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再別康橋》欣賞~2014.01.25
&〔轉貼〕老朋友陳先生 E-Mail 好文分享~
◎徐志摩《再別康橋》欣賞:
一、徐志摩生平《維基》:徐志摩(1897 年 1 月 15 日-1931 年 11 月 19 日),原名章垿,字槱森,後改字志摩,浙江海寧人,中國著名新月派現代詩人,散文家,亦是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的表兄。
徐志摩出生於富裕家庭,並曾留學英國。一生追求「愛」、「自由」與「美」(胡適語),這為他帶來了不少創作靈感,亦斷送了他的一生。徐志摩倡導新詩格律,對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31 年 11 月 13 日(一說 11 日),從北平赴上海看望陸小曼,18 日離開上海到南京,為趕到北京聽林徽因的一個關於建築的講座,19 日上午搭乘從南京到北平的「濟南號」郵機,到達濟南附近時飛機觸山失事,遇難身亡,時年 34 歲。
二、徐志摩主要作品:〈《維基》〉
1. 詩集:《志摩的詩》、《猛虎集》〈收錄《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雲遊集》。
2. 散文集:《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秋》、《翡冷翠的一夜》、《翡冷翠山居閒話》。
3. 小說散文集:《輪盤》。
4. 戲劇:《卞昆岡》(與陸小曼合寫)。
5. 日記《愛眉小札》、《志摩日記》。
6. 譯著《曼殊斐爾小說集》等。
三、《再別康橋》背景:〈《維基》〉
徐志摩一生曾與多間大學結緣,1915 年考入上海滬江大學、期後轉讀國立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美國克拉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倫敦大學,但直至 1922 年 3 月,他與張幼儀離婚後,轉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供讀(旁聽)七個月,這一短暫經歷對徐志摩卻影響至深。
他曾說離美國後,仍一如草包,但住在劍橋時,每天忙著散步、划船、騎自轉車、抽煙、閒談、吃五點鐘茶、嚐油烤餅、看閒書,回國時發現自己原先只是一肚子顢頇。他在《吸煙與文化》 一文曾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的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
劍橋的一景一物,自此成為徐志摩的創作靈感泉源。1922 年,徐志摩從劍橋留學歸中國後,曾作新詩《康橋,再會罷!》;1926 年,徐志摩再度抵達英國,發表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橋》;而 1928 年他第三次遊歷劍橋後,寫成《再別康橋》,這亦是徐志摩短暫人生中最後一次到訪劍橋,作品完成後三年,他在飛機意外中罹難身亡。
他在撰寫《再別康橋》後似乎意識到那次「再別」,其實是一次訣別。他說:「這是我第三次對康橋表達最深切最難捨離的感情,或許未來的時日裡,她只能永存在我的內心深處了!」他夫子自道,離開劍橋時,雖然仍聽機械的轟鳴和看見不少高樓大廈,但這首詩是特意向雲彩、金柳、柔波、青草和星輝作告別,跳出人與人之間離別的俗套,減少「傷離別」的味道。而全詩中所指的「輕輕」、「悄悄」、「沉默」是要營造寂然無聲的氣氛,減少沉重感,而多一點飄逸。
四、徐志摩響應胡適和陳獨秀等人所倡新文學運動〈前身即五四新文化運動〉,致力新文學鼓吹創作不遺餘力。歷任北京、光華、東吳、大夏、中央等大學教授,並兼任中華書局編輯、中英文化基金會委員。徐志摩曾發表散文《貓》,寫到「我的貓,她是美麗與健壯的化身」。徐悲鴻遂畫無爪《貓》贈予徐志摩。畫中題跋首句:「志摩多所戀愛,今乃及貓。」揶揄之意溢於言表。
五、徐志摩筆名眾,如南湖、詩哲、海谷... 等皆是;以充滿浪漫色彩之詩文譽稱文壇。曾與胡適、梁實秋在上海創辦《新月雜誌》,倡導自由主義的文藝。梁啟超對徐志摩一生影響頗大;其思想並深受英國哲學家羅素、印度詩人泰戈爾〈泰戈爾訪華時,徐志摩陪同並任翻譯〉等人影響,歌頌人生之愛、自由主義與唯美主義〈自然美〉。
六、徐志摩多才多藝兼多愁善感,對愛情復浪漫不羈。其兩段婚姻、多次戀愛,讓恩師梁啟超動氣;而在為徐志摩及陸小曼證婚時,嘗嚴肅告誡:「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以至於學無所成,做學問不成,做人更是失敗,你離婚再娶就是用情不專的證明!.... 總之,我希望這是你們兩個人這一輩子最後一次結婚!這就是我對你們的祝賀!~~我說完了!」
七、觀徐志摩一生與「康橋」結下不了緣,就已發表關於康橋的詩文有三:1.《再會吧康橋》、2.《我所知道的康橋》、3.《再別康橋》。《再別康橋》是浪漫詩人對浪漫康橋的最後回眄。
八、胡適憶友:徐志摩生前住在胡適家時,非常喜愛一隻名叫「獅子」的貓。徐志摩飛機失事罹難後不久,胡適閒居在家,因看見「獅子」觸景傷情,而寫下了獅子這首未加藻飾的詩,平淡的文字裡,蘊涵著極其深刻溫柔的情感:
《獅子~悼志摩》~胡適:
獅子蜷伏在我的背後,
軟綿綿的他總不肯走。
我正要推他下去,
忽然想起了死去的朋友。
一隻手拍著打呼的貓,
兩滴眼淚溼了衣袖,
「獅子,你好好的睡罷──
你也失掉了一個好朋友。」
(選自《胡適選集》~文星出版社)
九.附錄~關於徐志摩與「新月社」情緣:
1. 民國十二年,徐志摩加入「文學研究會」,並在北平組 成「新月社」。徐氏是該社創始人之一,社名即徐氏依據「《泰戈爾詩集》新月集」所題。
2. 民國十六年四月在《晨報》副刊上創刊《詩鐫》,與聞一多等人倡行格律詩。其後新詩進入首度輝煌時期,世稱新月派;講究文字情采與聲韻豐美和諧。
3. 徐志摩新詩因模仿西洋體式,曾招「脫掉裹腳布,穿上高跟鞋」之譏。且因新月派詩風形式整齊劃一,而有「方塊詩」、「豆腐乾體」之喻。特色:每行字數、頓數相等;雙句壓韻,通常一韻到底;每一詩節所含之行數相等。
十、徐志摩新詩之特色:「熱情洋溢、節奏重疊、淺易近人、內心投射、嚮往唯美自由。」
1. 陳西瀅(1896~1970)評:「他的文字,是把中國文字西洋文字溶化在一個洪爐裡,煉成一種特殊而又曲折如意的工具。它有時也許生硬,有時也許不自然,可是沒有時候不達意,沒有時候不表示是徐志摩獨有的文字。....」〈海風.《中國新文學大師名作欣賞》〉
2. 沈從文(1902~1988)評:「徐志摩的作品給我們的感覺是『動』,文字的動、情感的動,活潑而輕盈,如一盤圓台珠子,在陽光下轉個不停,色彩交錯,變幻眩目。」〈同上〉
3. 梁實秋(1903~1987)評:「志摩的詩之異於他人者,在於他的豐富的情感之中,帶著一股不可抵拒的『媚』。這嫵媚,不可形容,你不會感覺不到,它直接訴諸你的靈府。」〈翰林.《中學生現代詩手冊》〉
◎參閱《大紀元》文化網~《再別康橋》:
http://www.epochtimes.com/b5/0/11/6/c2682.htm
〈註:抱歉手傷〔六十肩?〕待修,所以本文均引錄整理網路相關資訊,沒有自己的思想。〉
再別康橋01〈網路分享〉
= = = = = =
◎徐志摩《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Saying Good-bye to Cambridge Again》: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Quietly I wave good-bye
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
The golden willows by the riverside
Are young brides in the setting sun;
Their reflections on the shimmering waves
Always linger in the depth of my heart.
The floatingheart growing in the sludge
Sways leisurely under the water;
In the gentle waves of Cambridge
I would be a water plant!
That pool under the shade of elm trees
Holds not water but the rainbow from the sky;
Shattered to pieces among the duckweeds
Is the sediment of a rainbow-like dream?
To seek a dream? Just to pole a boat upstream
To where the green grass is more verdant;
Or to have the boat fully loaded with starlight
And sing aloud in the splendour of starlight.
But I cannot sing aloud
Quietness is my farewell music;
Even summer insects heep silence for me
Silent is Cambridge tonight!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Gently I flick my sleeves
Not even a wisp of cloud will I bring away
= = = = = = = = = = = =
◎〔轉貼〕老朋友陳先生 E-Mzil 好文分享:
這是對人生看法很高的境界,對大多數人來說,不歷經一次劇痛,很難看透。因此,後悔的人多。
拉單桿人生〈網路分享〉
~《沒有一樣東西屬於你》:
一個人需要的東西其實很少,有一份健康和愛、一點點錢和一份工作就夠了!
歌壇「常青樹」蔡琴在查出自己患有腫瘤後,列出家中所有的東西,一一寫明該送的人。她說自己從不知道家居然有這麼多的東西,也從不知道這些東西最終不屬於自己。幸運的是手術後知道腫瘤是良性的。
但獲得重生的蔡琴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自己並不需要那麼多身外之物,需要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每天都快樂。她的感受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我們在擁有健康和自由時,總想以各種方法和途徑去謀求物質,總想擁有更多的財富,一旦健康甚至生命受到威脅時,才恍然大悟,認識到自己視為寶貝的財富,終究沒有一樣東西是屬於自己的。對此,生活的智者早有經典的說法。
前幾年,香港藝人鄧萃雯給因逃稅而身陷囹圄的女影星寫了一封信,她在信中說:「一個人需要的東西其實很少,有一份健康和愛、一點點錢和一份工作就夠了....」。是的,巨大的財產除非對於公益的事業,對個人終究只是身外之物。
美國億萬富翁查理士.范尼以開機場免稅連鎖店起家,日進斗金,但他住的是租的房子,戴的是 15 美元的手錶,像普通人一樣生活,他認為財富太多對個人和家庭沒有意義,堅持以隱姓埋名的方式,捐助 35 億美元,用以教育和慈善事業。
他以高尚的行為告訴世人「沒有一樣東西屬於你」的道理。「沒有一樣東西屬於你」的觀點是智慧,是淡泊。確實如此;再有錢一天也不過吃三頓飯,晚上只睡一張床。
淡泊給予人的或許不多,但是人所必須有的東西都給予了;奢華給予人的也許很多,但是人所必須的一切東西卻可能丟掉了。
一個對淡泊生活感到痛苦難熬的人,往往會以更大的痛苦和代價重新認識淡泊。仔細想一想,「人為財死」,難道損害健康、賠上性命也值得?
把名利看得太重,拼命鑽營,失去自由難道也值得?「有錢能使鬼推磨」,用鬼推磨你真敢放心?以健康、生命和自由作為代價,換取一時的榮華富貴,難道你真的認為值得?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以一首《好了歌》:「終朝只恨聚無多,待到多時眼閉了!」簡明扼要地詮釋了「沒有一樣東西屬於你」的真諦。
老百姓中也有「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充滿哲理的樸素俗語。當我們徜徉在昔日的皇宮、名居時,滿眼的豪華、珍奇的稀世之寶,都會告訴我們:「沒有一樣東西屬於原來的主人」。
別做物質的奴隸,別去「人為財死」。一夜好覺,一個好胃口,一份身心的輕鬆,是人生的「精華素」。快樂就在這些非常簡單、非常普通的事情中誕生。
親情和友情是人生的幸福,由之而來的是,愉悅的情緒;工作固然是為了取得維生之資,但也是為了使生活更豐富,對社會有貢獻,使生命更有價值。
= = = = = = = = = = = =
◎〔年休通告〕:雁南飛~2014.01.25
敝格子自即日起年休,謝謝格友們長期賞文支持。
休格期間未定,回應或回覆如有怠慢,請多包涵。
休格期間仍將抽暇到格友部落格賞文推薦。
借用陶淵明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先過個好年冬,韜光養晦後,再重新出發。
菜根譚〈回家啃菜根去...〉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4樓. 二篆2014/01/29 05:15好文共欣賞!祝新春愉快。
謝謝賞文。
《再別康橋》的確是好詩文,如空山靈雨,瀟灑脫俗。
雖然有學者批評其詩造作或無病呻吟,唯無損詩之美。
祝新年快樂!馬到成功!
雁~《世說/德行第一》〔中〕 於 2014/01/29 19:26回覆 - 23樓. 心念2014/01/28 16:32^^
祝您
新年快樂!!
- 22樓. 雁~《世說/德行第一》〔中〕2014/01/28 15:17◎開春格言~
◎祝大家新春快樂!閤家健康平安!〈附開春格言〉
Advice is like snow; the softer it falls the longer it dwells upon and the deeper it sinks into mind.
忠告有如雪片,掉的越輕、越柔,迴繞在心頭越久,滲入心靈更深。
~S.T. Coleridge(英國詩人~柯爾律治)
= = = = = =
Do not wait for leaders; do it alone, person to person.不要等待帶領你的人;要自己一個人去做~以人對人的身份去做。〔彼此尊重;做對的事。〕
~-Mother Teresa(諾貝爾和平獎~德蕾莎修女)
= = = = = =
Happiness is a butterfly, which, when pursued, is always just beyond your grasp,but which, if you will sit down quietly, may alight upon you.幸福是一隻蝴蝶,你要追逐它的時候,總是追不到;但是如果你靜悄悄地坐下來,它也許會飛落到你身上。
~N. Hawthorn(美國作家~霍桑)
= = = = = =
Do not expect the world to look bright, if you habitually wear gray-brown glasses.別期待這世界看起來是明亮的--如果你總是戴棕灰色的眼鏡。
~T.S. Eliot(英/美諾貝爾作家~艾略特)
- 21樓. 天路(今日當如何)2014/01/28 08:12
也有可能是~餘蔭。
再別康橋,我給90分。
他最大的失誤,是辜負張幼儀,但是也成就了張幼儀。
林徽因,如同水晶一般透亮聰慧女子,愛他也看透他。
陸小曼,跟他是絕配,兩個磨人精!
他最大的失誤,是辜負張幼儀,但是也成就了張幼儀!~
深有同感!張幼儀其實是徐志摩三個女人中最賢淑者。
唯徐志摩感情太浪漫,無法安於溫馨平凡的美滿家庭。
林徽因是聰慧的才女,雖欣賞徐志摩文采,但感情上與他保持若即若離。
陸小曼跟他確是絕配,卻也是徐志摩勞碌奔波的夢魘。〈小磨遇大磨也〉
雁~《世說/德行第一》〔中〕 於 2014/01/28 10:57回覆附註:
《再別康橋》中英文均係網路摘錄全文移貼。
英文部分如有舛字,尚請您及大家不吝指正為荷。
〈手酸打字慢,故複製原文;又英文差,故有請高明。〉
雁~《世說/德行第一》〔中〕 於 2014/01/28 11:05回覆 - 20樓. ‧新月‧2014/01/28 01:19雁兄誤會了,我說的是徐志摩,他原是天上的天蓬元帥ㄉ分靈
我說的是徐志摩,他原是天上的天蓬元帥ㄉ分靈~
抱歉誤會了!也無妨,靈婆善文淑世,也是天上菩薩。
所以我貼了文殊菩薩〈網路分享〉~祂是智慧的象徵。
謝謝您指正。都是逍遙自在神仙,阿彌陀佛!
雁~《世說/德行第一》〔中〕 於 2014/01/28 10:43回覆 - 19樓. 沒有我這個人2014/01/27 23:58“哼哼唧唧的無病呻吟文人”,詩歌或許如此,散文則不然。徐氏之社會
理念、個人抱負皆傾注於此。徐氏散文成就遠高於其詩歌,當時學者如葉
公超、楊振聲、梁實秋、溫源寧、許君遠等皆有定論。後人僅看重徐氏婚
戀,往往忽視其社會功業之思想,於是詩歌、散文二者評價有所倒置。哼哼唧唧的無病呻吟文人~確實就詩而言,非指散文。
徐志摩的散文如《巴黎的鱗爪》、《落葉》、《自剖》、《秋》、《巴黎的鱗爪》等,亦頗可觀。
另《愛眉小札》及《志摩日記》等,可窺其感性溫馨。
或許徐氏散文成就遠高於其詩歌,唯由於他景慕印度詩人泰戈爾,所以著力於新詩創作也深,故而一些代表詩作傳世之譽超過其散文。
往往忽視其社會功業之思想~徐氏英年早逝不及褒揚。
雁~《世說/德行第一》〔中〕 於 2014/01/28 00:27回覆徐志摩:「是動,不論是什麼性質,就是我的興趣,我的靈感。是動就會催快我的呼吸,加添我的生命。」
參考《大紀元》~徐志摩散文《自剖》:
http://www.epochtimes.com/b5/6/7/16/n1379459.htm
雁~《世說/德行第一》〔中〕 於 2014/01/28 00:35回覆 - 18樓. 玄宇居2014/01/27 23:49徐志摩和康橋
感謝本文的介紹
讓多情的浪漫詩人徐志摩
又攪和了UDN一池春水
他的詩作中
我也偏愛這首'再別康橋'
文辭中帶有神奇的魔力
咨意揮灑著如星光璀璨般的浪漫
謝謝您謬賞指教。
我也偏愛這首'再別康橋'....咨意揮灑著如星光璀璨般的浪漫~形容得好;我也蠻喜歡。
另外《偶然》也不錯,與《再別康橋》一樣被編成歌曲。
雁~《世說/德行第一》〔中〕 於 2014/01/28 00:06回覆 - 17樓. 小肉球2014/01/27 18:36休格?
雁兄要不定期休格啊, 小肉球先祝您闔府春節快樂!
徐志摩? 知道他!
自我中心的紈褲子弟, 哼哼唧唧的無病呻吟文人, 用情不專的花心大蘿蔔.
挺會玩弄文字, "再別康橋" 寫的OK, 打60分.
意境高? 呀呀呸.
雁兄要不定期休格啊~偶是要「過年」呀!
上班時,沒休完年休;沒班時趁機給自己放假。有空時可以浮潛一下,不是沉到海底裡睡大覺。
徐志摩雖是紈絝子弟,到處浪漫留情,固然十九禁。可詩寫得蠻有韻味,尤其《偶然》及《再別康橋》。
雁~《世說/德行第一》〔中〕 於 2014/01/27 19:38回覆
才打 60 分?不好吧?給 85 分罷。~祝新年快樂! - 16樓. 天路(今日當如何)2014/01/27 16:18以歌背詩
最心愛的兩段: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何等浪漫~~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何其灑脫?!我會唱,所以這詩等於是我的一樣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謝謝您指正別字。〈轉貼過來,懶惰未校正。〉
我不會唱,五音不全。但很喜歡這首詩~空靈脫俗!
雁~《世說/德行第一》〔中〕 於 2014/01/27 17:05回覆 - 15樓. 雁~《世說/德行第一》〔中〕2014/01/27 11:57◎每日《英中勵志格言》整理輯錄下/124~125:
◎每日《英中勵志格言》整理輯錄下/124~125:
124:
One should always live in the best company, whether it be of books or of man.人總應與最好的伴侶一起生活,無論陪伴自己的是書或人。
〈雁按:自然,陪伴自己的書應是人生好書;陪伴自己的人應是正人君子。〉
..... Samuel Smiles〈英國作家~斯邁爾〉
= = = = = =
125:
Optimists always picture themselves accomplishing their goals.樂觀主義者,總是想像自己實現了目標的情景。
〈類似格言:「遭遇挫折時,樂觀的人總是看見機會,悲觀的人總是憂慮末日。」〉
〈抄錄雨果名言: 1.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2. 未來將屬於兩種人:思想的人和勞動的人;實際上,這兩種人是同一種人,因為思想也是勞動。 3. 在絕對正確的革命之上,還有一個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
〈引錄香港經濟日報「麵包樹」作者張小嫻:「上帝拿走了你一樣東西,說不定是把更好的給你。」〉
..... Lucius Annaeus Seneca(古羅馬哲學家~西尼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