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最新
熱門
彌佛誕-念佛人的聖誕節
2023/11/26 10:18

念佛人的聖誕節—彌陀化身(象山慶’23.11.22)     據說君士坦丁大帝登基之後,以基督教為國教,「羅馬教會」乃以陽曆12月25日為耶誕節,紀念救世主的降生,並借此傳揚救恩,宣報喜訊,除去淫佚奢...

繼續閱讀...
瀏覽:227
迴響:0
推薦:1
厭娑婆,欣淨土-總安心
2023/11/24 10:12

《觀經》發起序:「厭苦欣淨」緣(象山慶23.11.24) 歸去來,魔鄉不可停.   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   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 不往生就輪迴。六道是魔鄉-死、煩惱、...

繼續閱讀...
瀏覽:51
迴響:0
推薦:0
善導師《觀經疏》玄義分
2023/11/20 20:56

善導師《觀經疏》玄義分(象山慶’23.11.20)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在結構(章節)上最具特色的是「玄義、文義」二分;其或源於中國佛教高僧之解經,如六朝的佛經注疏可分:1.「明經大義」,就...

繼續閱讀...
瀏覽:94
迴響:0
推薦:0
彌陀誕-慶.讚(節本)
2023/11/10 19:34

慶.讚-彌陀誕 (象山慶 2023.11.9)          有人問:「釋迦牟尼佛在娑婆印度示現為悉達多王子,其誕生日是可考的;而阿彌陀佛在極樂淨土成佛,已經十劫了,為何以人間的農曆11月17日為...

繼續閱讀...
瀏覽:76
迴響:0
推薦:1
深心七信--機.法.人.行
2023/11/06 21:35

深心七信-機.法.人.行(象山慶’23.11.4)      善導大師《觀經疏.散善義/上品上生》云: 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

繼續閱讀...
瀏覽:93
迴響:0
推薦:2
諸法實相-眾生歸宿
2023/11/06 18:37

佛教是諸法實相,淨土是眾生歸宿(慶’23.7.3)  世上的宗教很多, 也有 一些共通點,比如勸人為善,淨化心靈,有善惡報應, 有死後的生命[1] …….等,雖然對 「死後去哪裡 」的看法不完全相同,...

繼續閱讀...
瀏覽:84
迴響:0
推薦:0
失智不礙稱佛名
2023/10/25 19:25

    林雨老居士今年90歲,在30幾歲時,被老闆欺負、壓榨薪資,但為養家不敢據理力爭,因心裡受盡委屈導致精神疾病,進出醫院及療養院不計其數。後來病情受到控制後,孝順的子女即教導老居士稱念「南無阿彌陀...

繼續閱讀...
瀏覽:50
迴響:0
推薦:0
偏依'善導',專稱佛名
2023/10/20 20:05

淨土宗為何偏依"善導《觀經疏》?(象山慶’23.10.17)   西方淨土思想是依據佛陀在耆闍崛山說《無量壽經》、王舍城說《觀無量壽經》、祇樹給孤獨園說《阿彌陀經》等三經,詳述彌陀救度及眾生被救之因果...

繼續閱讀...
瀏覽:384
迴響:0
推薦:1
《觀經四帖疏》註疏本
2023/10/12 09:42

《觀經四帖疏》註釋(象山慶’23.10.12)     近日細讀善導大師(613~681)《觀經四帖疏》,文句雖平易,內容頗深邃;可惜從唐武宗滅佛之後,此疏在中國不傳,卻流入日本,法然上人據此創立淨土...

繼續閱讀...
瀏覽:354
迴響:0
推薦:0
〈印順與故鄉的緣>讀後
2023/10/06 18:49

〈閑坐階沿石上的回想——印順導師與故鄉的緣>[1]讀後感(象山慶’23.10.6) (一)俗緣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未濟終焉心縹緲,百事翻從闕陷好。吟道夕陽山外山,古今誰免餘情繞。   ...

繼續閱讀...
瀏覽:141
迴響:0
推薦:0
善導流為淨土正宗
2023/10/03 19:09

善導流為淨土正宗(象山慶’23.10.2) 有人說(取意):有七個理由來熏學「善導師的淨土思想」:1.等同彌陀親說。2.楷定古今疏釋。3.淨土正宗傳承。4.淨土教集大成。5.百代依行標準。5.契合末法...

繼續閱讀...
瀏覽:242
迴響:0
推薦:0
行有餘力,則以學解
2023/10/01 20:23

行有餘力,則以學解[1](象山慶23.10.1)         --解以助行,行起解絕,解行相應,如目與足。      宗派的成立及發展,要以獨特的「根機」相應之「教理」詮釋為重心—這不僅是「行持」...

繼續閱讀...
瀏覽:107
迴響:0
推薦:0
澤圖寶鏡-念佛與魔事
2023/09/25 20:20

蓮池大師-念佛與魔事(象山慶’23.9.25) 之前於【〈念佛著魔辯〉今詮】[1]引述了蓮池大師(1535—1615)關於「念佛人不遭魔事」之文,以對應省菴法師(1686—1734)的論述,但二人之論...

繼續閱讀...
瀏覽:128
迴響:0
推薦:0
中秋-賞月,念佛(節本)
2023/09/25 09:24

中秋同賞月,念佛永團聚(節本)            中秋節三個神話:1.嫦娥奔月 2.吳剛伐桂  3.玉兔搗藥 --中秋月圓,嫦娥卻獨守「又廣又寒」的月宮,永受寂寞之思;吳剛則獨在月宮前砍一棵「隨砍...

繼續閱讀...
瀏覽:427
迴響:0
推薦:2
世間皆假,唯佛獨真
2023/09/15 20:34

世間皆假,唯佛獨真(象山慶’23.9.15)    「今天,念佛了嗎?」這是來自彌陀的呼喚、問候。彌陀隨時在看我,聽我,念我,護我,照明我,攝受我,我有念無念,佛皆知;乃至為何念或不念,比我更知。但因...

繼續閱讀...
瀏覽:514
迴響:0
推薦:2
念佛人的作業-四修
2023/09/14 10:19

念佛人的作業-四修(象山慶’23.9.8)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前序所說「安心、起行、作業」(三心、五念、四修),以此確定得生彼國;最後則歸結於(一行三昧)的「專稱佛名」,並斷言:若此則「十即十生、百...

繼續閱讀...
瀏覽:171
迴響:0
推薦:2
往生極樂七筆勾
2023/09/10 15:53

往生極樂七筆勾(象山慶’23.9.10)      這個世間的人際關係,總括不出中國的五倫(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君臣),佛教則概括為四重恩(父母.眾生.國家.三寶),若從親疏、恩仇上,又可加入師長...

繼續閱讀...
瀏覽:401
迴響:0
推薦:0
地藏菩薩誕辰-關鬼門
2023/09/09 10:45

地藏王菩薩誕辰(象山慶23/9/9) 2023.9.14(四),農曆7.30,是關「鬼門」(謝燈篙)[1],也是地藏王菩薩的誕辰。     地藏菩薩之名號及法門,在西秦聖堅/譯《佛說羅摩伽經》已有提及...

繼續閱讀...
瀏覽:101
迴響:0
推薦:0
台灣現代化佛教感應錄
2023/09/07 18:54

阮愛惠,《台灣現代化佛教感應錄 研究(1987-2022)》,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博士論文2023.6     佛教傳入中國二千年,流布既深且遠;除因歷朝高僧大德不斷衍繹佛教理論外;僧人信士佛教感應錄的...

繼續閱讀...
瀏覽:91
迴響:0
推薦:0
自力與他力-3
2023/09/05 20:56

自力與他力-3.(象山慶’23.9.5)         曇鸞大師的「自力、他力」說,源於龍樹菩薩的「難行道、易行道而發揮。奠定了淨土宗的(絕對)他力之迴向--彌陀五劫思惟,兆劫積行,成就了依正/主伴...

繼續閱讀...
瀏覽:77
迴響:0
推薦:0
念佛人的五戒與五常
2023/09/01 21:43

念佛人的五戒與五常(象山慶’23.9.1) 《無量壽經》卷下:   今我於此世間作佛,處於五惡、五痛、五燒之中,為最劇苦。教化群生, 令捨五惡,令去五痛,令離五燒;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度世長壽...

繼續閱讀...
瀏覽:109
迴響:0
推薦:0
自力與他力-2
2023/08/28 11:28

自力與他力-2.(象山慶’23.8.28)       柏原祐義《淨土三部經講話·序講》之一/淨土教史概觀:無論任何時代,人類思想的究極,都會自覺力量的薄弱,而依賴一種偉大的靈格。從印度、中國與日本的...

繼續閱讀...
瀏覽:122
迴響:0
推薦:0
念佛著魔辯-今詮(節本)
2023/08/26 19:32

〈念佛著魔辯〉今詮-1(節本)       彌陀淨土的「念佛」法門,其特色是行持簡易而功德殊勝,全仗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攝受往生,且隨時隨處有諸佛菩薩護念,彌陀住頂放光,諸天神將,晝夜冥加;可說念佛之處,...

繼續閱讀...
瀏覽:63
迴響:0
推薦:0
了生脫死唯念佛
2023/08/26 18:10

了生脫死唯念佛(象山慶’23.8.26)     「念佛」就是為了往生,此外的其他(善業) 「諸行」,或為了現世利益,或為了未來功德(世.戒.行三福),雖亦可迴向求生極樂,但總是迂迴了。     另有...

繼續閱讀...
瀏覽:88
迴響:0
推薦:0
七夕之外情人節?
2023/08/22 11:06

七夕之外情人節(象山慶’23.8.22) 中國數字分陰陽,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都是陽(奇)數。(農曆)奇數月的奇數日,幾乎都有特定的節慶;正月正/新年,三月三/踏春,五月五/端午,...

繼續閱讀...
瀏覽:71
迴響:0
推薦:0
淨土無量光
2023/08/21 11:01

捨三界,歸淨土-2.(象山慶’23.8.21) 《往生論註》後段相對於三界穢土之所言: 「安樂」是菩薩慈悲正觀之由生,如來神力本願之所建。胎卵濕生,緣茲高揖;業繫長維,從此永斷。     安樂淨土,因...

繼續閱讀...
瀏覽:127
迴響:0
推薦:0
三界如闇宅
2023/08/17 20:57

捨三界,歸淨土-1.(象山慶’23.8.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 此三界,蓋是生死凡夫流轉之闇宅。雖復苦樂小殊,修短暫異,統而觀之,莫非有漏,倚伏相乘,循環無際,雜生觸受,四倒長拘,且因且...

繼續閱讀...
瀏覽:140
迴響:0
推薦:0
障眼雖不見,可能我錯了
2023/08/16 18:20

煩惱障眼雖不見,可能我錯了(象山慶’23.8.16)       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此詩多被詮釋為「往前不見招賢的聖君,向後不見求才的明...

繼續閱讀...
瀏覽:238
迴響:0
推薦:0
機-適其性,法-取所需
2023/08/14 21:08

各適其性/機,各取所需/法(象山慶23.8.14)     佛所說經,諸家共依,但論師之解說不同,而不盡合於經之本義;於是有種種判教,乃至依所判之小大淺深偏圓,而成立各自宗派。在中國有八宗、十宗之細分...

繼續閱讀...
瀏覽:128
迴響:0
推薦:0
不退:現生或往生
2023/08/14 11:50

不退轉:現生或往生(象山慶’23.8.14)     眾所皆知,念佛是為了「往生極樂」,這件事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承諾,也是釋尊與諸佛所開示、證實的,「稱名必生」就如世間的因果定律,又有出世的真實利益...

繼續閱讀...
瀏覽:127
迴響:0
推薦: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