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花的花語】
- 醉人的戀情,依依的思念。
- 為情而生,為愛而亡。
- 對你執著,最幸福的時刻。
- 沈迷的愛。
傳說中有個美麗的女孩
憧憬著愛情
她向月老虔誠的祈禱
求祂指點迷津
夢中月老開示顯靈
來年春暖花開 竹林小徑
有一白衣男子 便是汝君
她如期前往 突遭蛇吻
幸得白衣貴人相助解毒
救出險境
從此花前月下
海誓山盟
奈何男方家貧
女方拒絕提親
可憐有緣無分
猶如大夢初醒
相攜跳崖殉情
撒手共求永恒
崖邊長出了紫藤
紫花瓣瓣
依藤而存
美麗動人
從此生死相依
為愛而亡
為情而生
紫藤 (學名 Wisteria sinensis),別名藤夢、朱藤,屬豆科、紫藤屬,是一種落葉攀援纒繞性大藤本植物,原產於溫帶的中國,韓國、日本亦有分布。壽命長,枝粗葉茂,其攀援莖勢若蟠龍,可伸展數十公尺之高,沿著棚架攀援而成大面積覆蓋,至為壯觀,為著名牽藤作棚花卉之一。春季開花,蝶形花冠,花長2-2.5公分,具芳香;花梗細,長2-3公分;花萼杯狀,長5-6公分,寬7-8公分,密被細絹毛,上方2齒甚鈍,下方3齒卵狀三角形。花冠旗瓣圓形,先端略凹陷,花開後反折,基部有2胼胝體,翼瓣長圓形,基部圓,龍骨瓣較翼瓣短,闊鐮形。子房線形,密被絨毛。花柱無毛,上彎,胚珠6~8粒。花冠多為紫色,也有淡紅、白、黄等色。花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3月現蕾,四月見傾。 總狀花序側生在枝端,發自種植一年短枝的腋芽或頂芽,長15-30公分,徑8-10公分,花序軸被白色柔毛;苞片披針形。每軸有蝶形花20-80朵排列整齊成串,千條萬條循架低垂,迎風搖曳,恰似漫天飛舞的彩蝶,傾瀑而下,懸成千萬幕的紫簾。隨著光影婆娑,人行其下,有如置身於夢幻世界。
花園裏有200個防雪茅棚,有早春柔和的陽光在周圍環繞著。茅棚內部種植冬季盛開的花卉。另外,大約有25株的臘梅在寒冷的季節比一般的梅樹早開花,因爲感覺春天近了。
春天時,約有20,000個鬱金香球莖開花為花園著色。 同時雪柳也盛開。
紫藤是日本古老的植物,在萬歌集中有對它的歌詠。大紫藤、粉紅紫藤、大長紫藤、八重紫藤、白花紫藤和黃花紫藤,依次推遲,共同維持一個月左右的花期。此時早盛開的杜鵑和牡丹也來助陣,可以見到350株紫藤花和1,000株杜鵑花比鄰而居,互比競艶,煞是好看。
共有500種、2,500株的玫瑰會開滿了玫瑰園裏。紅色,黃色,橙色,藍色,白色,五顏六色,芳香四溢,美不勝收。此時1,000株杜鵑花以及500株鐵線蓮也將同時登台,好不熱鬧。
這個花季有200,000株花菖蒲和1,500株繡球花一起綻放。遲開的鐵線蓮在此時一同呈現出藍白色調。
大約有1,500株的熱帶睡蓮出現在水上,白色,黃色,桃紅色,紅色,紫色和藍色的大花朵,出水而不染,香氣四溢,高貴獨立,美不勝收。
7. 紫色和玫瑰花園 (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紫絨鼠尾草、玫瑰和馬缨丹
入口處幾盆粉紅藤堆成一座小山來歡迎慕名而來的遊客。雖然當時冠狀病毒尚未誕生,這位接待員已經超前佈署,有備無患。然而較有可能的是,她在預防花粉過敏。
進門後就是土產販賣部。還未觀賞到大紫藤花,就已經被琳琅滿室的紫藤花產品所嚇到。
擧目望去,有用的,如香水,面霜、乳液、香皂等 ,紫藤香氣,淡雅入鼻,送人、自用兩相宜。
還有吃的,如餅乾、羊羮、饅頭、和菓子、芋頭酥等,全都含有淡淡的紫藤花的色、香、味,教人食指大動。
當然別忘了來一筒紫藤花冰淇淋,嗯⋯春風拂面的戀愛滋味!
如果還意猶未盡的話,可考慮領養一隻有官方認證的紫藤花熊寶寳。
室外棚下也準備了各種盆栽出售,如繡球花。
蘭花
各種珍花異草
也有現成的紫藤樹盆供應紫藤迷。等劉佬佬逛完了大觀園之後,如果愛上了紫藤花,想進一步擁有,就可以回來挑選,將它帶走。
盛開的田旋花 (Convolvulus),葉為螺旋形,花為喇叭形,擠在一起,真是花團錦簇,熱鬧又有趣。
[粉紅花棚]
由入口進入園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半月形的粉紅花棚,圍著水池及花島,正對著百花舞台,是觀賞粉紅藤的最佳地點,也是休息的好所在。粉红藤是所有紫藤花每早最早開花的,在4月中旬就起跑了。
[大紫藤]
大紫藤花棚架是由兩株年龄155年以上的大紫藤樹一南一北連接而成。每個棚架約有600個榻榻米大,東西長37.1公尺,南北寬35.8公尺。1996年移植時總面積只有72平方公尺,今天枝延幹長已至1,000平方公尺以上,擴大不止10倍有餘,生命力之旺盛,令人讚嘆。
【詠大紫藤】
暮春的空氣中香氣漸濃
蟠根錯節的紫龍
蟄伏了漫漫長冬
終於現蹤
紫色的龍鬚
不知從那裏來
也不知何去何從
垂成一條條的紫項鍊
再編織成一面巨大的紫珠簾
將你我的天空裝飾得如幻如夢
少年人的雄心壯志
中年人的沐雨櫛風
老年人的淡定從容
都墜入了花開花謝的輪迴中
一幕幕
一重重
恰如逝水向東
懊悔眷戀皆無用
人生焉可倒帶
長藤依舊在
我願永無窮
圖為北邊的大紫藤樹
【一簾幽夢】
幽幽掛一簾
淡淡已千年
風起飄如夢
芳澤被世間
紫色的花串,像是流瀑,又像是垂簾。
密密麻麻,遮天蔽日,把麈囂阻於外面。
圖為南邊的大紫藤樹
紫藤舆杜鵑,相互爭艷。
此處像是南北兩個大紫藤棚架的交會所在。
[白藤隧道]
在4月下旬左右見頃,我們有幸,躬逢其盛。左右兩側的白紫藤樹,同心協力地撐起一片80公尺長的雪白隧道,真個洞裏乾坤大,别有一番天地。
純白色的紫藤花,组成一片長長的、天鵝絨似的天花板,看上去很柔㰱.。
[紫藤銀幕]
氣勢宏偉的廣大弧形紫藤銀幕和水中倒影相映成趣,晚上水鏡燈光的反射,效果更是神奇。
[八重黑龍藤]
紫藤掛雲木,
花蔓宜陽春。
密葉隱歌鳥,
香風留美人。
-唐.李白《紫藤樹》
枝幹壯碩,曲折如蟠龍,氣勢不凡,故有黑龍之名。
黑紫花纍纍,有如串串黑葡萄,垂於棚架。
[粉紅橋]
领略了大紫藤和八重藤的壯麲後,輕鬆一下,來到了粉紅橋。它和粉紅花棚一様,都是由粉紅紫藤所構成的。
盛開的粉紅藤,像串串的粉色珍珠,在藍天中閃爍著。
粉紅橋倒影水上,氣氛非常浪漫。即使老朽如我,也不禁悠然神往。佇足良久,此景今生難忘。
池塘邊幾株紫藤有園木支撐著,重重的紫藤花,疊成了一座座高低起伏的紫華山巒,為園中增添了不少色彩。
白花紫藤
藤花無次第,
萬朵一時開。
不是周從事,
何人喚我來。
—唐代.白居易《陳家紫藤花下贈周判官》
[黄花藤隧道]
黄花紫藤是所有紫藤中較為罕見的一種,因此物以稀為貴。而且它的花期也最短,光看到這個80公尺長、200株黄花紫藤组成的隧道裏有黄花,就佷興奮了,值回票價。
《繡球莢蒾 (Viburnum macrocephalum f.keteleeri)》
屬忍冬科,為落葉或半常綠灌木,高可達4米,幼枝有垢屑狀星狀毛,老枝灰黑色,冬芽無鱗片。葉卵形、橢圓形或近圓形,長5-8公分,寬2-5公分,頂端鈍或略尖,基部圓形,邊緣有細齒,側脈4-6對,近葉緣前網結,表面深綠色,疏生星狀柔毛,背面及葉柄密生星狀毛。大型聚繖花序呈球狀,幾全由不孕花組成;花萼管無毛,長約2公厘;花冠白色,輻狀,長約4公厘。花冠管長約1毫米。花期5-6月。足利花園所在本是一處濕地,園方因地制宜,闢出許多池塘,溝渠,再在其上構置了形狀不一的花島,佈滿了色彩繽紛的花草、睡蓮等,山光水色,不留餘白,讓你目不接暇,讃歎連連。
沈睡了三季的睡蓮已經開始甦醒,準備接力演出清涼的夏日風情。
碧绿隧道下的水流花静,可以悟出庭園設計的匠心獨運。
[大長紫藤]
花序最長可達數公尺,是本園内的首屈一指的最長紫藤。
[白藤瀑布]
八重樱與粉红紫藤的對話
[紫藤巨蛋]
[杜鵑海洋]
接近園區的南側,開始有美麗杜鵑花大量的出現,園方定名爲《杜鵑海洋》。
[杜鵑花]
《杜鵑花的花語》
- 其一:《永遠屬於你》。這是《愛的喜悅》,當春天的腳步近時,杜鵑花無聲無息地盛開了,開得漫山遍野,代表愛神的降臨。
- 其二: 《節制慾望》。由於杜鵑花的花期短暫,春天盛開時轟轟烈烈數週,謝幕時雲消霧散,只留綠葉一叢,恬静節制地過剩下的多數日子。
據「蜀記」所載,在戦國時代末年,蜀王杜宇稱帝,號望帝,後禪位治水有功的臣子鱉靈,甘願退隐岷山。傳説其死後,每逢農曆三月,便化為杜鵑鳥,啼聲凄切,催促蜀人把握農時耕種,在憂急攻心下,口中咯血而染紅了滿山的花,後世常指這悲慘啼哭的鳥為杜鵑鳥,而稱此花為杜鵑花。唐李商隱在他凄美的錦瑟一詩中便引用了這個典故來比喻好景不常,先素描了佳人之遣悲懷於錦瑟,再刻劃出莊周之尋蝴蝶於曉夢,接著又點出了望帝之託春心於杜鵑,在手揮、目送、心勞之間,落花流水春去也。原詩全文如下:
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看來傷春惜春之情,自古皆然;光陰虚度無成,所在多有。所以《此情可待成追憶》成了千古名句,而杜鵑花也就成了多情之花了。
日本的杜鵑花自19世紀以來的努力,發展出許多具有東灜特色的品種,俗稱東鵑。具有植株低矮、枝條細軟,花型小而繁密,多數花萼演變成花冠、形成內外2套,稱為雙套或夾套,真是《不見枝葉只見花》。花色多有紅、紫、白、粉白、嫩黃、白綠、鑲邊、灑錦等,與西洋杜鵑花型大而色調單純 (紅、粉紅,白等) 有明顯的對比。
水流紅紫各西東。綠肥春已空。
閒戲蝶,懶遊蜂。破除花影重。
問春何事不從容。憂愁風雨中。
-宋·趙師俠《醉桃源·阮郎歸》
紫藤包紅杜鵑
紫藤包白杜鵑
[紫藤花棚]
一簾紫藤,正適合坐禪入定。
《牡丹》
穿過了杜鵑花佔領的羊腸小徑,終於看到了人稱花中之王的牡丹!雍容高雅,沈稳端莊,立於百花之中,不與群芳爭春,卻已脱頴而出,獨領風騷,難怪國學大師王國維要讚一聲《閲盡大千春世界,牡丹終古是花王》了。想想今年的四月天,本來報名要去洛陽看那因不聽從武則天之命開花而被貶植到洛陽的牡丹,漫遊在眾多的牡丹名園中瞻仰《國色天香》之風采,不料卻被新冠病毒亂了行程。那《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盛況,只有夢裏尋了。
《百花區》
園内五步一花,十步一樹,很多公共區域遍植有名無名鲜花,族繁不及備載,姑以《百花區》名之。請隨我來,一窺它們的風采。
繁華歇盡何須吊!且由他,嫣紅奼紫,一春收了。
-廖仲凱《金縷曲·題八大山人松壑圖》詞
園中雇用了很多長者,在烈日曝曬下,蹲著用手照顧這些寶貴的花草。他們的辛苦付出與敬業,我們都看在眼裏,謝在心裏。不過他們每天如此拈花惹草,與花為伍,既能怡情養性,又可活動筋骨,必定長命百嵗,真是幸福。
下面的作品來自足利公園工作員的巧思,願君心想事成,心心相印,每一天都是情人節!
[夜裏的紫藤和足利花園]
因為意猶未盡,想感受一下夜幕下燈影閃爍的的紫藤花風情,所以又留下來看夜場。
黄昏斜陽掩映下的粉紅花棚,没有了白天的熙攘。雖然遊人依依不散,但是時間静止了,只感到滿心的温暖。
惆悵春歸留不得,紫藤花下漸黃昏。

月朦朧,鳥朦朧,簾捲海棠紅 ⋯(朱自清)
遠方的大長紫藤光射夜空,有如飛碟降臨。
又如天降神燈,大放光明。
粉紅橋在LED燈下變成了白雪橋
倒影依戀著波光⋯像似逐漸褪色的夢想。
白花藤隧道的長廊,夜裏大放光芒,卻通往黑暗的前方。
白色的紫藤花,飄落了一地的花香,也帶來了一夜的淸涼。
八重藤的夜晚,有驚艷的換裝,吸引了許多的目光、讚歎和激賞⋯
黄花藤隧道等嘸人,嗯⋯有點淒涼。再好不過了,正歸我獨享。
夜裏的白藤瀑布和水鏡倒影
紫藤花棚,魅力無窮。亭亭如蓋,遮蔽蒼芎。
燈影重重
花影幢幢
時近尾聲,步上歸程;夜䦨人静,難捨此景。耳際彷彿響起了風飛飛的歌聱:
月朦朧鳥朦朧
螢火照夜空
山朦朧樹朦朧
秋蟲在呢噥
花朦朧夜朦朧
晚風叩簾攏
燈朦朧人朦朧
但願同入夢
簾內朦朧。
風起簾動,
飄搖入夢。
君在何處,
夢見何人?
何不起心動念,
邀他們一同圓夢?
【按語】
足利公園在2019年10月12日遭受颱風侵襲,全域淹水達1.8公尺,包括販賣部及所有的大紫藤樹,對80%的公園及照明系統,造成前所未見的損害。經過關閉搶修,終於在11月12日重新開放。幸運的,「光之花庭園」季只推遲了一週。這是自開園以來的第一次關閉。
2020年的今年,又逢冠狀病毒流行,爲了避免疫情擴散,足利花園再度在4月13日,就在紫藤花季之前,暫時封園,成為有史以來的第二次長期關閉。今年的大紫藤花樹是非常落寞的,只能孤芳自賞。
寂靜的春天,早已來到了人間。
- 4樓. 異鄉芝麻事-洛城的居家生活2020/05/11 10:53您也愛吹聞笛嗎?多謝您的來訪及留言。我不會吹笛,只會唱唐趙嘏詩/李抱忱曲的「聞笛」《誰家吹笛畫樓中⋯》我也很喜歡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每讀一次,就勾動一次我的鄉愁。因為如此,所以把詩嵌入版面,也用它作為筆名。不過此洛 (杉磯)非彼洛 (洛陽) 也。希望您的蟄居避疫生活愉快 洛城聞笛 (絳雲凝露倚風華,一灣碧水半山霞 一 波特蘭的初相遇) 於 2020/05/12 12:52回覆
- 3樓. 和煦秋陽(丹能莎朵歐式水上市場)2020/05/10 07:33賞花了
好美的花
原來紫藤花還有這樣淒美的故事 長知識了
這麼多美麗的花 真是目不暇給 讓我這花癡看傻眼了
感恩美麗的分享
天天微笑容顏俏 七八分飽人不老
相逢莫問留春術 淡泊寧靜比藥好很羡慕您對花的癡愛,不但坐而言,而且起而行,將這些美好的生命融入日常生活,一起呼吸 (剛好互補),一起作息。不知您是否看過日本名劇作家、大導演倉本聰2008年的連續劇《風之花園》(風のガーデン)?這是他『富良野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描述一位罹患絕症,即將面臨死亡的麻醉科醫生,回到已經斷絕關係的北海道家鄉『富良野』,與父親、兩個孩子一起享受最後天倫之樂的故事。劇中就藉由有自閉倾向的弟弟的專注觀察,介绍了很多花,置入了很多花語,非常引人入勝。曾有熱心的網友將它們整理了出來,在此與您分享:如能有機會再參照一下劇中花景,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了。洛城聞笛 (絳雲凝露倚風華,一灣碧水半山霞 一 波特蘭的初相遇) 於 2020/05/10 13:13回覆 - 2樓. 司空2020/05/04 11:05
有夢堪圓, 直須圓 。。。
鳳飛飛幽婉的歌聲帶走了一代人的夢 。。。
是啊,莫待無夢⋯空長歎!
鳳飛飛、鄧麗君都作仙去了,江蕙、費玉清退了,蔡琴老了⋯還有誰幫我們圓夢呢?
洛城聞笛 (絳雲凝露倚風華,一灣碧水半山霞 一 波特蘭的初相遇) 於 2020/05/04 13:28回覆 - 1樓. 甜水窩蜂鳥2020/05/03 22:41
三星期前在華府一個住宅區拍到的. 我也種了一棵,去年春天第一次開花,靜待屬於我自己的紫藤季.
哇,好美的紫藤欄干,光是視覺上的享受就為房子加了很多分,而且又遮日蔽風,保護隱私,真是一舉數得。您自家還有私房的紫藤,真是大太幸福啦。我在南加州從沒見過,太概是沙漠氣候或早晚溫差太大,種不起來。
祝您賞花愉快!
洛城聞笛 (絳雲凝露倚風華,一灣碧水半山霞 一 波特蘭的初相遇) 於 2020/05/04 13:5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