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對現況無感也是一種政治智慧
2025/09/04 11:03
瀏覽2,525
迴響1
推薦9
引用0

今天在媒體看到一篇小短文,內容很簡單的陳述了一個概念,說CNN說台灣官方很注意中國動向,但是台灣民間無感,所以認為台灣的問題就在於民心不夠團結,沒有理解中國侵犯的意圖等等。看到這篇文章,對於後半部我想是一個討論迴圈,因為永遠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現況,但是我倒是想就CNN看待台灣的角度和美國人自身觀點的轉移來做一次歷史性的回顧並提出我的看法。

 

我是個喜歡回顧歷史的人,所以美國主要媒體這樣評論台灣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我記得很清楚的一件事是上世紀1996年的台海危機,當年因為李登輝訪美,然後又競選連任,老共就在台灣海域試射飛彈,導致世界輿論譁然。我記得當時我老東家正要和一家美國廠商討論代理事宜,我們就等原廠CEO到台灣聽取市場報告後就要簽約代理,哪裡知道這個事情爆發後,老美直接取銷到台灣的行程,要求我們如果要做簡報,那就到香港去,而當時有一些美國原廠駐台人員和我聊天時,也對局勢的緊繃感到緊張,甚至對於台灣人似乎無動於衷感到不可思議,當年美國媒體甚至認為台灣人可能會因為畏懼老共的威脅而轉而不支持李登輝,但是結果令美國人大為意外(當時歐洲對台海毫無興趣,幾乎沒有任何聲音),李登輝以高票當選,中共企圖影響台灣選舉的目的完全失效,甚至造成反效果,而這也出乎美國政府的意料,在如此壓力下,台灣人竟然視若無睹,可以頂得住壓力,要知道當時美國的外交重心是放在和平轉變中國的模式上,台灣和老共硬著幹可是和美國的國家政策相反,因此老美事實上除了訝異外,事實上還有著不爽的心態,事實上就以現在解密的一些資料來看,老美事實上是不爽台灣的!不爽的原因就是和老共對著幹,所以很明顯的,當陳水扁總統依循著這條路線時(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美國很明顯在修理台灣給老共看,否則就不會有所謂的麻煩製造者和世紀迷航的事件發生。阿扁總統頗有懷璧其罪的幽怨,如果是現在,美國肯定是另一種態度。

 

但是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美國在歐巴馬後期開始轉變,中國已經不再是可以和平轉變的夥伴,而是競爭的對手,所以美國開始轉變對老共的態度,美國也開始主導輿論轉而以批評和抑制老共為主,大家如果注意到,反服貿會造成如此活躍的社會運動,絕對不是只有台灣和中國貿易協議的問題,因為以ECFA為例,簽訂時雖有爭議,但是執行後基本上並沒有大問題啊!綠營上台後也不敢終止就是明證。這中間絕對和美國在主導世界輿論的反轉有關,因為中國已經被定性是邪惡的代表,因此在這股以歐美為潮流的主旋律下,台灣開始反轉對於中國的態度,抗中保台成為社會主流,而且很明顯的,此時台灣的社會氣氛是和美國的政策是完美結合的,所以台灣的許多新聞和正面消息就出現在美國許多主要媒體,美國政府也逐步增加對於台灣主權申索的支持,聯合國2587號決議的翻案就是明證。台灣也越來越偏向美國,對於中國的任何挑釁反應也越來越大,這個趨勢在蔡總統當選總統時達到高潮,不管是中央或是地方選舉,抗中保台永遠是贏家,而老共多次的軍事挑釁不但沒有達成目標反倒成為是藍營的豬隊友。

 

只是時間不會停步的,台灣人還是有其本身特性,抗中保台的口號開始麻痺和令人反感,而對於老共,台灣人慢慢又回到當年的態度,反正我也沒辦法改變世界,我再在意,老共也還是老共,軍事恫嚇的效果對於一般民眾的效力呈指數型衰減,一般老百姓已經厭倦了那些預言和政治辭令,大家想想中共已經被預言幾次要崩潰了?幾次被預言要犯台了?老美支持台灣的力道已經修改多少次了!這些空話已經讓人民無感了!反倒是眼前的經濟問題才是重點,因此老共要閱兵關我何事?台灣人民又回到當年的天性,經濟才是重點,只是很不幸的,美國這時反倒是拿著經濟的大刀來處罰台灣,而台灣根本無路可逃,因為台灣已經一邊倒向美國了!當大家把重點都放在美國的經濟政策時,老共的大閱兵根本沒有影響力,台灣人的重點已經轉向哦!所以CNN的觀察是對的,但是解釋和憂慮卻是錯了,因為看看歷史,台灣永遠只是在國際局勢下的被動者而不是參與者,美國自己都毫無策略和計畫時,怎能期望台灣是主導者呢?就像希望5%GDP的軍費是不是台灣不能承受之輕呢?我們這樣就真的能保衛台灣了嗎?如果這種邏輯能通,那我們應該像美國明確且強硬表達我們反對對等關稅,否則不就讓美國認為在關稅議題上能予取予求嗎?

 

所以我還是一句老話,與其窮兵黷武,企圖以武裝來對抗更大的武裝集團,我認為這是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的錯誤概念,台灣反應越激烈就代表衝突越可能會發生,為什麼不能用其他方法來降低衝突呢?事實上台灣越沒有激烈的反應對台灣越安全,因為老共要面子所以越找不到藉口,我想這就是台灣人以無感來表達台灣人的政治智慧,但是這種邏輯和策略,對於西方是很難理解的,所以CNN才會有如此感嘆!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自訂分類:政治議題
下一則: 我對公民團體的評論
迴響(1) :
1樓. arsee
2025/09/13 01:42

作者很有智慧的觀察結果!

當然,我仍可繼續當「沉默的旁觀者」而不發言,但我不發言,又怎能顯現作者的智慧處呢?...真是兩難吶〜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