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矚目的川習會落幕,並未如預期的談到台灣,賴政府鬆口氣之於,其實不能掉以輕心,川習這回沒有碰觸台灣議題,明年4月甚至更早,這個敏感神經難免會浮上檯面,從《時代》雜誌點名賴清德是「魯莽領導人」,華府智庫學者更直言,台灣當局脫離地緣政治與軍事現實,有如戰前烏克蘭一樣,台灣的空前危機正在眼前。諸多跡象都是台灣主政當局無法迴避,甚或粉飾太平。
國際政治趨勢空穴不來風,川普和習近平會面之前,美中貿易談判意外的順暢,除了雙方各自的籌碼妥協,很難不聯想政治層面的「交易」,賴政府不能沒有因應備案,尤其賴政府信心滿滿的日本支柱,萬一未來和川普同步「調整」,台灣即使不是檯面上的「籌碼」,也會淪為美日與北京尋求平衡的「暗盤」,這就是華府智庫說的,台灣不可能不面對現實,問題是要怎麼做。
台灣視為支柱的美國和日本,確實已經有鬆動跡象,高市早苗再怎麼挺台,終究無法和川普唱反調,加上中共四中全會定調,將「推動祖國統一」列為核心目標,王滬寧更端出「七大好處」促統,國台辦也持續喊話。川普是否如外界傳聞,不反對兩岸所謂階段性統一或難預料,至少會更鐵口承諾「一中政策」,甚至將「反對台獨」端上檯面,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對李強表示堅持一中並反對台獨,已經讓民進黨當局跳腳,如果美日都朝向同一指標,全球跟風勢必更加明顯,台灣孤立狀態將雪上加霜,賴政府倘若沒將這個狀況做好沙盤推演,對台灣人民說明備案,無異自欺欺人。
台灣體會國際現實絕非頭一遭,然而面對「川普交易」,至少應有相當的心得與教訓,事實上最佳策略就是靠自己尋求兩岸和平穩定,馬英九主政時期的和睦交流,換來外交休兵的外溢利益,就是最佳範例,賴政府應該慶幸大陸仍維持和統路線,更必須體會美日所謂挺台,只是戰略描述而非戰術保證,對美國利益至上的川普早該死心,對高市早苗也不宜心存幻想。
可惜從賴政府的態度,顯然並未放棄「抗中保台」的意識形態操作,變本加厲禁止公務員前往大陸,甚至將手伸到校園體系,雖然賴政府也知道,根本阻擋不了台灣與大陸越來越緊密的民間交流往來,更不可能放棄兩岸貿易的紅利,深信美方的支撐只是表面壯膽,一味迎合美國增加防衛預算,卻不提美方積欠台灣的6000億元軍備,川普的「尊重」和盧比歐的「不會丟下」,看中的也是可以需索的金錢和高科技,賴政府不能只有執迷親美親日一個套路,卻完全沒有備案。
蔡英文主政8年期間,至少還以「兩岸維持現狀」為指針,賴清德上任後卻讓台海陷入空前緊張,甚至已經演變到回不去的狀態,「抗中保台」路線其實已遭台灣選民唾棄,賴政府卻毫無調整跡象,賴的雙十演說不得不配合美國要求有所節制,但隨即推出的政策更顯緊縮,《時代》雜誌和華府智庫的警示,絕非無的放矢,「川普交易」隨時可能放大絕上演,賴政府與其忙著反駁,更必須想妥備案,美國和日本兩大支柱鬆動只是開始,地緣政治和軍事現實的土石流,隨時都可能崩塌,莫等到絕望無援雙手一攤,承受苦難的卻是無辜台灣人民。
川習會只是先聚焦雙方利損,台灣問題暫時低空掠過,然而面對美日兩大支柱鬆動,再怎麼粉飾都難抵擋逆流,警報仍未解除,賴政府沒有心存僥倖的空間,應該把握快速流失的籌碼,改弦更張突破兩岸僵局,靠自己尋求台海和平穩定,才是主政者負責任的作為。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