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是「啟發」自性智慧,而非「灌輸」教條盲從
網友在我的「閒來無事心靈禪境」部落格留言問事。言其學佛,因出家法師之教導,致而產生道法與現實問題之衝突,以致內心掙扎,不知如何是好云云。我為其答覆如下:
﹝自在老師答覆網友﹞
很多人學佛,都被教導:「不要執著!」,於是你就很乖很聽話的壓抑自己,強迫自己「不要執著這」、「不要執著那」……,然後你就很苦惱,並沒有因為「不要執著」而自在無礙,反而身心如同套了重重枷鎖──其實是你在「執著」於所聽聞得來的「佛法教條」!──這是很多「虔誠的佛教徒」的苦惱!
當知佛陀說法都是「隨緣說法」,猶如醫生,應病與藥,故而沒有一定的法藥,如金剛經說的「無有定法」「一切法皆是佛法」「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學佛修行,要先明白這個道理!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要能夠尋找並分辨,哪一個法才是適合自己的,哪一種藥才對自己的症!
絕大多數的在家信眾,都是隨出家師父修學,聽其講道說法。這固然是很好,但「出家師父」所說的,有時只適合其「出家因緣」來修,未必適合在家眾。六祖壇經有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古德也說:「盡得世間法,乃得論出世」,故而世間法即是出世法!世間的種種事,沒有經歷過、品嘗過、深入體驗過,是不可能真正看破與放下的。世間眾生唯有隨其因緣,經歷且在其中學習體會,如此才能真正的成長!真正的具有智慧。
而不是「逼」著自己「接受」那些所謂「大師」「法師」所說的境界很高、遙不可及的「聖法」──在尚未經由自己的體證之前,那些高超境界的「聖法」即是「教條枷鎖」,徒令自己苦惱!
世間事,包括男女情愛,包括喜愛美好的外貌等等,基本上,都是人性之自然,佛教亦不反對婚姻,只有對出家比丘要求戒色欲。佛法的修行也有它的進路與階段程度,故不需要拿那高超的境界來要求自己──你叫一個剛學走路的娃兒,去參加奧運馬拉松賽?那是非常沒有智慧的作法!
曾經讀過報紙上一篇精神科醫師寫的文章,講到人的情緒要適度的紓解,否則積在體內會變成毒素。他說,有個患者前來求診。此人是個佛教徒。原來他自覺脾氣不好,想要改掉壞脾氣,於是去學佛修行。學佛之後,凡遇到想發脾氣的事,他就壓抑下來,不敢發脾氣,表面上看,修行得很好。一段時間之後,發覺身上出現很多無名的病痛。這位精神科醫師說,那是因為積壓的情緒沒有紓解,留在體內變成毒素。他說,很多傳統的「賢妻良母」,長年忍耐壓抑,身體毛病很多,也都是因為情緒沒有紓解。
老師舉這個例子,是要說明,學佛修行,要順其自然,不要過於勉強。禪宗祖師說:「無趨向,無造作,平常心是道。」什麼真理都要出於自己的真心去做、去實行,那才是真學佛、真修行。被灌輸的教條,稱為「他律道德」,即使做到了,也是盲目無智慧的!
當知,「佛」的真義是「覺者」,佛法是「啟發」你的「真實自性」,做自己的主人,做一個真正的「醒覺」的人!而不是「灌輸」教條,要你「盲目的服從」!
學佛要學得歡喜自在,而不是修得一臉苦相──只有出自於真心真性的實行,才有真正的喜樂平和與自在無礙呀!
老師從根本道理處來解你的疑惑!至於你所問的具體事情,就由你自己的智慧來思考如何去做了!因為,你才是自己的主人!
阿彌陀佛!
自在老師答覆
2010/7/25
◎原上載於「閒來無事心靈禪境」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tztzai/article?mid=1387&prev=-1&next=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