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以前討論中美貿易戰的文章裏曾經提到,Trump當選總統,對他自己都是個意外。2017年初剛上任的時候,他還很戒慎小心,第二天就先到CIA去拜碼頭,接著任命了一大批軍方將領出任高職,國務卿Tillerson則是石油財團的人,財政部長Mnuchin也是傳統的高盛出身,後來又由Mnuchin推薦了另一個圈内人Powell來接手聯儲會主席。換句話説,這個民粹總統身邊有實權的主要幕僚仍是舊有的軍工、能源和金融財團勢力,所以在2017年推動了軍費的顯著提升,解除了對煤和石油的法規限制,並且施行了大幅減稅以刺激經濟並為財團牟利。只有司法部和旗下的FBI拒絕收編,始終維持著自己獨立王國的地位(順便提醒讀者,孟晚舟事件的動力就來自美國司法部和國安體系),成爲反民粹派在行政部門裏的主要釘子戶。
到了Trump任上的第二年,他開始得意忘形,不再願意接受財團的節制。我曾經解釋過,財團主導的民主(Democracy,其實應該翻成“民治”或“民選制”才對)還不是最糟糕的,因爲財團為自己牟利之後,對與己無關的事務會有足夠的理性和見識來選擇最優解。民粹則一切由愚民來決定,像是Trump這樣主要靠教育程度低那一半選民而上臺的政客,所偏好的政策自然一貫是低效而自損的。當他身邊的財團代表試圖糾正他的時候,他背後的民粹力量和他自身的狂妄自大都聼不進這些忠言。
於是在2018年,國務卿、白宮幕僚長、國防部長先後被解職,現在Mnuchin和Powell也因爲提升利率導致股市低迷而備受猜疑。Mnuchin雖然身段比Tillerson和將軍們要柔軟得多,但是因爲在如貿易戰的戰術細節上也反對民粹喜歡的關稅手段,當然還是隨時可能被解雇的。至於Powell,很多建制派的媒體宣稱總統沒有權力開除他,但是這事固然沒有前例,然而我去找出了1913年Federal Reserve Act (聯邦儲備法案)的原文來看(參見聯儲會官網上,該法案第10節的條文: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aboutthefed/section10.htm),裏面寫的是“…unless sooner removed for cause by the President…”(“除非總統有公正理由予以提前解職”)。在Trump眼中,對加拿大來的進口鋼鐵都有“國安”上的公正理由可以加開關稅,要找個藉口開除Powell那根本不算個事兒。
然而Trump在對Powell抱怨了幾番之後,至今仍然不敢動手。這倒不是他忽然有了自我節制的能力,而是因爲連他都知道,如果貿然幹了這事,他所希望支持的股市反而必然會因此而崩盤。Trump在2018這一年裏,隨心所欲、風光無限,是因爲他掌握了民粹力量,使得所有共和黨國會議員都只能唯唯諾諾,否則過不了今年選舉的黨内初選這一關。但是共和黨兼掌兩院的絕對優勢已經在上個月的期中選舉被打破,不但民主黨新奪取的衆議院一定會處處與他作對,連參議院也開始嗅到他的衰弱氣息,雖然最大的兩個公開反對者Corker和Flake都即將退休,其他的人以往只是敢怒不敢言罷了,現在Trump的政治力量忽然弱化的背景下,他們很可能會落井下石;本周的邊境墻預算之爭裏,參院領袖McConnell不願動用特權壓倒民主黨40票反對的傳統慣例(即所謂的Filibuster),就是最新的例子。
Trump力量的弱化,來自許多方面:期中選舉民主黨雖然不是全勝,但仍然有了大於歷史平均值的進展,證明Trump在黨内初選或許是權威,但在全民投票的大選裏卻是毒藥。民主黨控制衆議院之後,Trump基本不可能再單方面推動任何法案(不過民主黨應該不會提罷免案,因爲讓Trump繼續把持共和黨到2020年大選,對他們的勝算幫助最大),這還只是政治方面。在司法方面,Mueller的辦案一步一個脚印,已然確定了Trump一旦卸任,就可以輕易地把他定罪;這使得Trump如坐針氈,唯一理想的解決辦法,是當選連任,那麽就可以挾持民意來抗拒任何反對他的力量,包括司法在内。既然Trump的支持來源,是美國的右翼民粹,他只好變本加厲地去討好他們。
其實Trump自身並沒有什麽政治理念,他在完成對Obama的復仇之後,早已專注在討好民粹上,而民粹的主張,又分經濟、社會和外交三方面。這其中又以經濟最有實質意義;右翼民粹講究的是放鬆管制、減低稅負,剛好完全符合財團和富豪的利益。這些事Trump已經做得很徹底了,然而在這方面,局面也在迅速惡化,使得Trump極爲着急。
這是因爲2017-2018年剛好是世界經濟循環周期的高點,美國國内原本景氣狀況就很好,從這個觀點來看,大幅減稅的時機非常錯誤,徒然吹大泡沫,反而會使2019-2020年的衰退更為嚴重,那麽2020年底的大選,Trump的情勢就會很糟糕。追根究底,還是要怪Trump自己不學無術,被財團勢力忽悠了:後者急著在期中選舉之前儘早推過減稅法案,以免日長夢多,而且可以早日多拿錢。但是Trump卻沒想到,從自己要競選連任的觀點來看,這類的短期刺激手段只有12-18個月的保質期,所以應該是在2019年之後推出才對;就算是怕期中選舉後失去對國會的絕對控制,也應該拖到2018年來表決。
現在世界經濟的頹勢已成,中美貿易戰對兩國更是雪上加霜,眼看著2019年下半,美國經濟有很大的可能會急劇減速。金融市場一般就是前瞻6-9個月,所以美國股市剛剛已經陷入熊市。至於Powell,他在今年年初才上任,雖然Trump一再怨懟他加息過火,其實我覺得他因爲顧及Trump的顔面,在加息上已經是過於保守,整個2018年才加了四次,目前的基準利率仍然只有2.25%。前面解釋過,這次美國在世界經濟循環周期的高點做了大規模減稅的財政刺激(Fiscal Stimulus),那麽聯儲會就應該在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上做出快速緊縮,以保平衡。結果Powell在Trump淫威之下,只出臺了最基本、最少量的緊縮手段,到明年經濟開始衰退之後,聯儲會將不會有足夠的空間來減息(因爲利率很難降到負值);而減稅所產生的龐大赤字,已經使Trump連軍工財團都必須得罪,明年的軍事開支要回頭做縮減,那麽自然財政刺激也會嚴重受限。所以美國經濟這次的低迷態勢,反而會拖延得更久,很可能會一直延續到2020年底的大選期間。雖然Trump的經濟政策很好地滿足了右翼民粹的長期訴求,一旦惡果呈現,届時選民可不會怪自己,怒氣還是要出在總統頭上。
所以Trump在政治、司法和經濟上,都面臨著他從未經歷的强勁逆風,那麽爲了討好自己的支持者,只能在剩餘的社會和外交兩方面下手。外交是比較次要的,他也不須要擔心國會的掣肘,可以直接宣佈從敘利亞和阿富汗撤軍。至於軍方和軍工勢力的感情,在大環境緊迫的背景下,一時也照顧不了了。
真正能討美國右翼民粹歡心的,還是社會議題,尤其是移民政策。這次爲了把邊境墻編入預算,他明知國會不可能通過,原本已經準備認栽,但是一旦右翼輿論大嘩,他立刻轉向,讓政府關門還算是有往例可循,Trump這樣的自私政客也並不真的在乎;過聖誕節這麽重要的節日,居然一個人留在白宮辦公,這才是破天荒的自我犧牲,在兩個月前還是無法想像的。背後所代表的事實真相,是Trump對權力的掌握,在過去一個多月急轉直下,以至他已然面臨絕境,必須做殊死掙扎:只要能討好支持他的核心群衆,任何表演,在所不惜。
照理説,Trump政治權力的萎縮,對解決中美貿易戰是有利的。但是這次中方經濟的衰退,比美國還要早2-3個季,這使得短期内談判的底氣不足。而美國右翼民粹對華的反感根深蒂固(其實左翼也是一樣的,只是在打擊中國的手段上有不同的偏好),Trump身邊取代財團勢力的新紅人,又個個都主張立刻對中國撕破臉。當然討好大豆農民對Trump會是利多,但是如何做好包裝工作,以達成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妥協,仍然是非常艱巨的工作。
上圖是1998-2018年,每個月被美國主流媒體提到次數最多的外國,可以看出從2008年五月開始,中國基本就獨占鰲頭,而這些報導可多半不是好話(所以中國國内有人說習近平太過强硬,引發與美國的爭端,那是純粹說瞎話)。我以前已經提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對歐美的對華策略是當頭棒喝,遏制中國的崛起成爲美國國内所有政治勢力的共識。Trump雖然在2019年會陷入很深的政治泥淖之中,從歐洲在過去十年的前例來看,並不代表他就會必然因此而自顧不暇、放棄遏制中國的企圖。
【後註】文章刊出不到24小時,“任何表演,在所不惜”就應驗了:消息傳出Trump到Iraq勞軍。這是他任職近兩年來,第一次到國外探訪美軍;是史無前例的努力。但是他越是放下身段,背後的權力萎縮越是明顯。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9樓. AbzX52024/11/26 14:14两年前我在这里留言问马斯克买推特, 是不是想搞政治, 当然现在大家都知道的确如此. 当时随口还举例, 提到被司法部反垄断案折磨的盖茨后来买了NBC. 没想到一语成谶, 现在又传出消息, 马斯克又要买MSNBC了. 我认为马斯克买MSNBC的决心是很大的, 因为买下MSNBC后, 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兴媒体都有它的传声筒了, 权势将非常大. 准备看这场好戏.再看看吧。Gates、Soros這些白左財閥不存在道德底綫,指望他們輕易放棄權力工具(媒體、NGO等等)稍顯樂觀。
Musk憑著X已經保證在權力高層有一席之地,畢竟民粹派每逢大選都必須仰仗;問題在於他還想直接操控行政,而這次Trump身邊依然被安插了不少建制派,他們當然會聯合媒體排擠Musk,光是日常污衊就可能讓其惡心之後憤而離開,更別提Trump本身不太聰明、也談不上什麽理想和原則,改革必然會遭遇連串重大挫折。 王孟源 於 2024/11/27 04:15回覆 - 18樓. AbzX52022/12/06 10:55
马斯克收购推特后, 裁员一直相当"肆意", 有华人员工也爆料内部工程管理一片混乱. 最有趣的是最近马斯克发动舆论攻势, 披露了推特一些内部文件, 揭露推特如何掩盖亨特拜登丑闻, 并提到推特99%员工都捐款给民主党的数据. 所以我的猜想 (1)马斯克裁员, 所谓员工的技术水平可能只是个借口, 他原本计划就是尽量降低白左员工的数量, 改变推特内部的政治氛围, 方便他未来布局? 这个猜想能解释他很多不合理的行为. 顺着(1)思考, 假如马斯克"所谋者大", 那么(2)您觉得目前看来, 马斯克的政治手腕水平如何? 他有没有可能成为首个出自科技圈的内线政治势力? 还是说现在谈这点还为时尚早. 最后, 假设(2)目前可以作判断, 那么(3)中方当年在上海送马斯克个大人情, 是否不仅是出于新能源产业链考虑, 有没有可能也看上了他未来的政治潜力? 中方原先似乎一直很依赖华尔街的资本势力为交流管道, 中方是否希望通过马斯克再开一条新管道, 以备将来谈判? 分析推理不正确之处, 望王先生斧正.
搞民粹無法做長期規劃,所以Musk固然有心,但不可能已經有確定的路綫圖;不過他原本就是個賭徒,特別適合冒這種險。 王孟源 於 2022/12/07 02:38回覆 - 17樓. AbzX52022/10/29 10:39今天马斯克购买推特的交易正式完成, 然后又传出司法部正在调查马斯克autopilot虚假宣传的消息, 请问是否有证据表明两者有关联? Deep State (财阀们) 会不会对他不满, 要用司法部来对付他?言之過早。更可能是他不像Bezos那麽“合群”,所以先給個下馬威。 王孟源 於 2022/10/29 14:06回覆
- 16樓. AbzX52022/04/26 12:47今天马斯克买下了推特, 然后解封了川普的账号. 美国的大富豪似乎都有购买媒体的传统. 贝佐斯买下了华盛顿邮报, 微软买下了NBC, 现在马斯克成功买下了推特. 王先生曾说过, 美国媒体实际上更接近权利中枢, 他们的报道实际上反映了美国幕后权力中枢的想法. 那么能不能反过来说, 热衷购买媒体, 是否意味着这些科技新贵也想和华尔街资本一样, 计划变成美国新的幕后权力中枢一份子? 我总感觉过去科技新贵在政治上只是民主党的棋子, 现在会不会有棋子当算当旗手呢?
很好,你能把博客解釋過的道理和設定活學活用,應用到新現象上,這正是我反復示範、試圖教導讀者群的推理能力。
光是有錢,並不保證能被既有的幕後權力集團接受成爲自己人,例如Trump成名幾十年也一直被當成笑話來看,中俄富豪更只是刀俎上的魚肉。收買地方政客雖然容易,也只代表你是個土豪,距離真正的“精英”還差得遠。要把手裏的錢轉化為内綫政治(對比著臺面上的政治)的勢力和籌碼,最高效的手段就是買下或建立掌控輿論思想的管道,有耐心的例如Rockefeller設立芝加哥大學、Carnegie創建大學和各種研究機構、以及由許多巨富在1970年代建立或擴張的各式各樣智庫(參見1973年啤酒大亨Joseph Coors設立《The Heritage Foundation》,Koch兄弟在1977年設立《Cato Institute》,《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則是衆籌的典範),急於速成的就必須買既有的主流媒體。《華郵》原本在民主黨系中算是相對獨立、有良心的,Bezos買下後根本不須要主動幹什麽,只要在高層人事上“尊重”建制派的推薦,很快就把整個報系轉化成爲最不要臉的傳聲筒,Bezos也得以從網紅暴發戶升級為國際精英;先例不遠,Musk試圖仿效是理所當然的事,而且《Twitter》不像《華郵》,原本就沒有節操可言,現在換手只是從一個勢力轉換到另一個勢力罷了。 王孟源 於 2022/04/27 04:22回覆 - 15樓. 貓靈子2019/02/19 00:27王兄說得有理!可憐臺灣20年就出了兩個這樣不在乎國家社稷的混蛋領導。 王孟源 於 2019/02/19 10:03回覆
- 14樓. 南山臥蟲2019/02/17 11:29
王兄,我忽然有個不好的預感!
特沒譜如此不顧一切,是不是已經為自己留好了後路?如果建制派要追殺到底(即使他連任成功,卸任後仍要坐牢),他可是和世界上少有的兩個獨立國家的領袖,有不錯私交的,尤其是近來一再強調和習大大關係良好,互相信任。
你想多了。
Trump爲了討好選民,在過去兩個多月有關造墻預算的爭執過程中,完全不敢去打高爾夫球度假。現在談判已經完全破裂,再讓政府關門也只是徒然顯示自己的無能,有這麽一個解決的辦法讓支持者開心、自己能放假打高爾夫(當天就去了Florida),怎麽可能不做呢?至於未來給下任政府留下什麽爛攤子,那根本不是他在乎的事。“Après moi, le déluge”, Louis XV如是説,Trump也是同道中人。
王孟源 於 2019/02/17 14:44回覆 - 13樓. 南山臥蟲2019/02/16 15:59特朗譜把心一橫,出了緊急狀態這一狠招,算是和民主黨(含傳統政治精英)掀了桌子。司法界對他的絞索會否再度收緊?或者,他已有了對策--先下手為強,把生米煮成熟飯,建了牆連了任再說?別的總統會爲國著想,不能立下不合理的先例。Trump卻只一心要討好他的核心選民。 王孟源 於 2019/02/17 06:35回覆
- 12樓. 貓靈子2019/02/15 23:58王兄,有事請教:聽聞川普又將中美貿易談判的時間延長了,這是不是代表他因為內政(與民主黨的美墨邊界築牆矛盾)上的問題,而主動想在中美貿易戰上見好就收?Trump因爲正文裏所談的多種困難,很需要有一個能用來大做宣傳的協議“勝利”。升級對抗的話和最近的預算僵持太類似;他剛剛才碰了一鼻子灰。 王孟源 於 2019/02/16 05:59回覆
- 11樓. 貓靈子2019/01/27 18:27
其實對於川普最好的評價應該是:精神病人思路廣。讓這個高智商低智慧的神經病繼續在美國主政,會加速中美間的霸權交替。不過穆勒這個愛國的檢察官似乎不願意讓川普這個傢伙繼續胡鬧下去了,把川普搞下去其實對美國有利,但個人非常不願意見到此事發生,因為這種自戀式的蠢蛋,真是中國人夢寐以求的對手!
他的智商很低,全凴家產發跡。美國年輕這一代,又有社會主義的傾向,不只是因爲貧富不均,更因爲像Trump這樣的政商菁英明明蠢得要死,顯然不是靠自身能力躋身上層社會。 王孟源 於 2019/01/29 03:20回覆 - 10樓. 南山臥蟲2019/01/26 19:26
追殺特朗普的絞索,似乎又收緊了些,所以他被迫將政府重開了?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19_01_25_488254_2.shtml
特朗普前竞选顾问被FBI逮捕,面临“通俄门”调查起诉
你也看出來了?逮捕的時候,十幾個FBI負槍實彈,還有CNN事先到場報導,這很明顯是一場示威表演。
但是Trump到底爲什麽決定投降,很難說;我覺得民意反應不佳也是一個因素。
最新的報導說,是參議院的共和黨參議員開始叛變,如果再拖下去,很可能民主黨會拿到Veto-proof的多數支持,所以與其被徹底羞辱,不如自行退讓。王孟源 於 2019/01/28 03:2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