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五大皆空,還反對醫學生增額,醫生醜陋的嘴臉!
2025/06/28 20:24
瀏覽725
迴響1
推薦15
引用0

救錢不救命,史懷哲也嘆息!

有醫生說增加醫學生名額,也不能解決醫生人力吃緊的問題,增加的醫生還不是會跑到醫美等專科,只會讓醫院更加剝削醫師,發生恐怖現象。但是只會說風涼話,醫師團體不思如何要求民進黨政府解決「五大皆空」的醫療人力分配不均的問題,照顧好病人需求,而反對增額的理由,不能說、寶寶不說的秘密是「增額會影響醫生收入」,卻不敢公開承認。

媒體報導。

十一個基層醫師團體昨聯合發表聲明,反對教育部今年六月核定清華、中興、中山等三校的學士後醫學系,招生名額增至卅五名,形同打破長年以來衛福部設下的1300人的總額上限。教育部昨回應,過去並未全部釋出1300名的名額,即使增加三校招生名額,也未突破上限。

看!醫生們是如何的吃相難看!

確實!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但是!醫生是扶世濟人,治病救死的工作,不是眼睛都只有錢、錢、錢!

目前醫療院所「五大皆空」的現象,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2013年所進行之「西醫師人力發展評估計畫」及「內、外、婦、兒及急診專科醫師人力評估及醫學生選科偏好評估計畫」的研究結果顯示,在人口老化及醫療需求增加而西醫師工作時間(本研究經調查推估之西醫師平均每週工時為60.2小時)不變的情況下,依照近年的供給與需求趨勢推估,至2032年西醫師總體執業人數是足夠的;但研究也發現,如果醫療制度、醫療提供模式、民眾就醫習慣及醫療利用成長幅度維持不變,隨著醫師人力高齡化而造成工作時間縮短的影響,估計至2032年時,可能全國總體西醫師執業人數足夠,但實際提供的服務量不足,而有人力短缺的情況。(資料出自臺中醫林第88期)

由這份醫生人力評估,醫生們說醫生人力夠,但是「患均,不患寡」,所以反對教育部讓清華、中興、中山三所大學學士後醫學系醫學生增額共105名,是如何的為了「錢」,為了醫生們整體「錢財收入」,也要罔顧社會大眾醫療的權益。

放他死,也死不要讓一絲一毫「既得利益」被打破?!

既然醫生團體說是「患均,不患寡」所造成的「五大皆空」服務量不足、人力短缺,但是醫生團體及衛福部又對「這種現象」束手無策,不然就是「事不關己」,診所林立、掛號費「漲好長滿」(好醫師我自為之)。

既然到2022年台灣五大專科醫生大缺人(內科:約缺少2,848-3,527位醫師,外科:約缺少1,044-1,519位醫師,婦產科:約缺少46-216位醫師,兒科:約缺少44-361位醫師急診科:約缺少532-604位醫師,以上資料出自臺中醫林第88期)醫生們不是嫌這五大科不是累就是嫌錢少,望之卻步。

教育部在人民就醫醫療不足的殷殷期盼解決問題下,只不過提出「增加醫學生每年105人培育」,(還沒提出這105名醫學生畢業後,要在這五大科服務至少十年,不然就取消醫生執照的限制規定),稍有解決民眾就醫不足問題的開始,醫生們就如此氣急敗壞,這杏林救錢不救命的「濟錢不濟世」的嘴臉,豈不非常醜陋而有失醫生天職?

當然好醫生很多,但是為了自身利益、看好自己的豐厚荷包的醫生也不少。

然錢要賺多,也不能死為了錢「害人性命」一味的反對民眾就醫權益,這就是我不殺人,但是病患因我反對醫學生招生增額而死了。

奉勸醫生團體,區區的每年增加最多105名醫生(還沒超過目前既得利益總量),只不過對五大科人力短缺及醫師人口老化問題解決的「杯水車薪」,不要見到錢可能會被分食就「開槍」,這未免也太見錢眼開,有失醫師「救世濟人」的崇高天職了。

還是這些醫生團體本來當醫生的出發點就是只為了錢?沒有救世濟人、扶病救死的使命感?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中子(東籬居士)
2025/06/30 06:45

消費者(病患)當然希望醫護人力愈充裕愈好(想當然耳),才不致於求診無門(醫);惟醫界的看法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多年來醫護荒因素為何?其來有自。有關單位可曾採治本之道?

南韓去年發生的醫、政衝突殷鑑不遠;當然,也有人認為台灣醫護人力已過多,只是因薪資不符付出比例,因此多「志不在此」轉向他圖。

南韓去年發生的醫、政衝突其時,就有不少有識之士「示警」南韓醫師罷工值得台灣殷鑑。如今,台灣政府除了枉顧醫療待遇調整之外(立法院多數提案健保加點被政院硬擋),在製造兩岸緊張危機戰爭的大指導原則下,又大推戰時傷護演習,難免要配合再搞儲備更多的醫護人員來壯聲色。其實,真正用心為何?

<社會生態>從「商」機蓬勃到護理荒-看社會變遷(也說<羅剎海市>)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9745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