情往往沒有如願,甚至還會反覆上演?
比如: ●想要不再焦慮,焦慮卻更頻繁出現 😣
●想要不再孤單,孤單感卻更明顯 🥲
●想要變得更快樂,快樂反而變得更遙遠 🌧
印度哲學家 克里希那穆提 就點出了其中的關鍵:
「當你想要改變,問題將如輪迴般重複發生。」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想要改變」本身,就是在默認:
■我現在不夠好 ❌
■這個狀態有問題 ⚠️
我們先貼了一個標籤,再努力擺脫它。
但這樣做,反而在心裡不斷加深了「問題真實存在」的印象。
於是,就像一個無限循環:
我想要擺脫 → 代表它是真的 → 我更在意它 → 它更常出現🔄
如果不去「改變」,那該怎麼辦?
克里希那穆提提醒我們:關鍵不是改變,而是 「看見」 👀
所謂「看見」,不是要你忍耐或壓抑,而是單純地去觀察:
▲焦慮來的時候,它是怎麼升起的?
▲孤單出現時,心裡在說什麼故事?
▲渴望快樂的背後,是不是有一種逃避?
當你靜靜去看,而不是馬上抗拒或想要修正,
問題的能量會慢慢失去力量。
因為問題不是被「解決」掉的,而是被看穿的。
真正的自由
很多人以為自由是改變之後才會到來的結果。
但其實,自由只會發生在當下 🌿~
當你不再與自己對抗,不再追求「另一個更好的版本」,
而是看清楚當下的真相。
當這個覺察存在時,問題就像雲霧,
被陽光一曬,自然就散了 ☀️
生活小練習:停止改變、開始覺察
每天抽出 3–5 分鐘,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或閉眼,做這個練習:
1:注意當下的感受
感受現在的情緒、身體感覺或思緒,不去改變。
2:給自己一個名字
輕輕說:「這是焦慮」、「這是孤單」……
不評價,不壓抑,只是認出它。
3觀察它的運作
注意情緒或思緒怎麼升起,又怎麼消退,就像看一場雲霧流動 🌫️
4:感受空間
觀察之後,你會發現即使情緒存在,你的內心仍然有空間 🕊
這個空間,就是自由的開始。
💡 小提醒: 不要急著改變自己,也不要給自己壓力說
「我要快樂」或「我要不焦慮」。
覺察本身,就是最深刻的自由。
下次當你想說「我一定要改變……」時,
先停下來,問問自己:
我是不是把這個狀態看得太真了?
如果我只是單純看著它,而不去抗拒,它會怎麼變化?
真正的改變,不需要努力追求,而是自然發生的 🌱
- 1樓. 安歐門2025/09/18 10:37
「想」是多餘,「修」更是多此一舉,
生命很簡單,人類多愚痴,順應天賦,一切自由。
謝謝分享觀點
Claudia馬姐 於 2025/09/19 17:31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