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從心覺醒】- Ⅲ 靈性的學習
2021/04/11 13:38
瀏覽535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01、面對疾病的焦慮與擔憂-我還有未來嗎?

由於先前心律不整頻繁的發作,再加上心臟被ICD電擊的慘痛經驗,讓我的心理遭受了非常嚴重的創傷,我感到非常的焦慮且恐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覺得我的人生陷入了谷底我雖然只有35歲,但我覺得我有一顆80歲的心臟,我時常不由自主的盯著我手上的律錶,深怕一個不小心,又會誘發心律不整。

有一次,我陪同朋友去逛美麗華百貨公司,就在回程的路上心律不整發作,我整個臉色慘白蹲坐在路邊,我感受到我朋友的擔心與不安,我要是死在半路上怎麼辦?我的心理恐慌得不得了,不管參與任何活動,只要是外出,我就會擔心跟焦慮,害怕我的心律不整會再發作嗎?我會不會造成別人的麻煩?…我覺得我快崩潰了,我好害怕自己是不是得了憂鬱症,我晚上都睡不好,甚至都會做惡夢,夢到被ICD電擊而驚醒,驚醒後看著旁邊熟睡的光光,雖然讓我感到安心,但我沒有辦法將我的不安與恐懼告訴任何人,我不想增添他人的麻煩,我不想要再被ICD電擊,我不要再經歷電燒的手術,我不要再進入加護病房,我不想麻煩我的部隊,因為我的缺席,我部隊的同事就要多負擔一份我的工作。

我不斷煩惱著我未來的人生該怎麼繼續走下去?我還可以繼續在軍中服役嗎?如果沒有辦法服役我可以找到什麼樣的工作?家庭的經濟怎麼辦?許多的憂愁與煩惱塞滿了我的心靈面對著許多種種無情的現實,我找不到誰可以來解救我。做完電燒手術之後,雖然心律不整的症狀已經減緩很多,但如同之前三總醫生說的,電燒手術是沒有辦法100%治療好我的疾病,因此未來一樣會有復發的機率,所以我還是隨時會注意我心跳的情況,特別是冬天的時候,我會顯得特別的焦慮。我知道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助我,我只能靠自己來面對心理的魔障

人只有在面對未知的時候會感到恐懼,因此我決定要研究我的心臟疾病,我想要了解所有我心臟疾病的資訊,這就像你了解感冒,所以不會害怕感冒的症狀一樣,開始加入臉書裡國內外幾個關懷心臟疾病的社團,裡面也有ARVD還有ICD的專屬社團,在臉書社團內我認識了許多國內外的病友,大家彼此互相加油打氣,互相分享保養的心得,這些知識讓我對這個疾病不再感到害怕與恐懼,更可以勇敢的來面對它,並且與它和平相處。社團內有一位72歲住在美國的病友也分享他自從檢查出ARVD之後到現在已經與這個疾病和平相處了33年,這使得我的信心大增。另外開始在網路上搜尋許多心臟疾病相關的文章及醫學報告,只要於網頁上輸入關鍵字「ARVD」就會出現許多相關的資訊,我剛好看了一篇有關ARVD的研究報告,雖然是全英文的網Google的搜索引擎非常方便,只要於網頁上按一下滑鼠右鍵→選擇翻譯此網頁就會轉變成中文,這個功能真的非常實用,因為翻譯的準確度至少也有8成,讓我閱讀起來沒有太多的障礙。

其中有一份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The Johns Hopkins Hospital)的報告內容提到ARVD屬於一種遺傳性的心臟疾病,而且會隨著時間日趨惡化,由於發病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因此常造成許多人無預警的「猝死」,而且好發於35歲前年輕運動員的身上。看到這份研究資料,我的心涼了一下,因為我發病的時候,就是在35歲的年紀,而且我也很喜歡運動。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而且我臉書社團裡的國外病友,真的大多數都是年輕的運動好手,ARVD是因為右心室的心臟肌肉部份纖維化,造成心臟的電流傳導有問題,因此這方面的疾病是否和運動有直接關鏈,這不得而知。後來台大醫院的遺傳性心臟病基因研究小組醫師有告知我基因的檢驗結果,確實存有ARVD的基因,所以我的疾病應該與我的遺傳有關,但是我查詢過我整個家族都沒有任何心臟病的病史,不過我可以確定的就是有ARVD基因的人不適合從事任何激烈運動,因為有可能太激烈的運動不斷的刺激心跳再加上壓力及生活作息的不正常,很容易誘發這樣的基因病變。一但有這種疾病的人,都必需安裝ICD來預防猝死,也需重新調整生活作息除按時吃藥外,也要避免從事太勞累及激烈的體能運動

「靈性」是個人對生命最終價值所堅持的信念或信仰 (OBrien ,1982;Speck,1998)要如何克服對ICD的擔憂與害怕是國內外大多數病友都會面臨的相同問題,通常會在被ICD電擊後更加的明顯,有許多人都需要去看心理醫生或靠堅定的信仰才能夠放下,如今我透過靈性的學習來讓自己活的更好更開心,如何與我的疾病還有ICD和平相處?然後我可以寫書、創作、分享,是我一直不斷在學習與成長的動力。

【臉書社團連結

HOPE FOR ARVD: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3784769611/ 

Living with an ICD (Support Group)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icdsupport/ 

ICD病友關懷協會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70958107038469 

 

  

02信仰無關宗教-信仰也是信念

擁有信仰的好處是什麼?信仰對一個毫無依靠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在你脆弱無助的時候給你力量,它能在你擔憂害怕的時候給你勇氣給你希望給你祝福。

在第一次被ICD電擊後的住院期間,朋友從臉書上得知我心臟病發作的消息,都感到十分的驚剛好我有一位在基督教擔任牧師的朋友-賴牧師,他特地帶著一群福音天使趕來醫院探望我,為我禱告及唱詩歌祝福,在他們唱著詩歌的當下讓我有種莫名的感動,我突然感受到一股溫暖與愛將我緊緊擁抱,令我不停的大哭。我問牧師我為什麼會哭的如此傷心?牧師說這是受到聖靈的感動。其實當時的我並不懂什麼是聖靈、天使?但往往只有在遭遇到重大的災難或意外,會重新尋找一個可以倚靠的方向,我因為心臟病發差點猝死的體驗讓我在對宗教與信仰有了不同的觀念與想法。

我個人是把「信仰」與「宗教」分開,信仰是個人靈性成長的一個指標一個方向,而宗教帶給你的是群聚的力量,讓你不會感受到孤單在還沒有生病之前,我沒有固定的信仰,我們家族是閩南人與客家人都是拿香拜拜,台灣大大小小的廟宇都拜,所以排斥任何宗教

成為基督徒後,我開始利用時間涉略各種經典,聖經、心經、道德經...這些經典滋潤了我乾涸的心靈。在讀的過程中,使我獲得了許多的啟發,在這些經典之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教導著人們,修行是要先修自己,然後才能去影響別人,修自己就是先學會懂得知足感恩,要懂得寬恕原諒別人,更要為他人祝福愛人如己這樣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仇恨的產生這世上會有各種宗教的存在,目的都是要給人們一個希望與前進的方向,大家雖為不同種族,有著不同的文化,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景,那就是學會彼此尊重,和平共處,共同創造一個幸福美滿的大同世界。

我不是來此傳教,而是神要藉由我的生命經歷來跟所有讀者分享,當你在人生迷途時,你需要的是一個信仰(不管是一本書、一句話、一個人、耶穌、佛陀、阿拉...都可以),帶給你方向、信心、希望與勇氣,所以當我選擇成為基督徒的那一刻,耶穌就是我的信仰,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14:6面對生命的無常,我依靠著堅定的信仰與強大的信念,使我內心的力量愈來愈茁壯,使我的生命更加的豐盛喜悅,因為只要相信就

03、禱告-與神說悄悄話

禱告就是一個與神說悄悄話的過程,不需要任何的儀式也無關任何宗教信仰只要你在心裡默念或冥想你所想要與神說的話,那就是禱告我從小看著母親跟神明或祖先拜拜的時候,嘴裡總是念念有詞,這是母親在對著神說著悄悄話的時候我每次都問媽媽:「妳都跟神明說什麼?」她總是告訴我:「媽媽在祈求神明保佑你平安健康的長大阿!」

我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撥出一點點的時間來跟神說悄悄話,禱告是幫助我渡過所有難關的秘訣,現在我要將這個方法和大家分享,如何正確的禱告

首先要感恩你所擁有的一切,不管是好與壞都能如實地接,不可以向神(他人)求什麼,而是我們能為神(他人)做什麼,我們與神(他人)之間沒有對價關係,所要陳述的事情,不可以浮誇模糊不清,要直接明確,你也可以把你想要祝福的人、事、物通通都跟神訴說,最後用感恩的心來結束這禱告。

以下就是我每天例常的禱告:「感謝○○(上帝、主、神、宇宙)..,讓我擁有及所經歷的一切感謝大自然無私的賜與我們陽光、空氣水,感謝我身上所有的細胞、器官我的心臟及ICD,感謝你們的存在讓我可以體會生命的美好,感謝我身邊所有的天使、貴人給予我的幫助,讓我走在這條服務的道路上,獲得許多的智慧與能力,我知道我有一顆強壯的心,可以去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我要為我的家人朋友同事及正在受苦難的人們禱告,祈求上天賜給他們平安健康喜樂,願這個世界更加的美好與和

美國有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史托維爾(N.J.STOVELL),他曾經做過一個科學研究,證實了人的禱告是有正向能量的,那個正向能量會使自己的精神感受到平靜、喜悅還有愛,所以我很享受每天和神說悄悄話的時間,以上的禱告詞,各位讀者可以試著多念幾遍試試。

我們的心就像是一個廣播電台,你傳出去的是愛、是祝福,所接收回來的就是愛、就是祝福,在這個當下,那個聽你說悄悄話的對象,祂就住在你的心裡你對別人的祝福最終都是會回到自己的身上,你給出去的愈多,收回來的就愈多。自從我每天都跟神說悄悄話之後,我的生命獲得了很大的轉變,雖然我現在是個患有心臟疾病的人,但也因為禱讓我獲得許多的勇氣,使我變得更有力量來面臨所有的挑戰。

 

04、呼吸也需要學習-遇見古儒吉大師

經歷過了生死關頭,每天早上我感恩自己能夠從睡夢中醒來,感受到呼吸及活著的美好,晚上睡前我感恩今天所擁有及經歷的一切。我知道我是被神所照顧著,而祂一定會派許多的天使來幫助我就算無法治癒好我的心臟,但至少會讓我學如何與我的疾病相處。

我想神真的有聽見我的禱告,我的身邊陸陸續續出現許多的天使引領我進入生命的另一個領域,在某一次的聚會裡,朋友引薦我認識了一位在振興醫院任職的沈醫生,他知道我的心臟疾病之後,薦我可以去學習靜坐呼吸法、瑜珈或氣功等比較和緩的運動來讓身心靈得到放鬆也可以改善身體健康

我將沈醫生的話記在心裡,有一天我突然在網路上看到楊定一博士寫的書,書名就叫做靜坐的科學」及「呼吸的自癒力」,當我看完這兩本書之後,令我非常的訝異,原來改變呼吸的節奏,可以活化迷走神經和大腦情感中樞的連結,還可以降低壓力和焦慮。但是光看書中的引導與介紹,只懂得它運作的原理,如果沒有人,會不會因為用錯方法而傷害自己?當我到處尋找老師的時候,我的一位好友Kevin 介紹我認識了同是基督徒的Maggie,她剛好在推廣有關呼吸法與靜坐的相關課程,這是由一位來自印度的聖者詩麗-詩麗-若威香卡(Sri Sri Ravi Shankar),我們暱稱他為「古儒吉」大師所創辦的課程,他在印度閉關修行時,悟出了一套獨特的呼吸方式,可以幫助人釋放許多的壓力稱為「淨化呼吸法他的信徒遍佈全球150多個國家,多達3000萬人在使用這套呼吸法,國內有許多名的藝人及導演也是他的虔信者。

在這個課程中,每一堂課都是由古儒吉大師所精心設計與安排的,並將知識活化在生活之中,除了學會獨特的呼吸法外,還有學會基礎的瑜珈及靜坐的練習,完全符合了我所想要學習的課程。

另外課程中,教學的老師也會分享古儒吉大師談話的影片,在此我分享影響我甚深的兩部影片,一部是「疾病的產生與消失;另一部是「身體的疼痛和內心的苦惱」,這兩部影片讓我明白疾病是讓我們重新來認識及體驗人生的一個關卡,這世上所有的人都會死去,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己,既然生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我們無法避免,但內心的煩惱卻是我們可以選擇的。許多人都跟神祈求身體健康,但在人還健康的時候,又做了什麼?這是很值得省思的問題!

 

影片請點擊下方連結或自行搜尋:

古儒吉大師談 "身體的疼痛和內心的苦惱" https://youtu.be/Ml8mGTEbljI  

古儒吉大師談"疾病的產生與消失" https://youtu.be/nMyEhPUOQsg  

 

05如何面對疾病

(1) 人之所以會感到恐懼,那是因為「無知」

要面對疾病之前,你必須先要了解什麼是疾病?會造成疾病產生的原因又有哪些?為什麼會得到疾病?你對這個疾病了解有多少?就像我們都知道「感冒」的症狀是什麼?知道該如何來治療及預防感冒,所以我們不會害怕感冒也不會恐懼感冒我要用我的經驗來分享給大家,如何來面對疾病

(2) 疾病的目的其實是在提醒你,而不是懲罰你。

每個人的身上都會有不好的細胞與基因的存在,但不見得一定會被誘發出疾病,隨著個人的飲食習慣生活作息情緒管理,再加上環境的汙染,氣候的變化等…,都有可能引起疾病的產生我以個人為例來談論造成疾病的二個成因:一個是生理層面;另一個是心理層面

生理層面你睡的好嗎?睡眠足夠嗎?

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心臟外科醫生Marc Gillinov博士指出,如果每晚睡眠時間少於六個小時的人更高的心血管風險,包括高血壓、高血糖、肥胖等。在還沒有發現心臟病之前,我是一個自認為身體非常健康的人,每年體檢的各項數值通通正常,因此我很少生病我也沒有抽煙或喝酒的習慣,但是因為職務的緣故,我的工作環境是24小時輪值的戰備單位,隨著國軍人力的精減,從一日三班制到一日一班制,因此我長期以來都沒有好好的放鬆睡覺,就連假日的時候,我的「生理時鐘」也會讓我的假日如同軍中一樣的規律,再加上又很愛運動健身,我從來不認為長期的睡眠不足及戰備壓力會為我的健康帶來什麼樣的危害?但隨著年紀的增長,我開始漸漸的有感受到自己不再像過去那樣,可以熬夜通宵夜唱到天明,有句話說的好:「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所以你的疾病也不會因為一天沒有睡好而造成的,因為睡眠不足而帶來的傷害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身體的器官已漸漸敗壞而不自知。

心理層面你感覺的到壓力嗎?

在發現心臟病的前一年,正巧遇到軍公教的年金改革,當時謠言四起造成軍心的動蕩與不安,我為了不想受到軍中年改的影響,開始到處去尋找新的工作機會及轉職的方向,那個時候我感到相當大的壓力。由於小時候在貧困的環境中長大,無形中已經在我的心靈留下了一個陰影,因此我很害怕沒錢,很擔心自己沒辦法讓家庭過好日子,所以當初國中畢業會投考軍校,也是考量軍人的收入穩定,我可以經濟獨立如今準備要離開軍中,我勢必要先把出路找好才可以安心的退伍。因此我利用休假及下班的時間去參加各型商業講座及參加各式各樣的教育訓練如此長期的睡眠不足及充滿壓力的工作環境下隨著年紀的增長,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我的心就生病了。

過去,我一直認為我是一個很樂觀的人,生活上也沒有太多的煩惱,也沒有感受過任何的壓力,但其實真正的壓力是無形的,它不會讓你感受到它的存在,例如:軍中的作息時間,就是規定每天準時5點半起床,你它視為這是正常的生活習慣,但這就是壓力的來源,因為你的心理層面已經發出了一個巨大的訊息讓你知道,你不能貪睡,你有責任一定要準時參加集合,不可以遲到

科學家也證實了心理會影響生理,假設在我們的遭是一面鏡子,它可以反映出我們的內在情緒,因此身體的健康,人際關係及社交的發展狀態,都是由我們內心的信念所投射出來的影像。當我們的內心充滿了如感恩慈悲與愛等認可生命的正面情緒,會降低血壓,釋放出「良性」的荷爾蒙促進健康的能量;同樣的,如果你的內心呈現出如憤怒憎恨嫉妒狂暴等否定生命的負面情緒,則會促進威脅性命的狀態,如心律不整免疫反應受損並增加壓力荷爾蒙的釋出

只要是人都是會生病的,會有負面的情緒,會有經歷傷痛的感受,所以如何傷痛的經歷轉變成為智慧?如何用正面情緒來看待疾病,就是我們戰勝疾病的關鍵。所以我們要先理解為何會生病的原因,然後「接受」這個疾病已經成為我們的一部份,接著改變對生活的態度調整正常的生活作息,放下一切的慾望,用感恩的心來感謝這個疾病所賜與你的智慧與恩典。

如果你覺得自己很不幸,那我會建議你可以醫院當志工,看看醫院裡那些重症患者有昏迷不醒的,有插著三管的...每個人早晚都會遇到老病死,為何要把所有的焦點放在自己身上的疾病?何不去想想自己至少可以自由活動,可以正常可以呼吸,還能繼續體驗美好且精采的人生,為何要把所有的煩惱與痛苦都加諸在疾病之上?因為是我自己放大了恐懼與擔憂我開始轉換我面對我心臟疾病的態度,我認為它是上帝賜給我的「禮物」,讓我重新檢視自己的生命,如果今天我沒有這些種種的經歷,我怎麼會有這些轉變呢?聖經裡記載:「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17章22節)」所以遭逢災難意外或疾病,我們都必須反省自己的生活,看看自己內外必須如何來調整與改變,從理解它→接受它→改變它→放下它,就是我面對疾病最好的公式。

有一本書叫做「零極限」,作者修.藍博士將夏威夷傳統四句話療法發揚光大,所使用的這四句話就是:「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來清理自己和所有一切,這個清理的過程在夏威夷叫作「荷歐波諾波諾」(Ho’oponopono),當我心律不整發作的時候,我也一直對著我的心臟說這四句話,很快地我的心臟就得到了平息,這就是運用寬恕的力量。

 

06、如何面對無常-探究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經歷了猝死的體驗之後,使我常常去思考,人活著的意義與價值是什麼?如果我們可以真誠的來面對死亡這個課題,那麼生活中的優先順序該如何重新排列?我們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在追求財富地位健康名聲成就自我實現等…試想如果生命此時此刻說結就結束了,我們幹嘛要那麼努力工作呢?有多少人為了賺錢而犧牲了自己的健康呢?所有與人之間的恩怨愛恨情仇...還有什麼麼事情值得去計較呢?事實上金錢與名利並無法帶給你真正的快樂,這些應該我們來到這個世上的目的。那麼「我是誰?為何我會出生在這裡?我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又是什麼?」

過去我對於「靈性」沒有任何認知,原來在許多的西方心理學民間的心靈成長工作坊心靈雞湯等,都是在講述及教導如何提昇自己的靈性,如果不是經歷過死亡的經驗,我不會開始對靈性有所追求,如同我之前所提到的,心理會影響生理,比心理學更深入的層面指的就是靈性一個人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而這個「內心」指的就是你的靈性你的信念。所以我開始去追尋宇宙的真理、生命的真諦,為了強大自己的內心力量,我像突然開了竅的開始涉略各種靈性方面的書籍,不管是聖經、佛經、還是老子、莊子、賽斯、巴夏、太陽盛德的超級生命密碼許多聖者、靈性作家等的著作,我都有拜讀過,也在Youtube上觀看許多大師對生命的開釋。

人會因為愛恐懼、失傷痛憤恕等情緒去誘發出靈性進而改變自己的人生,當你開始捨棄外在的榮華及虛名之後,就會往內追尋人生的意義。也因此開啟了我追求靈性成長的智慧天線,我開始去探討人活著的目的是為何?我們的使命是什麼?

在Youtube上看到有人分享他們的瀕死經驗,其中一位艾妮塔‧穆札尼(Anita Moorjani)分享說:「在瀕死過程中會來到一個選擇的階段,是要走還是要回去?有些人,他們是在這個時候才明白自己有個理由要重返人世,重新好好的生活並且是以之前從沒想過的方式生活;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還有事情沒有做完,還有任務必須完成,而這個任務往往是去認清更大的目標,而這個目標往往是為了利益他人。」

我雖然沒有驗到這些有過瀕死經驗的人所說的畫面,當我突然暈厥被ICD電擊的那一刹那,我不是看到人生的跑馬燈,而是感受到瞬間失去我所擁有一切,什麼夢想希望金錢所有的慾望所有的一切就如同泡沫般消失不見,留也留不住、帶也帶不走我只想到我的母親老婆愛我的家人朋友,我遺憾著還來不及跟他們說再見說我愛你…其實我感受最深的在死亡面前,所有的一切都將成為「空」

我知道我的生命正在改變,這世上很多人都無法「面對」與「接受」突如其來的意外或傷害,例如:感情事業或健康等等這些不如預期發生的事件。每個人的一生中,多多少少也都有經歷過痛苦的經驗,但處理傷痛的方式卻因人而異,面對這些困境通常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積極的態度;另一種則是消極的態度。前者,當你選擇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它,你會接受這一切的困境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後者,當你選擇消極的心態來逃避時,你會開始怨天尤人,每天活在擔憂與恐懼裡漸漸地你會影響你身邊所有關愛你的人。我在醫院看到許多的病人,很容易將自己的情緒發洩到身邊的人身上,我可以理解生病所帶來的痛苦,但並不需要將自己的痛苦施加到別人的身上,更何況是那些愛著你的人。

面對我的心臟疾病,它確實改變了我對待生命及生活的態度,這是我過去從未曾想的改變。我的種種經歷使我了解到疾病會給人帶來什麼樣的痛苦?因此我會對他人的痛苦有同理心慈悲心,就是因為這種同理心讓我想要去尋求解答,面對心臟疾病的可怕,更讓我知道生命的脆弱,如何在這短暫的生命裡活出價值?是我對人生功課的一種覺察。那麼人生的價值是什麼?價值絕對不是追求那些外來的東西,例如:金錢名利地位而是對全人類的「服務」與「奉獻」,所以我想要寫書成立社群創立協會,來為疾病感到所苦的人服務

有句話說:「由死而後知生。」這讓我學到了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那就是活的健康與快樂而生命的價值?就是要利他要帶給人希望與信心,而不是製造麻煩與困擾。然而面對人生的無常,那就是要好好的「活在當下才會沒有遺憾

07、人生的功課與使命-一切都是愛

我們要如何找到自己人生的功課與使命?那就是從「生活」去探尋,有許多的大師常說:「人生所遭遇到的苦難或挫折都是人生功課的一部份」這句話引起了我的好奇,什麼是人生的功課呢?舉凡:家庭工作感情財富社會地位…通通都是人生的功課,那麼既然是功課,那誰又是導師呢?誰可以來教導我們如何來完成人生的功課?我們什麼時候可以修滿這個學分而畢業呢?古儒吉大師說在印度有一個古老的說法:「所有經典歸納起來,在印度語和梵文裡只有兩個半字母,這2個半字母在英語裡就是L-0-V-E(愛)。」研究過這兩個半字母的人就懂一切的經典;不懂這兩個半字母的人,無論做什麼,他仍然是一無所知的。不管是耶穌佛陀,祂們都是「愛」的化身,祂們來到這世上的目的,就是教導世人如何來學習愛。各種經典繞來繞去都是在講同樣一件事,也就是講述我們此生來到這個世上就是為了要學習「愛」的功課。因為愛是這世上最强大的能量,愛是無私無條件的!愛就如同陽光一樣,無私的照耀著每一吋角落。聖經上也說:「神就是愛!」我們每個人都是神的孩子,所以每個人都是天使,因此好好的去愛你身邊所有的人,也就是愛神的表現。如果今天神用不同的樣貌出現在你的眼前,也許是好人,也許是壞人,祂們來這你面前是為了提昇你幫助你,你對這些讓你討厭的人事物還會產生任何的仇與恨嗎?每個人都是再度來到這個世上尋求答案

自從我轉換了我的心境,並將自己全然託付給上帝,我就不再對我的疾病感到絲毫的恐懼或憂傷,我帶著感恩及堅定的心走在這條奉獻的路上,持續的專研經典並且誠心祈禱,創造自我價值的同時,也在寫下自己的歷史

雖然走過死蔭的幽谷,卻在靈性的世界裡重生當你開啟了接收靈性的這條天線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有許多人生的導師,有時候是一本書、一段文字、一部影片、一句話、一個人甚至是大自然。

理學家研究發現,我們在面對疾病的發生,通常都會有這5個階段:否定(不可能,怎麼會是我?)→憤怒(為什麼上天要如此的對待我!)→討價還價(迷失在悔不當初,假設當初..)→沮喪(我這一輩子完蛋了,沒有救了…)→接受(認清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以上,我確實經歷了,所我們必須要學會用勇敢積極及正面的心態來面對疾病。我們既然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那可以轉變心態來接受它,所以不管遇到任何的苦難或困境,一定要先問問自己,在這個過程中讓你學會了什麼?把所有的問題都往自己的內心深處去探究,如果你找不到原因,那也沒有關係,那就放下吧!一切都隨它去,千萬不要緊抓著不放。

08、感恩的心

這一路走來,我要感恩的人太多了...所有傳授給我智慧與知識的老師、生活藝術裡所認識到的老師及同修關愛我的親朋好友,幫助我成長給我指點方向的貴人、三總及台大心臟科的醫療團隊、醫師、護理師等,在此就不一一具名,你們知道我很感謝你們也很愛你們

當然我更要感謝當初由美國醫生Michel Mirowski及Morton Mower等人的研究及努力發明了ICD這個裝置,這真的是上帝的發明,如果我今天沒有安裝ICD的話我不可能繼續體驗及享受我的人生!還有我們臺灣的「健保制度」及「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申請放寬ICD的給付條件,真的可以幫助到許多的心臟病患者,因為ICD救的不只是一個人的生命,而是整個家庭與社會。

我也要感謝我的疾病,因為是它讓我重新檢視自己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讓我從心覺醒在我心中一直有個信念,如果有因為我的分享而改變了他的人生,那麼我所受盡一切的苦難,通通就值得了,最後我會繼續用我的所學所能,繼續走在這條奉獻與服務的大道上

有許多人問我安裝ICD會不會造成生活上任何的不方便,其實是不會的。反而你會更加的感思,如果你被電擊一次,那就表示你又重生了一次。有了ICD我們才可以恢復正常人般的生活,不再感到恐懼和害怕我曾有一度非常恐慌我的疾病,但看著醫院裡有更多的重症病人,他們連呼吸的自由都沒有,與這些人相較之下,我還能夠正常的生活,體驗生命的美好,已經是非常有福氣之人。我還能帶著我80歲的母親出國去北海道旅遊,享受天倫之樂,還有機會來繼續體驗生命的美好,現在我以自身的經驗與眾人分享,來造福更人,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的珍惜身體的健康,做更多的善事,來讓這個社會與世界變得更加地美好。

有句話說:「開心是一天、難過也是一天。」不管此時此刻我們的心情是開心還是悲傷,下一秒都會成為過去,因為時間就像河水一樣,既然留不住那也沒什麼可眷戀的,只有「當下」才是我們可以把握的所以我選擇用積極及感恩的心來面對我的疾病,我知道我的身邊有許多人關心著我愛著我,我的生病,讓這些關愛我的人感到相當的難過與不捨感謝上天的眷顧,如今我還存在,往後的日子還是要過,其實沒有任何理由能夠讓我埋怨,因為可以自由自在的呼吸,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能自由自在的呼吸就是活在當下。

因為生病才知道健康的可貴我們若能在傷痛中尋得智慧,用感恩的心來面對疾病的苦,就能為疾病(痛苦的經驗)賦予新的意義,我們應該感恩目前所擁有的一切,好好的去愛自己,這才是對所有關愛你的人最好的回報

這也是促使我會想要寫這本書的初衷,儘管我知道ARVD是一個無法治癒的心臟疾病,最後的結果仍有可能需要等待一顆新的心臟或走向心臟衰竭來迎接死亡,但我相信未來的醫療技術是有可能挽救我們這類的心臟病患者,我會勇敢面對它,並好好的珍惜每一天活在當下的日子,我還可以繼續為這個世界做點事情,我要繼續與大家分享我對生命的體悟,用樂觀開朗的心來迎接所有的挑戰。

我們都是自己生命裡的舵手,走在這條偉大的航道上,要相信每次經歷過暴風雨之後,都會看見陽光!

 

 

最後我願意擔任終生志工,來服務這個社會,有任何的問題或需要我協助的地方,歡迎與我聯絡。以下是我的聯絡方式

Line:https://lin.ee/R6QLA8O 

Gmail:chufun1982@gmail.com 

以下是本書裡所提到的相關資訊的鏈結,請自行點閱:

一、非凡新聞-心律不整的介紹 https://youtu.be/iTN-uMjcR_0 

二、什麼是ICD? https://youtu.be/IHcNf3SSpvc    

三、台北榮總-電燒手術說明 https://youtu.be/CrM9ygdOEyM  

四、想要學習呼吸治療、靜坐、瑜珈請    生活的藝術-台灣全國中心 http://www.artoflivingtaiwan.org.tw/  

五、艾妮塔‧穆札尼-談瀕死的啟示 https://youtu.be/Gl23T9aOf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