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日本經驗:桃太郎的幸福甜點學
2010/02/15 09:10
瀏覽4,807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日本經驗:桃太郎的幸福甜點學

黃振家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說起甜點,日本可以說是亞洲的甜點王國,光看甜點的日語デザート取自英文”Dessert”的音讀,即意涵甜點本身的西洋風味,甜點甚至代表著文明西化的進步象徵。早期在日本,一般晚餐後所上的水果、鬆糕與布丁,習慣統稱為甜點,然而隨著戰後日本經濟開始復甦,自昭和四十年(西元1965年)開始,餅乾、糖果與高級蛋糕各自分流發展,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日本人吃甜點早已是日常飲食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份,大部分的家庭在晚飯後一定有甜點,下午喝茶、咖啡時間也一定有甜點相隨,因此,除大廠商所生產的甜點外,日本全國各地商店街,一定都會有知名的和菓子店老舖、洋菓子名店,就連日常電影與連續劇中的約會場合,也經常出現甜點畫面,甚至,有以甜點為主題的連續劇《西洋骨董洋菓子店》出現。以甜點專賣店來說,日本人愛甜食的地步,甚至書店都會在門口擺上一排甜點食譜與甜點名店導覽手冊;連續劇中出現的菓子,通常也是當季最流行的甜點。現在,甜點已成為女高中生與女性上班族每日情報交換的流行商品,鼓吹美食散步、傳送美味蛋糕店情報的兩大期刊〈non-no〉、〈Hanko〉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事實上,食文化豐富的日本,甜點可以說是日本輕食的王樣,滿足日本人口腹慾望的好奇心,如果先撇開傳統和菓子不談,甜點可以說是日本生活形態、家庭狀態、經濟情況的具體表徵。事實上,隨著日本經濟發展,家庭三餐花費佔家庭所得比例降低情況下,甜點事業愈趨蓬勃發展,自1970年代舉辦大阪萬國博覽會以來,日本飲食生活趨向國際化,加上自由貿易與海外旅遊人數不斷增加,日本人接觸外國商品的機會增多,西洋生活形態的嚮往與學習,使得甜點逐步滲透至日本人的生活當中,成為飲食文化的一部份。

        一般來說,日本的甜點市場可分為三大區塊,分別是手工甜點(鬆糕、餅乾、奶油蛋糕)、家用甜點(布丁、果凍、冰淇淋)與節慶送禮用甜點(圓形奶油蛋糕等),回溯過去三十年的發展,可以說一路從70年代的甜點一般化、80年代的甜點高級化、90年代的甜點珍奇化逐步發展。根據統計,日本甜點市場規模自1998年起一路成長,至2003年止,年產值已達到4380億日圓,成長幅度高達八成,其中以手工甜點成長幅度最大,傳統的布丁和果凍則呈現衰退走勢。

        日本甜點的銷售通路,主要區分六大系統,分別是個人甜點專賣店、洋菓子連鎖店、百貨公司地下樓層甜點專櫃(デパ地下)、知名/連鎖咖啡店、超市、便利商店等。觀察通路的消長,日本便利商店、超市、咖啡連鎖店、百貨公司附設甜點專賣店等通路,銷售業績均呈正成長,逐漸取代傳統的洋果子連鎖店,和營業額較低的個人甜點專賣店。 

        近年來,隨著日本少子化現象,不僅是和洋製菓廠出手爭奪成人市場,就連甜甜圈、泡芙等連鎖經營的輕食甜點店,也漸漸朝向親子共享型態的經營模式;這些和菓子喫茶、甜甜圈連鎖店,就成為親子一起吃點心的熱門去處。

        日本新興甜點市場,還是以洋菓子為主流;但是有賣甜點、可以長坐的喫茶店,現在則由上班族的商務用地,變成了親子飲茶喝咖啡吃點心的地方。例如在代官山、自由之丘、青山及銀座的洋菓子店,都是都會女性聊天約會的熱門去處。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甜點風潮,現今隨著主題創意園區(Theme Park)的盛行,在擅長開發食品活動的Team Namja株式會社推動下,迅速在東京自由之丘、名古屋、神戶與福岡開設甜點主題園區,其中又以自由之丘的甜點森林最為轟動,開店一年即創下來園超過300萬人的紀錄。

        這家全日本第一,名為「甜點森林」(Sweets forest)的菓子主題館,2003年出現在自由之丘車站南口,連地下室共計4層樓的主題館,分成「甜點森林」與「甜點選擇」(cuoca),甜點選擇銷售各式各樣甜點道具與食材,同時提供一堂要價4,000日圓的教學課程。

        甜點森林開館後,幾乎成為日本美食家、喜好甜點的日本人、到訪東京觀光客必到的朝聖地,開幕第一個月就吸引26萬人潮,掀起的新潮洋菓子話題,讓甜點森林變成名人高級住宅區自由之丘新地標,成為新興日本觀光景點。

        甜點森林共有12個店,其中服務的全是日本第一流的「菓子店職人」,所有甜點都講究手工製作及剛出爐的新鮮口感。占地1,400坪的菓子主題館,現在每年有超過100萬人進客量與集客力,年營業額超過10億日圓。 想要進入甜點森林一嘗新鮮甜點,可不是那麼容易的,連平常的上班日都必須排隊,如果是週末日下午2點的黃金時間,店裡幾乎擠到無法動彈,一眼望去除了人還是人。

 
        事實上,除了蛋糕好吃之外,甜點森林最引人入勝之處,應該就是在櫻花樹下享用美食的幸福氣氛。隨著蛋糕口味,由慕絲變成栗子蛋糕,上百種口味轉換,周邊櫻花樹跟著變換顏色,春夏秋冬景色,全部映入眼簾,細心營造用餐情調,滿足來客視覺和口腹之慾,甜點森林可以說是以主題型塑氛圍,用氛圍帶來感動,從感動創造銷售。

        基本上,日本現今的甜點行銷,已經進入到成熟型市場,高度競爭下的感動行銷階段,日本人對甜點的渴望與所求,已經不只是在於享用甜點當下的口感滿足,而是在於從甜點情報蒐集開始,到甜點購買、甜點享用氛圍下五官所感受的幸福體驗,桃太郎甜點行銷的關鍵,其實就是販賣幸福的味道與甜美的感覺,專業與細節的關照值得進一步來學習。

        

有誰推薦more